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失眠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103例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失眠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病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并施以穴位按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五行音乐疗法。在干预前、干预4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4个疗程后,观察组及对照组血压、睡眠及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79%vs 66.00%、83.02%vs 68.00%、88.68%vs8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PSQI总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各维度得分,除日间功能外,2组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以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五行音乐疗法能改善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失眠,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穴位按摩对双心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及穴位按摩。两组患者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音乐疗法配合穴位按摩在改善双心疾病诸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疲倦乏力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配合穴位按摩改善双心疾病患者症状,临床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五行音乐疗法应用于普通胃镜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穴位按摩配合五行音乐干预。结果观察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较对照组稳定,患者主观感受更好。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有利于减轻普通胃镜检查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成人康复科住院部住院PSD患者126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表(SF-36)得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7%。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组HAMD、PQSI及中医症状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各个维度的SF-36得分均有明显上升,且治疗前相比(P0.05);观察组RE、VT、BP、MH及GH这五个维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及睡眠障碍程度,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五行音乐疗法促进产后泌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成对照A、B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A组进行穴位按摩,对照B组进行五行音乐疗法,观察组联合应用穴位按摩及五行音乐疗法。观察三组产妇在产后72h泌乳量、乳房饱满程度以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72h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与五行音乐疗法联合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焦虑,显著提高产妇产后泌乳量,满足新生儿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肾气亏虚型便秘的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芪蓉润肠口服液口服。观察组加用腹部按摩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便秘缓解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腹部不适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QOL生活质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水平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按摩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肾气亏虚型便秘疗效确切,可加速大便恢复正常,促进症状消退,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结果:干预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多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良肢位摆放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更有效的综合疗法,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肢体活动能力的恢复。方法选取54例脑梗死恢复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2组均进行康复综合训练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良肢位摆放,观察组进行穴位按摩配合良肢位摆放。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活动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增高更为显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良肢位摆放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穴位按摩乳房配合音乐疗法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剖宫产的16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2 d两组产妇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产后第3天对照组继续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乳房配合音乐疗法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每日的乳汁分泌量。结果:乳房穴位按摩及音乐疗法后,观察组产妇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乳房胀痛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乳房配合音乐疗法能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球后穴配合眼周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72例视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以常规针刺球后穴加眼周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单纯眼周穴位按摩,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均能改善视疲劳的症状,观察组对眼胀痛、干涩不舒、视物模糊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UT、SI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L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球后穴配合眼周穴位按摩对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疗效肯定,且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眼周穴位按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穴位按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穴位按摩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变化情况,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PG,FINS均明显减低,ISI明显升高(P0.05),其中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穴位按摩治疗2型糖尿病可降低血糖,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心脏神经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加减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炙甘草汤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电针配合风市穴穴位注射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8.6%,优于对照组(25.7%,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6%,优于对照组(68.6%,P0.05)。结论电针配合风市穴穴位注射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神经性耳鸣有效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阻络型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痰瘀阻络型神经性耳鸣患者共62例,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穴位注射配合化痰祛瘀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痰祛瘀法治疗,时间4周。结果:短期疗效分析,两组电测听值总分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中长期转归3个月及干预后半年,两组电测听值分数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短期疗效分析,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中长期转归治疗后3个月及干预后半年,化痰祛瘀法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Ridit分析,两组间耳鸣严重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化痰祛瘀法组和对照组短期干预痰瘀阻络型神经性耳鸣均有效,穴位注射配合化痰祛瘀法组对中长期转归优势明显,对临床症状及电测听结果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耳鸣症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75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46耳)和对照组(36例、42耳),两组患者均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69.05%(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对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治疗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穴位敷贴。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焦虑评分尺(NVAAS),平卧位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主观感受评分与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VA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卧位时HR与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主观感受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使患者心率与血压保持稳定,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椎夹脊穴埋线配合耳周穴位电针与单纯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予耳鸣侧C4~C7颈夹脊穴位埋线,配合常规耳周穴位(耳门、听宫、听会等)电针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耳周穴位电针治疗。电针治疗每周5次,穴位埋线每两周1次,共治疗6周。采用耳鸣程度分级表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及治疗后1个月的耳鸣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各时点两组耳鸣严重程度均有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愈显率为77.4%(24/31),优于对照组的50.0%(16/32,P0.05)。结论:颈夹脊穴埋线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DPN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DPN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降血糖与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2组患者就诊时与治疗8周后生化指标、神经病变症候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病变症候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DPN患者基础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白慧玲  韩镇 《光明中医》2012,27(6):1186-1187
目的 运用穴位埋线配合中频药物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方法 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沟通交流后分为治疗组(埋线中频配合)和对照组(常规针灸按摩),根据两组治疗结果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所用的治疗时间及治疗后2年内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P <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中频药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传统针灸按摩治疗效果好,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型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腹部按摩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分生活质量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候,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