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吟绵 《江苏医药》2002,28(4):288-288
患者男,49岁,因扩张性心肌病入院,入院后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次日患者突觉头晕、胸闷,即刻心电监护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38~42次/min),予阿托品0.5mg加入生理盐水3ml静注,注毕心电呈现窦性心动过缓伴频发的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达  相似文献   

2.
心脏停搏早期应用氨茶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的疗效。方法将心脏停搏患者6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心肺复苏;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首次0.5g,以后0.25g/次,3~5min重复1次,总量≤1.0g。观察并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心电活动恢复例数分别为12例(40.0%)、23例(71.9%);自主循环恢复例数分别为10例(33.3%)和21例(65.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例心电活动恢复时间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有效,可提高心脏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53a。因心悸3d入院。查体:BP120/70mmHg(1mmHg=0.133kPa),心界不扩大,HR188 beats·min~(-1),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查血电解质均正常。ECG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后,给予吸氧,在心电监护下给予50% GS+维拉帕米5mg,静脉缓慢推注,持续6min。注射刚结束,心电监护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突然终止,但未出现自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10岁8个月,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入院化疗。于化疗第8、15、22天静脉推注长春新碱2mg,1次/d,并同时静脉泵入柔红霉素50mg。第3次使用柔红霉素后42h,患儿突然神志不清,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出,心室颤动。心电图示心脏停搏。急行抢救措施,2min后出现窦性心律,意识逐渐恢复。之后又出现2次类似发作,每次持续约10min。3d后24h心电图示单发房性早搏9次、室性早搏1次,全程ST段改变。随诊2年,患者未再用柔红霉素,长春新碱继续使用,未再出现类似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心脏停搏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内容予以总结。结果此研究中入选的70例患者经过复苏后,复苏成功率经计算后为92.86%(65/70),10 min内复苏成功的患者例数为35例,10~20 min内复苏成功的患者例数为15例,21~30 min内复苏成功的患者例数为10例,45 min内复苏成功的患者例数为5例。结论对心脏停搏实行心肺复苏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升其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研究心血管患者心脏停搏的抢救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2例心脏停搏的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患者进行抢救的有效方法。结果本研究32例患者当中,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以后,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临床上,因为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停搏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对患者进行抢救,需要明确的诊断患者的病因,了解导致患者出现心脏停搏的诱因,为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的治疗方法,为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升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胡本荃 《黑龙江医药》1998,11(5):309-310
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的一种危急情况,必须予以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而心脏停搏是新生儿窒息后的极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它将直接迅速导致患儿死亡。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一名产妇在经阴分娩时出现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心脏停搏,经过积极耐心按规程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停搏的现场急救的相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医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外现场急救进行分析,通过早期电击除颤情况狂、药物治疗情况、呼吸循环支持、等进行分析,讨论现场急救的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复苏率。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利用电击的方法,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的现场急救,本组患者现场抢救成功22例,成功率是22.15%;有效12例,有效率12.44%;无效65例,无效率65.21%,总有效率34.43%。结论经过对心脏停搏患者进行不同类型的现场急救措施发现,心脏停搏发生时除颤成功率与开始施救的实践紧密相连;对患者进行心肌复苏后,年龄越大的患者存活率越低,可见年龄也是影响心肌复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通过现场急救,建议对心脏停搏的患者进行现场急救是多派专业技能高的医师和完善的急救设备。抢救的过程中要认真、谨慎。一旦抢救成功,立刻转移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联合应用在心脏停搏患者中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使用肾上腺素.方法24例心跳骤停患者给予氨茶碱和肾上腺素合并用药,30例心跳骤停患者单用肾上腺素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心脏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情况以及存活率.结果合用组79.2%(19/24)患者恢复心电活动,高于肾上腺素组53.3%(16/30),差异接近显著(P=0.082).合用组1h、3h、6h的生存率分别为87.5%(21/24)、54.2%(13/24)和37.5%(9/24),亦分别高于肾上腺素组(1h56.7%;3h20%;6h13.3%),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合用组有12例(50.0%)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也高于肾上腺素组(40.0%,12/30),但差异不显著(P=0.462).合用组有2例(8.3%)患者出院,高于肾上腺素组(3.3%,1/30),差异不显著(P=0.579).结论氨茶碱与肾上腺素联合用药在心脏停搏患者中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纯使用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49例心脏停搏ICU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抢救措施和其他临床资料。结果所有49例ICU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患者中,39例患者死亡,10例患者抢救成功,且不同复苏开始时间以及院前院内心脏停搏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ICU心脏停搏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通常较低,特别是院前出现心脏停搏症状的患者,因此,各个医院应强化急救体系建设,缩短复苏时间,普及心肺复苏知识,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颅高压心脏停搏类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殿华 《淮海医药》2003,21(5):359-360
目的 探讨急性颅高压患者心脏停搏类型。方法 对 2 5例急性颅高压患者进行 2 4 h连续心电监护 ,选择心肺复苏术前 5~ 30 s心电描记波形为心脏停搏类型。结果  1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有 12例表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顿。1例为心室颤动 ,12例急性脑中风患者有 11例表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顿。1例为电机械分离。结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顿是急性颅高压患者心脏停搏的最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36岁,于2010年8月19日7:40入院。主诉:胸闷、气短、胸骨后压榨性疼痛80min。该患者入院前半个月曾有阵发性胸痛胸闷病史,历时2~3min后自然缓解,未加在意及诊治。入院前80min突然胸痛胸闷气短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大汗淋漓,于7:40前做心电  相似文献   

13.
心脏停搏致直立倾斜严重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直立倾斜试验中心脏停搏引起的严重反应.方法 采用基础倾斜(BHUT)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激发试验(SNHUT).结果 心脏停搏5s以上致严重反应54例.BHUT 6例、SNHUT 48例;心脏抑制型30例,混合型24例;心脏停搏时间5.1~10s 32例,>10s 22例;青少年(<18岁)9例,成年人(≧18岁)45例.严重反应在不同性别、年龄组,BHUT与SNHUT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HUTT中81.48%严重反应在达到最快心率后5min内发生,SNHUT组发生率大于BHUT组(P<0.05).结论 直立倾斜试验虽然是无创性检查,仍屡有严重反应发生.心率明显增快时要警惕严重反应发生.应积极预防和处理严重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院前心脏停搏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合并院前心脏停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介入治疗。结果 60例合并院前心脏停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52例患者生还,8例死亡,救治成功率为86.7%,病死率仅为13.3%,急救满意度为90.0%;52例生还患者中有2例发生了并发症情况,包括1例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在及时对症救治后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合并院前心脏停搏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急诊介入治疗后可以降低病死率,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心脏停搏患者在急诊抢救中行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急诊室进行心肺复苏的60例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肺复苏术的成功与否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对于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比较,将可能影响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确定。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所需时间相比于参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源性疾病、创伤性疾病致死率较高(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源性疾病、创伤性疾病为影响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独立因素。结论自主循环恢复越快患者的存活率越高,而影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独立因素就是脑源性疾病、创伤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微温血心脏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前瞻性收集 15 33例体外循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微温血组 :5 82例病人于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用间歇微温血心脏停搏液 (2 8℃ ) ;冷血组 :95 1例病人于 1994年 9月至 1997年 11月用冷血心脏停搏液 (4℃ )。用χ2 检验、两样本均数 t检验和多变量 L o-gistic回归分析对 2 7项病人相关变量和 18项预后相关变量进行分析。对高危和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病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相似 ,但微温血组病人症状重、有更多的再次手术和复合手术、更多的手术在急性心肌梗死 7d以内。微温血组术后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率 (2 .2 % vs4 .4 % ,P=0 .0 2 4 )和房颤率 (2 0 .6 %vs2 5 .7% ,P=0 .0 2 6 )明显较冷血组少。死亡率、围术期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两组无明显区别。结论 间歇微温血心脏停搏液用于心脏外科在临床上是适当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应用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选择时段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3例予以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而另33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较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较短、窦性心律恢复时间明显较短,生活质量明显较优,抢救成功率明显较高,2组对比数据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护理中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570-571
心脏停搏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而CPR患者生存率和自主循环恢复与冠脉再灌注有关,其中胸外按压是再灌注压改善的重要决定因素[1]。持续不间断的胸外按压则是CPR的中心环节。传统的CPR因急救人员的技术、体力和除颤、等因素可影响接压的效果。美国1007型萨勃心肺复苏器是一种以高压氧为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心脏停搏液可使心脏迅速停跳,并可增强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有保存心肌细胞活性的功能,用于体外循环时加压灌注于冠状动脉内,以利于心脏直视手术。本文研究的心脏停搏液为山东省立医院自制灭菌制剂,处方为氯化钠5.73g、氯化钾2g、氯化钙0.294g、氯化镁3.25g、盐酸普鲁卡因0.5g、注射用水加至952mL。作者应用动态浊度法和凝胶法对其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任林  刘春雨  杨红 《中国药师》2005,8(6):494-496
目的:杀灭心脏停搏液中可能存在的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并保持主药盐酸普鲁卡因含量,达到临床使用要求.方法:采用热压灭菌法[1].结果:灭菌过程中保持了软袋内外压平衡,多次生产的平均破损率为1.254%,盐酸普鲁卡因平均标示含量为0.098 6%,无菌检查全部合格.结论:本方法既可使盐酸普鲁卡因含量保持在标示量的95%~105%范围[2],又达到了灭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