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计数在以补肾中药为主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为重型再障)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西苑医院血液科病房住院治疗的重型再障患者151例,有11例不能评价疗效,6例在ATG/ALG治疗前有严重感染,治疗后1个月内死亡,5例在ATG/ALG治疗后立即出院,随后失访,所以,实际可随访的有效病例140例。所有患者治疗上以补肾中药为主联合ALG/ATG,并后期辅以环孢霉素A、雄性激素和造血生长因子等治疗。结果:140例患者中,治愈37例,缓解35例,进步44例,无效24例,有效率83. 1%;补肾中药联合ATG/ALG治疗前,20~40岁患者的网织红细胞计数10×109L-1,其疗效较好(P=0. 025),而20岁以下、40~60岁、60岁以上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 368,P=0. 323,P=0. 395);以补肾中药为主联合ATG/ALG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网织红细胞计数10×109L-1的患者疗效更显著(P=0. 003,P=0. 006,P=0. 001,P=0. 035);补肾中药联合ATG/ALG治疗后1~6个月,网织红细胞计数10×109L-1~20×109L-1和20×109L-1组的1年、3年、5年和10年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优于网织红细胞计数10×109L-1(P=0. 007,P=0. 023,P=0. 002,P=0. 002);治疗后2个月和3个月,网织红细胞计数10×109L-1~20×109L-1的累积生存率最高,其1年、3年、5年和10年的累积生存率皆为100%、100%、100%和100%;治疗后6个月,网织红细胞计数10×109L-1~20×109L-1的累积生存率较高,网织红细胞计数20×109L-1的累积生存率最高,其1年、3年、5年和10年的累积生存率皆为100%,96. 0%,89. 1%和89. 1%。结论:网织红细胞计数在以补肾中药为主ATG/ALG治疗重型再障的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早期预测临床疗效、预估患者累积生存率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16岁,因发热并肛周不适7个月于2011年3月5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7月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发热症状,最高至39℃.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无肛门疼痛,无脓血便.前往当地医院查体无明显异常,查血常规WBC 30×109 L-1,当地医院考虑肺部疾病.给予联合使用抗生素及降温对症治疗(具体不详),持续输液2周,患者体温下降,仍有低烧症状,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复查血常规示WBC 10×109 L-1.  相似文献   

3.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7岁,肺癌术后.2007年2月15日在本院门诊做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红细胞及其相关参数均正常,但血小板仅为19×109L-1.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所有入组者均为本院2006 - 08~ 2010 - 12确诊的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共60例.化疗后白细胞在(2.0×109 ~4.0×109)·L-1之间,中性粒细胞≥1.0×109·L-1;化疗前白细胞≥4.0×109·L-1;心肝肾功能正常;合并发热、感染者排除入组.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35岁;白细胞分度[1]:1度13例,2度17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52岁;白细胞分度:1度13例,2度17例.2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2岁。患者5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咳嗽、咳咖啡色痰,有臭味,痰量每日30 mL左右,症状出现14 d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16.4×109.L-1,胸片提示"右肺空洞,肺脓肿",当  相似文献   

6.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46岁,因劳累后出现腰部及左臀股部酸痛,疼痛沿左侧臀部向大腿后外侧、前侧、内侧放射4 d到本院脊柱科就诊,以"骶髂关节错位"收住入院.摄X线片示:骨盆退行性病变;腰椎MRI示:腰4-5椎间盘轻度突出;查血常规示:WBC 4.0×109 L-1,N 71.4%,RBC 4.6×1012 L-1,Plt 157×109 L-1;血沉21 mm/h,CRP 6.5 mg/L.予以甘露醇250 mL静滴脱水消肿,地塞米松10 mg静滴镇痛消炎,美洛昔康片口服减轻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王春丽  白玉 《中医正骨》2014,(2):16-18,21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参茸痨疽丸治疗虚寒型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虚寒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3例.A组采用常规手术抗生素治疗,B组采用常规手术抗生素联合参茸痨疽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治疗1个疗程后的生化指标和治疗4个疗程后免疫指标.结果:①临床疗效.治疗后1年A组治愈31例、好转37例、无效25例,B组治愈62例、好转25例、无效6例.B组临床疗效优于A组(Z=-2.405,P=0.019).②生化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A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3±2.54) 109个·L-1,(5.92±1.64)109个·L-1,t=6.362,P=0.042;(14.16±2.75)mm·h-1,(6.27±3.24)mm·h-1,t=7.238,P =0.034;(2.74±0.78)mg·L-1,(1.76±0.56)mg·L-1,t=5.149,P=0.027].③免疫指标.治疗4个疗程后A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及免疫球蛋白G含量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6±0.27)ng·mL-1,(3.46±0.33)ng·mL-1,t=-7.127,P=0.026;(13.64±2.49)pg· mL-1,(25.08±3.36)pg· mL-1,t=-5.536,P=0.035;(3.75±1.61)mg· mL-1,(5.95±1.76)mg· mL-1,t=-4.268,P=0.028].结论:手术联合参茸痨疽丸可有效降低虚寒型慢性骨髓炎患者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沉降率和超敏C反应蛋白,提高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及免疫球蛋白G含量,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手术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是泌尿系统可能有严重疾病的讯号.离心沉淀尿中≥3个红细胞/HP,或非离心尿液中》1个红细胞/HP,或1 h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0×109 L-1,或12 h尿沉渣计数超过500×109 L-1,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则称为血尿.尿中血液越多,血色越明显,血尿的颜色又与尿液pH有关,在酸度较高的尿中,血尿呈棕褐色.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 mL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  相似文献   

9.
1病历介绍患者,女,40岁,因多汗、消瘦、乏力就诊。查促甲状腺素(TSH)0.12 mIU/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7.5 pmol/L,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24.8 pmol/L。血WBC 6.1×109L-1,N 3.5×109L-1,L 1.9×109L-1,Hb 118 g/L。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予他巴唑10 mg 3次/d、维乐生2片3次/d口服,7 d后患者因畏冷、发热再次就诊。查血WBC0.8×109L-1,N 0×109L-1,L 0×109L-1。诊断为粒细胞缺乏症。入院后经严密消毒隔离、抗感染、使用重组人粒多集落刺激因子、支持、输血等治疗,第10天查血WBC 4.2×109L-1,N 3.5×109L-1,L 1…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80岁,于2006年2月因血小板减少15个月,双下肢瘀点、水肿20 d人院.患者于2004年11月在常规体检时发现血小板减少至32×109 L-1,B超检查无肝脾肿大,骨髓象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泼尼松20mg/d治疗,血小板一直波动在(40~70)×109 L-1,泼尼松缓慢减量,入院前15 d停用.停药后患者双下肢又出现瘀点、瘀斑,逐渐增多,无咳嗽咳痰,复查血小板为28×109 L-1.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双下肢散在瘀点、瘀斑.入院后查肝炎系列、抗核抗体系列、免疫系列、肿瘤标志物均阴性,骨髓象未见明显异常,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泼尼松30 mg/d治疗,1周后血小板正常,下肢出血点消退,后泼尼松缓慢减量,血小板稳定在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88岁,因发热入院.体温39.0℃,胸片明确诊断为双下肺炎症.血常规示:白细胞7.35×109 L-1,血小板149×109 L-1.开始给予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抗感染治疗,体温波动于37.3~38.5℃,患者既往有老年痴呆病史,留取痰标本困难,直至入院第3天通过吸痰才留取痰标本,考虑抗炎效果差,于入院第4天加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枸橼酸二氢钠联合抗感染,同时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7.75×109 L-1,血小板150×109 L-1.注射用阿奇霉素使用4d体温均波动于36.8~37.6℃,再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6×109 L-1,血小板22×109 L-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发病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40例患者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和布洛芬治疗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通痹汤,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沉(ESR),慢反应物质(cRP)及免疫球蛋白A(IgA)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ESR,CRP及IgA分别为(8.05 ±3.02)mm·h-1,(7.25±3.52)mg·L-1,(1.58±0.87) mg·L-1,对照组ESR,CRP及IgA分别为(14.56±6.12)mm·h-1,(12.32±6.27) mg·L-1,(3.02±0.89)mg·L-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5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近指间关节肿痛,伴晨僵,渐四肢多关节肿痛,遇阴雨天加重,无发热.查心肺肝胆肾未见明显异常,严重时实验室检查RF 1:80,ASO≥800,ESR 25mm·h-1,RBC 3.5×1012·L-1,HGB 108G·L-1,WBC 13.4×102·L-1,N 0.89,ALT 25,TTT 8,SB4.38μmol·L-1,T 70,A 34,A/G=0.94:1.X线片示诸关节骨质未见异常.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服药后症状改善,但病情反复发作在5年之久.渐患者无诱因出现双颊部蝶形红斑,且伴脱发,腰痛,详问患者有面部红斑7年,夏重冬轻,反复发作.查眼睑无水肿,面部蝶形红斑,毛发欠光泽,脱发,皮肤无黄染、肝掌及蜘蛛痣,心肺肝胆未见异常,怀疑为SLE的皮肤、关节、内脏损害.检查抗核抗体为1:640,抗双链DNA抗体( ),C反应蛋白异常,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无异常.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采用活血化瘀及激素等对症治疗,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趋于正常而出院.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5岁。4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左外踝下肿块,渐大,伴肿胀疼痛。1个半月前因疼痛加重就诊,X线片示左跟骨骨骺线内段多个小低密度骨质破坏区,诊断为左跟骨骨髓炎。于2004年9月13日于局部麻醉下行左跟骨切开引流死骨清除术,术后常规抗感染、止痛治疗,切口冲洗、引流、换药。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缓解1周,又逐渐间歇性加重,渐变为持续性疼痛,夜间加剧。伴低热,体温波动于37.5~38℃之间,WBC 11.8×109·L-1,HG100g·L-1,ESR40mm·h-1。切口内分泌物涂片检查未发现脓细胞,细菌培养阴性。再次复查X线片示左跟骨密度增高,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95年3月14日接诊一36岁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时白细胞1.5×109/L,红细胞1.2×1012/L,血红蛋白30g/L,血小板1.3×109/L,网织红细胞0.1×109/L.  相似文献   

16.
癃闭治验2则     
石成义 《北京中医》2010,(6):446-446
1肺热壅盛证 患者,男,38岁,2009年4月28日初诊。患者1周前因受风寒后出现发热、鼻塞、周身酸痛,小便点滴而出,曾到某院内科门诊就诊,查血常规:WBC9.0×109·L-1,中性65%,淋巴30%,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感冒通、朴热息痛,服后发热、鼻塞等症减轻,但仍存周身酸痛,乏力,小便点滴而下,靠导尿维持小便排泄。  相似文献   

17.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方法以化疗为主,CHOP方案至今仍被认为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用该方案治疗的患者远期生存率可达40%,但仍有50%~60%的患者最终会复发[1]。笔者2002年9月—2006年10月采用ESHAP方案治疗38例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NHL患者,并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上述时期本院收治38例侵袭性NHL患者,女14例,男24例,中位年龄46岁(17~70岁),全身功能状态评分0~3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外周血白细胞≥3.5×109L-1,血小板≥100×109L-1,肝肾功能基本正常。1·2 ESHAP方案VP-16 60…  相似文献   

18.
炎琥宁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病原学证实90%以上为病毒感染。2002年1月—2004年11月,本院采用炎琥宁针剂(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本院诊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12例,均符合文献[1]有关诊断标准,除外明显细菌感染,如链球菌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与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等。患儿年龄6个月~14岁,伴发热或无热,初诊血白细胞<10×109L-1,中性粒细胞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患儿一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应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在巩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单双数进行分组,100例单数入院者为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白介素(rhIL)–11治疗,100例双数入院者为观察组,采用rhTPO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化疗后4 d,组间在血小板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后12 h及化疗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恢复至70×109·L-1所需时间及恢复至100×109·L-1的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rhTPO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小板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22岁,3d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后又发热,自服头孢氨苄胶囊未见好转而来我院就诊.查体:T 38.9℃,P 92次/min,R 22次/min,BP 126/78 mmHg(1mmHg=0.133 kPa),咽部充血,扁桃体Ⅲ度肿大,有脓点,心肺(-).实验室检查:RBC 4.5×1012 L-1,WBC 15.0×109 L-1,N 0.85,Hb 135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