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尽管美国大部分的生物技术公司都而临着现金储备减少、信贷市场压缩和上市环境恶劣的压力,但近年来,随着支撑大型制药公司药品收入的重磅炸弹药物专利期的日益临近,以及传统的研发实验室对产出效率贡献的减少,生物技术公司将越来越多地被定位于填补创新药和产品线之间的空白.同时,风险资本家们通过将资金注入到他们认为最中意的生物技术公司中,期望通过收购退出,最终实现公开招股上市.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企业经过2000年的“泡沫”后,2004年后融资又开始变得容易,很多风险投资纷纷投入生物技术企业.实际上,这也说明国际上游资太多,没有投资方向,比较起来生物技术行业还算是比较有希望的产业. 相似文献
4.
5.
6.
生物技术制药行业和新兴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纳斯达克市场对其龙头股进行了重新洗牌。纳斯达克的100支成分股是由该指数中市值最大的公司所组成的。由于整个2001年IT产业的不景气,此前五颜六色的网络泡沫迅速缩水,因此,2003年会有13家网络公司被多元化的产业股票如健康与生物科技类所取代。据悉,此次新加入的八大医药与生命科学公司是:Imclone System,Sepracor,Invitrogen,Express Scripts,Cephalon,ICOS,Cytys和Protein Design Labs,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纳斯达克将要告别网络业,今后最热门的产业将是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7.
8.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Protherics制药公司已开发能帮助降低高血压的疫苗。这种疫苗比大多数使用药片控制高血压的治疗更为方便,因为它只需注射三次,以后每6个月加强注射一次,这样可能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必须从事经由生物技术过程或重组DNA技术研究与开发人用治疗处方产品;必须从事研究与开发从(来源于人、动物或植物的)生物物质派生的治疗产品,而这些物质必须通过生物技术过程加以修饰;必须从事基因技术、分子生物学、结构化学和合理药物设计等原则,PharmaBusiness将世界生物技术公司加以排序。其中一些公司除从事研究与开发外还销售治疗用产品,另一些则销售诊断和农用产品。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以前,很少有人会真正相信和看好RNAi(核糖核酸干扰),直到当年10月,发现RNAi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和Merck公司花了11亿美元收购Sirna Therapeutics公司,大家才注意到生物技术开发中这一有希望的领域真正成为主流药物开发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12.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在低谷中忍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开端,它的潜力是无限的,这个观点应该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进一步说,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好时光还在后面,并没有过去。 相似文献
13.
14.
据印度生物技术协会最近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借助出口和疫苗销售的良好业绩,印度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在上一个财政年度增长了36%,收入达到474亿卢比(10.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有些印度和德国相关专家建议印度最大的通用名药品生产者Ranbaxy公司应吞并一个以研究为基础的德国医药公司。Mumbai的一篇报道说原则上Ranbaxy将要很快与德国的这样一家公司签署一项协议,拥有德国这家公司的控股权,印度的制药集团一直在盯着致力于研发的德国的制药厂,因为他们想在该市场有所扩展。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2003年过去.制药工业又面临新药产出率低的尴尬年份。2003年11月底只有20个新分子实体获得美国FDA批准.仅10个是来自大制药公司.这当中的好几个还是与生物技术公司或其它制药公司达成的转让协议获得(注:实际2003年批准21个NME有一个在12月批准)。面对创新能力持续下降,大制药公司还得继续寻求为R&D发动机‘充电’的方法,以使它恢复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8.
在2003年制药/生物技术业兼并和收购活动取得实质性增长后,2004年的合并似又起步,但又可能是其生产率日渐低下的反跳反应,和公司争取生存途中的第一个避风港。然而,有力的证据提示增加的兼并收购(M&A)活动实际上可能使情况更糟,因它有效地掩饰了短期的事态真相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大型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通常依靠“巨磅炸弹型”药物,但在2007-2012年期间,估计价值900亿美元的处方药即将专利到期。故制药业在考虑“适合的炸弹型”药物(解决罕见病的罕见病药)作为其收入的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