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环丙沙星注射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为棕色澄明液体,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能。两者联合使用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2.
临床工作中,在治疗老年病人呼吸、泌尿、消化等系统的感染时,常出现丹参注射液与氧氟沙星同时使用的现象,在用药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连续静脉输入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时,输液管中液体呈现白色絮状混浊液,3min左右便在输液管道下段产生明显的絮状沉淀,以致阻塞输液管,须更换输液器,放出絮状沉淀物或重新穿刺。对此进行试验观察,发现取少量的氧氟沙星加入较大的丹参注射液或取少量的丹参加入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可产生混浊反应,在两药交界处迅速变为乳白色,静置2~3min后变为白色絮状沉淀,用力摇动试管内状物,不能完全散开,在有絮状沉淀物的试管内加入生理盐水不能完全溶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常用西药抗生素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方法控制室温在20℃,湿度50~60%。将以上药品以临床常用剂量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然后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与之交叉配伍,配伍后,即刻、0.5小时、4小时观察澄明度的变化(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澄明度检查法观察)。显微镜下见凝集颗粒为(+),裸眼见混浊、沉淀为(++)、裸眼见大量沉淀为(+++)。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普遍存在着反应,配伍后均发生了澄明度的变化,与大环内酯类药、头孢类药不存在反应,配伍后均不发生澄明度的变化。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部分西药抗生素针剂配伍后,存在着澄明度的变化,出现混浊、沉淀,可认为存在着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4.
梁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91-92
<正>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为浅棕色疏松块状物,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中药丹参提取精制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制备而成[1],主要成分丹参乙酸镁是丹参中最重要的有效活性部分,可通过多种机制和途径发挥其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功能不全和心源  相似文献   

5.
<正>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通用名称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英文名称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本品为淡黄绿色或黄绿色澄明液体,主要成分为盐酸左氧氟沙星。适应症: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重度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脓肿);泌尿系统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患眼局部白天点左氧氟沙星及利巴韦林等滴眼液,晚上点氧氟沙星与阿昔洛韦眼膏,同时给予静脉点滴抗病毒药物及多种维生素(口服)。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50mL)及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点滴,同时加用抗病毒滴眼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愈及疗程情况。结果:比较两组角膜溃疡,角膜基质炎,地图状角膜炎及树枝状角膜炎各指标治疗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可使治疗疗程明显缩短,临床疗效满意,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福霉素钠注射液为暗红色的澄明液体,为广谱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硫酸依替米星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系半合成水溶性抗生素,属氨基糖苷类。本院呼吸科有一护士不小心在配制利福霉索钠0.5g加入10%的葡萄糖250ml过程中出现严重暗红色混浊、絮状沉淀物、凝同等现象。结果药液弃去。经调查找出原因是由于此护士操作不规范(没有做到一针一用),从治疗台上拿配过药液的注射器进行配制导致的。究其原因本人作为护理部主任对此进行了药物配伍试验,得出结论:利福霉索钠注射液与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故两者不能同时配伍。  相似文献   

8.
丹参注射液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启泉  张翠霞 《河北中医》1989,11(3):48-48,F003,F004
中药丹参是唇形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又名赤丹参、紫丹参,性苦微寒。丹参注射液为丹参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每毫升相当于丹参1:5克[1]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功能;复方丹参注射液含丹参与降香,降香在制备过程中耗损,含量很少,实际起作用的是丹参[2]。另外,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各实验指标作用一致,也提示复方丹参中降香作用甚微,[3]现将近10年来有关丹  相似文献   

9.
参麦注射液的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童惠贞 《中药材》2004,27(10):760-761
参麦注射液是由人参及麦冬经提取、按注射剂制备要求、通过超微过滤后的澄明液体注射液[1].临床用于抢救心源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改善微循环,具有益气和回阳救逆作用.我们作了部份药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中静脉注射易引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还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本文通过长期临床观察,针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并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毒宁和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利用光阻法测定热毒宁与地塞米松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毒宁与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放置几小时内栀子苷及绿原酸的含量变化,以及溶液外观和pH值变化,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液相指纹图谱检测。[结果]配伍药液色泽、澄明度、pH值、主要成分含量、液相指纹图谱在配伍后4h内没有显著差异,不溶性微粒有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成分在配伍药液中含量相对稳定,但是不溶性微粒数远远超过标准,存在配伍禁忌。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不建议配伍后使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芪注射液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庆  常风云  刘楠 《陕西中医》2003,24(8):688-689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合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CVD)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85例 IC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5例 )和对照组 (4 0例 ) ,观察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1 1 .3 5 ,P<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且以治疗组为优。两组间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治疗组 (黄芪注射液合刺五加注射液组 )治疗 ICV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最佳方式。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注射232次)、对照组51例(注射245次),对照组采用注射进针前针头内保留苄星青霉素溶液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进针前针头内保留0.5%利多卡因溶液诱导注射,比较2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度。结果:一次注射成功率观察组为96.98%,对照组为6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溶液诱导下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针头无堵塞,一次注射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4.
紫杉醇注射液(紫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药学杂志》1996,31(8):505-505
紫杉醇注射液(紫素)(PaclitaxelInjection)紫杉醇是紫杉醇注射液(紫素)的主要成分,其系亲脂性化合物,不溶水,而溶于无水乙醇和聚氧乙基代蓖麻油(Cremophor,EL)混合溶液中。化学名为5β,20-环氧-1,2-α,4,7β,1...  相似文献   

15.
参脉注射液加葛根素治疗心绞痛5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参脉注射液加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对照组52例常规采用阿司匹林,静滴含镁极化液及吸氧等治疗,治疗组54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参脉注射液加葛根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变、心率和血压变化指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能更好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心电图缺血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取胰俞并辨证加减,治疗组每穴每侧分别注射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各1 m L,对照组每穴每侧分别注射甲钴胺各1 m L。2组均每日注射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的变化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均能明显提升神经传导速度(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升MNCV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升SNCV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优于对照组的66.67%(40/60)(χ~2=30.745,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甲钴胺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室温条件下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和使用方法,将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8瓶,分别用木糖醇注射液5 ml溶解后转注入木糖醇注射液250 ml中,混合均匀后,在室温条件下考察6h内配伍溶液的色泽、澄清度、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全波长扫描图谱、总皂苷变化情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皂苷及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同时考察皂苷及木脂素的指纹图谱变化情况.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配伍溶液的色泽、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全波长扫描图谱、皂苷、五味子醇甲含量、皂苷及木脂素指纹图谱在0~6h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室温条件下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8.
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异同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参、麦冬为中医一组著名的传统药对.近年来,采用参、麦药对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注射剂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上常简称为"大生脉"、"小参麦".据笔者所见,大多数临床医生对二者的差异认识不清,常混为一谈.本文试讨论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之异同,以期为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药对,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研究生脉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20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2组,交叉试验,两组分别一次性滴注生脉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采用质谱法检测人参皂苷类成分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后,人参皂苷Rg 1 、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 1 和人参皂苷Rc的达峰血药浓度参麦组均高于生脉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Rg 1 的半衰期,人参皂苷Rc的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人参皂苷Rd达峰时间两组间亦均有差异(P≤0.05);而其他药动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患者分别一次性滴注生脉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人参皂苷Rg 1 、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 1 、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在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临床用药应对患者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用Nova-PakC_(18)柱(4μm,3.9×150mm),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nm,外掠法定量。结果:在37℃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形状、pH值和含量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实验证明,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两者可在生理盐水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