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抢救成功,院前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成功率90.8%9例死亡,其中实施院前急救前心跳、呼吸已停止4例,合并严重多发伤,回院后出现心跳、呼吸停止5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伤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成活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2007,2008年1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情况。结果按急性脑损伤临床分级标准进行伤情评估,急救现场行气管插管者40例,冰袋降温者68例,使用甘露醇或速尿者147例,院前死亡者共15例,死亡率8.92%。结论医护人员进行准确的现场伤情评估并急救,不“抬起就走”,重视院前急救,有利于降低伤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入院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由现场送入医院,入院前未采取措施急救,在入院后采取相应医疗措施;实验组全程采取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死亡率、救治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死亡7例,存活23例,死亡率为23.33%;对照组死亡15例,存活15例,死亡率为50.00%。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救治时间(7.1±1.3)h短于对照组的(9.1±1.4)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现场及转运途中的积极治疗有利于治疗有效率提升,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患者救治时间,院前急救在临床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最佳方法。方法总结16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抢救与护理经过。结果 168例中155例抢救成功(92.3%),13例死亡。结论有效的急救措施及精细的临床护理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成功的关键,护士过硬-的护理技术,密切的病情观察,准确的预后估计,及时的处理办法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重型颅脑损伤90例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做到了抢救及时、处理快速、准确、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而熟练掌握颅脑损伤急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陈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463-464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选择2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上述患者就诊后给予全面护理,通过对上述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总结,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上述2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施行以上全面护理措施后,治愈13例(46.4%),显效12例(42.9%),有效1例(3.6%),无效1例(3.6%),死亡1例(3.6%),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病26例,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率92.9%(26/28)。结论护理人员在整个疾病的救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对本院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组:由本院急诊中心出车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对照组:由边远基层卫生院转入路途1h以上患者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院前急救成功6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94.2%;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院前急救成功28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80%,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χ2=5.0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成活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急诊科出诊院前急救的40例(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家属送至医院急救的40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病情况、急救方法、急救反应时间、院内治疗情况以及临床并发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75.2±5.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56.2±23.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12.50%、心力衰竭发生率20.00%、死亡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克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能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高淑琴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100-101
目的:探讨酒后驾驶摩托车所致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及措施,以提高后期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4月~2009年12月酒后驾驶摩托车所致的颅脑损伤患者45例的现场急救及护理情况。结果:45例酒后驾驶摩托车所致颅脑损伤,患者中单纯型颅脑外伤27例,重型颅脑外伤18例。23例经现场抢救后送往ICU进一步治疗;10例经抢救后病情稳定行手术治疗;9例经CT常规检查后送神经外科继续治疗;3例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而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3.3%。结论:现场急救及护理可提高酒后驾驶摩托车所致颅脑损伤患者后期治疗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 68例患者中65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6%。结论做好院前急救与护理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车祸致重度颅脑外伤的急救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因车祸导致颅脑损伤的患者3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入院前的急救护理过程及临床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因车祸导致颅脑损伤患者中,抢救成功者25例(83.33%),5例未抢救成功者中3例(10.0%)入院前死亡,2例(6.67%)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采用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提高因车祸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具有一定意义,能一定程度的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预后质量,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好转46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4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救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法选取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70例,按照急救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与研究组(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救治效果及预后变化。结果: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预后良好率均低于研究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14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转入急诊后的APS和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预后评价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急诊反应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和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急救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F病例,并对其40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4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F患者康复7例、好转10例、中残13例、重残3例、死亡7例(17.5%).结论 在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提高预见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治疗观察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ARF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2月至2009年6月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后1d内死亡15例,1~3d 18例,4~7d 22例,超过7d 5例,最短30min,最长115d。脑损伤过重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49例,严重合并伤伴休克死亡4例,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2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死亡2例,严重肺部感染死亡2例,长期消耗衰竭死亡1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者应积极救治,及时纠正休克,减少继发性损伤,对症支持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重视营养支持,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孙娜 《中国实用医药》2014,(24):232-23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73例研究对象中45例经急诊救治行手术治疗,27例研究对象经急救及护理后转入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1例研究对象因抢救无效死亡,其抢救成功率为98.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而及早明确判断并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急救治疗及护理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评价急救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对急诊科自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按照GCS进行评分,36例为GCS3~5分,44例为GCS6~8分;其中32例恢复良好,23例为中残,15例为重残,10例最终死亡。结论在紧急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必须分秒必争,积极配合,密切注视病情,尽早抢救,给予有条不紊的各项急救护理措施,才能使患者的死亡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急救的80例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被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是81.25%,另外15例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是18.75%。结论对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伤残和死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急诊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效用,总结急救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路径,评价急救效果,分析影响急救效果因素。结果 155例患者均安全送抵医院,病情得到有效控制,5例病情相对恶化,低于同期全院急性脑血管事件死亡率5.31%(6/113),5例病情恶化者,发病至接受院前急救时间(49.2±10.4)min高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55例均获得院前救护时间(35.0±8.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有助于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死亡率;发病至获得院前急救时间是影响急救效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