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终止瘢痕妊娠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和周边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氨蝶呤50mg(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注入)。评定两组治疗6个月的疗效,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治愈率、失败率、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及白细胞降低、肝酶升高、口腔炎、消化道炎症、发热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余炳莹  易磊 《北方药学》2019,16(2):61-62
目的:结合我院的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A组(n=42)和观察B组(n=42);观察A组使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B组使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化瘀消癥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B组的治疗有效率(92.8%)明显高于观察A组(76.4%);比较两组血钾HCG的恢复时间和包块消失时间:观察B组明显短于观察A组。结论:使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依沙吖啶组和米索前列醇组,依沙吖啶组患者使用依沙吖啶和米非司酮进行联合治疗,米索前列醇组使用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依沙吖啶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胎盘胎膜残留、出血量、总产程和宫缩发动时间等方面都显著优于米索前列醇组患者.结论 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表明,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与甲氨蝶呤介入治疗对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切口妊娠患者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切口妊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A组)和甲氨蝶呤介入治疗组(B组),A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B组采用甲氨蝶呤介入治疗,两组患者给药后待血β-HCG值降至1000U/L后,行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监测血β-HCG值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患者给药次数及转子宫切除术率。综合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介入治疗切口妊娠的疗效优劣。结果经研究显示,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血β-HCG值恢复正常的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给药次数及转手术切除子宫率比较,B组均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介入治疗切口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28.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两组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度为7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6年在我院超声诊断科行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的瘢痕妊娠患者,共计62例,行超声引导下病灶局部注射MTX(50~75 mg),术后联合口服米非司酮(25 mg,bid,连服3 d)。治疗后每周观察患者血βHCG值下降情况,病灶大小及血流情况,病灶处肌壁厚度,阴道出血情况及肝功能指标等。结果:62例患者均于治疗后复查血βHCG逐渐下降至正常,病灶周边血流信号逐渐减少,病灶大小逐渐缩小至消失,病灶处肌壁厚度逐渐增厚,部分患者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后逐渐好转,仅1例出现阴道大量出血,未见肝功能受损现象。结论: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法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瘢痕妊娠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孙瑞 《中国实用医药》2013,(35):152-153
目的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7d为1疗程,在治疗2疗程后行妊娠组织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子宫切除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HCG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高子宫保全率,大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孕灶局部注射及肌内注射两种不同途径给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5例采用MTX 50mg加生理盐水3mL经阴道超声引导孕灶局部注药,B组15例MTX50mg单次肌内注射给药,两组均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d,连服3d,对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A组治疗成功率为93.33%,B组成功率为73.33%;A组患者血β-HCG转阴时间及子宫切口处包块消失时间均较B组短;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B组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TX孕灶局部给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疗效优于肌内注射组,且前者血β-HCG下降快、子宫切口处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81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Bisihop评分结果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米非司酮用于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具有较为理想的流产成功率,缓解产妇痛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方法 126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3例。A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B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应用,观察A、B两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82.5%,B组总有效率92.1%。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值降至正常范围内,彩超显示包块直径缩小,B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明显提高,临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序贯米非司酮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0年间采取甲氨蝶呤单药治疗患者35例作为A组,甲氨蝶呤序贯米非司酮治疗患者41例作为B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26例治愈,治愈率为74.28%;B组患者38例治愈,治愈率为92.68%,两组患者在治愈率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甲氨蝶呤序贯米非司酮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效果满意,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甲氨蝶呤,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李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128-12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瘢痕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并注入MTX 30mg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次肌内注射MTX 50mg治疗。2组均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天2次,连服3d。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后包块大小、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HCG下降至正常的平均天数与附件包块完全吸收的平均天数低于对照组,治愈率96.30%高于对照组的59.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MTX局部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子宫瘢痕妊娠MTX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且无明显的并发症,预后良好,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对照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转阴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构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血清β-HCG转阴时间及包块≤4周消失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效果较好,且安全性也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4.
关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6):2404-2406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肌注和超声定位孕囊注药对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比较.方法 选取40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注药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定位孕囊注入甲氨蝶呤50 mg和单次肌注甲氨蝶呤50 mg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1周后超声显示妊娠包块大小、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和治疗后住院时间.结果 注药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甲氨蝶呤肌注和经阴道超声引导定位孕囊注入均是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但后者的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绍琦  郑宝群  沈伶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17-2918
目的 比较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介入治疗与肌内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 方法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22例分为两组,A组(n=12)经阴道彩超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B组(n=10)用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4d、7d及1个月包块大小变化及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结果 甲氨蝶呤介入治疗与肌内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治愈率分别为83.3%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超引导下介入注射甲氨蝶呤较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在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观察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子宫切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子宫切除率(0.00%)低于对照组(23.33%),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少于对照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用于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效果显著,可减少子宫切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近年收治的子宫切口瘢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甲氨蝶呤组和联合组(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住院时长(10.8±4.3)d及血HCG转阴时间(10.4±5.6)d均明显低于甲氨蝶呤组住院时长(18.1±6.6)d及血HCG转阴时间(18.8±4.6)d,联合组子宫切除率(5.0%)则显著低于甲氨蝶呤组(20.0%)。临床疗效上,联合组治愈率(88.3%)明显高于甲氨蝶呤组(5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瘢痕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55例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治疗。其中15例采用经阴道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切除术(A 组),20例使用米非司酮口服+甲氨蝶呤肌注+刮宫术(B 组)。20例为经腹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切除术(C 组)。结果A 组的阴道流血时间、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时间、治疗成功率、住院费用与 B 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 C 组相当(P >0.05);A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低于 B 组和 C 组(P <0.05),且 A、B、C 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切除术对于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的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和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4,(18):132-13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06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3例,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参考组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接受腹腔镜电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成功率、子宫切除率、血HCG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成功率及子宫切除率分别为92.5%、1.9%,参考组药物治疗成功率及子宫切除率分别为77.4%、17.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HCG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子宫切除几率,具有显著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结果。方法将75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超声表现分为A组42例和B组33例。A组为单纯胚囊型,B组为不均质团块回声型。所有患者均在B型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病灶。观察2组阴道大出血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结果A组阴道大出血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型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局部注射甲氨蝶呤结合手术切除病灶可起到良好的疗效,其中不均质团块回声型患者的治疗更为困难,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