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浅析浙江省名中医章勤教授临床辨证施治痛经的经验。[方法]通过例举章师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之三则医案,结合平素跟随章勤教授临诊体会,分析总结章师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结果]三则案例显示,无论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章师认为其发生总以寒凝气滞、血运不畅、胞络不通为主。有以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客于胞中,施以温经散寒、行血调冲;有以寒凝血瘀为主,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亦有血虚肝郁、瘀阻胞宫为主,治宜温经消膜、疏肝化瘀止痛。随证治之,以温和气血为治则,冀使气血调和,冲任通盛。[结论]章师辨治痛经的经验,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顾锡镇教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顾锡镇教授抄方学习,收集相关病案,分析顾锡镇教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辨治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顾锡镇教授认为:肝肾阴虚、痰瘀阻络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机,治法应以益肾养肝、化痰通瘀法为主。治疗上应注意平补肝肾、顾护正气,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成果辨病用药,取效显著。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证,治以益肾养肝、化痰通瘀,用药上重用制首乌,并根据复诊症状随证加减,诸症好转。[结论]顾锡镇教授采用益肾养肝、化痰通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顾锡镇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聆听讲授,收集整理相关临床资料,从失眠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探讨顾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归纳用药特点及加减规律,并予典型病案分析。[结果]顾师认为,失眠辨证以实证多见,分肝气郁结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及瘀热证,治疗上分别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清热化痰、凉血化瘀药物配伍重镇安神之品;虚证以心脾两虚证多见,治疗上以养心安神为主。所举验案中肝气郁结证,治以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以柴胡疏肝散合龙骨牡蛎散加减治疗;肝郁化火证,治以清肝泻火、重镇安神,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痰热内扰证,治以清热化痰、重镇安神,以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瘀热证,治以凉血化瘀、重镇安神,以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证,治以养心安神,以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以上验案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顾锡镇教授认为失眠辨证实多虚少,强调本病以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为治疗大法,辅以疏肝、清火、化痰、祛瘀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程志清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程志清教授临诊和学习程志清教授的医案,从"疏肝解郁"和"通阳宣痹"两个层面探讨程志清教授临床诊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特点,并通过案例具体说明。[结果]程师认为肝气郁滞和胸阳痹阻是冠心病的重要中医病机,临证强调"治心必调肝,肝气通则心气和"及"祛瘀化痰之时,不忘疏通胸阳之本",通过匠心独运的遣方用药方法,获得了良好疗效。所举案例,验证了程师的临证经验。[结论]程志清教授通过疏肝气和通胸阳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七一教授从痰瘀辨治失眠的学术观点及用药经验,以便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方法]通过对李七一教授著作的研究,聆听教诲,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介绍李七一教授从痰瘀辨治失眠的方法及用药经验,并附典型医案一则加以说明。[结果]李七一教授在治疗失眠时多从痰瘀论治,以化痰活血祛瘀为大法。若夹杂心肝郁滞者,予清热宁心、疏肝解郁;夹杂痰热扰心者,予清热化痰、宁心安神。因注重结合患者症状、证候进行辨证施治,常取得满意疗效。案例具体展示了失眠的辨证思路和经验治疗。[结论]李七一教授从痰瘀辨治失眠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曾庆琪教授运用经方诊治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阅读古籍,整理相关临床医案,从失眠的经方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中医异病同治思路等方面,分析曾师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并佐医案以论证。[结果]曾师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遵循中医异病同治理念,主张运用基于大中医观的辨体-辨病-辨证-辨局部-辨微观的“五辨”诊疗模式,用药重视因势利导、温清并用、通补兼施,认为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取效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抑亢”与“释放”的问题,重视心(脑)、心肾之间关系的调和,既要疏通以治其标,亦要培补以治其本。所举两则医案中,案一患者失眠合并阳痿,辨为肝郁气滞、脾肾两虚证,治以四逆散合肾气丸化裁;案二患者失眠合并月经病,辨为心肾不交、冲任虚寒、瘀阻胞宫证,治以黄连阿胶汤合栀子豉汤合温经汤化裁,悉用经方,皆获良效。[结论]曾师擅用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辨证灵活,用方精当,疗效确切,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浅析李亚平教授结合子午流注气血学说从心肝论治失眠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记录、分析整理李亚平导师治疗失眠的临床病案,从病因病机、用药组方及服药方法等方面总结李师的临床经验,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李师认为,气血是人体所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失眠的根本病机在于气血失和、阴阳失衡,而睡眠作为人体气血阴阳运行的生理表现之一,觉醒节律又受子午流注时辰气血运行规律的影响,而气血与心肝两脏联系又最为密切,故李师结合子午流注气血学说,提出临床治疗失眠当从心肝论治,创用"柔肝宁心"治法,柔肝理气、宁心安神,具体以"疏肝清肝,滋肝镇肝,清心养心"之法谴方用药,特拟"柔肝宁心方"治疗失眠,并主张按照气血流注规律按时服药和理疗。验案精准辨治,充分体现了李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结论]李师治疗失眠注重整体气血阴阳的调节,强调气血与子午流注的关系,以"柔肝理气、宁心安神"为治则,按时服药调畅人体气血,自拟"柔肝宁心方"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显著,故李师此治疗失眠之法值得临床医师深入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辨治失眠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以期指导失眠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连教授治疗的不同证型失眠验案4则,结合平素跟师随诊的心得体会,详加按评,从病因病机、辨证重点、组方化裁、用药特色等方面探索连教授治疗失眠的特色和经验。[结果]连教授认为临床上失眠多见痰热扰心、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心脾亏虚4种证型,其辨证重点在于两手关脉之表现和舌质、舌苔之变化。临证治疗,连教授善于以经论为指导,应用历代名方,加减化裁,合而成方,熔数方于一炉,疗效显著。所选4则医案,分别代表上述4种证型。痰热扰心者治以化痰清热以安神,肝郁脾虚者治以疏肝健脾以安神,气滞血瘀者治以行气活血以安神,心脾亏虚者治以健脾养心以安神,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连建伟教授辨治失眠,突出舌脉的辨证意义,并根据虚实之不同,随证论治,临床疗效颇佳,其学术观点和临床遣方用药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整理张光霁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特色。[方法]通过跟随张光霁教授临床门诊,总结张光霁教授治疗失眠方面的临床病案,从治疗思想、治疗方法及中医将息等方面梳理出老师治疗失眠的经验特色,并附2则验案举隅。[结果]在治疗思想上,张师执"和"以中,揆度阴阳;在治疗方法上,重视心理疏导,调畅情志;在服药方面,十分重视中医将息法的运用,在药物煎煮、服用时间及药物禁忌等方面都十分讲究。此外,对安眠药产生依赖的患者,采取稳住病情、逐步减量的方式消除依赖性等效果显著。所附医案,效验确切。[结论]张师治疗失眠,学术特色鲜明,疗效确切,值得广大中医学者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崔云教授从气辨治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抄方,记录整理崔云教授诊治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病案,分析临床典型、有效验案,归纳总结崔云教授临证思路、辨证规律及治疗方法,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崔云教授认为男性勃起功能的中医生理基础,以宗筋为体,以气血为用,受到多脏腑共同影响。基于《内经》中“百病生于气”的理论,结合卫气营血辨证,认为临床上大部分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者,病程短、程度轻、无基础疾病,其多病在气;治疗上以调气为主要治法,结合五脏辨证,辅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温补肾气、宣肺降气等方法。验案中患者辨证属肺气郁证,治以宣肺降气,方以葛根汤加减,而获速效。[结论]崔云教授结合脏腑辨证,从气辨治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辨证论治治疗眩晕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以期对临床眩晕的治疗有指导和启发作用。[方法]选择连建伟教授治疗不同证型眩晕验案3则,结合平素跟师随诊的心得体会,详加按评,从病因病机、辨证重点、用方特色等方面探索连教授治疗眩晕的特色和经验。[结果]连教授认为眩晕临床多见肝风上扰、气血亏虚、中气下陷3种证型,其辨证重点主要在于两手关脉之表现。所选3则医案,分别代表上述3种证型。肝风上扰者治以平肝息风、清火化痰、养血活血,气血亏虚者治以补益气血,中气下陷者治以补中益气,均取得满意效果。同时连教授强调,眩晕患者多虚实兼夹,实者以风、火、痰、瘀为主,虚者以气虚、血虚为多,治疗时则应全面把握眩晕的病因病机,从整体角度出发,根据患者风、火、痰、瘀、虚的轻重,从多角度入手治疗眩晕。[结论]连建伟教授辨治眩晕,突出关脉的辨证意义,并根据患者风、火、痰、瘀、虚的轻重分3型论治,临床疗效颇佳,其学术观点和临床遣方用药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王真教授治疗肺部结节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分析研究王真教授治疗肺部结节的医案,总结王真教授治疗肺部结节的临床诊疗思路及方药特点,并举一验案加以佐证。[结果]王真教授认为肺部结节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情志调节失常、体质偏颇、空气环境恶劣等密切相关,瘀血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对于中医治疗肺部结节,王真教授提出“症-证-体”结合的辨治模式:抓主症,对症治疗,辨证施治;辨体质,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和机能代谢;重活血,化瘀消积;阅影像,配伍抗癌中药。所附验案中患者属肺脾阴虚、痰瘀互结之证,体质呈阴虚、血瘀、痰湿质,治以养阴健脾、化痰祛瘀之法,投以自拟方,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王真教授治疗肺部结节注重“症-证-体”相结合,配用活血、抗癌药物,临床疗效显著,其经验对于肺部结节的中医药治疗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继发性癫痫又称症状性癫痫,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传统抗癫痫药治疗继发性癫痫效果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大,而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疗效显著。顾锡镇教授是中国著名中医脑病专家,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多年经验与较好疗效,文章例举顾锡镇教授临证治疗继发性癫痫验案2则,并总结分享其经验,以冀为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归纳总结章勤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相关病例和数据,总结章勤教授的临床经验及用药思路,举病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章勤教授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重视“预培其损”的思想,孕前调理冲任以使气血充盛和调,则血海按期满盈,胞宫定时藏泻,使先天之精肾气充盛,后天之本脾气充实,可提高胚胎质量,以改善孕妇屡孕屡堕的妊娠结局。[结论]章勤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提倡“预培其损”,以治未病为重要原则,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全国名中医傅萍教授临床辨证施治经行咳血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等方面总结傅师治疗经行咳血的学术观点,选择傅师验案举隅,并归纳分析其诊治特色与治疗效果。[结果]傅萍教授认为经行咳血多是肝火犯肺、肺肾阴虚、气滞血瘀或脾虚肝旺所致,其病位在肺,与肝、肾密切相关,治疗上以中药滋阴润肺,清肝降火为主。临床上偶遇一例经行咳血患者证属脾虚肝旺,傅师以培土抑木法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傅萍教授辨治经行咳血的经验,特色鲜明,疗效确定,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马文辉教授治疗溢脉型脏躁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医案,查阅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用药经验等方面总结马教授治疗溢脉型脏躁的经验,并运用两则医案进一步阐释马教授的辨证用药特色。[结果] 马教授认为,溢脉型脏躁虚实夹杂,以实为主,其核心病机是怒则气上引起的整体气血失调,强调以脉定证,以协调整体气血为治则,采用调和气血、平亢安神、疏肝泄火等方法辨证施治,以调神平亢汤加减化裁治疗本病。文中所示两则医案辨证为肝火郁结及瘀血阻滞,总以协调整体气血为要,分别配合疏肝解郁安神及活血化瘀行气,疗效明显。[结论] 马教授治疗溢脉型脏躁,突出情志症状和脉诊的辨证意义,根据临床证候的不同灵活加减,对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可有效指导相关疾病的中医辨治,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总结施维群教授辨治黄疸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以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方法]通过跟随施维群教授临证抄方,整理相关病例资料,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阐述和总结施维群教授治疗黄疸病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以验案举隅。[结果]施维群教授辨治黄疸思维独特,注重疾病本身的致病因素,辨证从脏腑、气血入手,认为黄疸病邪主要在于湿、瘀、热、火、虚,病位涉及肝、胆、脾、肾等脏腑。提出"治湿、治血、扶正"三大治则,以疏导湿热、运脾化浊,消瘀通络、疏肝清热,调治心脾、温补肾阳为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所举医案,予以佐证。[结论]施老师治疗黄疸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独到,其治法变通,用药灵活,在实践中行之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值得深入学习与认真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杨骏教授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老师治疗颈椎病的相关病历,总结杨师对颈椎病的诊治思想和经验。[结果]杨师重视“从项论治”,善采用百会调神、通督统阳、特殊选穴、风池宜灸等针灸疗法,并配合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临床有着很好疗效。[结论]杨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病有着独特疗效,其诊治方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于增瑞教授治疗女性原发性不孕症、围绝经期崩漏、癥瘕等妇科常见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从于师治疗原发性不孕症、围绝经期崩漏、癥瘕三则典型验案出发,对其辨治理论、遣方用药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总结其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结果]于教授所运用的益肾暖宫、调冲健脾助孕,养阴化燥、固冲止血治崩漏,行气活血、化瘀散结袪癥消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平衡阴阳、攻补得法"的治则恰当;3名患者均取得理想疗效。[结论]于教授在临床上强调整体论治,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西医检测的辅助作用;在治疗妇女原发性不孕症、围绝经期崩漏、癥瘕方面的辨治经验成效明显,对临床治疗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鲁贤昌教授中西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跟随老师临诊学习,搜集鲁贤昌教授的临床医案,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理解及诊治特点和用药规律等角度,总结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鲁贤昌教授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正气虚衰,筋骨肌腠空虚,外加风寒湿邪侵犯机体,阻滞经络,气机运行不畅,久之形成痹证。治疗时衷中参西,证病结合,主要从温阳通痹、护脾胃等角度遣方用药,处方善用精当药对,同时重视西药及外治联合,临床效果明显。所举医案,充分应证了其上述学术经验。[结论]鲁贤昌教授中西结合、内外兼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特色鲜明,疗效确定,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