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间质性膀胱炎或膀胱疼痛综合征是一组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的慢性综合征,伴有膀胱充盈时疼痛加重的盆腔痛,患者常有疲乏感。。与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不同,间质性膀胱炎在无尿道感染或其他明显的病理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症状。间质性膀胱炎盆腔痛的程度可从腹部压痛到剧痛不等。由于这些难解的不确定因素存在,所以有关于间质性膀胱炎定义、病因学和最佳治疗方法的争论颇多。  相似文献   

4.
A case of carcinoma of the gall bladder presenting as a retrograde intussusception of the duodenum is described. Although this is a rare presentation of the disease, adequate radiography and endoscopy will help to establish the diagnosis.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素膀胱灌注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该组10例非细菌性膀胱炎患者,以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每日排尿次数作为疗效评判标准。治疗前ICSI为8~18分,平均(11.9±2.4)分,排尿次数为11~19次/d,平均(14.9±2.6)次/d。所有患者均使用肝素105u膀胱灌注,每周3次,疗程4周。结果随访观察5~15个月,平均8个月,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达80.0%。治疗后1、3个月ICSI分别降至(4.2±2.7)、(4.1±2.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3个月患者排尿次数减少至(8.2±2.4)次/d、(7.8±2.8)次/d(P<0.01)。治疗有效的8例患者中,停止治疗后随访4~14个月,7例病情稳定,1例复发,复发率12.5%。结论肝素膀胱灌注治疗可有效地改善非细菌性膀胱炎患者症状,且有可能阻止部分非细菌性膀胱炎发展成为间质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发展一种减少药物副作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方法。方法 以WOLF膀胱镜在三角区用F6输尿管导管导管针粘膜下穿刺进针局部给药,与口服药组做对比。结果经统计学Riddit分析,就样本资料而言,膀胱镜粘膜下穿刺效果最好。结论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无菌性免疫障碍性炎症,目前治疗多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肝素、雌激素,或膀胱灌注硝酸银、二甲基亚砜,但以上治疗均有较强的全身组织反应。我们通过对间质性膀胱炎的病理分析,在以前的治疗基础上,发展出经膀胱镜侵袭性三角区注射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有效手段,并附病例对比122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对比研究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和膀胱过度活动(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的尿动力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21例IC患者和32例OAB患者(均为女性)的尿动力学表现差异.结果 IC组最大尿流率(Qmax)、初始尿意容量(VFD)、最大尿意容量(MV)以及膀胱顺应性(BC)均明显小于OAB组(P<0.05),OAB组发生逼尿肌过度活跃(detrusor overactivity,DO)25例(78.1%),IC组2例(9.5%),2组DO例数上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女性IC患者和OAB患者在临床上表现有较大相似性,但两者的尿动力学表现在很多方面均存在差异.尿动力学检查是鉴别IC和OAB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蔡江怡  邵绍丰  程斌  谢辉 《浙江医学》2015,37(2):124-126,130
目的 观察并比较透明质酸钠、碱化利多卡因联合肝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 间质性膀胱炎(BPS/IC)的临 床疗效。方法 将63 例BPS/IC 患者按随机单盲的原则分成A、B 两组,A 组32 例,B 组31 例。A 组患者予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40ml;B 组予膀胱灌注碱化利多卡因联合肝素治疗,即用5%碳酸氢钠10ml、2%利多卡因10ml、肝素钠2.5 万U 和0.9%氯化钠15ml的混合液行膀胱灌注。两组均保留40~60min,每周2 次,4周后改为每周1 次,共16 次。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开始后4、12周时的O’Leary-Sant平均症状评分(ICPI)、问题评分(ICSI)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后4周和12 周ICPI、ICSI 及QO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4 周后两组的ICPI、ICSI 及QOL 评分下降分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治疗12 周后A 组的ICPI、ICSI 及QOL评分下降分值较B 组更为明显(均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透明质酸钠及碱化利多卡因联合肝素膀胱灌注均能改善BPS/IC患者的临床症状,而透明质酸钠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对8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加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规律治疗1年,方案为每周1次共8次,其后每月1次共10次,定期做膀胱镜检查. 结果 随访7-36个月,平均18个月.76例痊愈,6例复发,无恶变病例. 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后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低,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9):24-28
目的探讨金银花水煎液膀胱灌注治疗老年女性反复膀胱炎后O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10月反复膀胱炎后OAB老年女性患者45例,平均年龄(65.5±4.5)岁,随机分为金银花组、辣椒素组、对照组,各15例。金银花组和辣椒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金银花水煎液或辣椒素溶液膀胱灌注,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评估患者OABSS评分,检测患者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及残余尿量。结果金银花组、辣椒素组、对照组OAB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金银花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辣椒素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量方面,金银花组、辣椒素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金银花组、辣椒素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残余尿量方面,三组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比较同样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金银花水煎液膀胱灌注能一定程度缓解反复膀胱炎后OAB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经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32例(透明质酸钠治疗组),对比同时期20例常规保守止血治疗患者(保守治疗组)。治疗1年后,以尿常规检测红细胞下降到+/HP为有效。结果:透明质酸钠治疗组28例有效,有效率为87.5%,17例伴尿路刺激症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保守治疗组8例有效,有效率为40%。结论: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重复性强,尤其适用于伴有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对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建议先行经尿道膀胱内电灼止血后,再行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膀胱癌和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p16蛋白单克隆抗体对49例膀胱癌、10例腺性膀胱炎石腊切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 49例膀胱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8.78%,阳性表达与膀胱癌病理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复发与否无明显相关性,但与浸润深度有相关性,无浸润组阳性率为53.57%,有侵润组阳性率为19.05%(P<0.05)。10例腺性膀胱炎p16蛋白均未表达。结论 检测p16蛋白对于了解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合并膀胱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12例急诊膀胱破裂修补术后诊断为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术后治疗手段和程序.结果 12例患者均存在盆腔放疗史,术前存在膀胱血块梗阻8例,有憋尿史4例.术中均发现膀胱壁广泛不规则增厚,病检提示膀胱慢性炎症.术后1~2周内,10例再发膀胱大量出血,给予膀胱灌注1%甲醛.3例治愈,7例因严重出血膀胱内血块引起排尿困难,给予电切镜下膀胱血块清除术加膀胱壁广泛电凝止血后.出血控制.术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后治愈.近期2例于膀胱修补术后早期给予高压氧治疗,未发生再发出血.结论 膀胱自发性破裂术中发现膀胱壁病变、有盆腔放疗史的惠者,应高度怀疑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可能.术后再发膀胱出血率高,治疗可分步骤进行.术后早期给予高压氧治疗对预防再发出血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19.
12 cases of inverted tumor of the urinary bladder collected from 300 cases of transitional cell tumors and tumor-like lesions seen in the years 1975-1984 in Tianjin Medical College were reported. The term '6inverted tumor" of the bladder is newly coined by the authors to define the tumor. Its histological morphology is different in some respects from 'firi. 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 though it was grouped as such in the past. The anthors suggested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inverted tumor of the bladder based upon materials hel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腺性膀胱炎与膀胱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腺性膀胱炎、31例膀胱腺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腺性膀胱炎标本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45.00%;31例膀胱腺癌标本中Survivin阳性率70.97%;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Survivin表达均为阴性.膀胱腺癌GⅠ、GⅡ级组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5.56%,GⅢ级组中阳性率为92.31%,两组比较P<0.05.结论:从病理学角度支持腺性膀胱炎是正常膀胱组织向膀胱癌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Survivin可考虑作为诊断早期膀胱腺癌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