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精神分裂症开放式管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开放式管理的效果。方法:对63例符合人组条件的复退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开放式管理组(下称开放组)(31例),实施24周的开放式管理,同时对照组(32例)沿用旧的管理模式,采用精神科住院护士观察量表(NOSIE)疗效评定,t检验。结果:开放组患者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个人卫生等积极因素明显提高,激惹、退缩、忧郁等消极因素明改善(P〈0.01)。对照组前后改善不明显。结论:开放式管理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军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2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S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作为评定效果的工具。结果:综合康复训练前PANSS、IPROS总分及各凶子分间无明显差异。与综合康复训练前比较,研究组PANSS量表阴性.反应缺乏及抑郁因子分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PRO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0.01);对照组PANSS量表的抑郁因子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长期住院的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技能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训练组按顺序给予语言训练、角色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共1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评定问卷(ITAQ)、精神分裂症主观生存质量评定量表(SQLS)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训练前后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技能训练组的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0.44,P〈0.01),其中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病理症状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t=0.64,P〈0.01;t=0.72,P〈0.01);GAS、ADL、SSPI和ITAQ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王萍  高林平 《实用医技》2007,14(36):4931-493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普通病房和康复科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6例,研究组(康复科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普通病房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进行一般治疗和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和一年后进行评定。结果:经康复训练一年后研究组患者的NOISE量表总分及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3个因子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分值,而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4个因子分和BPRS总分则明显低于入组时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除抑郁因子外,NOSIE量表其余各因子分及总分和BPRS量表总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另外,研究组除NOSIE量表中因子精神病表现外,其余各因子分及NOSIE量表总分和BPRS量表总分自身对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改变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性应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训练6个月,在训练前、中、后分别用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P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训练6个月后,研究组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ADLPI及PANSS总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行为训练能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动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杜云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65-1867
目的:探讨社会功能训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健康教育及家庭干预等措施。定期对两组患者观察效果。评定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同步性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的SANS评分、NOSIE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评分、SSPI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会功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患者积极参加人际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有较好的社交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阿立哌唑加西酞普兰)和对照组(阿立哌唑),每组30例。观察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阴性因子分在第4周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O.05),而对照组阴性因子分则在第8周末显著降低(P〈0.01),且第8、12周末研究组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O.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开放病区管理模式。方法选择符合人组标准的慢性精神病患者1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6例。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从人院的第1天开始住进开放式家庭病房,对照组患者住封闭式病房。在人院时、住院12周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住院12周后,研究组的BPRS总分和NOSIE-30各因子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SDSS的总分和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放病区管理模式能减少长期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的住院综合症的发生,有效地保持其社会功能,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病人影响。方法:将5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阴性症状量表(SANS),于实验前后分别进行效果评定。结果:研究组SANS各因子及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因子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NOSIE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总估计、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迟滞,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生活能力有助于病人康复,重返社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为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型的康复作用。方法:80名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给予行为矫正训练,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康复治疗,采用住院精神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PI),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个月评定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间ADLPI、IPROS总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参与集体活动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行为矫正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型的生活自理能力,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作用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护理角度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4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32例(对照组)和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护理治疗组32例(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疗程8周,采用SANS,SAPS,NOSIE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APS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NOSIE总积极因素分较对照组高,总消极因素分较对照组低,治疗组病情总体计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P〈0.01),对照组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整体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有明显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70 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工娱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12 周的社交技能训练.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定并比较两组入组时、干预后12 周末评分.结果:入组时两组各观察指标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干预后12 周末,干预组患者得PANSS 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IPROS 总分、社交能力、工疗情况、关心和兴趣、讲究卫生、生活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 - P〈0. 01).结论: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社会功能适应性训练对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长期住院导致社会功能下降的疗效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等社会功能适应训练,训练前、中、后分别用PANSS、IPROS、SCL-90量表评定。结果:两组间对照,研究组经治疗后在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和阴性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自身对照在工疗、生活、社交、关心等阴性症状方面有极显著差异、结论:社会功能适应圳练对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退、社会功能下降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邱友胜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2):432-433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将20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病程分成2组:研究组(病程〈5年)133例和对照组(病程≥5年)70例,采用自编《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项目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对照组无业者比例较多见(P〈0.05)。文化:研究组初中多见;对照组高中及以上多见,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婚姻:对照组离异比例较多见(P〈0.05)。研究组病前生活事件、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较多见(P〈0.05或P〈0.01)。研究组关系妄想较多见,对照组自语自笑、阴性症状较多见(P〈0.05或P〈0.01)。2组间疗效差异不明显,对照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更广泛(P〈0.05)。结论:不同病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文化、职业、婚姻、诱因、起病形式、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差别。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综合性康复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人组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每天由康复护士带领去康复中心参加综合性康复技能训练;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两组对照观察6个月。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康复组IPROS各因子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因子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康复组NOSIE总分和总积极因素较对照组高,总消极因素较对照组低(P〈o.01)。结论:康复技能训练能显著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动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衰退,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为其重返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园农康复治疗,探讨园农康复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人组标准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78例进行6个月的系统园农康复治疗,对康复治疗前后的SANS、SF-36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SANS分值有显著降低,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各因子分值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园农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元化康复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九病区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本院其他科室同类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康复训练,观察6个月,在训练前后分别用自制的行为评定量表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6个月后,研究组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自制的行为评定量表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分值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元化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动、衰退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出院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兰  司桂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47-1848
目的:探讨出院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46例,实施出院前健康教育;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为7.0%,对照组复发率为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85,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有效降低复发率,是改善患者近期疗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培酮(维思通)合用帕罗西汀(乐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病程达两年以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合用帕罗西汀及单用利培酮治疗,疗程12周,用PANSS、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PANSS量表阴性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对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组要求分为两组,研究组48人为住院期间参加职业治疗,社会功能训练,出院后继续社区康复;对照组48人为普通病区住院没参加过职业治疗。评定工具为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区康复量表(ADL)。结果 经过职业治疗病人回归社会区康复者其生活能力,社会技能、症状改善较没参加过职业治疗明显改善。PANSS、IPROS及ADL量表总分比社会康复前明显下降(P〈0.01)逐步回归分析ADL评分与IPROS、PSNSS总分呈线性关系(P〈0.05)。结论 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明显作用,提高患者社区康复兴趣,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