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张锡纯阐发中医藏象理论的成就和特色。[方法]从中医文献整理和研究的角度,对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阐发中医藏象理论的观点和论述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其阐发中医藏象理论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和特色。[结果]张锡纯精研经典,传承经旨,完善了中医藏象理论。在运用中医藏象理论方面,张锡纯不拘成见,勇于创新。在探索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过程中,张锡纯一贯主张"中西汇通",此学术主张在其阐发中医藏象理论方面得以充分展示。张锡纯在阐发中医藏象理论时,认为贵有实据,注重结合"临证之实验"加以佐证。[结论]张锡纯阐发中医藏象理论,注重传承,勇于创新,成就显著,特色鲜明,对中医藏象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五个大肠病证(大肠胀、大肠咳、大肠痹、肠痈、肠澼)进行理论挖掘和应用阐发。[方法]学习《内经》相关条文,并结合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临证治疗三个方面对五者理论进行挖掘与阐发。[结果]《内经》对五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均有较为详细与明确的论述。大肠胀的病因为厥气在下、寒气逆上,症见腹痛肠鸣等;大肠咳由肺咳日久传化所致,症见咳而遗矢;大肠痹则因饮食伤及肠胃在先、风寒湿三气错杂相合内传肠腑在后而病,症见多饮而小便不出等;肠痈由饮食情志、寒温不时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之积聚所致,症见腹痛、痈上皮热等;肠澼为飧泄日久所致,症见飧泄、甚者便血。《内经》虽对五者的治疗疏于记载,却提出了相应的治法与治则,后世医家宗之并进行补充,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主要分为针灸治疗与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结论]挖掘整理《内经》大肠病证理论,可为中医教学与临床诊治大肠疾病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对于《内经》中所述较少的治疗部分,后世医家基于《内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对五者治法进行了发挥与补充,迄今为止于临床仍具重要的参考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清经学家、教育家俞樾所著《内经辨言》的校勘训诂特色,为后世研究《内经》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运用史料考证、文献分析的方法,从文字演变、词句异义、音韵、衍文、传抄错误等多个角度研究《内经辨言》的训诂特色,并总结归纳其对《内经》研究的影响。[结果]从清儒研治《内经》的过程看,俞樾的研究有承前启后之功,清以后治《内经》的方法多是参阅俞氏训诂。《内经辨言》善采词法文义、行文句式等多种途径,校勘训释《素问》四十八条。《内经辨言》广泛运用了文字考证、训诂学等方法,利用古本典籍,旁引百家之说,校勘训释《素问》。[结论]《内经辨言》是训诂《内经》之专书,研究此书的训诂特色,对后世研究《内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奇经八脉理论散见于《内经》 ,至《难经·二十七难》集中作了阐述 ,明·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1] 旁征博引 ,论证详实 ,发《灵》、《素》未发之秘旨 ,使这一理论大为丰富 ,而有“医不知此 ,罔探病机 ;仙不知此 ,难安炉鼎”之叹 ,谓“内景隧道 ,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清代医家叶天士继承前人的经验 ,在内妇科的辨证用药方面特为重视奇经八脉的作用 ,全面运用经络理论 ,将脏、十二经与奇经八脉有机结合起来 ,从辨证到用药均有独到的阐发 ,对近代影响颇大。笔者拟结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2 ] 对其症治奇经八脉病症的用药特点概析如下。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喻昌《寓意草》辨治伤寒病证的特色与成就。[方法]通过对《寓意草》各医案进行研读、思考与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喻昌辨治伤寒病证的特色与成就。[结果]喻昌对伤寒病证辨证精准;力纠小儿伤寒被误认为惊风之世谬;精解伤寒善后治法;对于伤寒急危重症运用缓治法;阐明伤寒宜用人参之理;在经方运用方面具有独到见解。[结论]喻昌《寓意草》辨治伤寒病证具有丰富经验和独到成就。这些见解和成就,对于学习运用《伤寒论》理论、辨治伤寒病证以及指导中医临床,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经》胀病的理论内涵与辨证论治思想,阐述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内经》胀病病名、病因病机、病症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等进行较全面整理论述。[结果]《内经》对胀病已有专门论述,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外邪侵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病理产物积聚、脏腑亏虚等;根据其临床表现,胀病可分为五脏六腑胀和肤胀、水胀与臌胀;《内经》对胀病的治疗提倡以针刺治疗为主,兼用刺络放血,也用单方药物。[结论]《内经》已构建了胀病理论的基本框架,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其理论内涵与辨证论治思想,对临床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火郁发之"的基本内涵,剖析历代医家关于火热病的论述,以期拓宽"火郁发之"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方法]运用概念思维的方法,对"火郁"的病因病机、"火郁发之"治则的具体内涵进行逐一阐述。搜集整理历代医家对"火郁发之"的论述,并列举相关方剂以深化思考。[结果]火郁之症的产生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端,其机理是人体中的火气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升降出入之机失去常度,郁遏停滞在某一部位,火性不得泄越所致。《内经》中首载"火郁发之",即对火郁之病,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疏散郁结,使气之开合、升降、出入协调,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张仲景在《伤寒论》较完备地论述了"火郁发之"的含义及机理。金元以降,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或从外感,或从内伤,自成体系创立名方,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结论]自《内经》提出"火郁发之"理论以来,后世医家对火郁之证的认识逐步深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近年来,"火郁发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其学术价值值得总结、继承、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九版(新世纪三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三焦概念的论述问题。[方法]采用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以《内经》三焦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对教材论述三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教材》对三焦的论述存在着概念违背逻辑学规则;不符合《内经》三焦理论;不符合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①三焦定义概念不符合六腑节六腑定义概念要求,用作腑概念表述缺乏《内经》文献依据,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规则。②未满足《内经》对三焦腑概念的要求,未满足《内经》六腑功能概念的要求以及“同一律”逻辑规则要求。③《教材》对三焦的形态结构对应论述时,文献引用存在证据力不够;形态结构的对应与《内经》水液代谢论述不符,与解剖学器官上的不符,与生理学功能上的不符。[结论]这九版(新世纪三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三焦理论在认识思维上出现概念不清、逻辑思维混乱的现象,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阐发“中虚精变”理论的构建过程及应用。[方法] 以《内经》经典论述为研究对象,结合《金匮要略》《辨证录》《严氏济生方》等古籍以及临床见闻,从理论构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究。[结果] “中虚精变”立足脾虚视角,原因在于现今诱发脾胃损伤的因素繁多,门诊脾虚患者多见,而男科病病程迁延、久治不愈,须从脾胃论治等。《内经》“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的论述启发了中气不足导致精液改变的思路,尤其精液、尿液取象比类。脾胃虚衰之不运、不固、不温和失却推动,同样是引发精液疾病的重要原因。“中虚精变”虽寥寥四字,但涉及脾虚对精室的直接损害以及中虚致虚、中虚致实的间接损害。以“中虚精变”指导临床治疗,当确立健脾顾四脏、不忘祛实邪,祛邪固脾胃、清利不伤正,虚实难辨别、通补最相宜的原则,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归脾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当归芍药散五首代表方以健脾为核心,治疗精液疾病效果显著,启发了临床论治的思路。[结论] “中虚精变”理论主要阐发了男性精液疾病与脾虚的关系,通过理论构建及应用阐发,为此类疾病从脾胃论治提供了理法方药的借鉴,对临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张锡纯从脑论治痿证的思路与特色。[方法]从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从脑病角度论治痿证的相关论述、医案、具体药方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其痿证论治思路和特色。[结果]张锡纯汇通中西,以“肢体痿废”一症立论,结合现代医学对脑病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脑贫血、脑充血两种病因均可导致肢体痿废,在此基础上以传统医学宗气不足、精髓不充、脏腑气血大热的观点诠释二者病机,立益气引血、镇肝熄风大法,创干颓汤、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大大扩展了痿证的治疗思路。[结论]张锡纯衷中参西,从脑病角度论治痿证,对痿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于今日临床启发尤多。  相似文献   

11.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清代名医,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集其多年临床实践经验之大成,融汇中西为一体,辨证严谨,选药立方别具一格而疗效卓著,对药性论述尤能独辟新义,发前人之所未发,启迪后学,一直为后人称道。本文就其对桂枝的论述及应用特色,举例浅析如下,以冀能抛砖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发《伤寒论》两套三阴三阳体系的由来、内涵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发生认识论的方法,追溯《内经》关于三阴三阳的认识以及脏气法时的思想,并借此论述《伤寒论》的两套三阴三阳体系的由来、内涵和临床意义。[结果]包括《伤寒例》在内的《伤寒论》全文,拥有两套三阴三阳系统——辨六病三阴三阳体系和六经病欲解时三阴三阳体系。《伤寒论》的两套三阴三阳系统,分别源自《内经》中的《素问·热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和《素问·脏气法时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辨六病三阴三阳体系属于"天之阴阳",必须"先立其年,以明其气",而知其年运气之变化;六经病欲解时三阴三阳体系,属于"人中之阴阳",用于阐述人体发病及发病部位、疾病发展趋势,其中有阳仪系统、阴仪系统、病发于阳、病发于阴之别。辨六病三阴三阳体系,主四时"客气"而外感六淫;六经病欲解时三阴三阳体系,主四时"主气"而脏气法四时。[结论]《伤寒论》的两套三阴三阳系统,源自《内经》相关理论。明晰《伤寒论》的两套三阴三阳系统,对于正确理解包括《伤寒例》在内的《伤寒论》全文,具有很好的学术、临床与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南京中医学院李锄、赵京生、吴继东编著的《针灸经论选》,全书32万字,即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本富于学术性的、理论结合临床的针灸读物,书中选辑《内经》、《难经》原文及后世历代名家有关论述,加以校勘、注释、分析、阐发,并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作者多年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学术上每有独到见解,能发前人所未发。该书集中地反映了这些成果。书末附有“注解索引”,便于检索,是其又一特色。凡针灸医疗工作者,《内经》《难经》及历代针灸文献的教学、研究人员,均可阅读;亦可用作高等中医院校针灸专业的后期教材。需要者请向当地新华书店预订和购买。或与100050北京崇文区天坛西里10号人民卫生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对《内经》“病为本,工为标”理论的传承及具体应用,以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指导临床实践。[方法]以《内经》“标本”理论为核心,系统整理《金匮要略》在用药调护和疾病预后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结果]《内经》提出的“病为本,工为标”医患关系理论,强调以患者为核心,为后世实践奠定理论基础。《金匮要略》在论述杂病诊治的同时,还详细记载了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对“标本”理论具有传承性。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告知药物服法,注意药后调护,观察药后反应,把握饮食宜忌,注重调畅情志,强调中病即止。[结论]深入发掘中医经典理论中的医患沟通理论及思想,有助于促进医患和谐关系,对指导临床实践及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述腧穴配伍理论在《内经》中的体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分析《内经》有关腧穴配伍的文献,引述与腧穴配伍有关的阴阳、五行、经络等内容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结果]《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作为针灸腧穴配伍理论的基础,使得腧穴配伍理论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形成一系列的腧穴配伍方法和常见病的治疗处方和治疗方案。[结论]《内经》腧穴配伍理论对针灸处方的建立和发展以及认识针灸的辨证、论治体系、提高治疗范围、增加疗效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病机,并阐发其男科应用。[方法] 以《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条文为研究对象,结合《内经》《血证论》《金匮悬解》《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等相关著作论述,从经方方证的不同见解、脾胃虚衰角度的经方条文内涵讨论、“失精”男科涵义与应用拓展以及方证内涵与中虚精变理论的契合性等方面,阐发其男科应用。[结果]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病机以阴阳俱虚为前提,历代医家具有肝肾亏损、心肾失交、脾胃不足等不同见解,但经过方药功效的反推后,提示其根本病机应在于阴阳俱虚之脾胃不足,经方条文诸症可分别对应到脾虚不摄、不运和不温中。经方所治“失精”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皆可从脾虚角度解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借助于补益脾胃,对“失精”起到治疗作用。同时,立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内涵与中虚精变理论的契合性,可将其纳入中虚精变理论指导下的方剂范畴,并用以临床治疗。 [结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立足补益中焦、兼顾收敛固摄,从而达到治疗“失精”的目的,对男科临证的理解和经方运用,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黄帝内经》对"气"和"气化"的论述,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医"气论"特点。[方法]对《内经》中与"气"和"气化"相关的条文进行分析,结合历代注家看法,总结《内经》对"气"和"气化"的认识。[结果]《内经》全书有19篇直接以"气"冠名,1700(2997)处提及"气"字,7处条文论述"气化"。《内经》中的"气"既可以是物质之气,也可以是功能之气,还可以是转化之气。其"气化"的概念包括阴阳五行的转化、各种精微物质的化生和转变、各种物质的运动和敷布、从化、气的运动、五运六气之气化等六个方面。[结论]《内经》中除少数章节外,几乎处处可见气化,从万物化生至精微所存,皆是气化。在《内经》视角下,"气化"既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根本,也是维持人身健康之根本,因而也就必然是养生、诊断、治疗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五味”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和《本经》;《内经》对“五味”理论的阐发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根据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以保持各自的协调平衡,说明五味的生克制化乘侮关系及阴阳的相互关系,维持人体五味的协调平衡。由于《内经》的论述较散,分布于全书的十几个章节中,兹将“五味”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系统的梳理和浅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证《素问遗篇》的文献源起及作者。[方法]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从术语、用词、修辞、治法、理论等方面,全面考证《素问遗篇》的相关论述,求证本原。[结果]《素问遗篇》是唐以后作品。文中有两处引用《玄珠密语》;文中修辞用语非汉代以前用法,如黑尸鬼、青尸鬼、赤尸鬼、黄尸鬼、白尸鬼等;文中多处用"假令",该修词用法始于《伤寒杂病论》,《内经》其他篇章无此用法;对运气理论的认识,继承了王冰理论;文中中许多治疗方法为刘温舒所创,既非《内经》所论,又非王冰所出。刘温舒作《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以运气七篇、王冰理论为依据,深谙运气之理并多有发挥,具备撰写《素问遗篇》的理论基础。[结论]《素问遗篇》为刘温舒所作。刘温舒在《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做图以明运气之理,创造性地做干支起运、司天决。天、地甲子理论创始于王冰《玄珠密语》,刘温舒《素问遗篇》以之为三年化疫的理论依据,并做了发挥,提出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杏轩医案》载案探析程文囿的学术渊源与诊病辨治特色,以期学习、传承程氏学术思想精华与临证诊治特点。[方法]以《杏轩医案》所载医案为基础,结合《内经》、《伤寒论》、张景岳、李东垣、叶桂及程文囿经典论述与学术思想等,阐述例案所示程氏辨治经过,并综合分析其诊治特点与背后体现的学术渊源。[结果]程氏临证诊治,深谙《内经》,明辨病因病机;推崇仲景,多循经方施治;法于景岳,尤重温补脾肾;遵从东垣,培补脾胃之本;效法叶桂,清邪热养胃阴。[结论]程氏宗《内经》、仲景、景岳、东垣、叶桂诸家之长,多有创新,治法灵活。若能结合程氏一生经典论述与学术特色对医案进行深入探析,则能对其临证诊病施治规律与特点有更深刻认识,从而提升临床辨治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