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建立解决临床上不相容性输血的免疫控制策略。方法血清学检测2名拟输血的患者(分别为丙肝肝硬化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ABO、Rh、Kidd、Lewis、Duffy血型;同时对其做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鉴定;采用基因分型的方法检测患者稀有血型抗原;通过采取不同的免疫控制策略,即主动免疫控制(为患者提供配血试验相合以及抗原相同的血液)及被动免疫控制(提供最低不相合的血液),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输注。结果患者1血型为O、RhC-c+D+E+e-、Jk(a-b+)、Le(a+b-)、Fy(a+b+),存在IgG抗-Ce、IgG抗-Jk~a;患者2为B、RhC+c+D+E-e+、Jk(a+b-)、Le(a+b-)、Fy(a+b+),基因分型Kp(a-b+),Lu(a-b+),Di(a-b+),Wr(a-b+),Yt(a+b-),Co(a+b-),Kn(a+b-),Do(a-b+),除了有IgM抗-E、IgG抗-E外,还存在特异性不明的抗高频抗原抗体;采取免疫控制策略制定不同的输血方案,取得了良好的输血治疗效果。结论当临床遇到交叉配血不相合但需紧急输血的患者时,采取不同的免疫控制措施后输注相应的血液,可以在提高输血疗效的同时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及时、安全、有效的输血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定1例有复杂不规则抗体的标本,并探讨鉴定此类复杂不规则抗体的思路和方法及输血方案。方法对标本鉴定ABO、Rh、Duffy和Kidd等血型,采用盐水方法和间接抗球蛋白方法进行抗体筛选及鉴定抗体类型,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间接抗球蛋白方法进行交叉配血。结果患者血型血清学结果为O,CCDee,Jk(a±b+), Fy(a+b-);基因型结果为Jk(a-b+)和Fy(a+b-)。抗体鉴定结合交叉配血试验共检出血清中存在IgG-c、IgG-E、IgG-Fyb、IgG-Jk~a抗体,筛选以上4种抗原均为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相合后输注。结论对于复杂不规则抗体的鉴定,应当明确鉴定的思路,将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进行组合和分析,有效提高实验室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为临床提供相合血液,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1例存在多重抗体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方法 微柱凝胶法进行红细胞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鉴定,使用酶法,积分法协助判断患者的抗体特异性。盐水试管法检测患者RhD以外的其他Rh血型鉴定、Duffy血型鉴定、Kidd血型鉴定。盐水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IAT)法、以及酶法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患者血型:O型,CCDee、Jk(a+b-) Fy(a-b+),患者体内检测出抗-E、抗-c、抗-Jkb、抗-Fya多重抗体。患者与137名中国、非洲裔志愿者配血均无相合血液。结论 反复输血可能引起患者存在1种或者多种意外抗体,体内多种或高频率抗体的患者,可能引起鉴定困难和用血延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临床送检的1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多次受血患者的抗筛阳性标本进行鉴定,探讨此类复杂不规则抗体的鉴定思路、方法及输血方案。方法 鉴定标本ABO,Rh,MNS 和Kidd 等血型,应用2 种谱细胞及筛选出的无偿献血者细胞配合吸收放散实验进行抗体筛查、复杂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间接抗球蛋白方法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患者血型血清学结果为O,CCDee,M-N+ 和Jk(a+b-),其血清中检出IgM-M,IgG-cE 和IgG-Jkb 抗体,筛选M,c,E 及Jkb 抗原均为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相合后进行输注。结论 针对多次受血患者产生的复杂不规则抗体,应灵活运用灵敏度高的血清学方法,联合多种谱细胞,准确鉴定出抗体特异性,为临床提供相合的血液,有效保障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红细胞血型基因分型技术辅助鉴定1例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抗体。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ABO和Rh血型、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采用基因分型方法鉴定Kidd血型。结果该患者血清中抗体为抗-Jk~b抗体,效价为4,Kidd血型为Jk~(a+b–)型。结论通过红细胞血型基因型检测,该患者交叉配血不相合是由抗-Jk~b抗体引起。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地区导致临床输血交叉配血不相合产生的原因,为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拯救病人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06-2013年番禺、南沙两区各医院因交叉配血困难而送检的标本745例检测结果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结果:ABO血型不合引起的交叉配血不相合15例、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交叉配血不相合33例,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151例。其中ABO血型不合引起配血不相合的A亚型12例,B亚型3例;不规则抗体引起配血不相合分别是:自身抗体57例,药物抗体7例,同种特异性抗体87例.分别为:抗-E31例、抗-cE12例、抗-c5例、抗-Ce1例、抗-M10例、抗-Mur9例、抗-E伴抗-Mur3例、抗-Le^a 5例、抗~Le^b 3例、抗-P16例、抗-Jk^b 2例。结论:本地区导致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主要是同种不规则抗体,异常血浆蛋白次之,最后是ABO亚型。同种不规则抗体以1K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主,抗-E比例最多;建议交叉配血试验不配合时,应考虑ABO血型定型是否错误,排除异常血清蛋白影响,开展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建立Rh系统数据库,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子交叉配血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及推广价值.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健康献血者进行抗体筛查,采用微孔板(96孔)进行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Rh血型全套),并分类建立献血者数据库.根据受血者ABO和Rh血型鉴定以及特异性抗体鉴定结果,按照电子交叉配血的原理选用ABO和Rh血型完全相同的库存悬浮红细胞备用,并以血型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验证.结果 抗筛阴性的、抗筛特异性阳性(仅限Rh血型系统抗体)的临床配血标本可根据患者血型信息(包括ABO血型、Rh血型全套)查找与猷血者血型信息相符的血拟发放;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配血相比,两者结果相合率为100%,且电子交叉配血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电子交叉配血的建立和实施是可行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与血型血清学相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例多次输血患者产生抗-S合并抗-Wr^a的血清学及交叉配血特点。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标本进行ABO、Rh、MNS、Diego血型鉴定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试验,抗体效价测定试验。结果经血型血清学试验确认患者血清中存在抗-S合并抗-Wr^a。选择S,Wr^a抗原阴性献血者血样与患者血样进行交叉配血,配血相合,患者输血后无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结论抗-S、抗-Wr^a为低频抗体,虽然随机交叉配血相合率高,但仍需做抗体鉴定,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抗-JK~a抗体引起不规则抗体阳性及疑难配血患者1例。常规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患者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吸收放散试验以及Kidd血型分型,最后用多种方法交叉配血,筛选出相合血液制品进行临床输注。患者血型为O型Rh(D)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阴性,不规则抗体鉴定出特异性抗JK~a抗体,Kidd分型结果Jk(a-b+)。鉴定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可以为患者筛选合适的供血者,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多次输血史,2012年3月因宫内孕17周、重度贫血入院。患者Hb 52 g/L,需输血治疗,医院输血科输血前检查时抗体筛选阳性,遂送我室进行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本室血型血清学结果为:患者B型、DccEE、Jk(a+b-)、Fy(a+b-);抗体鉴定为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红细胞抗体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基因分型技术结合血清学试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细胞吸收、兔红细胞基质吸附)对3名血型检测异常的患者血标本进行处理,用消除冷凝集素后的患者红细胞及血清进行ABO正反定型、Rh分型与其他因冷凝集素干扰的抗体检测。结果 3例患者血标本ABO、Rh分型、自身对照与抗筛均凝集,经血清学试验处理后患者1血型为A型、ccDEE,患者2血型为O型、CCDee,患者3血型为B型、CcDEe,均与荧光基因分型结果相同;处理后的患者血标本与相应ABO、Rh同型的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相合,患者1、患者3输注相合的供血者血液后无不良反应,贫血明显改善,好转出院,患者2住院期间未输血。结论 用洗涤、细胞吸收及兔红细胞基质吸附等血清学试验结合基因分型技术处理患者血标本后,再行ABO、Rh分型可消除冷凝集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daratumumab,Dar A)治疗后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输血前检查流程及输血策略。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近期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前后的血标本,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ABO/Rh血型抗原鉴定、DAT试验;比较分析0.2 mol/L二硫苏糖醇(DL-Dithiothreitol,DTT)灭活处理前后,患者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的结果。结果:注射达雷妥尤单抗后患者ABO/Rh血型抗原定型未受影响; DAT试验阴性;不规则抗体筛查Ⅰ号、Ⅱ号、Ⅲ号细胞均阳性(强度1+至2+),而自身对照阴性,微柱凝胶卡法交叉配血多袋主侧均不相合,次侧均相合,用DTT溶液处理试剂红细胞和献血者红细胞后,交叉配血均相合,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平行对照用的K(+) O型红细胞经DTT处理后转为K(-) O型红细胞,E(+) O型红细胞DTT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凝聚胺法配血主次侧均未出现凝聚,盐水法配血主次侧均相合。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后血浆中残留的抗体可干扰微柱凝胶法配血结果,0.2 mol/L DTT溶液处理献血者红细胞上的CD38抗原可消除干扰;凝聚胺法和盐水法配血不受干扰。根据临床输血紧急程度选择对应的输血方案,以保障安全、及时输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高效价冷抗体干扰血型鉴定时实验室有效处理措施及其输血策略。方法产生超高效价冷自身抗体的淋巴瘤患者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困难,45℃热放散不能有效处理患者红细胞的自凝和血清中的冷抗体。最终应用ZZAP试剂处理患者红细胞进行ABO血型正定型及Rh表型检测,应用2-Me试剂处理患者血清后抗球蛋白法进行ABO反定型检测;交叉配血使用试管盐水法及抗人球蛋白法,临床输血时保温输注。结果患者红细胞经过ZZAP试剂处理后鉴定结果为ABO血型为B型、Rh表型为DCCee,患者输注4U B型DCCee表型洗涤红细胞后,缺氧症状明显改善,无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ZZAP法可以有效处理超高效价冷自身抗体导致的红细胞自凝,准确鉴定血型和交叉配血通过保温、缓慢输注ABO及Rh同型洗涤红细胞,有效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例A_3亚型患者输注交叉配血相合血液后出现抗-A_1的情况,探讨ABO血型亚型输血原则。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试管法及吸收放散等检测方法确定1例A_3亚型患者,按照相容性输血原则,在交叉配血相合的情况下给予A型红细胞输注,6 d后再次输血时复查其血型。结果:患者定型为A3亚型并予输注A型红细胞,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但于输血后第6天,患者产生抗-A_1。结论:对于ABO血型亚型患者,建议在非急救用血时选择供者红细胞抗原种类等于或少于患者自身的血液,避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以便患者在紧急用血时可有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交叉配血过程中,经常遇到同型血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情况。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很多,排除人为操作失误原因以外,主要有同种抗体、自身抗体或ABO亚型抗体等原因。为患者提供安全、合适血源,输血前作好ABO、RhD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1]是确保输入的红细胞能在患者体内发挥输血作用并且无不良反应的保证。本文收集了2011年3月-12月的36例疑难配型病例,综合分析原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电子交叉配血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孔板法检测4 126名献血者的ABO和Rh系统血型;用微柱凝胶法筛查意外抗体及鉴定抗体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献血者数据库。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0 685名住院患者作常规ABO和Rh(D)血型以及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配血以血型血清学和电子交叉配血2种方式进行;对9 996名住院患者以ABO和Rh(D)血型相容作血清学交叉配血,并对其中2 920人作电子交叉配血;同时对689名住院患者作ABO和Rh系统血型鉴定和意外抗体筛查,对意外抗体筛选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作电子和血清学交叉配血。结果初步建立了可应用于电子交叉配血的献血者数据库,对2 920名经ABO和Rh(D)血型检测及无意外抗体的住院患者和657名经ABO和Rh血型检测及无意外抗体的住院患者,与4 113名献血者分别作了6 109次和1 227次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2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试验配血时间分别为15和45 min。结论电子交叉配血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是可行的,除了同样准确外,其最大的优势是比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7.
我国输血技术规范仅要求ABO、Rh(D)抗原的相合,没有要求Rh其他抗原的相合。近年来抗Ec及抗Ce等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及配血不合的报道屡见不鲜,为了给临床患者找相合的血液,我们建立多血型已知抗原的血型库。笔者对新乡市1200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ABO血型、Rh(D)阴性分布调查,另对50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CcEe抗原的检测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1例溶血性输血反应产生的原因,用谱细胞和Le(a—b-)表型细胞鉴定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用抗Le^a和抗Le^b血型试剂鉴定患者红细胞表型,用PCR测序方法分析LE基因(FUT3基因)全编码区序列。结果表明:患者血清中有抗Le^a和抗Lc^b抗体,血型表型为Le(a—b-),LE基因型为无效等位基因纯合子(1e59,508)。结论:抗Le^b抗体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FUT3基因突变导致Le(a—b-)表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时,不规则抗体鉴定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处理措施及输血策略。 方法一例AHSCT后的3岁男性患儿因重度贫血为改善贫血症状需输注红细胞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通过盐水试管法确定了患儿ABO、Rh血型后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发现患儿与多个同型供者血液不相合,考虑到患儿贫血严重,于是采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来判断红细胞是否被致敏;通过盐水介质试管法、微柱抗球蛋白法和聚凝胺法进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以确定血浆中有无不规则抗体;根据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结果选择聚凝胺法来确定抗体的特异性;通过盐水介质试管法、经典抗球蛋白法和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结合抗体鉴定的结果,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供者红细胞输注。 结果本例患儿ABO血型为AB型,Rh分型为CCDee,ABO血型已转变为供者血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强阳性,红细胞被抗体致敏。血浆中检出了不规则抗体,红细胞上放散下来的致敏抗体与血清中检出的不规则抗体均为类抗-Ce自身抗体。选择了避开类抗-Ce抗体的Ce抗原阴性的AB型红细胞输注后血色素升高,3 d后复查血常规Hb为79 g/L,输血有效。 结论任何类型的AHSCT后都有可能发展成AIHA,也就是血浆中可能存在某种自身抗体(类抗体)而破坏自身红细胞,若能够明确患者血清中存在的类抗体,即可避开这种抗体而筛选红细胞无相应抗原的供者,也就避免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血样进行抗球蛋白试验检查,查找导致临床患者配血不合的原因,配合性输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性质。结果 61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抗球蛋白试验结果显示,由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影响配血不合30例;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同种免疫性抗体31例,由Rh血型系统同种免疫性抗体导致配血不合占大多数,其中与抗-E抗体有关的患者17例,占由同种免疫性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的54.84%。结论患者体内产生的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同种免疫性抗体或者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等几种因素的影响,是造成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Rh血型抗原的复杂性和多态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Rh血型同型输注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