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的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各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与常规凝血检测指标的关联性,比较二者在检测脑血管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和状态方面的长短。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外科从2018年1月1日~2019年3月26日同时做TEG和常规凝血试验的34例脑梗死(组)和102脑出血(组)的检测指标数据,以同期也做TEG和常规凝血检测的5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TEG和常规凝血检测结果,并对TEG和常规凝血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2个脑血管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TEG及常规凝血试验结果比较,脑梗死组R值明显降低,Angle角、MA距、CI值及Fib、D-D水平皆明显升高(P0.05);脑出血组K值、Fib、TT、D-D均明显升高,Angle角、MA距则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与脑出血组的R值为5.06±1.71 vs 6.95±4.34、K时(min)为1.19±0.68 vs 3.43±1.46、TT(s)为13.89±1.05 vs 18.63±1.25、D-D(mg/L)为1.93±0.25 vs 2.63±0.45,Angle角(°)为69.34±10.37 vs56.54±10.48、MA(mm)距为68.34±9.37 vs 54.35±7.48;CI值为2.20±0.31 vs 0.78±0.41、Fib(mmg/L)为380±70.02vs 354±71.56(P0.05)。脑梗死组的R值与APTT及Angle角,MA、CI值均与Fib呈正相关(P0.05);K时与Fib, MA距与PT、TT,CI值与PT、APTT皆呈负相关(P0.05)。脑出血组的R值与PT、APTT,K时与TT,Angle角与Fib呈正相关(P0.05);R值、K时均与Fib, Angle与TT,CI值与PT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TEG各个指标与常规凝血试验的D-D水平无相关性,Angle角与其升高的Fib呈正性相关性;MA距对于诊断脑梗死比脑出血更有意义。TEG与常规凝血试验具有互补作用,可作为评估脑血管病病情程度有益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常规凝血实验(CCT)与血栓弹力图(TEG)评价凝血异常患者的临床价值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敏感度。方法:选取本院临床各个科室2018年1月-2018年4月收治入院的患者150例,均检测常规凝血项目,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i)。另采用TEG评价患者凝血功能,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评价二者的临床价值。结果:R值与PT正相关(r=0.296,P<0.01),R值与APPT正相关(r=0.369,P<0.01),R值与FIB负相关(r=-0.257,P<0.01),K值与Fib负相关(r=-0.509,P<0.01),K值与TT正相关(r=0.318,P<0.01),Angle角与Fib正相关(r=0.506,P<0.01),Angle角与TT负相关(r=-0.237,P<0.05),CI值与PT负相关(r=-0.236,P<0.05)。与PT和Fib相比较,TEG参数R值更能反映病人的低凝状态,敏感性更高;与Fib和TT相比较,K、Angle更能反映病人低凝状态,敏感性更高。结论:TEG检查凝血功能的部分指标与常规凝血检查结果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二者一致性较差,灵敏度均较低且互相不能替代,临床可将两种检测方法结合使用,综合判断检测结果,以更准确的检测临床患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注不同剂量自体血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06期间因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而剖宫产并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产妇32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0.3±2.5)岁,体质量50~85 kg,平均体质量(60.2±10.3) kg, ASA分级Ⅰ或Ⅱ级,分别于麻醉前(T_0),回输前(T_1),回输后10 min(T_2),回输后24 h(T_3),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评估凝血功能,根据自体血回输量800 mL分为自体血回输量800 mL和自体血回输量≥800 mL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32例未输注异体血或者血浆的剖宫产产妇纳入最后统计分析。其中22例自体血回输量800 mL的产妇:T_1、 T_2、 T_3时,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最大振幅(MA)、αAngle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T_2和T_3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较高(P0.05)。T_0、 T_1、 T_2、 T_3时,R、 K、 MA、αAngle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T_1、 T_2、 T_3的Plt、 Fib值较小(P0.05), PT、 APT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T_0、 T_2、 T_3的Hb、 Hct较高(P0.05); T_0、 T_2、 T_3的Hb、 Hct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自体血回输量≥800 mL的产妇:T_1、 T_2、 T_3时,Plt、 PT、 APTT、 Fi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 K、 MA、αAngle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T_2、 T_3的Hb、 Hct较高(P0.05)。与T_0时比较,T_1、 T_2、 T_3的Hb、 Hct、 Plt、 Fib值较低,PT、 APTT值较高(P0.05), R、 K值较大,MA、αAngle值较小(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量的大小可能会影响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其中自体血回输量≥800 mL的产妇需要补充相应的凝血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hromblyzer Compact BE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来检测85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早期患者42例和晚期患者43例)及40例健康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水平,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早期恶性肿瘤组TT、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恶性肿瘤组PT、TT、APTT和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晚期恶性肿瘤组PT、APTT、TT和Fib水平也均显著高于早期恶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PT、APTT和TT等时间指标的延长提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Fib指标的增高可导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和癌细胞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ABT)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栓弹力图(TE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行神经外科手术并术中输血的患者病例96例(男49例,女47例),年龄15~79岁,并根据术中输血方式分为自体血回输组(A组,n=52)和异体输血组(B组,n=44)。对比2组患者输血量情况、术前和术后1d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TEG参数[凝血激活时间(ACT)、凝集时间(K)、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血凝块最大强度(MA)]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的平均输血量(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补充异体血输注率17.3%(9/52),A组平均异体血输注量明显低于B组(333.3±81.7 vs 639.8±258.2)(P0.05)。2组患者术前的Hb、Hct、Plt、Fib、PT、APTT、ACT、K、MA和Angl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 A组患者的Hb(g/L)(109.4±15.8 vs 97.0±15.1)、Hct (%)(32.0±4.3 vs 28.3±6.1)、Plt(×10~9/L)(154.2±54.2 vs 120.7±41.6)、Fib(g/L)(2.2±0.5 vs 1.6±0.6)、MA(mm)(65.0±7.2 vs 60.7±8.7)和Angle水平(deg)(69.1±5.2 vs 62.6±9.8)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PT(s)(11.9±1.5 vs 12.8±0.9)、APTT(s)(27.4±3.3 vs 30.4±5.4)、ACT(s)(111.0±14.9 vs 119.1±12.3)和K(min)(87.2±25.7 vs 106.4±28.0)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异体血输注,对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影响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四项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两种方法指导临床输血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220例患者的TEG、凝血四项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将TEG的主要参数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参数(K)、弹力图最大切角(α-Angle)和弹力图最大振幅(MA)与凝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PLT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Kappa一致性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预测输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R与PT、APTT均呈正相关(P均0.01),K与Fib和PLT均呈负相关(P均0.01),α-Angle与Fib、PLT均呈正相关(P均0.01),MA与Fib、PLT均呈正相关(P均0.01);R与PT、APTT判断是否低凝的Kappa值分别为0.205和0.338(P均0.01),K与Fib、PLT的Kappa值分别为0.432和0.481(P均0.01),α-Angle与Fib、PLT的Kappa值分别为0.323和0.497(P均0.01),MA与Fib、PLT的Kappa值分别为0.510和0.587(P均0.01);R、K、α-Angle、M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0.835、0.833、0.786,PT、APTT、Fib、PL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55、0.736和0.855。结论 TEG与凝血试验及PLT检测结果相关,但一致性不强;凝血四项和PLT检测结果预测输血总体优于TEG,但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指导临床输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结合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对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危重新生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四项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栓弹力图检查,评价两种方法在患儿凝血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血栓弹力图检查PT与MA值无相关性,PLT、PT、APTT存在相关性,其中又以PLT表现更为明显;PLT、R值无相关性,APTT、Fib、PT存在相关性,其中又以APTT表现更为明显;APTT、K值与PT无相关性,PLT与Fib存在相关性,其中又以PLT相关性表现更为明显;APTT、PLT、PT、Fib与Angle角均存在相关性,其中又以PLT相关性表现更为明显。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查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相关性明显,但一致性较差,灵敏度较低,且凝血功能异常反应侧重点不一,需将二者结合使用,以提高出血风险判断准确性,为疾病诊断及输血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的相关性,评价2种方法在检测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7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1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TEG与常规凝血试验,将TEG检测的各参数结果与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评价TEG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对诊断乳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相比,乳腺癌患者PT(10.61±0.83)s vs(11.02±0.91)s和APTT(30.37±4.60)s vs(32.70±5.07)s,明显缩短;FIB(2.75±0.55)g/L vs(2.50±0.47)g/L及Plt(250.33±65.34)×109L-1vs(233.74±51.83)×109L-1明显升高,P均0.05;乳腺癌组R值(3.69±0.92)min vs(4.30±1.00)min和K值(1.47±0.50)min vs(1.70±0.39)min明显缩短,Angle角(69.54±5.38)deg vs(66.55±4.37)deg、MA值(64.29±4.37)mm vs(62.24±3.58)mm和CI值(2.39±1.35)vs(1.42±1.18)明显增大,P均0.05,表明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R值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正相关性,与Plt呈负相关性(P0.05);K值与APTT、TT呈正相关性,与FIB、Plt呈负相关性(P0.05);Angle角与APTT、TT呈负相关性,与FIB、Plt呈正相关性(P0.05);MA与PT、APTT、TT呈负相关性,与FIB、Plt呈正相关性(P0.05);CI与APTT、TT呈负相关,与FIB、Plt呈正相关性(P0.05)。TEG和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对乳腺癌高凝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一致性差。结论 TEG不仅能较全面地反映乳腺癌患者体内的凝血状况,而且与常规凝血试验具有相关性,二者结合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凝血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术期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患者血栓弹力图(TEG)主要参数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围术期肝癌患者TEG检测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固角(Angle值)、凝固时间(K值)、血栓最大幅度(MA值)、凝血综合指数(CI值)]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相关性。结果 R值与APTT、T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46和0.348(P0.05)。Angle值与FIB、PLT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7和0.518(P0.05);与PT、PT-INR呈负相关,r分别为-0.317和-0.315(P0.05)。K值与FIB、PLT呈负相关,r分别为-0.656和-0.625(P0.05);与PT、PT-INR、TT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4、0.351、0.199(P0.05)。MA值与FIB、PLT呈正相关,r分别为0.769和0.751(P0.05),与其他常规凝血指标呈负相关(P0.05)。CI值与FIB、PLT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9和0.681(P0.05),与其他常规凝血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 TEG检测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具有互补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有助于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有利于合理制定输血和手术治疗方案,保证术中安全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用于血浆输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非血液疾病患者70例,在输注冰冻血浆前(T_0)、输注200ml冰冻血浆后(T_1)、输注400ml冰冻血浆后(T_2)分别采取常规凝血象与TEG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TEG检测结果显示,T_0、T_1、T_2三个时间点TEG参数中的K、R、Angle、CI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凝血综合指数(CI)及Angle四个参数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血栓最大幅度(MA)在T_0、T_1、T_2时间点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凝血象检测结果显示,T_0、T_1、T_2三个时间点下凝血功能四个指标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PT值在T_0、T_1时间点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PTT值在T_1、T_2时间点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比较凝血因子各项参数得出,R值和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PT(APTT)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各项参数对比,K值和Fib、TT呈负相关;MA、Angle和Fib、TT呈正相关。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TEG检测R的敏感性为85.71%,K敏感性为77.14%,Angle的敏感性为81.42%,MA的敏感性为84.28%;而凝血象检测PT的敏感性为40%,APTT的敏感性为35.71%,Fib的敏感性为45.45%,TT的敏感性为54.28%。TEG检测结果阳性为84.28%(59/70),凝血象检测结果阳性为72.85%(51/70),TEG的检测敏感性和凝血象检测的敏感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TEG检测各指标和凝血象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二者无法相互取代,且TEG更加敏感的反映患者术后的凝血情况,对患者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不同水平血小板(PLT)与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和常规凝血检测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围手术期PLT减少症患者69例,PLT正常患者35例和PLT增高患者35例。分析其TEG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成块时间(K),血细胞凝集成块速率(Angle),凝血块的最大强度(MA)]与常规凝血检测参数[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PLT计数]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水平PLT的患者PLT计数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PLT计数呈正相关的TEG参数有:MA(r=0.57,P0.0001),Angle(r=0.54,P0.000 1),CI(r=0.57,P0.0001);R与PLT计数呈负相关(r=-0.27,P0.000 1)。PLT计数与PT,APTT值无相关性。PLT轻度缺乏组[(87.34±10.43)×10~9/L]和正常组[(198.47±45.30)×10~9/L]PLT计数与MA(r=0.48,0.61,均P0.01)和Angle呈正相关(r=0.53,0.51,均P0.01),PLT重度降低组[(39.33±10.63)×10~9/L]和升高组[(330.34±35.43)×10~9/L]PLT计数与MA(r=0.26,0.15,均P0.05)和Angle(r=0.20,0.24,均P0.05)无相关性。结论正常和轻度PLT降低患者PLT计数与CI,Angle和MA呈显著正相关,与PT,APTT值无相关性;但在PLT中重度降低和PLT升高患者中,PLT计数与以上参数不相关,PLT中重度降低或者升高患者中PLT计数不能反应其聚集功能,MA更能敏感反应PLT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择100名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分析并比较2组受检者上述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和有无栓塞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T(s):12.36±1.68比11.02±0.53,APTT(s):26.53±2.17比19.67±2.56,Fib(g/L):3.67±0.89比2.59±0.92,TT(s):18.35±3.27比14.12±0.64,D-二聚体(mg/L):0.96±0.14比0.13±0.05,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癌患者的PT、APTT、Fib、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建立妊娠末期健康女性血栓弹力图参考区间。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妊娠末期女性213例,按孕周分组为早期足月组、中期足月组、晚期足月组,分别检测TEG指标(R、K、Angle、MA和CI)和凝血功能指标(PT、Fib、APTT、TT)进行分析。结果 晚期足月组与早期足月组、中期足月组比较,R、K、Angle、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期足月组与早期足月组比较,R、Angle、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Angle、MA值与PLT相关性分析的r值分别为-0.136、0.176、0.162(P均<0.05)。MA与Fib相关性分析的r值为0.267(P<0.01)。初步拟定妊娠末期健康女性参考区间分别为R:0.41~7.07 min, K:0.8~4.2 min, Angle:52.81°~-81.37°,MA:57.40~78.99 mm, CI:0.27~5.67。与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步建立了妊娠末期血栓弹力图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健康足月单胎孕妇产前血栓弹力图(TEG)与凝血5项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参考区间,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并分娩的256名健康足月单胎孕妇,收集其产前TEG、凝血5项及Plt结果。参照《WS/T 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的标准方法,建立TEG、凝血5项和Plt 95%参考区间,并对其各自参数做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1)健康足月单胎孕妇TEG参考区间:反应时间(R值)4—8 min、凝血时间(K值)0.8—2 min、最大振幅(MA值)57—83 mm、最大切角(Angle角)60°—77°;凝血5项参考区间:凝血酶原时间(PT)9.3—11.7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4—30 s、凝血酶时间(TT)13.6—15.0 s、纤维蛋白原(Fib)(3—6)g/L、D-二聚体(D-D)(254—1 337)μg/L;Plt参考区间:(116—293)×10~9/L。2)相关性分析:R值与APTT正相关(P0.01),K值与Plt负相关(P0.01),MA值与Fib及Plt正相关(P0.01),Angle角与TT及Plt正相关(P0.01)、与D-D负相关(P0.05)。结论初步建立了针对健康足月单胎孕妇的TEG与凝血5项及Plt参考区间,为围产期孕妇凝血功能异常的判断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TEG反映凝血级联全过程,与常规凝血试验结合应用能更全面地反映孕妇的凝血状况。  相似文献   

15.
李庆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61-7861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ACL TPO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89例临产孕妇(实验组)和158例健康育龄非孕妇女(对照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PT、APTT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和早期治疗产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C肽、胰岛素抵抗(IR)水平与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及100例T2DM未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PT、APTT、TT、Fib与C肽、I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凝血四项与C肽、I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T、APTT、TT及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Fib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肽水平与PT和APT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2、0.224,P<0.05),IR水平与PT和APTT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3、-0.253,P<0.05)。结论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与C肽水平下降和IR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28例HLD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用血凝仪检测PT、APTT、TT、Fib;血球仪检测PL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碱酯酶(CHE)。结果 HL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s)20.91±8.18、APTT(s)49.21±15.85、TT(s)17.98±3.18均明显延长,ALT(U)73.59±72.38明显增高,但Fib(g/L)1.68±0.68、PLT(×109/L)58.71±33.23和CHE(U)4 934.61±2 161.81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LD患者的PLT和血凝指标均有异常,可从多方面评价HLD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8.
肝病患者多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将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37-2338,2340
目的探讨146例不同肝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46例不同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结果肝病各组PT、APTT、TT、D-D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Fib、PLT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肝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轻度慢性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中、重度慢性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比较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轻度慢性肝炎组比较,除PT水平差异不明显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硬化组分别与其他肝病组比较,除TT水平与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差异不明显外,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病各组PT、APTT、TT、D-D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Fib、PLT呈负相关。PT、APTT、TT、Fib、D-D及PLT的检测对评价肝脏的受损程度和了解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临床诊治及其病情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STAG02检测5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52例卵巢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Fib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患者PT、APTT、TT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卵巢癌患者Fib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卵巢癌患者的TT明显短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理分期患者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测定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其中Fib水平升高对卵巢癌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T较短可能是晚期卵巢癌的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试验检测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凝血状况的共性与差异,评价二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老年ACI急性期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期选取9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同步进行TEG和常规凝血试验检测,患者组在治疗4周后再次进行上述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凝血反应时间(R)值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呈正相关、与纤维蛋白原(Fib)呈负相关,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值与Fib呈正相关,凝血综合指数(CI)与PT、PT-INR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患者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R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值、PT、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MA值、CI、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R值、K值、PT-INR、APTT增加,α角、MA值、CI、Fib降低(P0.05);患者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R值、K值、PT、PT-INR仍略低于对照组,α角、MA值、CI、Fib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TEG和常规凝血试验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072(P0.05)、0.124(P0.05),χ~2值分别为13.40及7.60,P0.01。另外,TEG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凝血因子型高凝比例分别为4.65%和10.46%;血小板型高凝分别为23.26%和25.58%;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型高凝分别为40.70%和15.12%。结论 TEG和常规凝血试验一些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常规凝血试验对老年ACI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虽有一定效能但与TEG相比敏感性较差,TEG作为一种更灵敏、更全面的凝血功能检测手段,对老年ACI患者的早期辅助检测和指导临床治疗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