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提高普通科室护理人员对传染性疾病神经梅毒的认识及护理知识水平,预防院内感染及传播.方法 总结12例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制定普通科室传染性疾病的消毒隔离制度下,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结果 患者均临床症状改善后出院,治疗期间未发生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被感染.结论 护理传染性疾病神经梅毒过程中,通过结合科室条件和特点,可以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沈秋  王爱民 《现代护理》2007,13(2):166-167
目的提高普通科室护理人员对传染性疾病神经梅毒的认识及护理知识水平,预防院内感染及传播。方法总结12例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制定普通科室传染性疾病的消毒隔离制度下,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结果患者均临床症状改善后出院,治疗期间未发生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被感染。结论护理传染性疾病神经梅毒过程中,通过结合科室条件和特点,可以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在1964年经过大力防治宣布基本消灭了梅毒,使本病几乎绝迹。近20年来,我国的性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41.46/10万,梅毒增幅最大62.20%。随着梅毒在我国的再次流行,神经梅毒又重新被发现,发病率亦逐年上升。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病人中约6.5%可累及神经系统。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梅毒等性病的泛滥给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月共收治2例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病人,现将  相似文献   

4.
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梗死是致残率颇高的疾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具有快捷、准确、安全的特点优越于常规采用静脉治疗,我院采用了经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8例动脉溶栓者于溶栓前,溶栓后24小时及1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判定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 溶栓24小时和1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3%和89.5%。发病3小时内开始溶栓者效果显著。合并糖尿病,患肢全瘫者效果较差。脑栓塞患者2例发生溶栓后出血。结论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开始溶栓的时间,肢体瘫痪程度,糖尿病及脑栓塞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是致残率颇高的疾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具有快捷、准确、安全的特点优越于常规采用静脉治疗,我院采用了经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梗死是致残率颇高的疾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具有快捷、准确、安全的特点优越于常规采用静脉治疗,我院采用了经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29例,女6例;年龄35~75岁,平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男,65岁。因意识不清伴双下肢发凉4小时入我院。查体:双下肢皮温低,尤以左小腿为重,双侧股动脉、足背动脉未触及,左小腿颜色苍白,大腿内侧以下颜色发紫。专科检查:中度昏迷,压眶无反应,双眼球右侧凝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四肢肌力0级,右侧巴宾斯基征及夏道克征阳性,左侧病理征未引出。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腹主动脉中下段、双侧股动脉广泛血栓形成,几近完全堵塞。  相似文献   

9.
我们2000—08/2008—07采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2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38~61(平均48)岁。起病至接受溶栓治疗时间2~12h,6h内24例,超过6h4例。  相似文献   

10.
吕莹  许明杰 《临床荟萃》2002,17(22):1334-1336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疾病 ,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 ,以往内科保守治疗虽取得一定的疗效 ,但效果不甚满意。 80年代以来 ,很多学者在脑梗死治疗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很多新方法 ,动脉内溶栓已显露出令人鼓舞的前景 ,我们中心经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了 5例患者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 :溶栓治疗在脑梗死发病 6小时之内进行 ,(发病在 6~ 12小时之内亦可考虑 ) ,且脑CT(或MRI)已排除颅内出血 ,没有与神经功能缺失相对应的低密度改变 ,无明显意识障碍 (指昏睡或昏迷 )…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后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22例治疗时间窗在6h内的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后综合治疗,术前及术后24h均行神经功能评价,术后评价血管再通程度。溶栓后给予低分子肝索。25d后,根据改良的Rank分数法(MRS)评价独立生活能力。结果:24h神经功能评价,14例改善,8例无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MRS评分,16例患者疗效良好,6例疗效差,其中2例死亡。结论:急诊动脉内溶栓是安全、可行,溶栓后24h神经功能检查改善程度与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密切相关,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溶栓后续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刘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4504-450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经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起病至溶栓时间〈6 h 4例,6~12 h 2例,经微导管于靶血管起始部进行溶栓。结果:起病至溶栓时间〈6 h 4例血管完全再通,6~12 h 2例,1例部分再通,1例无效。再通后神经功能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与时间窗密切相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验证实局部注射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64例接受局部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9例左侧颈内动脉主干闭塞,23例大脑前动脉闭塞,32例大脑中动脉及分支闭塞。结果:40例显著好转(62.5%),21例(32.8%)进步,3例(4.7%)无变化。结论:局部动脉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脑梗死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急性基底动脉脑梗死的预后极差 ,尽管采用抗凝和抗血小板等治疗 ,80 %~90 %患者仍不能避免死亡 ,幸存者变成植物状态的比例也相当高[1,2 ] 。现在的研究进展表明 ,溶栓治疗可以减少急性基底动脉脑梗死的死亡率 ,并大大改善生存者的生活质量。近来我们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1例急性基底动脉脑梗死患者获得成功 ,现报道如下 ,并进行文献系统综述。1 临床资料患者女 ,30岁 ,突然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和呕吐。很快出现言语不清 ,吞咽无力 ,呛咳 ,双手活动失灵 ,不能站立。约 3小时后 ,在当地医院进行头颅CT检查 ,结果正常。随后给予维脑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方法,起病距溶栓时间3~6h,尿激酶以1.0万μ.min-1持续泵入,总量为100万μ,辅助其它常规治疗,治疗14d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溶栓有效率为90.2%,显效率为60.4%,血管再通率为72.9%,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急性治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尿激酶(UK)行溶栓治疗,对6例颅外段血管狭窄者,采用PTA消除,并注入罂粟碱扩张颅内血管。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10例、大脑中动脉16例、椎基动脉系统4例,血管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12例,治疗3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100分20例,75-95分6例,占86.7%。结论: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配合PTA和罂粟碱可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48例发病于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主干闭塞5例(10.4%),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36例(75.0%),大脑前动脉闭塞4例(8.3%),椎基底动脉闭塞3例(6.3%)。结果经溶解血栓治疗后完全再通28例(58.3%),部分再通11例(22.9%),未通9例(18.8%);溶解血栓治疗后3个月疗效良好的患者33例,疗效差者15例;39例溶通患者中疗效良好者31例(79.5%),9例未溶通患者中疗效良好者2例(22.2%);溶栓后脑出血11例(22.9%)。结论局部动脉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冯金焕  田丽  韩青松 《护理研究》2005,19(24):2169-2170
综述了急性脑梗死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与护理,详细介绍了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溶栓时机、适应证、介入治疗方法及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动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经股动脉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采用国产尿激酶(UK)用微量泵以1万U/min持续泵入,溶栓后常规使用抗血小板、抗凝及清除自由基损伤等脑保护治疗。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功能转归进行评价,并记录颅内出血及死亡率。结果 28例中造影23例有血管闭塞,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13例,部分再通6例,2例发生颅内出血,死亡1例。尿激酶用量在30万~75万U,平均(68.7±11.4)万U。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或有明显好转的21例(75%)。溶栓后早期(<24小时)症状加重7例(25%)。结论尿激酶选择性动脉溶栓能使闭塞血管再通,改善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压、血糖、治疗时间窗对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42例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血糖水平、血压高低、治疗时间窗长短分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D两组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5h内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血糖、血压水平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