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例氚内污染人员的内照射剂量估算及临床医学处理,探讨氚内污染的损伤效应及医学处理方法,为类似病例的医学应急救治提供资料和积累经验。方法采用"多对一"的方式问诊,密切观察受照人员的临床表现;辅助开展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及器械检查;采用液闪计数法测定监测期尿样的尿氚浓度,并按相关标准进行内照射剂量估算。结果临床观察发现受照人员出现轻度乏力症状,并存在睡眠障碍,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改善;通过测定尿氚浓度及科学计算,估算出末次待积有效剂量为0.113 m Sv,促排期间产生的总有效剂量为13.308 m Sv。结论成功地对1例氚内污染人员进行了临床医学处理及剂量估算。  相似文献   

2.
调查南京铱-192放射源丢失辐射事故的发生经过和受照人员,估算重点关注的人员物理剂量。采用点源公式估算受照者所处位置剂量率,利用有关参数、因子估算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本事故导致多人受照,其中王某大腿局部剂量高达150Gy,手部剂量14Gy,全身有效剂量约2.5Sv,染色体畸变生物剂量估算为1.3Sv;王妻全身有效剂量约270mSv,其他人员小于40mSv。王某全身和局部受照剂量较大,根据临床表现和生物剂量诊断为急性轻度放射性病;其他人员无明显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大亚湾核电站维修人员职业外照射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大亚湾核电站2003~2005年维修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剂量。方法 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结果 三年的实测集体剂量当量是6.13人·Sv,平均年剂量当量是1.86mSv。2003~2005年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分别是1.99、1.97和1.64mSv,实测集体剂量当量分别是2.40、1.73和2.00人·Sv。在各工种中,现场通用技术服务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最大,为2.28mSv,对实测集体剂量当量的贡献也最大,为5.74人·Sv,占实测集体剂量当量93.6%,其它工种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及对实测集体剂量当量的贡献都较小。三年里超过国家标准年剂量限值有一人,为33.60mSv。结论 核电站维修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比其他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2003-2007年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法。结果 5年共监测20 997人次,受照剂量超过5 mSv的人员占2.0%,只有1人受照剂量超过20 mSv,人均年剂量当量0.66 mSv,实测集体剂量当量13.85人·Sv。核工业人均年剂量当量最大,为1.80mSv,其次是核医学和工业探伤,分别为0.58和0.45 mSv,其他工种受照剂量都较小;核工业对集体剂量的贡献最大,达9.14人·Sv,占66.0%,其次是X射线诊断,为2.18人·mSv,占15.7%。结论 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受照剂量基本呈逐年下降,同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广东省核电站维修人员2006~2007年的个人剂量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用LiF (Mg,Cu,P)热释光剂量计对核电站维修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两年共监测1 686人次,受照剂量小于5mSv的人员占总监测人数的93.6%,实测集体剂量当量2.83人·Sv,人均年剂量1.68mSv,没有人员受照剂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结论 核电站维修人员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应成为防护与监测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颌面全景检查中受检者晶状体受照剂量进行测量和分析;方法 利用仿真人体头模及热释光剂量计,对颌面全景检查中受检者晶状体所受剂量进行模拟测试;结果 颌面全景检查受检者晶状体单次受照剂量平均值为46.37 μSv,使用防护用品可将单次受照剂量平均值降低至3.48 μSv;结论 颌面全景检查中应对晶状体进行合理的防护,有效的防护可使晶状体受照剂量降低92.5%。  相似文献   

7.
目的统计分析2001~2005年周口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指导今后放射卫生工作。方法依据《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规定》,并对异常结果进行调查核实。结果近5年来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91mSv,集体剂量当量为2.445人·Sv。放射治疗人员和基层X射线诊断人员受照剂量较高。结论应淘汰老旧设备,加强基层X射线诊断人员防护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137Cs放射源误照事件误照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及医学检查结果 .方法 对137Cs放射源误照事件的医学应急处理及医学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此次137Cs放射源误照人员受照剂量均在公众照射年有效剂量限值1mSv以下,医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此次137Cs放射源误照事件虽未造成人员伤害,但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放射单位应接受教训,加强管理,强化放射场所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掌握金山区2010—2013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金山区2010—2013年接受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监测。结果金山区2010—2013年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1 159人次,4年总体剂量当量为0.882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761m Sv/a,年剂量低于2m Sv者占总监测人次数的95.43%,4年内无一人年剂量超过20m Sv。在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中,从事X射线工业探伤和X射线诊断的人员的集体剂量当量和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538人/Sv、0.290人/Sv和0.813m Sv/a、0.751m Sv/a,二者是集体剂量的主要贡献者。结论近4年来,金山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总体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工业探伤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我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飞行人员宇宙辐射防护的要求,估算某航空公司飞行人员2007年飞行中受到的宇宙辐射受照水平。[方法]根据2007年航空公司各航班的飞行数据,用中国民航总局组织开发的民航飞行宇宙辐射有效剂量计算系统(CARD)计算各航班的年均宇宙辐射有效剂量及年均剂量率,估算飞行人员的辐射受照水平;用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CARI-6软件计算部分航线飞行人员宇宙辐射受照水平,并对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7年460个航班中,单程飞行1次受到宇宙辐射有效剂量最大为17.10μSv,最小为0.36μSv,平均为3.78μSv。全公司飞行员年均受照有效剂量最大为1.81mSv/a,最小为0.72mSv/a,平均为1.45mSv/a;乘务员最大为2.54mSv/a,最小为1.45mSv/a,平均为1.81mSv/a。[结论]飞行人员受到的宇宙辐射有效剂量均在ICRP和我国国家标准建议的限值以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一起192Ir辐射事故中2例外照射受照人员的剂量估算、医学处理的分析,为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治提供资料和经验。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法估算物理剂量;染色体畸变、CB微核分析及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分析法估算生物剂量;观察受照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功能、精液常规、眼晶体、心理等变化。结果物理剂量估算,"陈"的全身平均吸收剂量为2.85 m Gy~88.50 m Gy、"宋"的全身平均吸收剂量为2.85 m Gy~64.05 m Gy;事故后2例受照者均有神经衰弱症状,"陈"CD8+细胞比率升高,"宋"NK细胞比率下降、精子活率和活力出现异常。"陈"发生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Ⅱ度。心理测评显示,2例受照者均出现焦虑、抑郁。结论系统地对2例192Ir受照者进行了剂量估算、医学处理,为类似病例的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伟  何星 《中国辐射卫生》2019,28(3):278-281
目的 了解PET-CT诊断项目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及相关场所的辐射水平,为降低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完善PET-CT诊断项目放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PET-CT工作场所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表面污染水平和人员受照剂量进行测量;根据相关检测结果与最大工作负荷对手部和眼部剂量进行估算。结果 三家医院PET-CT工作场所辐射水平(0.12~6.05 μSv/h)、β表面污染水平(本底~27.3 Bq/cm2)以及工作人员附加最大年有效剂量(1.58 mSv/a),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其中一家医院的分装、注射护士手部最大年当量剂量(154 mSv/a)超出管理目标值(125 mSv/a)。结论 医院应建立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降低工作人员所受附加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核医学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及防护中的薄弱环节。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Thermoluminescent Dosimeter,TLD)和光致发光剂量计(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对核医学人员佩戴的H_p(10)、H_p(3)和H_p(0.07)剂量计进行月受照剂量监测,并以此评估核医学职业人员全身有效剂量、眼晶体当量剂量和手部当量剂量;利用COMO170表面污染仪对核医学人员的体表进行表面污染监测。结果 ~(18)F注射人员的全身有效剂量和眼晶体剂量值最高,分别为0.34和0.35 mSv,回旋制药人员手部剂量值最高,为48.2 mSv;部分人员核素操作后手部和工作服有放射性核素污染。结论 ~(18)F操作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手部剂量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东省部分临床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状况以及人员受照剂量水平,为寻找其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广东省14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辐射监测方法,对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放射性污染水平及人员受照剂量进行测量和推算。结果 工作场所中18F合成室操作孔在防护罩打开状态下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最高,达到166 μSv/h;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等操作环节手部的剂量率较高,其中在分装柜分装18F、131I和99Tcm时可分别高达3720、1220和468.2 μSv/h,在注射台(窗)注射18F和99Tcm时可分别高达537和882 μSv/h。广州G医院18F注射室的工作台面β表面污染水平为99.6 Bq/cm2,工作人员手掌部位为1.6 Bq/cm2,超过国家标准限值。核医学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为0.08~5.18 mSv/a。在无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分装人员手部的年当量剂量最高,为0.02~390 mSv/a;注射人员次之,为0.57~85.62 mSv/a;而分装、注射时工作人员眼晶体、全身和下腹部的职业照射剂量较低。结论 核医学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现况良好;应重视放射工作人员自身防护,熟练操作技能以缩短作业时间,采取合理防护设(措)施以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近代辐射防护的观点认为,集体剂量的估算是“危害评价”的依据,而全体公众所接受的集体剂量是整个“辐射危害”评价的基础。北京市公众受照剂量研究得出: (1)辐射致北京地区公众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29600man·Sv,人均有效剂量当量为2.96mSv/a。遗传有意义剂量(GSD)为1.63mGy/a。(2)天然辐射致公众剂量占总剂量的83%,其中氡占剂量的37%,占天然辐射的45%。与全球比较,北京为普通辐射本底地区。(3)北京市医疗照射频度为每千人口671.6,人均有效剂量当量为0.43mSv,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4680man·Sv,占公众总剂量的16%。(4)北京市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职业人员的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不同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剂量水平及动态变化,正确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结果 4年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6 042人次。集体剂量当量为11.90(人.Sv.a-1);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98mSv.a-1;其中从事X射线诊断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最高为2.14 mSv.a-1;从事其他射线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为1.95 mSv.a-1;最低的为从事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为1.21mSv.a-1结论 全区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水平除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中的四人年剂量当量超过国50mSv.a-1外,其他各类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均小于国家限值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临床常用的手工分装、全自动分装和PET药物分装注射系统三种方式分装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的分装时间、分装准确性和分装人员手部及眼部受照剂量。方法 分装的目标活度为296 MBq,在分装人员双手食指根部、双手腕外侧以及铅防护眼镜固定位置佩戴热释光剂量计,同一分装人员分别用三种方式进行30例次18F-FDG分装,每次分装活度在296 MBq ±10%以内为达标,记录每例次的分装次数、每次分装活度和分装时间。结果 完成30例次分装,三种分装方式的分装次数分别为43、47和30次,首次分装成功率分别为76.67%、73.33%和100%,平均每次目标分装的次数分别为1.43、1.56和1例次,平均每例次分装时间分别为(39.15 ±32.80)s、(203.60 ±203.11)s和(82.29 ±26.11)s。计算三种分装方式所测个人剂量当量,手部剂量当量最高的位置为左右双手食指底部,左手和右手手工分装分别为(1231.48 ±29.40) μSv/GBq和(1281.24 ±121.00) μSv/GBq、全自动分装分别(862.49 ±30.50) μSv/GBq和(678.64 ±51.68) μSv/GBq,PET药物分装注射系统分别为(4.50 ±2.25) μSv/GBq和(7.88 ±1.13) μSv/GBq。三种分装方式左右眼晶体剂量当量分别为3.39 μSv/GBq和4.5 μSv/GBq、1.69 μSv/GBq和2.5 μSv/GBq、1.69 μSv/GBq 和0。按国家标准年剂量限值估算三种分装方式下分装人员年度分装例次分别为1319、1964和214364例次。结论 PET药物分装注射系统的分装成功率、准确性和稳定性最高,辐射防护最好,可减少分装人员配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福建省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受照水平,为加强放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1年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并统计分析;对超过调查水平受照剂量者,分析具体原因。结果 2008—2011年全省设区市实测集体剂量当量为478.72mSv/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82mSv/a。个人年剂量〈5mSv占监测总数的97.8%。超过调查水平剂量调查率84.2%(32/38),其中实际受照占50.0%。结论福建省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年均有效剂量处于低剂量水平,应科学安排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加强用药后病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以减少辐射受照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对丹东市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进行定期检测。2012—2014年丹东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共监测1 857人次,其中99.8%的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在5m Sv以下,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27m Sv,远低于国家剂量限值。介入放射学和非医用辐射是放射防护工作的薄弱环节,今后工作中应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马晓林  王月兴 《中国辐射卫生》1993,2(3):111-112,114
本文根据十多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对核动力反应堆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状况作了体分析,提出了剂量评价方法及参数。结果表明,全部受检人员的外照射人均剂量年最高值为2(?)10~(-3)Sv,平均值约5×10~(-4)Sv,估计职业总受照剂量人均值不超过10~(-2)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