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玮 《中医教育》2005,24(3):35-36
中医诊断学是传授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与技能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教授学生在四诊收集病情资料的基础上,如何运用中医的思维模式进行证候判别的一门学科,因而被称为中医主体课程中的桥梁课程.由于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前期课程,通常开设在一年级,学生尚无临床感性认识,同时中医诊断学知识量大,涵盖学科范围广,因此如何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量,熟练地运用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成为本门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模拟教学是我校开展教学改革以来探索出的一种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献是研究成果重要表现形式,在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中医诊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不足、缺乏针对性指导等问题,本研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以代表性文献的筛选、导读、讨论与汇报为基本教学环节,构建中医诊断学指导性文献阅读研讨课程,以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特点,并通过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两种教学方法对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说明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综合应用,传统教学则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梦洲  谢英 《中医教育》2005,24(6):38-40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针对传统中医诊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从对比教学、启发式教学、场景教学、多媒体教学、学生参与教学、奖励式教学、复式组合教学和实验教学8个方面对中医诊断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新的探讨,以拓宽学术视野,开阔教学思路,并希望能为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1由博返约,重在基础 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基石.教师授课的首要是要把一本书的基本脉络、重点、难点、知识点、相通点和比较点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渐清晰.每堂课有一个大的中心,每个中心下有一系列的知识点.中心是纲,知识点是目,其他具体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延伸.这样,一堂课下来,就可做到既有眉有目,又有血有肉,可谓条理清楚、生动活泼,学生也就能抓住一本书的要点,由博返约.如望诊,每一种病症主病和临床意义是讲授的纲,病症下的知识点则是授课的重点,授课时对上堂课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提问,既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上课的进度和内容的深浅,也可促使学生及时复习,把基础打扎实.  相似文献   

6.
中医诊断学作为连接基础理论与临床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枯燥使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同时其实践性强、知识点丰富且分布散的特点也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也就极为重要。文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旨在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一些思考,对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骆文斌 《光明中医》2009,24(12):2383-2384
对如何提高境外生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进行探讨,认为应消除语言障碍,提高汉语水平;联系前后内容,注重横向比较;改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多样;授课重点突出,总结归纳要点;合理安排作业,督促课后复习.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更是专业课教师的职责。专业课教师育人的重要手段就是推行课程思政。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的核心课、主干课,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机融入,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制出一套完备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体系,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为一体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武哲丽  陈群 《中医药学刊》2010,(7):1446-1447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近年来,在中医诊断学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锻炼实践能力;二是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三是探索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疾病表现、分析疾病变化、了解病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而本门学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亦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现就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1以纲带自,突出重点、难点、疑点;洋主略次,加强“三基”教学诊法这一章节内容多,可采用以纲代目的教学方式。即首先由大标题向小标题过渡,再突出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望珍这一章节,首先让学生了解并记住望诊的八大标题: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诊断学>是继<中医基础学>之后的一门重要课程,既是对<中医基础学>的深化,也是对<中医基础学>的运用,是关于运用中基理论,研究诊察疾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科学,其介于中基和中医临床各科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其教学既要涉及理论分析,又要涉及到对临床疾病诊断手段的讲解和应用.因此,<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现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搞要:为了更好的认识中医,运用中医,传承中医。本文主要从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建设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思路,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便能够建立合格的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症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要课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多维教学方法在《金匮要略》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两个中医班共11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级中医(1)班为试验组,采用多维教学;2012级中医(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时间为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对两组的基本理论考核成绩、病案分析能力、学习感兴趣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学生客观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试验组平均分为78.93分,对照组为74.66分;两组学生病案分析能力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学习感兴趣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主观临床回访调查比较显示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多维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及诊治疑难病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超声诊断学发展迅速,但中医院校的超声诊断教学显得相对滞后,就这一普遍现象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探索数据挖掘在中医诊断学领域应用的科研产出、研究主体及研究主题演化路径和前沿热点问题,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该领域相关文献,并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科学计量软件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绘制.该研究领域的成长依次经历了起源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平台...  相似文献   

17.
在医学院校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对医学生的教育意义更为深远,甚至可触及心灵。医学兼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医者仁心,医德远远高于医术,因此,在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中医诊断学作为基石课、桥梁课,在教学中结合医学实际,强化"医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责任与奉献"的职业素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道德准绳和"敬畏生命,珍视健康"的核心价值观,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学任务的新要求,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理论跨越到实践的桥梁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思政内容,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做好表率,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课互相渗透,让学生们将中医理论知识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深入挖掘中医诊断学中的思政元素,寻找切合的融合点,探讨思政教育形式;建设分类明确、内容深刻、形式多样、目标清晰,融合度、启发度、转化度较高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资源库,并加以推广使用。以此切实增强中医诊断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为培育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文化底蕴丰厚、有社会担当、爱国爱民的优秀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适应新需求的课程观和教育理念,此文阐述目前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逻辑、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的探索。从教学大纲及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程设计、教学考核评价、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4个方面,挖掘中医诊断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学质量,使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发展充满活力与立德树人的魅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