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芳华 《新中医》2014,46(3):42-4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予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连续治疗3月后,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7.1%,治疗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TC、TG、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用于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60例予揿针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肥胖相关指标[体质量、肥胖度(A)、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3个疗程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TC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3个疗程后TC、TG、LDL-C均降低(P0.01),HDL-C升高(P0.01)。治疗3个疗程后2组TC、TG、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3个疗程后体质量、A、BMI、F%均降低(P0.05,P0.01),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体质量、A、BMI、F%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F%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揿针、常规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均有较好治疗作用,而揿针起效更快,作用持久,综合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加味泽泻汤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wistar 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洛伐他汀组和加味泽泻汤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他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连续4周,然后开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治疗结束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TC、TG、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加味泽泻汤组TC、TG、LDL-C显著降低(P均<0.05),HDL-C显著升高(P<0.05).结论 加味泽泻汤具有良好的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脂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35例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减少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LVEDD、LVESD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LVEF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LVEF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TC、TG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HDL-C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与单纯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科学评价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对BMI及血脂含量的影响.方法 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年龄、性别、BMI、肥胖等级、血脂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进行饮食调整和有氧运动的基础上,针刺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脾腧、胃腧、阿是穴等腧穴,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BM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01),但治疗组BMI在各个疗程结束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TG、TC、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调节血清中TG、TC、LDL-C、HDL-C的含量,且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在降低BMI、升高HDL-C作用方面优于单纯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6.
陆新  云宇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0):1-4,11
目的:探讨调气通路法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IR)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脂代谢、C反应蛋白(CRP)、心血管危险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IR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调气通路汤治疗.比较2组降压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及腰围,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CRP水平.结果: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随访半年的血压达标率治疗组分别为96.67%(58/60)、98.33%(59/60)、68.33%(41/60),对照组分别为80.00%(48/60)、70.00%(42/60)、28.33%(17/6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FINS、ISI、TC、TG、LDL-C、CRP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FINS、ISI、TC、TG、HDL-C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2组治疗后比较,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FINS、ISI、TC、TG、HDL-C、LDL-C、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调气通路法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IR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降压疗效,并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其机制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调节患者血脂水平、稳定高密度脂蛋白、抑制炎症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上官丽仙  王芳 《新中医》2020,52(12):149-152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医食疗干预老年高脂血症痰湿内阻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并给予改善生活方式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指导。2组疗程均为12周。干预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记录体质量、腹围及体质量指数(BMI),评定痰湿内阻证评分。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质量下降、腹围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痰湿内阻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痰湿内阻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医食疗干预老年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患者,能进一步控制血脂情况,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朱艳茹  张亚珍 《新中医》2016,48(8):247-249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与养生调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血红蛋白(Hb)、血脂指标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2组患者在血液透析的同时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与养生调护,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肾功能、Hb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Hb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的3项指标值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TC、TG及LDL-C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指标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的TC、TG及LDL-C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DL-C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感染、低血压、心律失常、皮肤瘙痒及消化道不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血压、贫血及肾性骨病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治疗与养生调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Hb及血脂指标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雷雷 《新中医》2016,48(12):68-69
目的:观察糖脂平汤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均行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糖脂平汤颗粒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24%,对照组68.2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积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糖脂平汤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临床疗效明显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的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滋阴补肾方治疗.连续用药60日后观察两组患者综合证候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中总胆固醇(TC),高血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评价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综合证候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FPG,P2hPG,HbA1c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中TC,TG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HDL-C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综合证候,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2组均用药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空腹血糖(FPG)、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TG、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HDL-C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FPG、血压及心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67.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5.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3%,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导痰祛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脂指标,降低患者FPG、血压及心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和血通络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积血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3例DR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予糖网汤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 -C及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结论 益气养阴和血通络中药能更好改善DR玻璃体积血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5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益气活血通痹汤,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症状、心电图、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 (P< 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TC、TG、LDL-C及CRP改变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 0.01),但HDL-C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脉降脂汤治疗。比较两组斑块体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观察组斑块体积、颈动脉IMT小于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LDL-C、TG、TC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CAS斑块可改善血脂,降低颈动脉IMT,缩小斑块体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化浊法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6例与对照组198例,治疗组予益气活血、解毒化浊中药,每日1剂,永煎分两次口服;对照组予辛伐他汀分散片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血脂康胶囊,每次0.9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2%(P<0.05);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TG水平显著下降(P<0.05),TC、LDL-C、HDL-C水平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益气活血、解毒化浊法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6.
补肾化瘀化痰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化痰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予补肾化瘀化痰方治疗,对照组予辛伐他汀胶囊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每2周复查1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化瘀化痰法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可改善血脂,减少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的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肾虚症状。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血瘀证与血脂谱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琛  马晓昌 《北京中医药》2010,29(6):427-42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非血瘀证与血脂谱的关系.方法 选取冠心病血瘀证184例、冠心病非血瘀证150例,采用日本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试者空腹12 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比较冠心病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单项血脂水平和血脂比值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血瘀证组HDL-C显著低于冠心病非血瘀证组(P<0.01);冠心病血瘀证组的TC、LDL-C显著高于冠心病非血瘀证组(P<0.05);T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血瘀证组LDL-C/HDL-C显著高于冠心病非血瘀证组(P<0.05);两组间TG/HDL-C、T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较非血瘀证血脂谱变化更为明显,血脂谱的变化可作为冠心病血瘀辨证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隔药饼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小路  鲍春龄  侯文光  周艳丽  李璟 《河北中医》2010,32(10):1516-1518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患者神阙、大赫(双)、足三里(双)3个穴位、5个穴点上施以隔药饼灸,对照组20例施以隔姜灸。2组均每周治疗5次,2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利用改良的Kupperman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并观察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Kupperman指数(M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I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TC、LDL-C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P0.05)。2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DL-C、LDL-C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结论隔药饼灸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调整血脂,与隔姜灸相比有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2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血清hsCRP,cTn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AP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AMI组血清hs-CRP,cTnI,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UAP组血清hs-CRP,cTnI,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AM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血清hs-CRP,cTnI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TC,TG,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C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hs-CRP与cTn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cTnI及血脂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气虚弱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5例心气虚弱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养心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中医症状评分、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 0.05);治疗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心胸隐痛、心悸气短、失眠、易汗、乏力、倦怠懒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6项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6项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气虚弱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