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也目益突出。新世纪的医生不再是单纯的看病和治疗而要扩大到防病、保健、增寿的各个方面;其服务的对象也不再是单纯的病人,而更多的是为众多的健康人服务。培养跨世纪的医学新型人才已成为21世纪医学教育的核心,为适应新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的转变,在我院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战略教育,  相似文献   

2.
胡怀明  徐任震 《医学教育》1996,(4):10-11,16
加强预防战略教育牡丹江医学院胡怀明,徐任霞,孙艳茹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教育,是一项具有方针性的措施。它关系到我国未来医学发展的战略和趋势;关系到生物医学模式能否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关系到卫生保健工作由传统的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因此...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正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到2000年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战略目标。二是在近年来.医学领域中许多交叉学科、边缘性学科应运而生,医学模式开始从单纯的医学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由于这两方面的影响.决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医学教育的总趋势和总目标.也决定了预防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如何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培养现代医学人才,实现阿拉木图宣言,振兴我国卫生事业?一个重要问题是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一、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现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是综合多  相似文献   

5.
医学的发展,使医学模式发生了划时代的转变,原来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未来的医生应是不仅会治病而且能够指导人们防病,促进全面健康的新型卫生人才.目前占医学生总数95%的临床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他们承担着跨世纪的光荣使命.如何在临床医学生中把加强预防战略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对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医疗卫生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目前预防医学教学的方法和内容都远不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的发展前进,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的含义更加强调健全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医学的发展促使医学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医学教育的模式必须发生转变。重新认识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确定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地位是新世纪医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培养能够满足社会与大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卫生服务要求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大使命。“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为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办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抓住医学教育的工作重心,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医学教育研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学模式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的观念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对医学生加强预防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是今后乃至21世纪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长期趋势,这方面的改革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国内诸多高等医学院校的认同和重视。为了适应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广州医学院迈出了临床教学改革的步伐,自1991年起将我院作为其预防医学教学点之一,开展了临床医学系毕业生在综合性医院实习预防医学的教学工作。目的是让临床学生能够牢固地树立“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使他们在今后的临床岗位和社会实践中更懂得群体预防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型向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型医学模式转变,在健康与疾病方面形成了一些新概念。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这就对医学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为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切实可用的、高质量、实用型医务人才,即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的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满足人类对健康照顾的新需求,实现“200O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重大战略目标,未来的普通临床医生必须转变观念,立足于社区,向个人和家庭提供集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优质医疗服务。本文从世界医学改革的趋势,加强预防战略的措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入群对医疗保健的新需求,以及医学生毕业后的上岗情况等方面,阐述了普通医学高等院校应结合临床医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开展社区医学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加强学生大卫生观,树立预防观念、社区观念和群体观念,让学生成为跨世纪有用的医学人才,这是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以医院为中。心,扩大预防保健”卫生方针的重要体现,是预防医学教育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10.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发展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不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否定,而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进行,包括以下几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学科应该占有重要地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体现预防医学、行为医学、群体医学、社会医学的整体观;以生物科学学科群为核心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应加大改革的力度;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与医学模式转变的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医学生文化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世纪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在医学生中开展人素质的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变医学教育模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人精神。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多学科综合转变,医学教育涉及的领域更多,形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由予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思想和生物医学模式的深远影响,医学教育存在着重专业、轻人,重技术、轻素质的倾向。以致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知识结构较单一,化修养参差不齐,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关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建立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模式,要求现有的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等方面作重大调整与改革。要充分提高医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人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新型医学人才。在这一形势下.培养医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实验教学,也必须改革与提高,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医学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和医学模式转变——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本文阐述了全科医学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状况,比较各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国外的经验主要比较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的全科教育情况,国内比较了北京、上海、深圳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教育现况。通过比较分析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文献基础。目前我国的全科教育工作已初具规模,从国家级的全科教育培训中心到各地的全科教育机构都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预防医学是从预防理念出发,面向人群与社会,采取公共卫生和健康促进的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预防医学教育肩负着培养预防与保健医生的重任,但因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推动预防医学教育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医生,是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1现代医学的理念和我国卫生改革的趋势1.1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观察健康与疾病从单一生物学视野拓展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健康和疾病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1.2医学的社会职能的进步:近代医学以病人为中心,治病为目的发展到现代医学以健康为中心,保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确立了健康第一在卫生事业中的地位[1,2]。保护和促进健康是21世纪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导方向。1.3卫生服务模式向预防、医疗和保健综合型转变:随着医学进步和卫生改革的深入,卫生服务模式由单一医疗型向预防、医疗和保健综合型转变,是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1.4 21世纪我国面临慢性病和传染病双重防治任务: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心脑血管疾病、肿瘤、...  相似文献   

15.
随着健康观念的更新以及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如何加强预防医学教育”的问题也得到了普遍关注。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的爱丁堡宣言中指出:“应把进一步强调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充实到有关如何处理病人的教学工作中去”。近几年来,由于各级须导的重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也普遍加强了预防医学在整个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培养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预防医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疾病模式亦发生了相应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人们与之斗争的主要疾病是传染病和营养性疾病,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心脏病、脑卒中的死因顺位前移,构成了疾病的主要死因。而脑血管病,一直是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为适应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在医学教育中须加强预防医学的思想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完成在医学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教学中预防医学观念和教学内容的渗透。为此,我们对脑血管病的教学进行改革尝试,即从…  相似文献   

17.
实现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必须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医学教育的改革。作者针对我国医学教育现状指出,在医学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为农村培养医学人才、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上扩大预防战略、引入竞争机制、树立终生教育现念、注重学风建设、普及教育科学知识、开展教育研究等10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讨论和提高认识,并在工作方法上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普遍关注,医学教育模式开始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已成为必然。因此,能否在医学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处理好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关系,实现人文与医学的共  相似文献   

19.
随着疾病谱、死亡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社会发展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增长,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如何适应医学的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在医学教育中强化预防战略观念的教育,已成为当今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近切的问题。为了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努力实现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多年来,我校在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战略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我们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正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到2000年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战略目标;二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中许多交叉学科,边缘性学科应运而生,医学模式开始从单纯的医学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由于这两方面的影响,决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医学教育的总趋势和总目标, 也决定了卫生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为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切实可用的、高质量、实用型医务人才,其卫生学的改革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