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以抑制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作用为指标,通过单次灌胃给药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的研究,估算了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和当归补血汤整体给药抑制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作用的药效动力学参数,从定量的角度对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和当归补血汤整体给药抑制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归补血汤血清药理与整体药效抑制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作用的K_e、t_(1/2(ke))、K_a、t_(1/2(ka))、t_d、t_p等药效动力学参数均较为接近。当归补血汤血清药理与整体药效在抑制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作用上的一致性,反映出了血清药理作用与整体药效作用时相过程的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白虎汤退热的药理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虎汤退热的药理研究近况上海中医学院文小平,毛平(200032)关键词:自虎汤,退热,药理研究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组成。其实验研究多围绕其退热作用进行,各家结果很不一致。六十年代初曾有实验报道[1]:石膏中的主要物质硫酸钙...  相似文献   

3.
白虎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为解热退烧的经典名方,阳明气分热盛所致诸证,皆可应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后世医家在白虎汤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使其临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临床上白虎汤加减常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糖尿病、急性痛风关节炎、流行性出血热、周围神经性痛、肾移植术后、银屑病、手足口病、病毒性结角膜炎、鼻咽癌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虎汤除了具有解热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其主治疾病的根本病机不外乎阳明气分热盛。因此,阳明气分热盛所致诸证,皆可应用白虎汤加减治疗,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三水白虎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IL-17的影响,探讨三水白虎汤的作用机制。方法 组织块培养法收集RA、OA患者的关节FLS,体外培养传代,取3~6代细胞,加入20%三水白虎汤含药血清培养72 h,MTT法连续检测FLS的增殖率,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6、IL-17的水平,以来氟米特和生理盐水含药血清作对照。结果 三水白虎汤含药血清对RA、OA FLS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还能显著抑制RA-FLS分泌IL-17,抑制效率与来氟米特相当;但对RA-FLS的IL-6分泌无影响。对OA-FLS的IL-17、IL-6的分泌均无显著影响。结论 复方中药三水白虎汤能抑制FLS的增殖,并能抑制RA-FLS分泌IL-17,这可能是该方治疗RA的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抑制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作用为指标,通过单次灌胃给药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的研究,估算了当归补血汤含药损伤和当归补血汤整体给药抑制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作用的药效动力学参数,从定量的角度对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和当归补血汤整体给药抑制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归补怕血清药理与整体药效抑制小鼠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作用的Ke1、t1/2(ke)、Ka、t1/2(ka)、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仲景《伤寒论》113方的学习,粗略体会其方证演化可归纳为加减药味、增损剂量、复方和变方四种主要方法。 一、加减药味法 (一)主证在主方主药不变:主证仍在,主方主药不变,视兼挟症的不同而加减药味。如主治阳明经热证的白虎汤,因热盛伤津之证见,故加人参,而为白虎加人参汤;黄芩汤证因呕而加半夏、生姜,是为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等等。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对大米及其制品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粳米 仲景方中共有7方选用粳米直接配方入药,计有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桃花汤和附子粳米汤。粳米味甘,在方中均为佐使之药。前三方中以白虎汤为代表,是方主清气分之热,方用粳米主要在于清热益气,盖粳米配甘草能补中益胃护津,以不使石膏等大寒之剂损伤脾胃。后世医家据此更有所发展,如《温病条辨》的化斑汤,即是在保留白虎汤原方的基础上加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为多因素疾病。中医药从整体调节入手,辩证论治,具有多因素、多靶点、动态、合并用药、综合表现药效的特点,在轻、中型糖尿病的防治中占有一定优势。⒈清热润燥法糖尿病早期在临床上表现为口干多饮、易饥多食、多尿,辩证属肺胃燥热之证,立法清热润燥,方药如消渴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玉女煎、竹叶石膏汤、千金黄连汤等。药以清肺胃之热为主,佐以养阴之药,如生石膏、知母、麦冬、生地、玄参、玉竹等。⒉益气养阴法某中医院在辩证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的降糖甲片(黄芪、天花粉、麦冬、太子参等)患者服后…  相似文献   

9.
温兴韬 《国医论坛》1998,13(1):22-23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多年来潜心于《伤寒论》、《金匾要略》的研究。他重视方证相应、药证相应,主张从仲景原文入手,剖析每一经方乃至其中每一味药物的关键指证,掌握经方的配伍规律和主治特点。笔者有幸侍诊,观其在临床上灵活化裁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屡获良效。兹将黄煌教授对白虎汤的认识与应用经验介绍给读者。1白虎汤的方证白虎汤历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温热病。对于白虎汤的适应证,虽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但一般均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有力”为应用依据,黄教授认为这种归纳比较简略,不便于初学,强调要认识白虎汤汤证,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层层解析,白虎汤煎法"煮米熟汤成"的要义在于利用粳米作增稠剂,增加药汁的粘度,提高石膏在药汁中的含量,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白虎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以方测证"思路,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疾病模型为载体,平行比较寒热主证不同的乌头汤、白虎加桂枝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药效及机制异同,为中医"同病异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的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以乌头汤、白虎加桂枝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标准煎剂造模后第16天开始干预,连续15天,观察比较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足肿胀率,第30天处死大鼠进行踝关节病理形态学检测,分离制备血清,ELISA法检测并比较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类风湿性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异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乌头汤(15.96、7.98g/kg)、白虎加桂枝汤(33.60、16.80g/kg)和桂枝芍药知母汤(19.32、9.66g/kg)均能显著对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足肿胀度,并显著改善佐剂所致的关节病理改变,三方比较虽无显著意义,但相对而言,白虎加桂枝汤作用最强、桂枝芍药知母汤次之,乌头汤最弱;与模型组比较,乌头汤(15.96、7.98g/kg)、白虎加桂枝汤(33.60、16.80g/kg)和桂枝芍药知母汤(19.32、9.66g/kg)均能显著降低血清IL-6、RF、ACPA(P<0.05),三方比较IL-6与ACPA作用趋势与关节病理基本一致。结论:乌头汤、白虎加桂枝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均能显著对抗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炎症反应和血清IL-6、RF、ACPA的异常,三方中以白虎加桂枝汤作用最强,桂枝芍药知母汤次之,乌头汤最弱。  相似文献   

12.
中医文献多将"白虎历节"解释为疼痛如白色老虎咬一样剧烈的历节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其解释有误。"白虎历节"应指适合白虎汤治疗的历节病。"白虎"乃白虎汤之代称;白虎法为治疗白虎汤证之法,即清解阳明法;白虎病为白虎汤主治之病症,"白虎历节"之"白虎"并非从"痛如白虎之啮"而得名。  相似文献   

13.
宜散剂者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中医研究》1998,11(3):50-50
《本经》云:“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盖药之所以各有所宜,系由药性决定。承气、四逆、白虎汤等汤剂功效迅猛,是因这些汤剂中诸药为宜水煮者,煎煮药效更能充分发挥。然而有些药...  相似文献   

14.
白虎汤的临床运用余军呼市中蒙医医院(010030)吴海生乌盟铁路医院(022000)1994年8月12日收稿白虎汤见于《伤寒论》,是治阳明经证的主方,方中石膏清热除烦为良药,知母清热养阴为臣药,甘草、粳米和胃养阴为须药。药虽四味,却具有清热除烦养阴之...  相似文献   

15.
对白虎汤清热原理及知母退热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虎汤是《伤寒论》经典方之一,是中医清气热的代表方剂。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药组成。具清气热、泻胃火、生津止渴作用,对外感热病、气分热盛的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证,有独到的疗效。故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此方。《伤寒论》把它列为阳明经证主方,温病学把它作为清气分热的代表方。中医许多清热剂都以它为基础方而加减,如“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苍术汤”和“白虎桂枝汤”等。1700多年来,白虎汤仍不失为临床上清热剂的重要基础方。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虎汤确具解热作用,对乙脑、流感也有较好疗效。为进一步阐明白虎汤解热及其作用原理,我们结合中医理论进行了实验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石膏及白虎汤对发热模型大鼠的清热作用以及对大鼠血清Na/Ca比值的影响。方法:大鼠背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复制致热模型,观察石膏及白虎汤的清热作用;取造模前、后和给药后3个时间点的大鼠血清,微波消解,ICP-OES测定血清中Na、Ca含量,分析Na/Ca比值的变化。结果:石膏及白虎汤对干酵母致热模型大鼠均有清热作用,白虎汤效果显著;白虎汤组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Na/Ca比值明显降低。结论:石膏及白虎汤清热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体内Na/Ca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四神汤”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盘根 《河南中医》1996,16(3):138-140
“四神汤”即青龙、白虎、朱鸟、玄武等大小8个古代经方。在张仲景著作中可见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真武汤4个经方,缺大小朱鸟汤,白虎汤、真武汤又分大小。作者通过对敦煌出土的古医书卷子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考察,发现其四神汤大小8个古佚经方俱在,与《伤寒伤》、《金匮要略》所记四神汤对照分析,认为《辅行诀》及仲说所记皆源于“汤液经法”,且仲景《伤寒论》中四神汤8方一方不缺,只是有的方子为避道家之称,改为方中主药而命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白虎汤药液进行相态拆分,并对白虎汤真溶液相态、纳米相态及沉淀相态中的芒果苷、新芒果苷、钙离子、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进行测量,以明确白虎汤纳米粒子对其主要成分的增溶作用,从而阐释白虎汤强效解毒解热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速离心和透析技术对白虎汤进行相态拆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虎汤不同相态中的芒果苷、新芒果苷、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25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溶液对白虎汤不同相态中钙离子浓度进行标定。结果:1 mL白虎汤纳米粒子中含有新芒果苷483.00μg,芒果苷1068.88μg,甘草苷219.93μg,甘草酸铵187.10μg,其中新芒果苷和芒果苷的含量分别占1 mL白虎汤的89.4%和89.9%。纳米相态中新芒果苷和芒果苷分别是真溶液230.0倍和23.3倍,沉淀的8.5倍和14.4倍。白虎汤纳米相态中含有钙离子的含量较多,占白虎汤水煎液的86.9%,且白虎汤及白虎汤纳米相态中钙离子含量均高于石膏组。结论:白虎汤纳米相态的主要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相态,白虎汤纳米粒子对于白虎汤中主要解热成分新芒果苷、芒果苷和钙离子以及解毒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起到了增溶作用,白虎汤强效解毒解热作用机制与其形成的纳米粒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人参白虎汤对1型糖尿病(T1DM)幼鼠血糖及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作用。方法将50只幼鼠随机选取10只设为正常组,剩余40只以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1次诱导T1D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组、人参白虎汤高剂量组及人参白虎汤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胰岛素组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2 U/(kg·d)皮下注射,人参白虎汤高、低剂量组分别予人参白虎汤12、6 mL/(kg·d)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1 mL灌胃,均持续6周。观察5组幼鼠给药前后体质量变化,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结束后采集5组幼鼠尾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处死幼鼠取腹主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FN-γ和IL-4水平,并观察5组幼鼠胰腺的病理变化。结果给药前,模型组、胰岛素组、人参白虎汤高剂量组及人参白虎汤低剂量组幼鼠体质量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空腹血糖升高(P0.05);给药后,胰岛素组、人参白虎汤高剂量组及人参白虎汤低剂量组幼鼠体质量均较本组给药前及模型组同期升高(P0.05),空腹血糖降低(P0.05),但与正常组同期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胰岛素组相比,人参白虎汤高剂量组体质量及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而人参白虎汤低剂量组体质量低,空腹血糖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胰岛素组、人参白虎汤高剂量组及人参白虎汤低剂量组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胰岛素组、人参白虎汤高剂量组及人参白虎汤低剂量组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人参白虎汤高剂量组与胰岛素组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组织病理观察显示,胰岛素组、人参白虎汤高剂量组及人参白虎汤低剂量组胰岛β细胞损伤较模型组减轻,但仍未恢复正常。结论人参白虎汤能明显降低T1DM幼鼠血糖、IFN-γ水平,提高IL-4水平,改善胰腺病理结构,进而发挥修复T1DM幼鼠胰岛免疫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均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临床常用的清热方剂,张锡纯善用白虎汤治疗温病,拓展了白虎汤的治疗范围,为近代应用白虎汤及其类方集大成者。本文通过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白虎汤及其类方的配伍用药规律进行整理,探讨张锡纯运用白虎汤及其类方辨治温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