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6例,应用日本东芝SSA-350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对膝关节进行对比检查,观察滑膜、关节腔、骨面特征及血供表现.结果:RA组36例共72个关节,共检出67个关节异常(93%),表现为65个关节(90.2%)滑膜增厚,其中42个关节腔积液,9个关节出现骨质破坏.滑膜内探及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病变,诊断RA膝关节病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腕部关节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1例RA患者设为观察组,纳入同期61例经临床排除RA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两组的腕部关节。比较两组关节积液、骨质侵蚀、滑膜增厚、血流信号检出率和造影前后滑膜厚度,并分析1例RA患者腕部关节滑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观察组关节积液、骨质侵蚀、滑膜增厚和血流信号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滑膜厚度较造影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检测可清晰显现RA患者腕部关节的滑膜、关节腔积液及血流等情况,故在类风湿关节炎腕部关节滑膜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56例RA患者312个膝关节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征.结果 病变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血管翳形成、关节积液、软骨及骨质破坏等表现.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是临床诊断RA敏感、客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高频超声和X线平片在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指关节病变的作用。方珐:17例RA患者双手指关节同时行高频超声和X线平片检查。结果:X线平片显示43个关节肿胀,53个关节有骨侵蚀。超声可清晰显示RA指关节58个关节积液,69个关节骨质侵蚀,34个关节滑膜增生,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显示RA指关节14个关节滑膜血管过度形成(血管翳)。在RA骨质侵蚀和关节积液/肿胀病变的检出上,两种检查方法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发现RA早期的滑膜增生等病变,对于临床怀疑RA且X线平片又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行双手超声,这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htrtis,RA)患者关节病变中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正常人与类风湿患者大关节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检查和对比了30例正常成人和57例RA伴有膝、肘关节损害患者的软骨厚度、滑膜厚度、积液厚度以及滑膜彩色血流情况.结果 RA患者软骨厚度、滑膜厚度、积液厚度以及滑膜彩色血流情况与正常成人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滑膜厚度、积液厚度以及滑膜彩色血流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较准确地观察RA患者早期关节病变,为临床早期诊断RA关节病变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等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HFUS)及三维血管能量成像(3D-CPA)在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手部关节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RA的30例患者双手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共600处关节进行HFUS及3D-CPA检查,测量滑膜厚度和关节腔积液,检测有无肌腱病变和骨质破坏,观察血流特点,并与20名健康志愿者双侧相应关节扫查结果对比。结果 30例RA患者手部关节中,HFUS显示关节积液458处,总检出率76. 33%;滑膜增厚429处,总检出率71.50%;肌腱腱鞘炎275处,总检出率45.83%;骨质侵蚀134处,总检出率22.33%。3D-CPA显示滑膜过度形成(血管翳)86处,总检出率14.33%。结论 HFUS能显示RA患者手部关节病变的各种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3D-CPA立体显示血管翳形成,可辅助诊断RA活动期及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的MRI各种主要征像改变,探讨MRI在早期RA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3例以多关节肿痛为主诉的患者,经随访确诊87例,68例早期RA为观察组,19例非RA为对照组.2组分别双手腕部X线平片和MRI扫描检查,动态观察MRI改变及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68例早期RA患者MKI示关节积液50例、滑膜增厚40例、骨髓水肿16例、软骨及骨侵蚀28例,8例软组织病变 (包括腱鞘炎6例) .19例非RA患者MKI示关节积液6例,滑膜增厚为1例,骨侵蚀5例,腱鞘炎1例.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血管翳形成、骨髓水肿的阳性率RA组高于非RA组 (P<0.005) .MRI敏感性97.06%,特异性57.89%.24例进行了增强造影,滑膜强化/血管翳形成的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85.71%.实验组28例出现软骨和骨侵蚀 (28/68) ,33.33%在病程3月内;而12~24月出现软骨和骨侵蚀为100%.X线平片仅有3例出现轻度骨侵蚀 (3/28) .结论 手腕关节MRI可以反映早期RA的病理改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X线平片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high-frequency ultrasound,HFUS)及三维血管能量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在老年患者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与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明确诊断的血清阴性RA患者30例行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共600个关节进行HFUS及3D-CPA检查,测量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观察血流特点、骨面以及肌腱、腱鞘软组织情况,并与30例老年OA患者扫查结果对比.结果 HFUS检测关节腔积液,滑膜增厚、血管翳形成以及肌腱腱鞘炎在血清阴性RA组较OA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侵蚀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US能显示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的各种病理表现,如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软骨下骨侵蚀,对于血清阴性RA与老年手OA患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膝、肘、腕、踝)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或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变的患者50例(共400个关节),并按1∶2的匹配选择方式,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25例(共240个关节)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观察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滑膜的厚度、血流供应、骨关节面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结果:RA组共检测出279个关节腔积液,251个关节滑膜增生,213个关节内血管过度增生。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RA病变关节中滑膜炎症,血管增生等病理改变,由于其无辐射,易重复的特点,是RA患者骨关节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类风湿关节炎(RA)腕关节、手部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30例,RA病人4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观察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滑膜的厚度,血流供应、骨面及软组织情况。结果RA组共检查出73%腕关节滑膜增生,11%手部关节滑膜增生,89%腕关节及29%的手部关节增生的滑膜内见血管过度增生。病变关节数的10%见软骨下骨侵蚀。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示RA病变关节的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软骨下骨侵蚀等病理改变,由于其无辐射、易重复的特点,是诊断RA病人腕关节、手部关节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及三维血管能量成像(3D-CPA)在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部关节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诊断为RA的30例患者双手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共600处关节进行HFUS及3D-CPA检查,测量滑膜厚度和关节腔积液,检测有无肌腱病变和骨质破坏,观察血流特点,并与20名健康志愿者双侧相应关节扫查结果对比。结果 30例RA患者手部关节中,HFUS显示关节积液458处,总检出率76.33%;滑膜增厚429处,总检出率71.50%;肌腱腱鞘炎275处,总检出率45.83%;骨质侵蚀134处,总检出率22.33%。3D-CPA显示滑膜过度形成(血管翳)86处,总检出率14.33%。结论 HFUS能显示RA患者手部关节病变的各种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3D-CPA立体显示血管翳形成,可辅助诊断RA活动期及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滑膜病变的声像图特点,评价高频超声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辅助诊断及观察疗效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42例RA伴有膝关节病变84个膝关节,观察测量膝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滑膜内血流信号变化及血管增殖等情况,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RA滑膜超声改变表现为滑膜厚薄不均,表面粗糙不平,向腔内凸起呈绒毛状,以低回声为主,与滑膜囊积液之间有清楚的界限。治疗前髌上囊积液81个,深度为(7.15±1.72)mm;滑膜增厚,厚度(5.03±2.32)mm;滑膜内血管增生,67个关节滑膜内显示低速血流信号,显示率为79.8%。治疗后髌上囊积液、滑膜厚度有显著改变,髌上囊积液、滑膜厚度明显减少,滑膜内血流信号显示率降低。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敏感而准确地显示RA患者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等病理改变,能为临床辅助诊断RA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方法应用高分辨力超声,观察膝关节超声声像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观察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观察48例RA患者(共96个关节)的膝关节滑膜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每例均行双侧对比检查,超声检查用日本东芝SSA-350A,探头型号:PLF-805ST。结果:RA组共检出75例关节积液,总阳性率78%;共检出74例关节滑膜增厚,总阳性率77%;检出72个关节内血管过度增生,总阳性率75%。结论:超声检查为RA关节病变的诊断和炎症活动性的评估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独特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邹蕾  高琳  陈世宏 《吉林医学》2013,(27):5569-5569
目的:探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软骨病变中应用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检查,仔细观察患者关节腔、滑膜以及骨面特征。结果:48例患者的96个关节中共有84个关节异常,滑膜增厚84个,关节腔积液75个,15个关节的骨质被破坏。结论:超声检查能够较好的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病变,在诊断RA膝关节病变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指关节病变的超声特点。方法:对临床诊断为RA的32例患者双手指关节共640个关节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RA患者指关节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图像可清晰显示RA指关节积液26例共136个关节,关节周围炎性渗出15例共44个关节,关节骨质侵蚀28例共154个关节,滑膜增生28例共109个关节,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RA指关节滑膜血管过度形成(血管翳)10例共33个关节。结论:高频超声能显示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的各种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0美国/欧洲抗风湿病协会早期RA分类方法为标准,回顾性分析202例非典型关节炎临床及超声资料,比较早期RA组与非RA组超声及临床特征差异,同时对确诊RA者行磁共振检查,比较早期RA超声与磁共振在关节内炎症与关节结构破坏诊断差异。 结果 超声检查早期RA滑膜增生、滑膜炎、腱鞘炎及骨侵蚀明显高于非RA患者(P<0.05);早期RA组患者中超声和磁共振诊断滑膜炎与腱鞘炎阳性率两组差别不大(P>0.05),而骨侵蚀和骨髓水肿阳性率磁共振明显高于超声(P<0.05)。 结论 早期RA肌骨超声以滑膜增生、滑膜炎、腱鞘炎等关节内炎症为主,常伴骨侵蚀,肌骨超声在滑膜炎、腱鞘炎等关节内炎症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与磁共振相媲美,是早期RA诊断与鉴别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活动期膝关节病变中的价值。方法:48例RA(病程1~8年)患者与26例健康人分别做超声检查,分析两组膝关节超声图像,比较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深度及血流情况。结果:RA组患者滑膜厚度、积液深度较对照组增多(P0.01),RA组滑膜血流较对照组增多(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RA活动期膝关节病变,可作为临床诊断RA活动期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踝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RA患者的60个踝关节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健康组对比分析.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研究组踝关节滑膜增生55个,占91.7%,同时对增生滑膜内血流信号进行分级,血流信号为3级者26个,占47.3%,2级者21个,占38.2%,1级者8个,占14.5%.关节腔积液60个,占100%.骨侵蚀14个,占23.3%.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肌腱腱鞘炎47个,占78.3%.研究组与健康组对比超声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频超声能显示RA踝关节的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软骨或骨侵蚀及关节腔积液等病理改变,通过分级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翔实的影像学资料,是诊断RA病人踝关节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胡珺  张平洋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0):1359-1362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5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RA的活动性(DAS28)分为缓解期组(n=42)和活动期组(n=73).患者均行DCE-MRI和肌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同活动性RA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DCE-MRI和肌骨超声检查指标对RA活动性的诊断价值及DCE-MRI和肌骨超声检测指标与RA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组患者的滑膜厚度、关节积液和骨质坏死等评分及Slopemax、Ktrans和ERmax值均高于缓解期组(P<0.05).肌骨超声对骨质坏死的检出率高于DCE-MRI(P<0.05).滑膜厚度、Ktrans值诊断RA活动性的AUC分别为0.814、0.828,DAS28与Ktrans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DCE-MRI和肌骨超声均可较好诊断RA活动性,其中肌骨超声对骨质坏死的检出率较好,而DCE-MRI检测指标与RA活动性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技术,定量评价腕关节滑膜内动脉的阻力指数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RA患者92例进行腕关节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并测量滑膜厚度及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结果 92例RA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0级25例(27.2%),Ⅰ级5例(5.4%),Ⅱ级33例(35.9%),Ⅲ级29例(31.5%).探测出滑膜内血流67例(72.8%).其中乏血流组38例,富血流组29例.富血流组RA患者腕关节滑膜内动脉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值明显低于乏血流组 (P<0.01).富血流组和乏血流组相比,腕关节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腕关节的滑膜厚度与滑膜内动脉的RI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高频超声能够较好的观察RA滑膜病变,滑膜血流丰富的RA,其RI值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