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监测临床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临床分离的1 21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科室、感染特点及15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要检出科室,标本来源以痰最多占84.6%,其次为分泌物。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从2008年的7.1%上升至2013年的11.9%,并有季节性差异,以二、三季度分离菌株数较多。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全耐药菌株明显增多,从2008年的0株上升至2013年的50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以二、三季度感染率较高,泛耐药性愈加严重,全耐药菌株明显增加。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2006~2009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比较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监测近4年来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逐年增加,以ICU病房患者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8年起明显上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例也逐渐增加.比较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显示,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株的敏感率为93.8%,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比例明显增加.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监测.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仍呈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多粘菌素B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西玉林市2009~2013年5年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分离广西玉林市6家医院2009~2013年5年间临床送检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常用的18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结果]送检标本中,痰液中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率最高,可达68.06%(1 123/1 650);科室分布中,ICU科室分布率为最高,可达51.03%(842/1 650);药敏实验检测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5年耐药率均低于30%,但有逐年升高的趋势.ICU和非ICU科室分离的ABA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5年总体耐药率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均为ICU分离株耐药率高于非ICU科分离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株的分离率除2009年较低外,每年波动于50%左右的高水平,而泛耐药株和耐碳青霉烯株的分离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在不断上升,应加强ICU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地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2006~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006~2009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比较多粘菌素B与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监测近4年来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逐年增加,以ICU病房患者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8年起明显上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例也逐渐增加.比较多粘菌素B及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显示,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株的敏感率为93.8%,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比例明显增加.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监测.多粘菌素B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仍呈现出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多粘菌素B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分析我院临床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和耐药性,为医院抗感染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从临床各种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细菌,以Micro-Scan auto SCAN4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菌种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三年中我院10183次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178株,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χ2=165.5,P<0.01),且逐年上升;临床科室分布以重症医学科为主,占43.3%,检出科室逐年增多;标本分布以痰(61.2%)为主,标本分布种类逐年上升。除亚胺培南外,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且多重耐药(MDR)和广泛耐药(PDR)菌株共占78.6%。三年内广泛耐药株检出率(χ2=13.0,P<0.01)、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耐药株检出率(χ2=16.1,P<0.01)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上常用药物耐药十分严重,应加强药敏监测,并建立切实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预防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0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最常出现在痰液标本中,占有90.24%;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占有47.8%,其次是呼吸内科和脑外科;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临床要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分离总细菌4 261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554株(13.0%),均采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4年间分离的554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92.1%(510/554),且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等科室;该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妥布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相对较低,临床感染率逐年增高,2008年为8.0%,2011年升至15.1% (P<0.01);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率逐年递升,2008年为44.8%,2011年升至84.4% (P <0.01).结论 临床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要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和爆发流行.应积极开展临床药物研究,研制和筛选出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太原市某医院2009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009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468株,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来自痰标本76.3%,其他标本23.7%.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13.4%),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29.0%、亚胺培南31.2%、美罗培南31.8%、左氧氟沙星46.6%、阿米卡星49.0%,对其他的10种抗生素耐药率达50%以上.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现象严重.通过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降低多重耐药株及泛耐药株的产生,并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标本与科室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328株,标本分布以痰液及支气管吸出物检出最多,占78.0%,其次是分泌物标本和尿液标本;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院内为主,尤其重症医学科分布最多,其次是呼吸内科.该菌耐药现象严重,耐药率最低的抗生素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高耐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性特征.方法:对医院2010年临床送检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做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性分析.结果:共15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于类标本,主要分布于ICU,神经内科和呼吸内科,在所有抗菌药物中主要对阿米卡星(占20%)、亚胺培南(占38.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占39.9%)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率.检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3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严重耐药,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剑  甄洪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8-1578
为确保消费的饮食安全,更好地了解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卫生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于2004年4~7月对邹城市所属中小型饮食业进行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共检测876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4.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以防止医院感染。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医院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方法对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紫外线灯、高压蒸汽灭菌器、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紫外线灯合格率为91.07%高压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5.98%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78%,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6.4%,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07%。结论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与各级医护人员认真落实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乡镇级卫生院和个体诊所的监测工作,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7.
阮发妹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64-1264
为了防止经餐具引起疾病的传播,引起人们对餐具传播疾病的重视,了解《食品卫生法》颁布发几年以来,餐饮餐具的消毒状况,儋州市于2005年对239家大中型宾馆酒店、中小型排档、个体饮食店进行抽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了解广东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进展情况,为落实 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措施修订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的通知》要求进行监测. 结果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5.0%,非碘盐率20.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3%;尿碘中位数为140μg/L,《20μg/L的比例为1.7%;8~10岁儿童智商平均为101.1. 结论广东沿海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非碘盐冲销问题依然存在,碘缺乏病病情也未出现明显回升,非碘盐冲销严重地区学生的碘营养水平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2010年实现全省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提高农村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个监测点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一份。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地面水58.90%比地下水33.20%合格率高;枯水期39.18%比丰水期25.95%合格率高,监测项目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47.7%,菌落总数86.60%,不同处理方式水厂的监测结果 ,完全处理水厂合格率65.66%比未处理水厂合格率26.12%高。结论海南省农村饮用水微生物超标严重,农民饮用的绝大多数是未消毒处理的水,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