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8例颈性眩晕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颈部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类中枢性眩晕称为颈性眩晕。自2000年以来,我们针对颈性眩晕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以协定处方“颈眩宁汤”为主综合治疗观察颈性眩晕58例,兹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颈性眩晕是因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眩晕、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属椎动脉型颈椎病,此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2005年以来我院选用同悦冠心宁注射液,对老年人颈性眩晕治疗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效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平肝潜阳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目前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颈椎的不稳定、椎间盘病变及钩椎关节的增生等因素,刺激或压迫椎基动脉,使椎动脉痉挛或扭曲、狭窄等,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甚则猝倒,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刺五加,对照组用川芎嗪。观察眩晕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P<0.01),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优于川芎嗪。  相似文献   

5.
颈性眩晕也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是指某些病因引起椎动脉颈外段供血不足影响产生眩晕,为眩晕常见原因之一。颈性眩晕发作时与颈部活动,姿态有明显关系,常表现有眩晕伴站立不稳,呕吐,恶心及共济失调,部分病人转颈可出现跌倒。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注射用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6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性眩晕系指颈椎动脉受到压迫、刺激或反射性痉挛而致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临床十分常见。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治则:补肝肾、通督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处方:鹿角60g、威灵仙100g、透骨草60g、地龙30g、全蝎30g、土鳖虫30g、甲  相似文献   

7.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性眩晕是颈部病变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综合征^[1],也称椎-基底动脉压迫综合征。近年来,我科在常规治疗(针灸推拿、中西医药物)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和有效的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性眩晕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病机复杂,主要特点是在头部突然活动时出现短暂的眩晕,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眩晕常为旋转性,可伴有耳鸣,一般无听力下降,容易反复发作[1]。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是由于一些恶性因素导致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2]。本研究采取推拿与针灸治疗联合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探讨其临床疗效,并作临床可行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颈性眩晕是颈部病变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眩晕。人迎穴为多气多血足阳明胃经之穴,与多条经脉相通,联属各个脏腑,是重要的经穴之一。针刺人迎穴具有调整机体阴阳、疏通全身气血之效。且人迎穴具有复杂的治疗眩晕的生理解剖结构基础。临床应用治疗颈性眩晕疗效颇佳,其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运用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同位素锝~(99)m TcO_4~-动态闪烁显象法,对20例(18~55岁)颈椎病性眩晕患者进行颈脑血流量测定。其中14例显示脑区供血减少。作者认为颈性眩晕与脑区供血量减少有关。该14例因颈椎病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所致颈性眩晕,经过牵引治疗,眩晕症状消失。故从中得出两点结论:①颈牵治疗法可以改善颈性眩晕时的脑区血供;颈牵可以治疗颈性眩晕;②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事实说明,颈性眩晕原因不仅是颈椎器质性病变,还包括由颈椎器质性病变导致位置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脑供血不足。这一新方法,对于研究椎关节错位和颈椎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实用价值。特别是应用在椎动脉供血不足性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上。  相似文献   

11.
从临床治疗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近况,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起效快、疗程短、疗效好、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眩定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清眩定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并与西医对照组3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眩定晕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颈性眩晕是颈部病变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眩晕。人迎穴为多气多血足阳明胃经之穴,与多条经脉相通,联属各个脏腑,是重要的经穴之一。针刺人迎穴具有调整机体阴阳、疏通全身气血之效。且人迎穴具有复杂的治疗眩晕的生理解剖结构基础。临床应用治疗颈性眩晕疗效颇佳,其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运用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而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临床较为常见。近年来我们运用自拟清眩通瘀汤口服,配合清开灵针静脉点滴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诊断标准 观察对象87例为我院1995年至1999年住院病人,均以眩晕为主诉入院,全部符合颈性眩晕临床表现:颈部转动时出现一过性眩晕、恶心,或伴有呕吐、复视,重则突然昏倒。全部病例颈椎X线照片提示颈椎退行性变,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证实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一般资料 87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  相似文献   

15.
多数学者认为,颈源性眩晕主要是由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颈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所致。单纯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源性眩晕风险较高,对颈椎周围组织结构治疗作用较小。近两年来,我科使用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并中频电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与椎基动脉痉挛有关,治疗主要以扩血管和改善脑循环为主。本文应用西比灵与654-2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颈性眩晕是针灸理疗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就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原因就是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我科近年来运用自拟黄丹补骨汤治疗颈性眩晕124例,并与用西比灵、阿司匹林治疗者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部疾患所致的椎动脉受刺激(或受压迫),使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综合征.故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该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30岁以上人多见,观察随访3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别采用西药治疗、单纯手法治疗及综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94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椎基底动脉卒中病人进行详细神经症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其他检查的研究,除椎基底动脉卒中以持续性眩晕发生率较高外,在眩晕的性质及其相关的症状方面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本组病人的神经长束征、小脑征及BAEP异常率在颈性眩晕组(CV)、CV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组、VBI组和椎基底动脉卒中组呈递增的排列顺序。本文提出了CV与VBI在临床和电生理检查上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中老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在静滴天麻素基础上联合丁咯地尔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5%,对照组有效率7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