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肢体瘫痪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等的影响。方法200例首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对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疗法;时间为21 d,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疗效,每周评定1次。结果第7天疗效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单元疗法在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恢复上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并且在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结果:经治疗,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其肌力,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细胞再生,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80例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安全可靠,在保证愈合条件的前提下,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机体炎性细胞因子进行降低,与常规治疗进行互补,使得患者机体康复进程加快,能够对患者生存质量以及预后改善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以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4例,对照组162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胞二磷胆碱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进行步长脑心通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7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治疗显效,13例患者治疗有效,10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23例患者痊愈,12例患者治疗显效,12例患者治疗有效,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步长脑心通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周期疗法治疗功能失调型闭经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所致闭经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西医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周期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效果。结果 (1)短期疗效:实验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2例,短期治疗有效率为95.34%;(2)长期疗效: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3例,长期治疗有效率为93.02%。实验组短期疗效、长期疗效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周期疗法治疗功能失调所致继发性闭经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并与仅采用西医西医卒中单元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15d和30d时BI、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史柯 《中国实用医药》2013,(24):165-166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6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老年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缺血性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的采用西医治疗),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综合分析评定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6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老年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该病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有效的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灯盏细辛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保证基本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298例和对照组87例。治疗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qd,连续14 d;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qd。均连续14 d。分别于用药后15 d采用NIHSS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定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性。结果用药前两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灯盏细辛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门诊或住院年龄慢性盆腔炎性包块120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甲硝唑250ml,头孢曲松针2g,12h/次静脉滴注。治疗组采用对照组加中药灌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进行治疗一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及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时由于治疗困难,疗效差,应该采用综合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保留灌肠疗效确切,易于操作,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例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保护未受损脑组织,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癫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癫痫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癫痫症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症状,并且能够有效克制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研究探讨。方法对我院接收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奇偶分2组,对照组(n=30)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n=30)实施常规治疗与中药结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且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可改善患者血压变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健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176-17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40例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半夏泻心汤。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胃镜以及HP检测。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总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缺血性中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组。前者采用西医疗法,后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6.6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疗法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方结合西医综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科8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化痰通络方结合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医综合疗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各种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方治疗,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