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心电图是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结合临床、超声波及酶学检验对我院收住入院的14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共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40例,其中男88例,女52例。年龄10个月~4岁,平均7.4岁。复发者85例。每例均作3次以上心电图记录、超声波检查及血液酶学检查,排除其他心脏病变。14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早搏115例,占82.1%。其中,室性早搏85例,房性早搏25例,交界性早搏5例;逸搏4例,占2.9%,均为交界性逸搏;传导阻滞12例,占8.6%。其中,一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2例。ST—T改变64例,占45.7%。  相似文献   

2.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威胁小儿健康和生命的多发病。自 1994年再次修改心肌炎诊断标准后[1] ,作者收集符合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 10 2例 ,将其相关检查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探讨各项检查在小儿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10 2例 ,其中男 6 2例 ,女 4 0例。首次发病年龄 4 0天~ 15岁 ,其中 4 0天~ 3岁 30例 ,~ 7岁 32例 ,~ 15岁 4 0例 ;病程 3个月以内 4 7例 ,3个月~ 1年 37例 ,>1年 18例 ,起病最短半天 ,病前或病中有诱因者 6 1例 ,占 6 9 6 % ,其…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78年7月~1980年10月期间,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68例,现将治疗情况及近期、远期疗效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一)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诊断均按九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拟订的诊断标准。男31例,女37例。年龄1个月以内2例,1月~1岁6例,1~3岁17例,3~7岁14例,7~14岁29例。(二) 临床类型及分期:根据临床及心电图表现,本组病例可分3个类型: 1.普通型:62例,其中以心律紊乱为主26  相似文献   

4.
龙艳丽 《当代医学》2010,16(36):43-44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电图的改变、原因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共70例(87.5%),包括单纯心律失常48例,伴ST改变11例,伴T波低平5例,伴T波倒置3例,伴Q-T间期延长3例;ST改变14例(17.5%);T波低平7例(8.75%);T波倒置6例(7.5%);Q-T间期延长5例(6.2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以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少部分病例可有ST-T改变及Q-T间期延长;心电图改变是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70年代后发病有增多趋势。对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我们用辅酶Q10胶囊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1998~1999年我院儿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病例,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1~13岁,平均7岁;发病时间5~12d,平均8.5d。临床病状有气短、乏力、心悸、多汗、面色苍黄等,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史。心电图检查均异常,其中室性早搏2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患儿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等。心电图多表现为频发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或B”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本组收集病例男88例,女92例。以学龄前期儿童发病率高。病因为较明显的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现将本组1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休息:患儿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及耗氧量。病情好转后可适当下床活动,总休息时间不少于3~6个月。休息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7.
狄庆仁 《当代医学》2011,17(6):59-5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29例(82.9%)患儿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查EKG:ST-T改变全部消失;室性早搏2例完全消失,3例早搏次数减少;1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4例顽固性室早或房早经加用心律平治疗后早搏消失或次数明显减少;1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多次出现心脑综合征。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对临床确诊有帮助,应早诊早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免发展为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4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结果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者226例(90.8%),其中伴有S-T段、T波改变者65例,仅有S-T段、T波改变者23例(9.2%)。在心律失常中过早搏动162例;异位性心动过速及房室颤动23例;传导阻滞67例;窦性心律失常32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动态心电图改变以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部分病例可仅有S-T段、T波改变;动态心电图改变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依据;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和(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显著的S-T段、T波改变多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
84年5月以前对2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到10年。一、分型:25例中,急性期20例:心大组7例(普通型、异位节律型、传导阻滞型各1例,心衰型4例),心不大组13例(普通型1例,异位节律型9例,传导阻滞型3例;恢复期2例;心大组普通型、心不大组异位节律型各1例,迁延期3例;心大组2例,心不大组1例,均为异位节律型;无慢性病例。二、随重资料:男14例,女11例。末次随访年龄11个月~21岁。15例正常,仅3例听诊有早搏,111例有心血管症状和心脏体征,发病时25例心电图均异常,随访  相似文献   

10.
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至今无特效疗法,仍坚持早期、综合等一般治疗原则。笔者自1994年开始加用中药黄芪单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收到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3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2年2月卫生部制订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中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条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4~54岁,平均38岁;病程1个月以内12例,1~3月6例,4~6月2例。全部病例除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症状外,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频发室性早搏8例,频发房性早搏2例,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住院的5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结果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心律失常,占发病率的91.6%,低电压占28.4%,传导阻滞占21.8%,ST-T改变占34.9%,Q-T间期延长占3.4%.58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出院时心电图检查有明显改善.结论 虽然心电图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导用药、估价心肌受损程度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例,均系男孩。年龄3~8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已8年。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头晕及持续性心动过缓。X线检查仅1例心影中度增大。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结性心律5例;窦房传导阻滞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房扑动及颤动1例。4例经阿托品试验为阳性。4例疑为病毒性心肌炎。2例病因不明,其中1例于胎儿期即有心动过缓,3岁时心电图示结性心律,心房扑动及颤动。文中介绍了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13.
6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吕耘 《海南医学》2005,16(2):77-77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心电图异常关系。方法 对6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59例(92.1%);ST-T段异常改变31例(48.4%);心律失常18例(28.1%);房室传导阻滞6例(9.3%);左心室肥大1例(1.5%);Q-T间期延长1例(1.5%);心电图正常的6例。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心电图异常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掌握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危人群,以便重点防治.方法对2年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暴发流行期间,该地区人群心电图普查有改变者以及部分自愿受检者166人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主要分析有关提示心肌及心脏传导系统受损改变的心电图指标.结果受检人群有关心肌受损的心电图改变率高达36.7%,T波改变最为多见,其次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频发室性早博.21~40岁、41~60岁两个年龄组的改变率分别为34.1%和48.3%,这两组的改变占总改变数的96.7%,改变中男女比例为14.1.结论心电图改变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流行特点相一致.心电图检查可能较早地发现急性心肌炎高危人群,便以对其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5.
按省市心肌炎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对10年间我院诊治的116例患者,就初诊时的心电图改变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116例,其中男63例,女53例,年龄3岁以下11例,3~7岁25例,7~14岁34例,14岁以上46例,急性期98例,恢复期5例,慢性期10例,后遗症期3例。二、各期心电图改变:1.急性期心电图以ST-T改变54例,占首位(47.4%)各类型早搏50例,占45%。各类型传导阻滞34例,占29.3%。房室增大13例,占11.2%,其它改变如窦性停搏、室上住心动过速及心室纤颤等4例占3.4%。2.恢复期中STT改变及过早搏动各占40.5%其中合并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探讨心电图检查对 10 0例小儿肺炎合伴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意义。方法 :全部病例均于就诊或住院当天进行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严重心律失常者行心电监护 ,仪器采用日本光电单导 10 7型心电图机。结果 :小儿肺炎合伴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电图异常者为 10 0 %。 1不同程度 ST- T改变 4 4例 ;2期前收缩 2 4例 ;3束支传导阻滞13例 ;4窦性心律失常 13例 ;5左室高电压 2例 ;6左室肥厚 2例 ;7Q- T间期延长 2例。结论 :心电图是心肌炎诊断最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2008年4月住院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采用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仪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心律失常,占发病率的91.7%,低电压占28.3%,传导阻滞占21.7%,ST-T改变占35.0%,Q-T间期延长占3.33%。6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出院时心电图检查有明显改善。结论:虽然心电图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导用药、估价心肌受损程度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郑海滨 《当代医学》2013,(9):147-148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特点,并与心肌酶进行比较。结果 45例患者中,有心电图改变35例,其中包括室性期前收缩16例,房性期前收缩12例,窦性心动过速5例,其他2例。心电图检查阳性率(77.78%)与心肌酶检查阳性率(5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多合并有心律失常,使用心电图检出率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引起三分支传导阻滞中的诊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引起三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结果本组8例患者心电图检查示6例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其中2例全身情况尚可,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4例描计心电图时即神志不清,全身情况差,其中死亡1例,3例好转出院。2例不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经对症治疗好转出院。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在首次心电图检查中,如出现QRS波群宽大、形态多变,须延长连续记录时间,以捕捉更多信息,提高三分支传导阻滞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我院儿科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住院人数为9703人,其中病毒性心肌炎75例,占0.77%;男40例,女35例;1岁以下月例,1~3岁14例,3岁以上40例。病例诊断标准全部符合1994年威海会议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均为急性期患儿。其中轻型51例,中型11例,重型10例。辅助检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30例,频发房性早搏10例,Sf-T改变20例,窦性心动过速19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空上性心动过速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2例,心肌梗塞样图型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