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硬化与无症状性脑梗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航  林敏 《高血压杂志》2006,14(6):439-44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无症状性脑梗死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50)和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114)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管腔直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程度。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发生率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92.0%和82.0%,显著高于没有无症状性脑梗死组(64.9%和58.8%;P=0.000和P=0.004);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38.0%,亦显著高于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7.0%,P=0.000)。与脑梗死病灶同侧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为69.8%,显著高于非梗死侧(35.1%,P=0.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有较高的发生率;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颅内梗死病灶有同侧相关性。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定期进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及早期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无症状性脑梗死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50)和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114)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管腔直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程度.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发生率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92.0%和82.0%,显著高于没有无症状性脑梗死组(64.9%和58.8%;P=0.000和P=0.004);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38.0%,亦显著高于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7.0%,P=0.000).与脑梗死病灶同侧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为69.8%,显著高于非梗死侧(35.1%,P=0.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有较高的发生率;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颅内梗死病灶有同侧相关性.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定期进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及早期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收集脑梗死及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158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分布及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结果(1)本组中51例存在颅外血管狭窄(颈动脉颅外段36例,椎动脉起始部15例);78例存在颅内动脉狭窄(狭窄动脉共181条,其中大脑中动脉81条、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48条、大脑前动脉22条、大脑后动脉21条、颈内动脉虹吸段9条)。(2)116例患者的颅外血管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共374个斑块形成(稳定斑块212个,不稳定斑块162个)。结论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动脉发生率最高;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发生率最高;颅内外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超声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于住院的7~10天行颈动脉超声和DSA。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的检测结果。结果对颅外颈动脉<70%的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两种方法检出率间无显著差异。对70%~99%的狭窄,两种方法检出率间有显著差别。对颅外段颈动脉斑块的检出,两种方法检出率间有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超声对颅外颈动脉<70%的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与DSA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对≥70%的颈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低于DSA,颈动脉超声对颅外段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高于DSA(%)。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以92例同期非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作对照。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分别P<0.001及<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MT增厚发生率、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峰值流速(PV)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能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并提供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AIS患者496例作为研究组,根据颈部彩超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n=179)、中度狭窄组(n=231)和重度狭窄组(n=86);根据神经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型组(n=182)、中型组(n=239)和重型组(n=75);根据狭窄血管数量将患者分为无血管狭窄组(n=150)、单支血管狭窄组(n=262)和多支血管狭窄组(n=84)。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2例作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检测受试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并分析HCY和hs-CRP水平与颈动脉狭窄之间的联系。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以及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和IMT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顺序为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三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和IMT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顺序为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三组不同狭窄血管数量患者血清中HCY、hs-CRP水平及和IM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顺序为多支血管狭窄组>单支血管狭窄组>无血管狭窄组;患者血清中HCY及hs-CRP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757、0.739,P=0.018、0.023);与A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呈正相关(r=0.742、0.713,P=0.022、0.031);与狭窄血管数量呈正相关(r=0.774、0.762,P=0.014、0.017)。结论 AIS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及IMT数值高于健康人群,同时HCY与hs-CRP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神经缺损程度及狭窄血管数量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诊断AIS的生化指标,并为临床治疗AIS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常见疾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颈动脉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1]。据国外资料报道,20%~30%的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性病变进行性发展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管狭窄程度越重,发生缺血性中风的机会越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寻找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血清标志物。通过对 12 0例定位于颈内动脉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软斑组、硬斑组和无斑块组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 84例患者于入院 3周后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水平。结果发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 72 .5 % (87例 ) ,颈动脉重度狭窄发生率为 4 .17%。梗死侧颈动脉软斑发生率 (32 .9% )高于非梗死侧 (16 .9% ) ,软斑组和硬斑组基质金属蛋白酶 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 ,而软斑组基质金属蛋白酶 9水平又高于硬斑组 (P <0 .0 5 )。结果提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可能以斑块居多 ,而重度狭窄发生率较低 ,软斑为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9可能是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一个潜在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循环颅内、外段血管斑块和狭窄分布特点及其与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60例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入院1周内检测血脂、血尿酸及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双侧前循环颅内、外段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管狭窄检出率明显升高(73.3%vs 91.3%,P<0.01),斑块发生率明显升高(55.0%vs 90.0%,P<0.01)。与颅外段血管中重度狭窄比较,颈动脉颅内段中重度狭窄明显增高(40.0%vs 60.0%,P<0.05)。结论颈动脉内的斑块形成及血管狭窄是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颈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较颅外段常见,但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的不稳定斑块居多。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84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外颈动脉,检测分析颅外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分布、狭窄度及超声分型。并将有症状侧与无症状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外颈动脉硬化斑块以软斑最为多见,其次为混合斑和溃疡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硬斑和扁平斑无明显差异;无症状侧斑块明显高于有症状侧斑块(60.34%比39.66%,P<0.01);且无症状侧颅外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侧(29.31%比6.70%,P<0.01)。结论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规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超声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病因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动静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分型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多发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斑块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软斑、复合斑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硬斑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MT为(1.03±0.22)mm,大于对照组的(0.67±0.23)mm(P0.05)。100例受检病人,32例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且造成管腔狭窄,狭窄率32.0%,其中狭窄程度为轻度19例,中度8例,重度3例,闭塞2例。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而言,颈动脉超声检查能有效、快速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斑块类型、分布作出鉴别,是脑血管疾病优良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勒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及健康者40例(对照组)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大小、形态、回声特征,颅内外动脉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不均质、不规则斑块的检出率及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颅外动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及颅内外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性质、分布特点及狭窄情况,探讨颈动脉斑块和狭窄的分布规律。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40例,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05例(TIA组),脑梗死患者235例(脑梗死组);又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54例),中年组(137例)和老年组(149例)。结果随年龄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家族史显著增加(P<0.01)。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TIA组(P<0.01);70%~99%血管狭窄斑块发生率高于50%~69%血管狭窄和<50%血管狭窄(P<0.01);老年组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中年组及青年组(P<0.01)。结论超声检查显示不稳定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更为密切,导致颈动脉狭窄的斑块中,以软斑块和混合性斑块多见。超声检查可以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及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硬斑和软斑的构成比及颈动脉的狭窄率。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病灶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程度越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头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特征。方法选择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13例(糖尿病组),另选取血糖正常脑梗死患者11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比较2组患者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分布。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83.8%,P=0.003)。糖尿病组颈动脉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3.7%、32.9%及13.4%,对照组颈动脉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9.9%、27.4%及1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1458个斑块中,软斑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外段,混合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对照组773个斑块中,软斑块主要位于大脑中动脉,混合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结论血糖升高使脑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概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部位和年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存在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4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44岁,12例)、中年组(45~59岁,45例)和老年组(≥60岁,87例)。通过CT血管造影检查,对脑动脉不同狭窄部位及年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44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中,共检测到病变血管414支,单支性血管狭窄24例(16.7%),多发性狭窄120例(83.3%,P<0.01)。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颅外动脉(60.4%vs 31.3%vs8.3%,P<0.01)。颅内、外动脉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单纯前循环狭窄和前后循环均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后循环狭窄(35.4%vs 41.7%vs 22.9%,P<0.05,P<0.01)。青年组和中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83.3%vs 75.6%vs 49.4%,P<0.05)。老年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12.6%vs 2.2%,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以多发性为主;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脑动脉狭窄分布有随年龄变化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征   总被引:102,自引:4,他引:102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连续行主动脉弓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成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196例 ,将其中 171例存在脑动脉狭窄的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 (18~4 4岁 )、中年组 (45~ 5 9岁 )及老年组 (≥ 6 0岁 ) ,分析脑动脉狭窄随年龄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  171例脑动脉狭窄的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80 .7% )明显高于颅外动脉 (5 6 .1% )。青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较高 ,主要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中年组及老年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的比例较高。颅外动脉病变数目随年龄不断增加(P <0 .0 0 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外。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有年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惠普彩色多普勒仪测定颈动脉,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部的图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外周血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果与高血压不伴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比,高血压伴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364.5±91.0mg/L比283.4±91.2mg/L)、软斑检出率(92.3%比52.4%)和右侧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57.65±7.34mm/s比52.41±7.97mm/s)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软斑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比硬斑组明显升高(319.7±93.6mg/L比252.2±77.9mg/L,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在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判别高血压病变的程度、预防脑梗死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临床采取正确的干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评价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和对照病例,记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内中膜厚度,确定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回声,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和对照病例比较,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斑块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是脑梗引起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且易出现于双侧颈动脉及脑部病灶同侧的颈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至颈动脉狭窄在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颈部血管彩超结果,1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狭窄106例(轻度狭窄42例、中度狭窄36例、重度狭窄28例)。将1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的hs-CRP、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伴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两比较发现,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均高于轻度狭窄患者,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原因,血清Hcy、hs-CRP水平与伴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狭窄愈重,血清Hcy、hs-CRP水平越高。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