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评价分析加温密闭输液式清洁灌肠在门急诊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检索选出100例2010年12月-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清洁灌肠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一次性清洁灌肠袋灌肠法,给予试验组患者加温密闭输液式清洁灌肠法。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和临床应用效果,以评估加温密闭输液式清洁灌肠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的肠道清洁总有效率(60.00%)低于试验组的肠道清洁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的痊愈和改善总有效率(56.00%)低于试验组的痊愈和改善总有效率(90.00%),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加温密闭输液式灌肠方法,具有更为优异的肠道清洁力和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来我科清洁灌肠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灌肠操作,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灌肠液外溢及腹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灌肠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灌肠后排便情况和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老年患者清洁灌肠时实施人性化服务,有助于消除或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患者积极配合,使灌肠顺利完成,提高了灌肠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保留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保留灌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应用输液式保留灌肠法。结果: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药液外溢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满意度、治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液式保留灌肠法,能够使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法清洁灌肠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需行清洁灌肠的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采用舒适法与传统法清洁灌肠进行对比,观察2组肠梗阻缓解情况,及2组患者所实施的灌肠次数、灌肠液保留时间、肠粘膜损伤度、灌肠后患者出现的不适感、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及舒适感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χ2=21.92,P<0.05),观察组患者灌肠次数3次的人数共52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3例(χ2=47.54,P<0.05),观察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为(10.0±1.2)min明显长于对照组(5.0±0.5)min(t=8.651,P<0.05);观察组患者肠粘膜损伤率为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χ2=6.12, 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腹部疼痛、便意感患者49例明显多对照组6例(χ2=58.95,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稳定人数5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例(χ2=66.71,P<0.05)。结论舒适法清洁灌肠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对灌肠的配合性明显优于传统清洁灌肠,老年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方法 ,提高灌肠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肛管进行清洁灌肠,实验组50例采用改良灌肠法,即选用14号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深度约20~25cm,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20-25cm,进行清洁灌肠。结果 2组患者在每次灌入液体量、灌肠次数、灌肠液保留时间、不适症状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每次灌入液量多,保留时间长,而灌肠次数减少,患者不适症状减轻。结论改良式清洁灌肠能彻底清洁肠道,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伟 《海南医学》2010,21(18):144-145
目的通过调整肛管插入长度,提高清洁肠道效果和减少病人痛苦。方法随机将80例肠镜检查前清洁灌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调节不同插管长度进行清洁灌肠。对照组插管长度为7-10cm;观察组插管长度为14-18cm。比较两组的灌肠次数、灌肠液量、灌肠时间、总的灌肠液量、肠道清洁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在灌肠次数、灌肠时间及灌肠总液量方面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灌肠后肠道清洁人数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适宜增加肛管插入长度的清洁灌肠法明显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杜淑芹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1):1021-1022
目的 对传统清洁灌肠所用肛管进行改良,以缩短灌肠时间,提高灌肠质量。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5年5月来我院影像科做X线透视下钡灌肠需清洁灌肠的患者100例,按灌肠日期分为2组,单号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管清洁灌肠。双号为试验组,采用改良后的肛管喷洒式清洁灌肠法。就2组灌肠时间及灌肠清洁度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肛管后喷洒式清洁灌肠法,缩短了灌肠时间,提高了灌肠质量,与传统灌肠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喷洒式清洁灌肠法明显优于传统灌肠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前列腺术前使用50%甘油和石蜡油灌肠进行肠道清洁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一2013年3月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6例,术前晚和术晨分别使用50%甘油+石蜡油小量不保留灌肠;时照组72例,术前晚和术晨分别使用0.1%-0.2%大量肥皂水不保留灌肠。对比两组患者的清洁效果、舒适度、不良反应及操作便利性等。结果实验组排便效果、舒适程度、操作便利性等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甘油和石蜡油灌肠既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排便效果,又能减少护理操作时间,是一种快捷有效的肠道清洁方法。  相似文献   

9.
姜芳燕 《中外医疗》2012,31(36):138+140-138,140
目的探讨妇科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结合中药灌肠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的妇科输卵管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研究组采用中药灌肠结合保守治疗,对照组使用保守治疗法。结果研究组相比较对照组通畅性要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包的吸收时间在测定中发现,研究组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收子宫凹陷出产生的积液,研究组和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相对于保守治疗来较,效果更明显,治疗的时间更多,更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使用两种不同液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0.1%~0.2%肥皂液1000ml清洁灌肠,观察组采用开塞露40ml加入0.9%生理盐水1000ml中清洁灌肠。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患者舒适度及护士的工作量。结果两组比较清洁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舒适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护士工作量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有开塞露的生理盐水灌肠液不仅能将肠道清洁干净,还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是较理想的清洁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子宫脱垂患者术前清洁灌肠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收治的80例术前行清洁灌肠的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灌肠保留时间、清洁度、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灌肠保留时间、清洁度、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术前清洁灌肠的子宫脱垂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延长灌肠保留时间,提高清洁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手术前清洁灌肠的最佳体位、插管长度、灌肠液体对肠道清洁度、术中胀气、灌肠次数、灌肠时间、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效果。方法将不合并直肠阴道瘘、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身体极度衰竭的82例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灌肠时间短,次数少,术中胀气少,肠道清洁度高,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高,有明显的优越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式清洁灌肠是较理想的清洁灌肠法,改良式清洁灌肠更能彻底清洁肠道,明显增加每次灌肠入液量,减少病人多次灌肠的痛苦,术中胀气少,增加病人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还能大大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陆金平  冼日凤  李桂凤 《吉林医学》2009,30(21):2728-2729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代膀胱手术前患者肠道清洁的效果。方法:将45例需做代膀胱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3例口服磷酸钠盐溶液联合生理盐水灌肠,B组22例单纯生理盐水灌肠,观察肠道清洁度、患者耐受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生理盐水用量、灌肠时间。结果:A组在肠道清洁度、患者耐受性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磷酸钠盐溶液联合生理盐水灌肠法效果理想,具有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患者容易接受,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并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体位改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治疗加保留灌肠,实验组采用旋转体位式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保留灌肠。结果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10.21±2.75)h、灌肠液外溢发生率7.5%(3/40),对照组分别为(6.73±1.37)h、40.0%(16/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转体位保留灌肠可以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闽,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接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药点滴式保留灌肠的疗效评价(附4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梅芳 《广西医学》2009,31(2):234-235
目的研究中药点滴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改良法点滴式保留灌肠,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法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灌肠液平均保留时间8.5h;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灌肠液保留时间5.3h。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肛门异物感、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式保留灌肠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延长了灌肠液的保留时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罗维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6):119-121
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的临床治疗策略及营养支持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8例放射性肠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补中益气汤保留灌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及早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综合疗效、营养状况、腹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9、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评分减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2个月均基本恢复正常饮食,两组体重及肠黏膜厚度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及绒毛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营养支持联合保留灌肠可有效缓解放射性肠炎患者腹痛症状,改善肠炎症状及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式清洁灌肠对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无灌肠禁忌证73例患者,有便秘医嘱下灌肠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传统组(37例)和改良组(36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法清洁灌肠,改良组采用改良新方法灌肠,比较两组粪便堵管、液体流出、痛苦程度及灌肠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改良式灌肠方法,患者对灌肠液能耐受、无腹痛腹胀、少灌肠液外溢情况,大便能充分软化,完全排出,便秘解除,患者感觉舒适,满意度提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改良式清洁灌肠对肠道刺激小,减少液体流出,患者痛苦少,无不适症状,无堵管现象,节约时间,明显提高了老年人清洁灌肠的效果,尤其对心肌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解决了老年患者的灌肠难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前口服甘露醇代替肥皂水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50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口服20%甘露醇清洁肠道,对照组用0.2%肥皂水清洁灌肠,观察两组的舒适度、肠道的清洁度、术前1d夜间睡眠时间情况。结果两组的清洁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甘露醇清洁肠道同肥皂水清洁灌肠的疗效基本相同。舒适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夜间睡眠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清洁肠道效果好、痛苦小、无副作用,妇科手术前可以代替肥皂水清洁灌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有效保留灌肠方法。方法:以随机抽样按序编组为原则将96例肝性脑病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保留灌肠前先清洁肠道,取右侧卧位,肛管插入〉25 cm;对照组不清洁肠道,取左侧卧位,肛管插入〈20 cm。分析两组灌肠后灌肠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和第1次灌肠8 h后血氨下降幅度的总有效率,并以χ2检验判断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灌肠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血氨下降幅度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点滴保留灌肠的前提下,保留灌肠前先清洁肠道、取右侧卧位和肛管深插方法能大大减少灌肠液返流入直肠,不会或极少会立即出现排便反射,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更长,减少氨产生和吸收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锌制剂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