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恶性综合征是抗精神病药的一种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多见于传统药,一旦发生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精神病药的问世,恶性综合征更加少见.我科于2004年收住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恶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误诊、诊断及治疗.结果 本病误诊率较高,高效价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易发生本症,发病与给药剂量过大,不恰当联合用药有关.时间多在用药1周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亦可发生,但发病时间多较晚.本病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停用致病药物,提供支持和对症治疗、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必要时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及硝苯呋海因等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等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结论 恶性综合征是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对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32例恶性综合征的产生原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为了解国人抗精神病药物致合恶性综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对本院2例恶性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外院会诊1例恶性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资料及国内有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以肌强直、发热、意识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为主,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结论引起恶性综合征,可由高效价精神药物,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等引起。作者认为可能与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慢代谢型、超慢代谢超型及不代谢型三种形式有关,在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最好是单一用药,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观察疗效等,如发生,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血透等处理,是治疗恶性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抗精神病药物导致恶性综合征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使用Levenson对恶性综合征的确认标准,系统分析36例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在所有36例患者当中,超过90%的患者在服用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此类药物的临床表现是发热、肌肉张力升高、意识不清、血清中肌酸磷酸酶含量增加或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需要对这些患者停药后,进行对症治疗,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结论:尽早发现和处理恶性综合征,对于患者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临床诊治抗精神病药物联用致恶性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女性患者,50岁,2013年2月因精神分裂症入住当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治疗,3月5日左右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转入我院治疗,当时无明显咳嗽咳痰、无胸闷气急,神志清,予对症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效果不明显。3月14日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为进一步治疗,于3月16日转入我院急诊科,入急诊时  相似文献   

10.
程明加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1):F004-F004
恶性综合征(Neurolepfic Maligrmnt Syndrome,Malir综合征,NMS)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严重副作用,临床上较少见。临床表现为显著的帕金森综合征(肌肉强直、运动不能、木僵、缄默、构音或吞咽困难)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汗、流涎、血压不稳、心动过速、体温增高),可出现意识障碍、急性肾衰,死亡率约20%~30%。2003年4月我院收治1例NMS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NMS)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治愈,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有效的对症护理及全面的出院指导,是减少NMS发生和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恶性综合征是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较为严重的副作用 ,通常可有前驱症状 ,如较明显的肌肉强直、震颤、吞咽困难、精神萎糜 ,同时体温升高。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可较快恢复 ,如处理不当病情继续发展 ,体温可高达到 40℃以上 ,出现意识障碍以至昏迷 ,伴发呼吸困难 ,周围循环衰竭 ,心律不齐 ,血压波动 ,严重导致死亡。因此 ,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副作用 ,及早发现恶性综合征的前驱症状 ,对采取有效抢救措施挽救病人生命具有决定性作用。1 典型病例患者男 ,1994年 8月入院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史 8年 ,反复住院 ,本次住院选用氯丙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Neurotleptic Malgnant Syndrome NMS)特点,治疗及护理。方法:对14例NM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疗效满意,无1例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由于及早停药治疗,未发展成恶性综合征,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有助于正确诊断治疗,减少并发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蒙海工  黄玲  梁亚志  龙先强  冯昌生 《广西医学》2004,26(10):1529-1530
1 病例简介  患者 ,女 ,4 6岁 ,精神分裂症 2 3年。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入院前一周 ,因病情加重 ,家属自行加大氯氮平药量 ,患者出现沉默不语 ,不进食 ,卧床不起 ,全身肌胀力增高 ,违拗 ,于 2 0 0 3年 10月 2 0日急诊入院。入院诊断 :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即予舒必利治疗 ,渐  相似文献   

17.
左旋多巴突然停药而致恶性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君  杨学军 《北京医学》1998,20(1):54-55
左旋多巴突然停药而致恶性综合征刘君杨学军李鸿培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melignantsyndrome,NMS)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发生于帕金森氏病患者突然停用左多巴类(L-dopa)药物,也可见于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8.
19.
恶性综合征的易感因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景梨 《中级医刊》1997,32(12):24-26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