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1996-2010 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0 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0 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5 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5 例.入院后7 例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33 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其中2 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6 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 坏死肠管切除术,2 例行人工血管旁路术,30 例行坏死肠管切除术.术后均行肝素等抗凝治疗.8 例死亡,总病死率20%.结论 对腹部剧痛且症状与体征分离,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可能.早期诊断、早期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6月~2008年12月诊治的9例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惠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惠者中,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7例,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1例.手术治疗8例,4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转院后治愈,共3例死亡.结论 肠系膜缺血性肠梗阻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困难较大,容易延误诊断,且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诊断是关键,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MI)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例行腹腔镜探查的AMI临床资料,对其基础疾病、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病例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2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MAT)3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1例,无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NOMI)诊断病例.6例行腹腔镜探查病例中,镜下肠切除吻合4例,因肠管广泛坏死或需行肠造瘘术而中转开腹2例.经治疗,4例治愈出院,1例因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经住院治疗92 d后好转出院,1例术后发生肠瘘或因脓毒血症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而死亡.结论:在疑似AMI病例中尽早运用腹腔镜探查,可提高AMI的整体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提出急诊早期诊治原则.方法 对2004-2008年5月在同仁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确诊的2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例确诊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患者中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16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例;首诊时确诊5例,余20例在诊断为其他疾病并对症处理病情不缓解后被确诊.首诊确诊的5例早期保守治疗后治愈,18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行手术取出栓子、坏死肠管切除加端端吻合术10例及单纯坏死肠切除并吻合术8例;2例因全身情况恶化未行手术死亡.共死亡9例.结论 急诊早期应提高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警惕,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急性血运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血运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抗凝治疗,合并手术治疗22例,该组病例总死亡率为28.6%(10/35),造成血运障碍的原因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9例,死亡4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6例,死亡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0例,死亡4例.CT、MRI以及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的确诊率分别为72.2%(13/18)、77.8%(7/9)和90.9%(10/11).结论急性血运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困难,一旦延误治疗则死亡率较高.CT和MRI检查对确诊有辅助意义,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是诊断的较特异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意义及血管内溶栓治疗的效果. 方法 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急腹症病人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采取取栓加洛栓治疗. 结果 6例病人溶栓均获成功,血管再通.2例术后恢复良好,2例治疗后肠梗阻症状未缓解行坏死肠管部分切除,2例病人洛栓时间较晚分别于术后29、35小时死亡. 结论 发病早期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DSA)或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GTA),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发病9小时内)血管内治疗可避免肠坏死的发生,提高本病治愈率(66.67%).  相似文献   

7.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5例,急性肠系膜下动脉栓塞1例,6例均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全部手术治疗,治愈5例,死亡1例。3例随访健在,1例随访3个月后死于其他疾病,1例失访。结论:增强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近10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2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率为77.3%,2例非手术治疗者均死亡(病死率100.0%).20例经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单纯坏死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3例死亡(病死率60.0%);15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坏死肠管切除,5例死亡(病死率33.3%).总病死率为45.5%.结论 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突然出现腹部疼痛,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桂塞的可能.CTA是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早诊断、早期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男13例,女1例;年龄32~65岁。患者均表现为起病急,病史短;首发症状;腹痛11例,腹胀2例,血便1例,入院时均无腹膜炎表现。所有患者行腹部平扫+增强CT,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除1例患者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外,其余13例行腔内治疗,其中12例行肠系膜上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后4~9d开始恢复正常饮食进食后均无腹痛、腹胀不适肛门排气、排便通畅住院时间7~15d所有患者均胃肠功能恢复出院无死亡病例。出院后失访2例,其余12例接受规律、长期的随访,均存活,无不适症状,饮食正常,大便规律。结论 尽早确诊、及时治疗能显著提高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愈率,在没有肠坏死的情况下介入治疗可作为第一选择方案,必要时可行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病因和临床特点进行初步分析 ,探讨其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讨论分析。结果 本组 9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 ,4例合并冠心病 ,3例有肢体动脉栓塞史。均以突发急剧腹痛为首发症状。术前确诊 6例 ,误诊 9例。 2例急诊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余 13例 ,行小肠部分切除术 2例 ,小肠大部切除术 7例 ,小肠广泛切除及右半结肠切除术 4例。 10例死于术后 1个月内 ,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或肢体动脉栓塞病史患者的突发急剧腹痛 ,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可能。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可避免肠坏死或缩小肠管切除范围。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对部分病例行动脉内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MI)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2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5例症状、体征均消失,肠道功能恢复治愈出院。13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9例治愈出院,4例因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经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愈出院。结论早期溶栓和及时的坏死肠管切除术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具有临床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7年收治的14例肠系膜血管闭塞病人诊治情况。结果14例中肠系膜动脉栓塞9例(64.3%),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2例(14.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3例(21.4%)。9例肠系膜动脉栓塞及2例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采用手术治疗,3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手术1例,溶栓治疗2例。死亡4例(28.6%)。行肠系膜血管造影10例,均明确诊断(100%)。结论肠系膜血管闭塞早期选择有效的诊断方法、恰当治疗手段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8月~2010年9月收治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和(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9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3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例.介入治疗3例,痊愈2例,1例中转手术,手术11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4.3%.结论 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应有深刻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26例AMI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获得正确诊断的仅6例。22例行手术治疗,2次手术4例。治愈16例,死亡10例。随访0.5~5年,3例失访,3例患者于随访期间死亡。结论:该病诊断特异性较差,早期诊断、手术切除坏死肠管、术后抗凝治疗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肠系膜缺血综合征(acute mesenteric ischemic syndrome,AMIS)临床上较少见,但近年来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增多和人类寿命的延长,此类疾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故临床上应重视该疾患的诊断和治疗[1].急性肠系膜缺血综合征主要包括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和非闭塞性肠系膜供血不足,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很差[1,2].本文对收治的21例AMI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孙文波 《医学综述》2008,14(10):1597-1598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术前确诊6例,其余经手术或尸检证实。2例危重患者未及手术死于中毒性休克和心肺功能衰竭,1例确诊后出院,院外死亡。其余20例均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7例,治愈13例。结论剧烈而没有相应体征的腹痛、器质性和并发心房纤颤的心脏病、胃肠排空异常是该病的三联征,有助于早期诊断,选择性动脉造影有重要诊断意义。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探查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7例存活,7例死亡),另2例行保守治疗.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及腹部CT对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有重要意义,对早期切除坏死肠管及术后使用抗凝剂在减少死亡率及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和非闭塞性肠系膜供血不足,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很差。现对我院1993年8月~2002年2月间收治的21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对2004-2005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行坏死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同时术中进行肠系膜上动脉溶栓,1例死亡,4例痊愈,死亡率20%。[结论]早期手术加术中溶栓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张惠萍  梁笑霞  黄惠玲 《当代医学》2011,17(25):129-130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选择性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24h确诊7例,并行肠系膜上动脉选择性溶栓治疗,3例患者因超过24h确诊,患者病情危重被迫放弃治疗。结果 7例发病24h能确诊患者无胃肠道坏死,胃肠功能恢复出院。结论早期诊断、行选择性溶栓治疗及专业护理是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