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无偿献血意愿问卷,以评估普通社区居民献血意愿、探索居民献血意愿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采供血机构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区分度分析、逐步回归法、相关系数法、Cronbach's α法、因子分析法进行条目筛选,由保留条目形成无偿献血意愿问卷,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问卷信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问卷效度。结果无偿献血意愿问卷由9个维度、23个条目组成。总问卷的α系数为0.889,各维度的α系数为0.644~0.91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问卷各维度拟合良好。结论无偿献血意愿问卷的构建基本符合理论构想,各条目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独立性、代表性,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评估居民献血意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居民无偿献血知信行现状,掌握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883名社区居民,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无偿献血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6个因素对无偿献血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大专/本科)、学历(研究生及以上)、态度、知识对献血行为起正向作用,婚姻状况(未婚)、性别、婚姻状况(其他)对献血行为起负向作用(P0.05)。结论未来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的制定应以男性、高学历者为主要招募对象,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宣传,宣传内容应以献血优惠政策、献血不会传染疾病为侧重点。从而有效提高居民的积极态度,促使居民主动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南京市青年人参与无偿献血情况、未来献血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献血者招募与保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相关文献设计和编制问卷,于2014年5~12月采用修正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南京市内选择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638份,受访者是18~35岁的青年,64.4%受访者未参与过献血。受访者无偿献血意向评分均值是2.27±0.91(1=非常愿意,5=非常不愿意)。与献血意向相关的心理因素包括对献血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自我认知。结论多数受访青年对无偿献血持观望态度,计划行为理论能被用于解释受访青年人群的无偿献血意向,被鉴别出的心理因素也可以为招募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濮阳地区不同年龄献血者的献血动机或心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募策略,建立低危、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在街头流动采血车和献血屋及血站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献血者献完血后对每位献血者作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献血动机以可以拯救生命,奉献爱心达98%以上;其次献血有益身体健康达88%以上.结论 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募策略,将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在无偿献血制度下,深入了解献血人群的动机和心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募策略,将有利于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1]。笔者对广州市部分街头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2005年7月10日-24日在广州市街头7个流动采血点,包括中心商业区、居住区和城乡结合区等的献血人群进行调查。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1410份,获得无项目缺漏的完整问卷1207份,有效率为85.6%。1.2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内容见表1。在统计职业分类时工人项含外来务工者,公务员项…  相似文献   

6.
知-信-行(即KAP)理论是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献血者从了解无偿献血,到形成献血意愿,直至自愿无偿献血的过程,即为知-信-行[1].开展无偿献血KAP调查,对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解福州市民的献血态度,并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招募和保留策略提供依据,我们于2009年7月开展了本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泉州市居民无偿献血服务导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泉州市居民献血的影响因素,制订出适合泉州市的献血招募策略和服务导向,并为其他血站改善献血服务提供思路。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 500人次泉州市居民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社会营销策略。结果泉州市居民有良好的献血动机,献血者(4 427人次)和未献血者(2 996人次)对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组织的宣传发动是目前我市献血者了解知识和接受招募的最主要方式,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最不满意的分别为献血宣传资料、献血地点和献血纪念品种类。未献血者未参加献血的主要原因为献血不方便和担心健康状况,未献血者在应急、互助、血液库存紧张等情况下愿意参加献血。结论无偿献血服务应根据血站的实际情况,利用社会营稍方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献血服务导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统计萍乡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反应数据资料,为制定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梅毒抗体阳性反应结果.结果 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反应为1.06%,感染率与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有关.结论 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招募固定及低危献血者,建立献血者献血前自我排除机制,规范员工招募工作,成立志愿者服务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医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干预医学生献血行为,制订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0月通过自编问卷对赣南医学院1 02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医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及促进和阻碍无偿献血的原因等,共发放问卷1 020份,实收有效问卷971份。结果医学生献血率为22.45%,男、女生献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医学生献血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无偿献血的促进和阻碍因素为自身职业伦理意识、帮助他人等精神层面追求,或担心感染、身体不适等对自身的负面影响,以及优先用血等个人利益。影响医学生无偿献血行为的因素为:帮助他人、精神追求、在献血过程中完成相关检查、担心献血影响健康、学校缺乏宣传及缺乏无偿献血观念(P均0.05)。结论医学生无偿献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医学院校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学生无偿献血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本地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策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各高校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医学、艺术等各专业随机抽取在校学生1 000名为调查对象,通过一份特别的调查问卷来收集参与者的一般人口信息、参与者对献血的认识和态度等。结果 1 000名调查者中,收到有效问卷共989人份,有效率98.9%,其中有献血史的共171人(17.1),男生的献血率(20.5%)高于女生、18~21岁年龄段献血率(18%)高于其他年龄段、专科学生的献血率(19.7%)高于其他学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不高,其中大学生不知晓献血年龄、人体血液占比、献血前后注意事项占比尤为突出;对无偿献血大学生的态度上,怀疑献血医用耗材是否安全、影响身体健康等是影响大学生献血的主要消极因素;帮助病患(80.1%)、无私奉献(71.3%)是主要的两个献血原因;损害健康(52.1%)、怕感染疾病(48.7%)是主要的未献血原因。结论应加大高校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培养大学生的献血意识,提升大学生对献血的态度,创新招募新思路,推动高校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陕北地区不同人群对无偿献血认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人群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为制定出针对性的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455名成年人进行无偿献血的积极和消极因素的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因素占前四位是人道主义、爱的奉献、帮助受难者、亲人或自己用血。参加无偿献血的消极因素占前四位的是:不知道献血的重要性、有损健康、身体不合格、无人要求献血。结论:公民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不够,公民对献血的知识懂之甚少,对献血的意识淡薄。必须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提高公民的献血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金华市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职学生)的无偿献血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金华市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400名,发放自制问卷调查无偿献血认知情况、献血意愿及献血态度,运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献血意愿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回收率98.50%。中职学生无偿献血认知平均得分(7.27±2.69)分,总体愿意无偿献血率21.32%。家人支持无偿献血、无偿献血认知较高、对献血感到高兴以及对献血感到害怕进入中职学生未来无偿献血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风险比值分别是31.78、188.69、26.27和0.01(均为P<0.05)。结论 中职学生未来无偿献血意愿不强。家人支持无偿献血、无偿献血认知较高以及对献血感到高兴是中职学生未来无偿献血意愿的积极因素,对献血感到害怕是中职学生未来无偿献血意愿的消极因素。应加强对中职学生群体献血宣教,提高其献血认知水平,增强其无偿献血意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近4年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为建立相应的献血招募对策、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无偿献血者213 667人次的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主力是18~30岁的男性汉族大学生,医务人员、公务员、教师献血比例低。结论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主力人群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民族方面都有显著特点,在制定献血招募策略时,应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招募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适龄人群对无偿献血相关问题知晓情况及参与献血的意向,为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新模式,制定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8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自愿、匿名方式对360名本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献血知识、获取路径、献血态度与行为等,利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调查共发出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234份,回收率65%,其中有献血经历者102份,无献血经历者132份。现场问卷调查显示有献血经历人群的大部分献血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无献血经历群体(P0.05),特别在无偿献血优惠政策方面,2组人群的正答率差距更大(80.40%vs.50.0%)。在献血知识获得途径方面,居民更愿意学习更多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和手机微信(均占20.55%),效果最差的末2项是报刊杂志及场地广告(2.47%、2.74%);而无献血经历人群最希望了解的献血知识则为血液生理知识(占25.55%)。在献血态度方面,有献血经历者的献血目的主要为奉献爱心帮助他人(占32.56%)、献血有益身体健康(占18.99%);而无献血经历不愿意参加献血主要原因为工作忙(16.75%)、献血地点不便利(9.57%)、献血会传染疾病(9.57%),而因媒体负面报道这一拒绝献血因素比例则最低(2.39%)。结论本血站在献血知识、政策宣传途径方面需要改进,加大血液生理知识内容宣传;调整血站采血地点及采血时间的设置,建立稳定有效献血宣传招募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市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分布,改进宣传招募的措施,提升招募效果。方法收集2010-2015年本市参加无偿献血者的资料,采用全样本统计描述分析。结果无偿献血人群以男性为主,占58.01%;年龄以18-34岁青年为主,占63.75%;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占66.60%;本市户籍居民献血偏少,占43.48%;职业以工人、学生、职员、自由职业、不明职业为主,占83.69%;献血1次占多数,占73.26%;街头献血率逐年下降;400 m L献血率稳步上升。结论献血人群分布存在性别、年龄、职业、户籍、文化程度等显著差异,只有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招募策略和宣传方式,才能不断壮大无偿献血队伍,保障临床用血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献血适龄人群对无偿献血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及献血参与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干预其献血行为,制定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选取苏南,苏北及苏中6个代表城市开展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3份,其中献血者196人(41.4%),未献血者277人(58.6%)。江苏地区居民对于无偿献血的了解以街头献血屋、献血车的宣传为主;"享受免费用血政策"和"告知血液检测结果"是较多人感兴趣的献血激励措施;非献血组和献血组中对于终身免费用血条件的知晓率分别为17.9%和44.3%,对于2次献血间隔时间的知晓率分别为33.3%和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近40%的人认为临床用血收费偏高,而有近30%的人建议200 m L血液用于临床治疗的收费在200-400元,与现行临床用血收费一致;学生群体的献血意愿高于非学生群体。结论公众缺乏对采供血管理现状的认识,献血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高于用血返还政策。现阶段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血液成本、用血激励等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群体的招募。  相似文献   

17.
无偿献血者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及献血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城区无偿献血者献血原因和对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献血招募政策,提高2次献血率。方法对600名无偿献血者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对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都较低;献血者了解无偿献血的主要途径是献血车工作人员的宣传(54.1%),其次是献过血的同事或朋友的宣传(43.9%)。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人际传播和对注意事项的宣传,将有利于扩大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献血人群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调整工作方法和策略,为无偿献血队伍的招募和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现代血站管理系统进行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和电话回访收集反馈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人群总满意率达97.82%,重复献血者的不满意率高于初次献血者(P0.05),献血者反馈的问题以对服务态度和采血岗位的不满意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对再次献血意愿的影响较大。结论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采血岗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献血者满意率,并促进无偿献血队伍的招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山西省居民全谷物食品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居民全谷物食品消费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1 125名山西省居民使用自编量表进行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全谷物食品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到消费意愿、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4个公因子,累积解释方差率为66.729%。主观规范(β=0.569,P<0.001)和知觉行为控制(β=0.101,P<0.05)对消费意愿有正向影响;态度(β=0.072,P>0.05)对消费意愿影响不显著。结论: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居民全谷物食品消费意愿,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居民全谷物食品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桂林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情况,探索相应的宣传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 627名桂林市不同民族居民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总体上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高于未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情况,市区与县级居民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民族的居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在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献血顾虑的前3项分别是比较忙、怕痛和担心献血会传染疾病,"献爱心"占了献血动机的68%。结论应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力度,壮大桂林市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