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32例6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DHS组70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PFNA组62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较DHS组长,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住院时间较DHS组短,下地时间较DHS组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骨折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5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2±0.79)年;PFNA组47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4±0.72)年.末次随访时DHS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1.29±9.38)分和优良率79.63%较PFNA组(94.68±4.90)分和95.7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与DHS相比,应用PFNA治疗具有稳定性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患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采用小腿自重牵引复位结合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床复位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小腿自重牵引复位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复位、手术、住院、下床活动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腿自重牵引复位与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复位、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射线暴露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7例患者临床资料,行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组)56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内固定组)41例,比较2组术后1 a患者Harris评分。结果:随访1~7 a,平均3.2 a,术后1 a关节置换组优良率87.5%,内固定组优良率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好,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FNA内固定及DHS内固定各15例。比较2种术式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DH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与PFN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与PFNA类似,尤其对骨折类型简单、股骨外侧壁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具有可以解剖复位、操作简便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ow,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材料与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DHS对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对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月(4—12月),53例骨折复位、固定、愈合均满意,髋关节活动良好,7例患者因骨折粉碎严重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结论:DHS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SH)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DHS固定手术治疗60例(手术组)和保守治疗60例(非手术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内翻发生率、骨折愈合优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2例,其中40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32例采用传统的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DHS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PFN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显著优于DHS组(P0.05),两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和DHS组总优良率分别为95.00%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下蹲能力的影响。方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2000-01/2003-12共9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实施内固定治疗并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测()评,优良率89%(82/92)。1例出现严重的髋内翻,2例出现患肢缩短(<3cm。)结论:DHS是一种理想的、可靠的内固定植入物,DHS内固定能有效恢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蹲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组(PFNA组)和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组(DHS组),DHS组给予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PFNA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人工髋关节疗效(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DHS组,PFNA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转子间骨折手术可有效缩短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其中4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A组),46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DHS组)。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PFNA组(69.8±9.4)min,DHS组(90.1±7.4)min,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失血量:PFNA组(145.8±50.2)ml,DHS组(320.5±96.1)ml,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卧床时间:PFNA组(13.8±4.4)d,DHS组(17.1±5.4)d,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5.0%,DHS组10.8%,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PFNA组(86.8±3.5)分,DHS组(80.9±3.8)分,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邹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1982-1983,1985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骨折类型均匀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及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两种手术术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患者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伤髋功能。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及伤髋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复位方面,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骨折复位更理想,但需要特别强调大小转子重建及固定的重要性;在早期下床方面,PFN内固定治疗组下床时间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伴小转子移位大于2cm是否需要复位固定仍有争议。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伴小转子移位大于2cm复位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创伤骨科2010-01/2011-03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伴小转子移位大于2cm的患者,分别进行小转子复位固定(实验组,n=35)和不复位固定(对照组,n=35)。股骨转子间骨折均采用髓内系统固定,小转子移位用钢丝或螺钉固定。分别于固定后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与结论: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现象,未发现感染。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髋关节评分结果显示,固定后1个月,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固定后3,6,12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小转子复位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伴小转子移位大于2cm的患者近期疗效明显,但如患者一般状况较差,建议不必复位固定小转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PFNA组和DHS组两组,每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DHS组(P0.05),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DHS组(P0.05);PFNA组术后并发生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DHS组的19.51%(P0.05)。结论 PFNA和DHS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FNA内固定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能更早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术,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下蹲能力的影响。方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2000—01/2003—12共9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实施内固定治疗并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测评,优良率89%(82/92)。1例出现严重的髋内翻,2例出现患肢缩短(&;lt;3cm)。结论:DHS是一种理想的、可靠的内固定植入物,DHS内固定能有效恢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蹲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锁定钢板组),并与DHS内固定治疗46例(DHS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DHS组比较,锁定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优良率较高(P<0.05),但DHS组手术时间较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较DHS更适合治疗EvansⅢ型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技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适合EvansⅠ、Ⅱ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指标(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疗效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的应用,可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短、中期随访结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长、失血量)、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2个月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97例患者临床资料,行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组)56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内固定组)41例,比较2组术后1 a患者Harris评分.结果:随访1~7 a,平均3.2 a,术后1 a关节置换组优良率87.5%,内固定组优良率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疗效好,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33-3935
对我院自2009年6月~2015年6月应用动力髋螺钉(DHS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2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Ⅰ~Ⅳ型)共3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其中DHS组20例,PFNA组19例。本组39例患者中,都获得随访。与DHS相比较,PFNA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下地活动早。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DHS组83.9±5.4%,PFN-A组优良率86.7±5.8%。DHS与PFNA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方法,但是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系统对于不稳定型骨折难以牢固固定,而且加压造成肢体短缩,不宜使用。PFNA内固定系统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副发症少,对于老年伴骨质疏松性患者可首选。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主要为动力髋螺钉,Gamma钉和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3种,究竟何种内固定更为安全、有效、可靠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对比3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2007-10/2009-12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动力髋螺钉(DHS)组、Gamma钉组和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A)组。比较3组患者的内固定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9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PFNA组总有效率较DHS组和Gamma钉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FNA组内固定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DHS组和Gamma钉组(P<0.05),PFNA组骨痂出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DHS组和Gamma钉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FNA组内固定并发症明显低于DHS组和Gamma钉组(P<0.05)。提示PFNA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影响小和骨质破坏少,固定更为牢靠,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