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献血前测定献血者Hb不仅是为了保证所采集血液质量,也是为了保护献血者安全。目前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明确规定献血者血红蛋白(Hb)标准为:采用硫酸铜法检测男性比重≥1.052 0,女性比重≥1.050 0;其数值相当于男性Hb≥120 g/L,女性Hb≥110 g/L[1]。  相似文献   

2.
简介 在日本,对捐献全血的献血者的血红蛋白标准具有二重性,即血红蛋白(Hb)测定和血比重测定,但血比重比重测定仍用硫酸铜法。然而,血红蛋白与血比重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同时,在测定血比重时,操作者之间在操作手法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有无必要在街头无偿献血过程中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快速检测。方法在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前采用快速法检测ALT及对比分析街头用ALT快速检测法与实验室速率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2010年4月、5月未采用ALT快速检测法检测ALT,采集全血后ALT阳性率分剐为1.86%、1.83%,使用快速法检测ALT,采集全血后ALT阳性率为0.35%。快速检测法与实验室速率法无显著,巨差异(P〉0.05)。结论快速法检测准确性另人满意,献血前进行ALT快速检测可有效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成本。  相似文献   

5.
张轩英 《护理研究》2012,26(15):1417-1418
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纯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少、疗效肯定等优点,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病人的欢迎.但机采血小板同样也存在献血反应的问题,由于采集方法不同,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与献全血者的献血者反应不完全相同.本研究通过观察和比较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及献全血者的不同的临床症状,探讨机采献血者与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献血者献血前梅毒初筛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条(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本站2014年5月~2015年初次献血者献血前进行梅毒初筛,并与2013年及2012年献血者献血前未进行梅毒初筛相对,比较梅毒检测反应率的差异。结果初筛前检测总反应率0.57%,初筛后检测总反应率为0.20%,两者之间比较χ~2=204.98,P0.05);初次献血者检测反应率初筛前为1.85%,初筛后为0.81%,两者比较(χ~2=117.23,P0.05)。梅毒初筛前后比较检测反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梅毒初筛后反应率明显下降。2014年5月~2015年重复献血者检测反应率为0.01%,而初次献血者反应率0.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17,P0.05),表明重复献血者相对初次献血者梅毒反应率明显降低。结论献血前应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条对初次献血者进行初筛,可大大降低梅毒检测反应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操作简单方便,试剂易保存,可节约血液采集和检测成本,值得推广。因重复献血者梅毒反应率较低,献血前可不必进行初筛。  相似文献   

7.
8.
血红蛋白测试卡检测献血者血红蛋白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常用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比色法),也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N)推荐的国家血红蛋白测定标准法。目前我国多数血站用于筛查献血者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硫酸铜法、比色法和血细胞计数仪计数法。2001年WHO研制、推出了血红蛋白测试卡,其具有小巧、便于携带、测试方法简单等优点,逐步被国内血站用于流动采血车上献血者血红蛋白含量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2006年流动采血车的全血献血者随机抽取了200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血过程中和采血后发生的献血反应进行了观察、分析,以便研究掌握献血反应在献血者人群中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改进采血工作,更好地保证献血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酸铜比重法与干化学法两种血红蛋白检测法在献血者筛检中的应用价值,为采供血机构制定献血者血红蛋白筛检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血前,采用硫酸铜比重法对献血者作血红蛋白筛检,对筛检判断不达标者,用Hemo Cue Hb 201+分析仪(干化学法)进行复检,记录相关数据。结果本采血点5577人次(男性4081,女性1496)献血者中,比重法筛检不达标者78例(男4例,占男性受检者的0.98‰,女74例,占女性受检者的4.95%);对78例比重法检测判定为不达标者进行干化学法复检,有57例未达到献血标准(女性血红蛋白115者53例,男性血红蛋白125者4例,女性受检者的不合格率由4.95%降至3.54%)。结论与用比重法相比,采用干化学法对进行血红蛋白筛检,女性献血者的合格率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重法检测合格并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测其它所有标准者献血不会给自身的安全带来危害,也不会影响血液质量。加之其检测成本较低,硫酸铜比重法在献血者筛查方面仍然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当然,对血源紧缺的地区,采用干化学法对比重法不达标者进行复检以提高招募效率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介绍 纽约血液中心(NYBC)中70%的全血献血者每年献血一次,另20%的献血者每年献血两次。另外,50%的全血献血者下年度不返回继续献血在低频率献血者比例最高。一项计划旨在保留低频率献血者并提高他们的献血频率,NYBC在2000年创立了千禧年俱乐部。该项目邀请年捐血1次或2次的O型和B型全血献血者加入,并争取他们在2000年捐血最少达到3次,千禧俱乐部成员可以自主他们希望相血的月份,俱乐部配合并且确保他们在这些月份里可以联络得上以便按计划安排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初次全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首次在广州血液中心参加无偿献全血且接受了电话回访的初次献血者66976名,完全随机抽样法抽取2214名献血者,自中心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统调取相关社会学信息,献血者服务中心对首次献血者的电话回访记录调取回访信息。卡方检验筛选出的对初次全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一步分析。结果 2214名初次献血者中,卡方检验显示对初次全血献血者是否再次献血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是性别、献血类型、献血量和有无献血反应。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无献血反应(OR=1.753,OR95%CI:1.100~2.794,P=0.018)的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可能性较大,男性(OR=0.681,OR95%CI:0.539~0.859,P=0.01),街头献血者(OR=0.641OR95%CI:0.509~0.808,P 0.001)和200 mL献血量(OR=0.641 OR95%CI:0.509~0.808,P 0.001)的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可能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是否有献血反应、献血量、性别及献血类型是首次献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有献血反应,献血量200mL,男性,街头的初次献血者更容易流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全血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和发生特征,为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库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收集观察时间≥6个月的有关中国大陆全血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6月.通过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  相似文献   

14.
献血前快速筛查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肝炎高发区,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约为10%[1],因此难免有部分受血者因输血而感染肝炎或其他病毒.为保障受血者安全,1998年10月1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从此洛阳市全面实现无偿献血.为了从源头减少不合格血液的采集,降低乃至防止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安全,本站自2003年起开始在采血车上用HBsAg快速检测试纸条筛查HBsAg和用Re-flotron Plus快速干式生化仪筛查ALT,采集初筛合格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并进行实验室检验.现对2005年1月-2007年10月无偿献血快速筛查和经快速筛查合格后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梅毒螺旋体(TP)快速检测的结果,优化献血前筛查策略。方法献血前采用TP金标试纸条对献血者进行快速检测,献血后采用T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血液进行检测。比较开展TP快速检测前、后血液TP阳性报废率。对TP快速检测阳性献血者的献血次数、献血间隔时间以及假性结果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5年献血前TP快速检测73 990例,阳性529例,阳性率为0.71%,其中初次献血者阳性472例,占89.2%,献血间隔时间超过3年者阳性35例,占重复献血者阳性的61.4%。TP快速检测假阳性5例,假阴性15例。开展TP快速检测后,献血者血液检测抗TP阳性报废率由0.71%下降至0.17%。结论开展献血前TP快速检测能有效降低血液TP阳性报废率;结合献血者献血次数、献血间隔时间,优化献血前筛查策略,能提升献血服务效率及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择合适的血红蛋白仪对献血者进行检测,保证献血者安全,保证血液质量。方法以Abbott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为准,对2种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仪结果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比较其准确性与精密度,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A公司血红蛋白仪检测28份标本结果(x±s)109.93±14.78,B公司血红蛋白仪检测28份标本结果(X±s)86.00±7.95,与Abbott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X±s)115.68±17.01比较,A血红蛋白仪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B公司血红蛋白仪存在差异,精密度分别为1.36%、6.42%。结论A优于B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Hb)含量与献血后献血不良反应有无关联,更好地指导献血者选择适宜的献血量。方法测定献血者献血前及献血后(24-72)h内静脉血Hb含量,对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并分析献血不良反应与Hb含量的关系。结果不同Hb含量分组之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异性(χ2=40.575,P0.05),Hb130 g/L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Hb≥130 g/L的献血者(χ2=38.676 P0.05);女性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献血前后Hb含量变化有统计学差异(t=8.817,P0.05),差异性与献血量有关联性(r=0.391,P0.05),与体重无关联性(r=0.087,P0.05)。结论对于Hb含量在标准要求临界的献血者,献血量应以200 m L或300 m L为主;建议必要时提高我国献血者Hb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谷丙转氨酶的快速检测对献血者采血前进行初筛的意义.方法 采用干式化学法对献血者进行初筛,同时用生化分析仪复查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 500例献血者中,初筛组(5 000例)采血后谷丙转氨酶复检阳性率为0.1%,未初筛组(2 500例)复检阳性率4.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同时采用2种方法检测的22例标本,将其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采用快速检测谷丙转氨酶,可大大降低采血后谷丙转氨酶的不合格率,且节约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BsAg快速检测法对献血者采血前进行初筛的意义。方法采血ACON HBsAg全血/血清/血浆乳胶检测试剂条对献血者初筛,并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复检结果比较。结果初筛组复检阳性率为0.5%,大大低于未初筛组复检阳性率(2%)。结论采血前快速检测HBsAg,可降低采血后HBsAg不合格率,节约成本,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Reflotron Plus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的性能及其在无偿献血初筛中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应用意义.方法 用Reflotron Plus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高中低三个定值质控血清,计算其批内、日问精密度;对10名随机献血者的指血、静脉全血和血浆进行ALT检测,与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仪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Reflotron Plus的批内CV<6.0%,日间CV<6.2%;试剂性能稳定;与 7080生化仪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 Reflotron Plus 快速全血生化分析仪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可靠,显著降低血液报废率,适宜应用在无偿献血前快速初筛检测A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