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36-3137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和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连用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lNS)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二甲双胍与沙格列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显著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联合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女性患者46例,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23例。西药组采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中西药组采用中药方剂联合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骨转换生化指标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骨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PINP、CTX、骨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中西药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PINP、CTX、骨痛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药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方剂联合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骨代谢,减轻患者骨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倒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B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舍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腱岛素抵抗、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高教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A组治疗后水平(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可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早期胰岛素配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839-2839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配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二甲双胍肠溶片46例,一组应用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胰岛素46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早期胰岛素干预组较二甲双胍组FPG、2hPG、HbAlC血糖控制更好。结论:早期胰岛素干预更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低抗。  相似文献   

6.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给予瑞格列奈,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能显著降低患者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朱文华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19-10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时改用胰岛素或加二甲双胍对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35例患者予以胰岛素(诺和灵30R)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并根据需要加用二甲双胍口服。结果:8周后25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达到理想控制,其余患者血糖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别。结论:大多数2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时,改用胰岛素或加二甲双胍治疗,对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能取得理想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8%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保持饮食、运动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1.0g,1次/d;马来酸罗格列酮4mg,1次/d。对照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1.0g,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观察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使用能比单用二甲双胍更好地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使用对血糖控制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缓释片单独使用,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轻中度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4例60岁以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格列美脲组与格列齐特组.均服药12周后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及记录低血糖等严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基本相同,但格列美脲组空腹胰岛素及低血糖反应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在血糖控制和减轻体重方面与格列齐特组相似,而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低血糖反应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71-2273
选取2014年1~12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10)、观察组(n=10)和试验组(n=10)。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经过为期12w的治疗后,分别于患者空腹时、餐后0.5h、餐后1h、餐后2h检测三组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并于空腹时及餐后2h检测患者的C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餐后2h的血糖水平明显较低(P<0.05),餐后0.5h的胰岛素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0.5h血糖、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较低(P<0.05),餐后0.5h胰岛素水平、餐后1h胰岛素水平、餐后2h胰岛素水平、空腹时的C肽(CP0)以及餐后2h的C肽(CP2)明显较高(P<0.05)。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值得被广泛应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睡前皮下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结合每日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二甲双胍服用方法同治疗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胰岛素总用量、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事件等。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能有效控制FPG、2 hPBG及HbA1 c,胰岛素用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可用于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及联合用药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化血红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联合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化血红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琢水平。结果:联合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琢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联合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细胞因子水平,安全可靠,预后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GLP-1类似物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和血脂水平,分析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bA_(1c)、FBG、2 hPBG、HOMA-IR、BM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GLP-1类似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69-4470
观察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血压、血糖等因素的影响。选取经临床诊断确诊为Ⅱ型糖尿病,且体重指数(BMI)≥28kg/㎡的肥胖患者58例,给予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58例完成治疗后,体重、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二甲双胍能有效控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体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罗格列酮(RGZ)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初诊2型糖尿病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进行12周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C-肽、甘油三脂、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甘油三脂I、RI降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体重指数变化不大(P〉0.05),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降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糖效果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初诊T2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对照组(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FBG(空腹血糖)、2 h B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FC-P(空腹C-肽)及2 h C-P(餐后2 h C-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能有效降低血糖,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修复,低血糖发生少率低为初诊T2DM患者有效的降糖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参芪降糖颗粒辅助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56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78 例。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餐后 2%h 血糖、空腹血 糖)、胰岛 茁 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水平变化。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31% ( 72/78 ),高于对照组的 80.77% ( 63/78 )( P <0.05 );治疗后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 2%h 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后实验组胰岛 素抵抗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分泌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参芪降糖颗粒辅助二甲双胍 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胰岛 茁 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氢、丙二醛)水平、胰岛功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脂质过氧化氢、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调控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仅口服二甲双胍,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空腹血糖、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甘精胰岛素组和诺和灵30R组,每组30例。2组均严格糖尿病饮食,并适量运动;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在此基础上,甘精胰岛素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诺和灵30R组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日平均血糖、BMI、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空腹C肽(FCP)和餐后C肽(PCP)水平的情况。结果与诺和灵30R组比较,甘精胰岛素组治疗12周后HbAlc明显降低,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FCP、PC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