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宁地区1393例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西宁地区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旨在了解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减少或预防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通过对1393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烧伤程度及死亡原因等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及烧伤程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预防工作提供了依据。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西宁地区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旨在了解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助于减少或预防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对1393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烧伤程度等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及烧伤程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做好预防工作提供了依据。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132例小儿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的原因及治疗特点,提出小儿烧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132例小儿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中热液烧伤115例,占87.8%,火焰烧伤7例,占5.3%,其它烧伤10例,占6.9%.结论小儿烧伤以中度为最多,家庭热液和火焰致伤最常见.积极抗休克、正确处理创面、及时治疗合并症是抢救小儿烧伤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及家庭自救方法,对降低小儿烧伤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302例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深圳市小儿烧伤的特点,为小儿烧伤发生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4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中心收治的302例12岁以下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原因、发病季节、烧伤面积、程度、地点、看护人员文化程度、转归等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烧伤4岁以下儿童占80.5%,热液和火焰为主要致伤原因,家庭内损伤占91%,受伤家庭多为打工者,冬春季发病率高,多脏器功能衰竭、全身感染和休克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小儿烧伤,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438例14岁以下儿童烧伤致伤原因分析,提出儿童烧伤的预防措施。方法:从1438例烧伤儿童的病例资料中,按年龄组成、烧伤类型、城乡分布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结果:烧伤患儿中以1~5岁年龄组儿童最多,其中农村孩子占多数,家庭生活中的热液烫伤依然是儿童烧伤的主要原因。结论:儿童烧伤具有可预防性,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改善生活条件能有效预防儿童烧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900例农村儿童烧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瑞凤 《华夏医学》2001,14(6):906-907
我科自 1986年元月至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 12岁以下 (含12岁 )农村烧伤儿童 90 0例 ,其中男 72 0例、女 180例。笔者就其烧伤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以降低农村小儿烧伤的发生。1 资料和方法我科自 1986年元月至 2 0 0 0年 6月期间收治 90 0例 12岁以下烧伤儿童 ,致伤原因分为热液、火焰、化学及电烧伤四种。按年龄组成、烧伤类型进行登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2 结果与分析烧伤儿童的年龄分布致伤原因见表 1。表 1  90 0例农村儿童烧伤的年龄分布及致伤原因 (n,% )年龄组热液烧伤火焰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1岁以下 72 ( 8) 2 6 (…  相似文献   

7.
罗攀龙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00-3001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的特点及治疗,为小儿烧伤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2012年3月黄山市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49例12岁以下儿童年龄、性别、烧伤原因、程度、住院时间、转归及治疗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小儿烧伤以1岁~3岁儿童为主,热液是主要致伤原因,春夏发病率高,合理治疗是治愈的关键。结论小儿烧伤,预防和合理治疗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西北部分省区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西北部分省区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3 156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烧伤原因、烧伤程度、月份、年份、伤后入院时间及死亡原因等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3 156例患儿中男性1 995例(63.2%),女性1 161例(36.8%);以1~3岁小儿发病率为最高(54.66%);烧伤原因以热液烧伤2 783例(88.18%)为主;烧伤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分别占44.4%和24.2%;以冬春季发病居多;伤后8 h入院1 809例(57.31),9~48 h入院1 186例(37.58%),48 h后入院161例(5.10%);治愈率94.58%,死亡率1.05%。结论:该地区小儿烧伤主要原因是热液烧伤所导致的,是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658例儿童烧伤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通过对儿童烧伤原因分析,寻求预防儿童烧伤的方法:方法:回顾自1992年1月~2002年12月间所收治的12岁以下烧伤患儿658例,统计其烧伤原因、年龄分布及其父母职业和文化程度。结果:烧伤类型中烫伤所占比例最大,年龄分布中l~3岁烧伤儿童所占比例最大,父母职业和文化程度调查显示,父母是初中等文化水平及职业为农民和城市打工者所占比例最大。结论:儿童烧伤多因为社会因素和家长照顾不周所致,具有很大可预防性。预防儿童烧伤,必须从社会和家庭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杨登文  龙胜勇 《当代医学》2010,16(16):48-49
目的了解云南省小儿烧伤的发病特点及规律,为小儿烧伤提供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云南省烧伤中心收治的1047例12岁以下烧伤患儿按年龄、性别、烧伤原因、发病季节、烧伤面积、程度、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揭示小儿烧伤特点。结果小儿烧伤有一定规律性,年龄段以1~3岁发病率最高(72.4%),家庭是发病的主要场所,高达91.31%。致伤因素多主要以热液烫伤为主,占88.63%。结论小儿烧伤重在预防,应注重家庭中的安全预防意识,对降低小儿烧伤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728例小儿烧伤的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方涛 《海南医学》2001,12(2):11-12
为了研究小儿烧伤的流行特点,将近20年来本院收治住院的小儿烧伤728例,按年龄、受伤原因、受伤地点、受伤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逐一统计。结果发现小儿烧伤以1~3岁居多;热液烫伤比例大;家庭生活烧伤为主要场所;年龄越小,烧伤面积越大,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提示预防小儿烧伤的具体方法,对小儿烧伤的严重程度的划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桂西地区小儿烧伤原因及特点,以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336例0~12岁烧伤患儿发病率,并对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程度和季节及城乡分布等发病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为76.19%,夏秋季发病率为65.77%,农村患儿占76.78%。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烧伤为主,占92.85%,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二者占84.22%。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加强对小儿进行安全监管意识,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570例烧伤患儿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小儿烧伤的发病特点,以减少和预防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570例0-12岁小儿烧伤住院病例的发病率、致伤原因、性别比、年龄分布、季度分布及烧伤程度.结果 小儿烧伤占同期我院收治烧伤患者的49%;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比为1.8:1,以1-3岁年龄段小儿发病率最高;致伤原因主要为热液烫伤,占84%;以轻、中度烧伤发生率最高,占80%;74%患者来自农村.结论 小儿烧伤有一定的规律性,其发生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9年来735例烧伤小儿的统计学分析,了解本地区小儿烧伤的原因、季节及年龄分布特点,以便更有效地防止小儿烧伤的发生。指出小儿烧伤发病率与季节、看护人文化程度、年龄等有关,采取预防、教育、加强看护是减少小儿烧伤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清远地区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小儿烧伤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烧(烫)伤小儿311例.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患者资料从发病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地点、烧伤程度,受伤后有无凉水冲,现场处理家属的学历等进行科学分析.结果 311例患儿,集中在1~3岁,烧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70.4%),92.2%小儿烧伤发生在室内,浴室是最主要发生地,占46.9%.烧伤发生时间,以夏冬季节为主,具体集中在9:00~12:00和17:00~20:00.以轻中度烧伤为主,占约94.9%.75.9%小儿烧伤发生时有大人在身旁,但是81.7%的烧伤小儿创面未能冲凉水.现场家属以小学、初中学历为主.结论 小儿烧伤在时间、地点、致伤原因等有一定规律.儿童烧伤多数与其监护人的疏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小儿烧伤的发病特征,少其发生并找到其预防的方法.方法 对2000~2008年期间收治的1185例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部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次为火焰烧伤;发病年龄以1~3岁的婴幼儿为主;烧伤部位以躯干较多,次为四肢.结论 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损伤情况,寻找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7月31日住院儿童意外损伤的临床资料,就其意外损伤原因、年龄分布、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加以讨论。结果:意外损伤的主要原因为中毒和气管异物,不同意外损伤年龄分布特点:中毒0-3岁占50.4%,3-7岁占39.5%,气管异物0-3岁占84.9%,意外坠伤、交通事故及烧烫伤年龄界限不明显。结论:中毒和气管异物是意外损伤最常见原因,不同意外损伤有明显年龄特点,可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小儿烧伤的临床特点及家庭早期处理.方法 分析急诊小儿烧伤6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烧伤患儿男女之比为1.77 ∶1;小儿家庭烧伤的主要原因为热液,烧伤部位以四肢最常见,以轻、中度烧伤为主.家长对早期正确处理方法 掌握较差.结论 普及烧伤急救常识,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28例小儿烧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烧伤是临床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严重影响小儿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避免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笔者回顾性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228例0~6岁小儿致伤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通过对985例小儿烧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小儿烧伤的防治方法,以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我院985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的发病率、性别比、发病月份、致伤原因、年龄特点、致伤程度等情况。结果:985例小儿烧伤占同期住院患者的44.2%,男女比例为2:1。致伤原因:热液843例(85.7%),中度烧伤420例(42.6%),农村人口708例(71.9%),好转233例(23.7%),治愈率为75.3%。结论:小儿烧伤绝大部分是由于看护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导致的,通过宣教可以预防。伤后恰当的处理能减轻烧伤对小儿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