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42岁.因"被叉车挤压后腰部及腹部疼痛19h,无尿14h"于2012年8月7日入院.查体:T 36.4℃,P 104次/min,Bp 70/43 mm Hg.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肾功能:尿素氮10.3 mmol/L,肌酐368 μmol/L,血钾6.37 mmol/L.腹部CT:脾及胰腺挫裂伤.诊断为脾及胰腺挫裂伤,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克伦特罗及普萘洛尔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48只2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3组切除卵巢,另外3组不切除.饲养3个月后,分别给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Clenbuterol)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Propranolol)腹腔注射3个月.使用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其股骨及腰椎骨密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体内血清骨钙素浓度.处死后取胫骨,分别进行脱钙HE染色后观察.结果 未去势大鼠股骨及腰椎的骨密度分别是0.230±0.011g/cm2及0.226±0.009 g/cm2,OVA组大鼠股骨及腰椎的骨密度分别是0.201±0.010 g/cm2及0.201±0.011 g/cm2,OVA+Clen组大鼠的股骨及腰椎骨密度分别为0.187±0.012 g/cm2及0.189±0.013g/cm2,OVA+Pro组大鼠的股骨及腰椎骨密度分别为0.213±0.009 g/cm2及0.213±0.008 g/cm2;未去势组大鼠骨钙素浓度为2.941±0.066μg/L,OVA组大鼠骨钙素浓度为4.162±0.080μg/L,OVA+Clen组大鼠骨钙素浓度为3.973±0.088μg/L,OVA+Pro组大鼠骨钙素浓度为4.255±0.058μg/L.结论 克伦特罗能显著降低去势大鼠股骨骨密度;增加血清骨钙素的浓度.普萘洛尔能增加去势大鼠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降低血清骨钙素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病儿 女,15岁.体重74 kg.体检发现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及升主动脉扩张.查体:血压左上肢170/62mmHg(1 mmHg=0.133 kPa),右上肢154/64mmHg,右下肢77/55 mm Hg,左下肢81/40mm Hg.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4/Ⅵ级舒张期哈气样杂音.  相似文献   

4.
病人女性,38岁.中上腹隐痛不适1个月于2008年5月入院,伴腰背部放射痛.疼痛与饮食无关,无恶心、发热及白陶土样便,体重下降约5kg.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末扪及,腹部无压痛,未扪及肿块.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138 U/L,天冬氨酸转氨酶96U/L,碱性磷酸酶207U/L,CA125 64.90 kU/L,CA19-9 376.93 kU/L.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整形外科同行常开展专业文献的在线检索 ,大多通过一些医学专业网站 (如http :/ /www .medmatrix .org ,http :/ /www .healthatoz.com ,http :/ /www .medexplorer.com ,http :/ /www .healtheon .com)或其它机构和个人所设医学相关网站上的不同链接层次在Medline (http :/ /www .nlm .nih .gov)及http :/ /www .mayohealth .org ,http :/ /www .medscape .com等医学专业数据库进…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80岁.尿频、排尿困难及血尿10余年.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8.62/11.97 kPa.直肠指诊:前列腺Ⅲ度增生,中央沟消失,质韧,边缘光滑.PSA为6 μg/L,结合前列腺、膀胱CT及尿道膀胱造影,诊断为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因进食蚕豆2d,酱油样尿、皮肤巩膜黄染、精神萎靡1d人院.人院查体:体温37.7℃、脉搏122/min、呼吸32/min、体重14.6kg,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全身皮肤苍黄,无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睑结膜及唇周苍白,甲床苍白,心率122/min,律齐,末闻及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腹软,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1.6×109/L,RBC 0.8×1012/L,HGB 32g/L,PLT374×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7.6%,血型“A”型.尿常规;外观酱油样,尿胆红素+,尿蛋白+++,尿胆原15 umol/L,隐血+++,白细胞+.大便常规无异常.血生化;TBIL 136.9umol/L,DBIL 39.0 umol/L,IBIL97.9umol/L,ALT 26U/L,AST 66U/L.乙肝“两对半”检查;HBsAg、抗-HBs、HBeAg、抗-HBc、抗-HBc、均阴性.抗-HCV阴性.肾功能无异常.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蚕豆病并重度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病人女,22岁.心悸、气促10余年.其父、母系堂兄妹近亲结婚,出生后生长、智力发育基本正常,但全身体表有多处脂肪瘤及脂质沉着,曾在外院行臀部脂肪瘤切除术.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脸部、躯干、四肢多处脂质沉着及多个大、小不等的脂肪瘤.心率80次/min,心尖部可闻及4/Ⅵ级舒张期杂音以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Ⅵ级舒张期及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0岁.因外伤后颈部肿胀2h入院.患者于2h前骑摩托车发生车祸,被摩托车反光镜撞伤右前颈区,随后出现局部剧痛伴颈部弥漫性肿胀瘀斑.无声音改变及呼吸困难,无偏瘫及抽搐,未行特殊处理急送入院.以往无甲状腺疾病史.查体:T36.2℃,P90次/分,R19次/分,BP 169/90mm/Hg.神志清晰,查体合作.头颅及器官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感,活动自如,颈前区弥漫性肿胀以右侧为著,未及震颤及皮下气肿,无波动感及骨擦感,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丹参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研究丹参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肝脏离体非循环灌注模型 ,观察乳酸林格液 (LR液 )中加入不同剂量丹参后保存大鼠肝脏 1 2h的效果。结果 丹参组 ( 60 0mg/g)肝组织ATP含量 ( 6.0 8± 0 .67) μmol/g及分泌胆汁量 ( 1 0 5.6± 1 2 .4) μl/h明显高于对照组 ( 2 .52± 0 .31 ) μmol/g及 ( 57.4± 8.2 ) μl/h(P <0 .0 5) ,丹参组 ( 60 0mg/g)肝组织 2 ,3 二羟苯甲酸 ( 2 ,3 DHBA) ( 0 .1 54± 0 .0 1 3)nmol/g、2 ,5 DHBA( 1 .354± 0 .0 68)nmol/g及流出液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 38.4± 3.7)U/L明显低于对照组 ( 0 .2 4 5± 0 .0 2 1 )nmol/g、( 2 .1 0 5± 0 .0 97)nmol/g及( 76.4± 9.2 )U/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丹参可明显提高供体肝脏的保存效果 ,其作用机理可能主要与改善低温保存肝脏的能量代谢及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呕吐、腹泻8 h于2008年8月21日入院.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精神萎靡,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脐周按压不适,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肿大,肠鸣音6次/min.WBC 12.03×10~9/L,Alb 31.8 g/L,抗-HBc阳性.肿瘤标志物无异常.大便常规镜检可见红细胞及脓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水平及游离PSA比值 (F/T)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与前列腺癌 (PCa)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0 3例PCa患者及 810例BPH患者T PSA及F/T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BPH患者血清T PSA <4、4~及 >10ng/ml者分别占 71.7%、2 2 .1%、6 .2 % ,PCa患者分别为 10 .7%、17.5 %和 71.8% ,两组间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 (P<0 .0 0 5 )。当F/T值 <0 .16时 ,两组患者血清T PSA <4及 4~ 10ng/ml的例数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但T PSA >10ng/ml的患者 ,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0 .1

10ng/ml时 ,F/T值则无明显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2岁3个月.因盆腔肿物进行性增大1个月,排尿、排便困难5 d于2006年6月25日入院.查体于盆腔内可扪及一质硬包块.约10.0 cm×8.0 cm,边界清楚,活动差.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隐血(+++),蛋白(+++),镜下2~4个红细胞/HP,4个以上白细胞/HP.血甲胎蛋白(AFP)500 μg/L(正常值0~9μg/L),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56 U/L.腹水呈淡黄色,微浑,无凝块,李凡它实验阴性,有核细胞数5×106/L,葡萄糖0.19 mmol/L,总蛋白0.6 g/L,白蛋白0.2 g/L.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2岁3个月.因盆腔肿物进行性增大1个月,排尿、排便困难5 d于2006年6月25日入院.查体于盆腔内可扪及一质硬包块.约10.0 cm×8.0 cm,边界清楚,活动差.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隐血(+++),蛋白(+++),镜下2~4个红细胞/HP,4个以上白细胞/HP.血甲胎蛋白(AFP)500 μg/L(正常值0~9μg/L),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56 U/L.腹水呈淡黄色,微浑,无凝块,李凡它实验阴性,有核细胞数5×106/L,葡萄糖0.19 mmol/L,总蛋白0.6 g/L,白蛋白0.2 g/L.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2岁3个月.因盆腔肿物进行性增大1个月,排尿、排便困难5 d于2006年6月25日入院.查体于盆腔内可扪及一质硬包块.约10.0 cm×8.0 cm,边界清楚,活动差.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隐血(+++),蛋白(+++),镜下2~4个红细胞/HP,4个以上白细胞/HP.血甲胎蛋白(AFP)500 μg/L(正常值0~9μg/L),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56 U/L.腹水呈淡黄色,微浑,无凝块,李凡它实验阴性,有核细胞数5×106/L,葡萄糖0.19 mmol/L,总蛋白0.6 g/L,白蛋白0.2 g/L.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是肝外科手术及肝移植中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是术后肝功能衰竭和移植物无功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LIPC)可减轻HI/RI,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的 通过综述LIPC减轻HI/R1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减轻HI/RI提供新的思路.内容 介绍HI/RI机制及LIPC减轻HI/RI的可能作用机制.趋向 LIPC作为减轻HI/RI的措施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2岁3个月.因盆腔肿物进行性增大1个月,排尿、排便困难5 d于2006年6月25日入院.查体于盆腔内可扪及一质硬包块.约10.0 cm×8.0 cm,边界清楚,活动差.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隐血(+++),蛋白(+++),镜下2~4个红细胞/HP,4个以上白细胞/HP.血甲胎蛋白(AFP)500 μg/L(正常值0~9μg/L),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56 U/L.腹水呈淡黄色,微浑,无凝块,李凡它实验阴性,有核细胞数5×106/L,葡萄糖0.19 mmol/L,总蛋白0.6 g/L,白蛋白0.2 g/L.  相似文献   

18.
患儿女,2岁3个月.因盆腔肿物进行性增大1个月,排尿、排便困难5 d于2006年6月25日入院.查体于盆腔内可扪及一质硬包块.约10.0 cm×8.0 cm,边界清楚,活动差.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隐血(+++),蛋白(+++),镜下2~4个红细胞/HP,4个以上白细胞/HP.血甲胎蛋白(AFP)500 μg/L(正常值0~9μg/L),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56 U/L.腹水呈淡黄色,微浑,无凝块,李凡它实验阴性,有核细胞数5×106/L,葡萄糖0.19 mmol/L,总蛋白0.6 g/L,白蛋白0.2 g/L.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2岁3个月.因盆腔肿物进行性增大1个月,排尿、排便困难5 d于2006年6月25日入院.查体于盆腔内可扪及一质硬包块.约10.0 cm×8.0 cm,边界清楚,活动差.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隐血(+++),蛋白(+++),镜下2~4个红细胞/HP,4个以上白细胞/HP.血甲胎蛋白(AFP)500 μg/L(正常值0~9μg/L),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5.56 U/L.腹水呈淡黄色,微浑,无凝块,李凡它实验阴性,有核细胞数5×106/L,葡萄糖0.19 mmol/L,总蛋白0.6 g/L,白蛋白0.2 g/L.  相似文献   

20.
病例1,男,40岁.因柏油样便10 d伴左上腹隐痛1 d于2008年12月28日收治入院.患者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体格检查: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RBC 2.03×1012/L,Hb 64 g/L,WBC 3.3×109/L,PLT 170×109/L,HBsAg及HCV抗体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