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伟素对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纳入年龄43—70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30年,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的6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只予常规降糖治疗12周;氯沙坦钾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同时每日晨15服氯沙坦钾50mg,12周;伟素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伟素600 LSU,qd,iv或im治疗4周,再以250 LSU bid,po序贯治疗8周。所检测指标包括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肌酐(Cr)等。结果 常规治疗组UAER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沙坦钾组和伟素组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氯沙坦钾组UAER下降34.04%,伟素组下降33.62%。治疗后两组UAER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伟素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氯沙坦钾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选择5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泌率(UAER)。结果:两组治疗后UAER均有下降,而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减少糖尿病肾病UAER。  相似文献   

3.
肖华 《山西临床医药》2011,(10):763-764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在糖尿病性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收治的56例糖尿病(DM)患者按病程和空腹血糖进行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随病程延长,尿微量白蛋白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空腹血糖的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RBP、24小时尿mALB及NAG进行检验分析。根据24小时尿mALB定量将患者分为A组(无DN组)、B组(DNIII期组)、C组(DNIV期组)、D组(DNV期组),比较4组CysC、RBP、24小时尿mALB及NAG的数值及阳性检出率。结果随着DN病情进展,血CysC、RBP、尿mALB、NAG水平呈现逐渐升高趋势。B组尿mALB、NAG水平较A组已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CysC、RBP水平较A组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C组血CysC、RBP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各指标阳性率依次为尿mALB〉尿NAG〉血CysC〉血RBP。结论血清CysC、RBP和尿NAG可作为早期诊断2型DN的参考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DN的早期检出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胱抑素C(CysC)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3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9例)、正常白蛋白尿组(57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肌酐(Cr)、SOD、CysC。结果三组患者血清Cr、SOD、CysC不全相等(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r、CysC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SOD显著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之间血清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SOD显著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CysC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在反映T2DN早期肾功能损伤方面,血清SOD、CysC的灵敏度优于血清C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C)、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70例 DN 患者分为尿蛋白正常组(A 组)20例,尿蛋白少量组(B 组)27例,尿蛋白大量组(C 组)23例,另外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 CysC、hsCRP、尿β2-MG 和 U-mAlb 水平。结果与 A 组和对照组比较,B 组和 C 组各项指标水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A 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 CysC、hsCRP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N 组上述四项指标水平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CYS-C、hsCRP、U-mAlb 和尿β2-MG 水平可作为DN 早期肾损伤敏感指标,全面协助 DN 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周红坚  周园媛 《临床医学》2010,30(10):51-5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治疗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早期2型DN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组(9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末检测Lp(a)、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肌酐(Scr)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经瑞舒伐他汀调脂治疗4周后,血清Lp(a)、UAER、Scr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安全快速地下调血清Lp(a),有效降低早期DN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之间的关系。方法 789例T2DM患者,按照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分为正常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 mg)、微量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300 mg)和临床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0 mg),并以168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之间血清胆红素的差异,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DKD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0.05)。微量尿白蛋白组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较正常尿白蛋白组下降(P〈0.01或〈0.05),而直接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尿白蛋白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其他两组(P〈0.01)。将尿白蛋白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白蛋白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108,P〈0.01;r=-0.068,P〉0.05;r=-0.106,P〈0.05。3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相关性分别为r=0.196,P〈0.01;r=0.074,P〉0.05;r=0.12,P〈0.05。结论胆红素可能是T2DM患者肾脏的保护性因子。糖尿病早期采取积极的抗氧化治疗对防止DKD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U)与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将250例入选患者根据代谢紊乱数量进行分组,检测各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计算MAU的阳性率,对比各组UAER和MAU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①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UAER、MAU的阳性率、三酰甘油和高敏C反应蛋白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②随着代谢紊乱数量的增加UAER、MAU阳性率和HOMA-IR均进行性升高(P〈0.05,P〈0.01);1项及以下代谢异常患者与2项及以上代谢异常患者之问的MAU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代谢紊乱数量和HOMA-IR均与UAER呈正相关(r=0.976,P〈0.01;r=0.947。P〈0.05)。结论代谢紊乱患者UAER和MAU阳性率升高,其原因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前列腺素E1(PGE1)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40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分为早期肾病组(UAER在20~200μg/min)10例和临床期肾病组(UAER大于200μg/min)10例两个亚组。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PGE1 00μg,疗程14天;治疗组每日静脉点滴阿魏酸钠0.3g、PGE1 100μg,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mA)、尿总蛋白(Up)、血肌酐(Scr)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尿蛋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阿魏酸钠与PGE1联合治疗DN明显优于单药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研究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和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肾病(CKD2-3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2、3组为治疗组分别给与阿托伐他汀20 mg/d、40 mg/d。治疗组给予治疗16周,分别检测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12、16周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光抑素。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6、12、16周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光抑素明显下降,12周和16周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6周与6,12周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但6周与治疗前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20 mg/d组与40 mg/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中CysC水平与Scr、MA有很好的相关性,是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苁归益肾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进行糖尿病教育、降血糖、贝那普利片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苁归益肾胶囊,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疗效及24h尿蛋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显著,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苁归益肾胶囊治疗D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其抗炎机制。方法:6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福辛普利加辛伐他汀)和对照组(福辛普利)。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BG)、平均动脉压(MAP)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Scr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且起效更快;治疗组CRP下降明显,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后两组MA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坦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两组FAB无显著变化。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CRP的的抗炎效应,从而减轻微量白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2型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的变化,评价Cys—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不同损害期77例)血清CysC,同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Alb、Cr、BUN,根据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2型糖尿病正常向蛋白尿组与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间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椿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与2型槠尿病人量白蛋白尿组间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C可作为辅助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影响和肾脏保护作用,以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老年2型DN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8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检测血清脂蛋白a、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肌酐(Scr)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经瑞舒伐他汀调脂治疗4周后,血清脂蛋白a、UAER、Scr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安全、快速地下调血清脂蛋白a,有效减少早期DN患者的尿蛋白排泄,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于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ysC和尿mALB进行测定分析。结果DN组血清CysC和尿mALB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CysC和尿mALB一样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为临床治疗DN探寻新的方法。方法将肾内科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明确诊断的早期DN患者69例分成两组,分别应用缬沙坦和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12周,对比分析尿白蛋白排泻率(UAE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及CRP下降明显,而且两组间UAER及CRP的变化对比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DN的治疗,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比单独应用缬沙坦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尿中白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20μg/min≤UAER200μg/min)、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每组各22例。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Scys C、UAER、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结果在正常蛋白尿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Scys C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UN、SCr、UAE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蛋白尿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Scys C、UA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及正常蛋白尿组比较,Scys C、UAER、BUN、S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cys C升高可早期反映糖尿病肾功能受损,并且随着肾病发展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剂量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对2型糖尿病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临床期DN随机分四组,在糖尿病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使用普通剂量80 mg缬沙坦(A组)、大剂量320 mg缬沙坦(B组)、大剂量320 mg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C组)及160 mg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D组),疗程8周.比较各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浆PAI-1、血压及血清尿素氮、肌酐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C组UAE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5).治疗8周后,B、C、D组UARE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2、7.63、4.94,P均<0.05);治疗后B、C、D三组UAER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5、5.03、4.13,P均<0.05),治疗后C组UAER与B、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3、3.17,P均<0.05).且B、C、D三组PAI-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1、3.13、2.61,P均<0.05).结论 大剂量320 mg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更能安全有效地降低临床期DN患者的UAER,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胱抑素C(ScysC)、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含量,与同期血肌酐(SCr)浓度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探讨ScysC、UMA在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0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A(正常蛋白尿)、B(微量蛋白尿)和C(大量蛋白尿)3组,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直接测得或计算出各组ScysC、UMA、SCr的浓度以及CCr,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及诊断准确性分析。[结果]1.随着UAER增加,ScysC、UMA的含量逐渐增高,C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A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A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比较中,ScysC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MA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2.ScysC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840,P〈0.01)、与SCr呈显著正相关(r=0.789,〈0.01),UMA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771,P〈0.01)、与SCr呈显著正相关(r=0.725,P〈0.01);3.各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ScysC、UMA在DN组的诊断准确性均显著优于SCr和CCr,ScysC的诊断准确性优于UMA。[结论]ScysC、UMA均可作为DN早期诊断的较理想检测指标,其临床实用价值优于CCr和SCr,尤以ScysC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