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CD22抗原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CD22抗原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组织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组织CD22抗原的表达,分析肿瘤组织CD22抗原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等的关系.结果】 CD22抗原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组织阳性表达主要见于细胞浆和细胞膜?全组21例,阳性率100.00%(21/21),强阳性(+++)率14.29%(3/21),中等阳性(++)率33.33%(7/21),弱阳性率(+)52.38%(11/21),CD22表达与病理亚型,性别,年龄以及其它临床病理特征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D22抗原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广泛表达,可以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出,该方法简单易行,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CD22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道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免疫表型T细胞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常规HE切片和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观察并分析13例肠道T细胞NHL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3例T细胞NHL发生于小肠8例,结肠5例。其中8例为溃疡型,3例为隆起型,2例为局部肠壁增厚。肿瘤细胞为中至大细胞,核多形性,多伴有炎症样背景。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13例(100%)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均呈阳性表达;10例(76.9%)表达CD3;9例(69.2%)表达CD45RO;5例(38.5%)EB病毒(EBV)阳性表达;3例(23.1%)表达CD56;2例(15.4%)波形蛋白(VIM)呈阳性;所有病例均不表达CD20、CD79a、CK、CDX2、NSE、CgA、CD117。结论肠道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肿瘤,高度恶性,须与其他肠道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道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免疫表型T细胞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常规HE切片和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观察并分析13例肠道T细胞NHL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3例T细胞NHL发生于小肠8例,结肠5例.其中8例为溃疡型,3例为隆起型,2例为局部肠壁增厚.肿瘤细胞为中至大细胞,核多形性,多伴有炎症样背景.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13例(100%)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均呈阳性表达;10例(76.9%)表达CD3;9例(69.2%)表达CD45RO;5例(38.5%)EB病毒(EBV)阳性表达;3例(23.1%)表达CD56;2例(15.4%)波形蛋白(VIM)呈阳性;所有病例均不表达CD20、CD79a、CK、CDX2、NSE、CgA、CD117.结论 肠道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肿瘤,高度恶性,须与其他肠道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LCA、CD3、CD45RO、CD20、CD79a、CD5、CyclinD1、CD10、BCL6、MUM1、CD30、CD56、Ki-67,运用原位杂交检测EBER,观察其免疫表型特点和EB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患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或便血。发生部位:胃22例、小肠24例、回盲部15例、结肠12例、直肠5例。所有病例均表达LCA,69例表达CD20和CD79a,3例表达CD5和CyclinD1,9例表达CD3和CD45RO,1例表达CD30,1例表达CD56,Ki-67阳性表达率约20%~70%不等,2例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所有病例CK均未检测出阳性。病理组织学类型:36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3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套细胞淋巴瘤,6例非特殊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各1例。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T细胞淋巴瘤少见。临床上很难与胃肠道癌鉴别,确诊靠胃肠粘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及免疫组化染色,辅以原位杂交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子宫内膜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子宫内膜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例1:组织学上瘤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细胞小圆形或核扭曲,浆少,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3、CD5,不表达PAX5、CD20、CD79a、CD10;病理诊断为原发性子宫内膜外周T细胞淋巴瘤。例2:组织学示内膜大量核圆形或卵圆形、异型明显之细胞浸润性生长,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PAX5、CD20,不表达CD3、CD5、CD10、BCL-6等;病理诊断为原发性子宫内膜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均予手术加CHOP化疗,分别于术后56个月和13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子宫内膜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度较高的肿瘤,诊断有赖于诊断性刮宫、手术标本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酶标检测。  相似文献   

6.
李宜亮  郭君武 《当代医学》2011,17(24):104-105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MRI主要表现和特征,以及病理学基础。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资料齐全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患者30例,分析其MRI表现,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B细胞来源的22例,多为LCA、CD20、CD79阳性;T细胞来源的8例,多为LCA、CD45RO、CD3阳性;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水肿多为轻至中度水肿。MRI平扫显示病灶T1WI多呈等、低信号,T2WI多呈等、高信号,FLAIR呈稍高或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均匀信号,形态为多发节结状、团块状,边缘多有"棘状"突起及分叶。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病理学基础决定其MRI表现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其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3例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上瘤细胞弥漫、实性分布,细胞多圆形或卵圆形,浆少,异型明显,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3例肿瘤细胞均为CD45、CD20、CD79a阳性,CD3、CD45RO、CgA、CKpan、EMA、HMB-45阴性。3例术后均行CHOP化疗,分别于术后10个月、1年、8个月死于肿瘤。结论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度较高的肿瘤,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酶标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异常。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例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53、bcl—6、LCA、CD20、CD45RO蛋白的表达。结果 7例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淋巴瘤6例,T细胞淋巴瘤1例,p53阳性4例(57.1%),bcl—6阳性l例(14.3%)。结论 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居多,p53基因与该肿瘤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特征,提供诊治思路。方法:对17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应用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以鼻塞、鼻面肿胀溃烂,以面部中线进行性破坏、坏死性病变为特征,病理学免疫组化表达T细胞。NK细胞标记阳性,B细胞不表达。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病理学结合免疫组化是确诊的重要方法。本病放射治疗结合化学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1987~2002年间6例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左上腹疼痛、乏力、脾脏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改变;所有病人均施行了脾脏切除术和化疗,生存时间为10个月至15年;均为B细胞性,未见T细胞性;免疫组化结果:CD20、CD79.LCA 3例均为强阳性,CD684例阳性,CD45RO、CD3、CD566例均为阴性.结论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主要采取脾脏切除术并辅以化疗或放疗,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收集44例发生于鼻腔及口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用免疫组化染色(S-P二步法)标记CK、LCA、CD3、CD20、CD45RO、CD56和CD79a抗体。结果 20例为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占45.45%(20/44)。免疫标记瘤细胞LCA、CD3(胞浆)、CD45RO、CD56全部阳性表达;不表达CK、CD20、CD79a。结论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发生于结外.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的淋巴瘤,免疫组化检查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强  大岛孝一 《上海医学》2003,26(3):191-193,I003
目的 总结 5例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学及EB病毒相关性的特征。方法 在收集临床资料和观察组织学变化的基础上 ,采用新鲜组织免疫组化染色 ,分析免疫表型和细胞毒分子表达 ;采用EBER 1原位杂交法检查肿瘤细胞EB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5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4 7.4岁。 3例首发部位为肝、脾及骨髓 ,1例表现为肠道肿瘤 ,1例表现为牙龈病变。 5例均在 5个月内死于肿瘤。所有病例均为γδT细胞表型(CD2 ,CD3 ,TCRδ1 ,TCRβF1- )。 5例中有 4例自然杀伤细胞相关抗原CD5 6阳性。所有病例均有多种细胞毒分子表达。 5例中 4例肿瘤细胞EB病毒阳性。结论 本组病理组织学资料中 ,3例符合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2例符合非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两者在临床表现、免疫表型、细胞毒分子表达和EB病毒感染等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资料齐全的PLB 17例,分析其CT、MRI及病理表现。结果17例患者中单发11例,多发6例,共25个病灶,分布于脑深部中线附近病灶19个(76.00%),分布于灰白质交界区及脑表面病灶6个(24.00%)。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水肿多为轻至中度水肿。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增强。B细胞来源的14例,多为LCA、CD20、CD79阳性;T细胞来源的3例,多为LCA、CD45RO、CD3阳性。结论PLB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及MRI表现特征,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可以对该病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张淼  白洁  李晶  李永红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2):160-161,I0001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睾丸原发性淋巴瘤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62-75岁。主要症状为睾丸无痛性肿大。经免疫组化证实6例均为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4例为中心母细胞为主型,1例为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混合型,1例为B免疫母细胞型。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20、CD45RO、CD79a均阳性,CD3、CD45Ra、CD30、PLAP均阴性。结论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老年人多见,出现睾丸弥漫性肿大,以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为主,正确的病理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临床预后.方法:对10例ALCL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ALCL男女之比为9∶1,平均年龄38.7岁.发生部位包括颈部淋巴结4例,小肠2例,头皮2例,纵膈 1例,支气管1例.ALCL形态表现多样,细胞呈多形性,大小不等,胞质丰富,细胞核大而不规则,呈扭曲、肾形、马蹄形及花环状,甚至见多核及瘤巨细胞.免疫表型:10例ALCL均阳性表达CD30,部分表达E-MA、CD3和CD45RO,不表达AE1/AE3、CD20、HMB45、S100、CD68和CD15.结论:ALCL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应与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低分化癌、恶性黑色素瘤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6.
符攀峰 《中国医药导报》2010,(3):187-187,190
目的:探讨口腔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3例口腔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通过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其病理学特征。结果:①口腔淋巴瘤多发于男性,好发与牙龈、颊部、腭部;②其中霍奇金淋巴瘤占8.6%,非霍奇金淋巴瘤占91.4%;B细胞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6.7%,T细胞来源淋巴瘤为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3.3%。结论:对于淋巴瘤来说,根据其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要尽早病理活检做鉴别诊断,尽量避免误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睾丸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10例睾丸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主要症状为睾丸无痛性肿块或仅有隐痛不适,组织学上均为弥漫型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证实B细胞来源6例,T细胞来源4例.结论:中老年人,特别是双侧睾丸弥漫性肿大,首先应考虑淋巴瘤的可能.本病确诊依赖病理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对鉴别诊断及分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 (PL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 (S P法 )确定肿瘤细胞的特性 ,使用的抗体有LCA、CD2 0、CD4 5RO、CD30、CD5 6、κ、λ、CK、NSE、HMB4 5。结果 按 2 0 0 1年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 ,确诊 15例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 ,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其中 ,成熟性B细胞淋巴瘤 13例 ,全为黏膜相关淋巴瘤 (MALT淋巴瘤 )。成熟性T细胞或NK细胞淋巴瘤 2例 ,其中NK T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ALCL)各 1例。结论 许多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原发于肺 ,必须结合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观察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例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手术切除标本病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CD45、CD45RO、CD30、CD34、CD68和EMA抗体标记。结果:10例脾脏原发性NHL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伴左上腹隐痛,临床分期为Ⅰ期者7例(7/10)、Ⅱ期3例(3/10)。大体分型:均匀弥漫型3例、粟粒结节型2例、巨块型2例、多肿块型3例。组织学形态:弥漫型淋巴瘤7例(其中中心母细胞性1例,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性3例,中心细胞性1例,小细胞性2例)、滤泡型淋巴瘤2例均为中心/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中小多型T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例;免疫组化CD45、CD20、CD45RO标记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0%、10%,余CD30、CD34、CD68和EMA标记均为阴性。结论: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较少见,临床常表现为脾脏肿大伴左上腹隐痛,手术前不易确诊,组织学以B细胞源性多见,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患者预后与病期及化疗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肝MALT-MZL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肝MALT-MZL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最大者3 cm×2.5 cm×2 cm.肿瘤细胞主要由弥漫分布的中心细胞样细胞组成,与肝实质分界清楚.瘤组织内可见残留的小胆管,但未见"淋巴上皮病变".瘤细胞免疫表型CD20、 CD79α和κ呈阳性表达,CD3、CD45RO、CD5、CD10、Cyclin D1、λ和bcl-2呈阴性表达.结论 肝MALT-MZL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诊断需要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并需与肝其它类型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肝脏炎性假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