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德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12)
目的探讨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急危重型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例)通过CT立体定位后采用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治疗28 d后,对2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判.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急危重型脑出血,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脑疝形成是致死的原因之一。传统外科行开颅手术,创伤大,止血困难,高龄病人难以承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例越来越多,微创手术可能成为未来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从2003年4月至2008年5月,南昌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对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100例病人进行疗效观察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术后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0例脑出血术后病人制订护理方案,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病人引流管置管时间2 d~7 d,治愈60例, 7例因出血量较多致呼吸衰竭死亡,3例自动出院,平均住院14 d.[结论]科学、严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救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术后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0例脑出血术后病人制订护理方案,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病人引流管置管时间2d~7d,治愈60例,7例因出血量较多致呼吸衰竭死亡,3例自动出院,平均住院14d。[结论]科学、严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救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是治疗小脑出血的新方法,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对24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认为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严密的病情观察详细的记录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抽吸引流系统的妥善管理是预后的关键;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适当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80例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患者的术后护理。包括术后心理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术后监护、并发症防治、加强基础护理、早期康复训练等。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尤其要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和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再出血,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是治疗小脑出血的新方法,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对24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认为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严密的病情观察详细的记录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抽吸引流系统的妥善管理是预后的关键;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适当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微创治疗96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月~2006年8月,我院在CT定位下行血肿抽吸 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6例,男58例,女38例;35~76岁。血肿量均<30m l,且都伴有不同程度肢体瘫痪。发病时意识状态:清醒46例,嗜睡31例,昏睡1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康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对高血压脑出血是否采用外科手术 ,手术时机和方式有不同观点[1~ 3] 。我院从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5月应用立体定向微创抽吸治疗4 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 2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17例 ,其中 5 0岁以下 6例 ,5 0~ 6 0岁 2 0例 ,6 0~ 70岁11例 ,70岁以上 5例 ,平均年龄 5 8岁 ,本组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1.2 临床表现 根据术前意识状态和病情轻重 ,按金谷春之[1] 提出的标准划分 :Ⅰ级 4例 ,Ⅱ级 8例 ,Ⅲ级 … 相似文献
13.
多点微创硬管抽吸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用多点微创抽吸法解除重症高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压高的方法。方法 39例重症病例依CT所见分型,用微创穿颅置硬导管抽吸引流方法治疗,分别在血肿中三点置管2例,血肿两点置管15例,双侧脑室额角置管8例,血肿一点加一侧脑室置管11例,血肿两点置管加对侧脑室置管2例,双侧室体部置管1例。结果 39例全部存活,ADL分级;Ⅰ级6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Ⅳ级8例;Ⅴ级3例。结论 多点微创硬管抽吸引流是缓解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压高,排除颅内积血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21-3722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比两组恢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再出血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研究组GCS评分与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但其易诱发术后再出血,因此临床需依据实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张彬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4):443-443
目的:微创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按CT确定血肿部位,选择距离血肿最近处为穿刺点,尽量避开大血管及主要功能区。行头部小切口3.0厘米,颅骨钻孔,剪开硬脑膜,脑针沿CT所示血肿方向穿刺,流出陈旧血液后,取出脑针,用多侧孔引流管置入血肿腔,抽吸血肿。如阻力较大可变换引流管位置和深度。一般抽出血肿量的20%~300%,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术后观察4—6小时后开放,可见部分陈旧血流出。复查CT,如血肿清除不满意后拔除引流。同时给予脱水药,止血,预防并发症治疗。结果:本组共46例,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6.25%,合并呼吸道感染衰竭死亡1例,存活45例,术后功能恢复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1级6例(13%)2级18例(39%)3级19例(41.3%)4级2例(4.3%)术后再出血1例,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3例,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28例。结论:应用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即可清楚血肿,又可避免传统开颅手术带来的损伤,有利于病人术后病人功能的康复,在早期清除血肿的同时,不仅能解除血肿的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同时可减轻血肿分解产生的毒性物质损伤。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祥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6):26-26,28
高血压脑出血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微创手术已逐渐成为未来外科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方法。2004年1月~2006年5月江苏省江都市人民医院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对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微创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病残率极高[1],近年来发病趋向年轻化。基底节区出血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70%~80%,因其位于脑内深部,且多为患高血压病多年的中老年病人。这部分病人全身脏器功能及自身脑血管基础差,对手术及麻醉耐受性差,使理论上可以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微创引流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引流术治疗.两组均于术后5d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前与术后5d 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术后5d预后情况.结果 与对照... 相似文献
19.
高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6):32-3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病历号单双号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病历号为单号的50例患者)和观察组(病历号为双号的50例患者)。对照组临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临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经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和内科治疗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60例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组和内科治疗组),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和Bartherl指数(BI)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入院时伴发病、既往史评分及两组不同部位(壳核、丘脑、脑叶)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发病后1个月,手术组ESS评分(65.87±7.24)分和BI平均值(67.40±7.32)均明显高于内科治疗组[分别为(59.80±8.74)分和61.87±8.12](P〈0.01);发病后3个月时手术组BI平均值(79.46±14.29)也明显高于内科治疗组(73.40±12.80),P〈0.01。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少(〈60mL)且未出现脑疝的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疗效明显优于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