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数理分析探讨小儿肺炎的证候病机学.方法:运用关联规则分析583例小儿肺炎发病治疗前症状体征.结果:获得668项频繁项集,其中支持度大于80%者4项:肺部呼吸音粗糙、无恶寒、舌质红、咳嗽每咳数声,共获得关联规则6888条,最高支持度80%,最高置信度98%.结论:小儿肺炎48h内的主要症状体征为:咳嗽每咳数声、咳嗽阵作、气促、发热、多痰、舌质红、肺部呼吸音粗糙、无恶寒、无紫绀、无恶心呕吐等,并且咳嗽每咳数声与咳嗽阵作及发热、无恶寒、气促、多痰、舌质红等症状体征常常关联出现.在证候病机上表现:肺气郁阻是小儿肺炎最主要的病机病理.热邪入里,肺热壅盛,肺气郁阻,津蓄为痰为常见的病机病理改变,且热与郁与痰的病机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583例小儿肺炎证候病机学关联规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数理分析探讨小儿肺炎的证候病机学。方法:运用关联规则分析583例小儿肺炎发病治疗前症状体征。结果:获得668项频繁项集,其中支持度大于80%者4项:肺部呼吸音粗糙、无恶寒、舌质红、咳嗽每咳数声,共获得关联规则6888条,最高支持度80%,最高置信度98%。结论:小儿肺炎48h内的主要症状体征为:咳嗽每咳数声、咳嗽阵作、气促、发热、多痰、舌质红、肺部呼吸音粗糙、无恶寒、无紫绀、无恶心呕吐等,并且咳嗽每咳数声与咳嗽阵作及发热、无恶寒、气促、多痰、舌质红等症状体征常常关联出现。在证候病机上表现:肺气郁阻是小儿肺炎最主要的病机病理。热邪入里,肺热壅盛,肺气郁阻,津蓄为痰为常见的病机病理改变,且热与郁与痰的病机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应用二陈汤及与其他方药配伍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341例以二陈汤为主方的名老中医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先用频数分析统计出频次10的高频症状、药物及证型,再分别对高频症状、药物进行因子和聚类分析,最后分别对高频药物(剔除二陈汤药组后)间关联分析,再与高频症状(剔除二陈汤主治症状后)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找出有意义的因子组、聚类组,支持度、置信度符合定义的二阶、三阶、四阶、五阶关联结果。结果:得到有意义的因子组、聚类组分别为9组和8组,据定义的最小支持度、置信度,去主方药物后剩余高频药物间二联10组,三联20组,四联3组;去主方主治症状和主药后剩余高频症状、药物三联16组,四联8组,五联8组。结论:二陈汤主治证型为痰浊阻肺、脾虚湿困;主治症状有肺系(咳、喘、痰),脾胃系(腹胀、纳呆、便溏),心系(胸闷、心悸、头晕、失眠),全身症状(发热、恶寒、身痛),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滑弦);常用药有橘红、半夏、茯苓、甘草;常配伍药有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桔梗、苦杏仁等化痰止咳平喘药,枳实等行气药,白术、山药等补气健脾药,干姜、细辛、麻黄等性温药;常配伍方有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麻杏石甘汤等;二陈汤为治痰基础方,可化裁为导痰汤、半夏茯苓汤、温中化痰丸等。  相似文献   

4.
陈可冀治疗心血管疾病血瘀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病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经陈可冀院士诊治且资料完整的心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医案277份,建立医案数据库,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初诊记录、理化检查、中药处方、复诊记录。统计活血化瘀药物使用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对药物配伍、药-病、药-症关系进行对应分析,并对症状、体征的常用药物进行多维数据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血瘀证治疗共使用活血化瘀药20种,其中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赤芍(32.13%)、延胡索(29.60%)、川芎(28.88%)、丹参(25.99%)、红花(23.10%)。药-病关联分析显示,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血瘀证常用川芎、赤芍;高血压病血瘀证常用牛膝、赤芍、生地黄、川芎、丹参;心律失常血瘀证常用延胡索、川芎、生地黄、丹参、当归。冠心病出现心痛症状时,使用药物置信度最高的是延胡索(0.80)、丹参(0.80)、薤白(0.80),出现紫暗舌、黄苔时,置信度最高的是赤芍(0.80),紫暗舌、畏寒同时出现时,置信度最高的是当归(1.00);多维数据分析显示,血瘀证不同症状、体征用药也有差别,治疗瘀斑舌牡丹皮使用较多,治疗心痛延胡索使用较多,治疗头痛川芎使用较多。结论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病血瘀证常用赤芍、延胡索、川芎,临证根据疾病、病位、兼证和兼症的不同,灵活选用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收集整理分析武汉地区18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普通型患者发病初期中医四诊信息,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月23日至2月15日湖北省中医院确诊的188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发病初期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基础疾病、发病初期中医四诊信息等。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证候分析、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结果:188例COVID-19患者男性84例(占44.68%),女性104例(占55.32%);年龄60~70岁居多,占23.94%。合并基础疾病前3位依次是高血压病(16.49%)、糖尿病(12.77%)、冠心病(4.26%)。临床表现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咳嗽(73.40%)、发热(68.09%)、乏力(47.87%)、无痰(38.83%)、喘气(27.13%)。常见的舌象为腻苔(69.15%)、舌淡红(61.17%)、白苔(52.66%)、黄苔(37.77%)。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表明,关联系数较高的临床表现组合依次为无痰-咳嗽,白痰-咳嗽,无痰-腻苔-咳嗽,无痰-白苔-咳嗽。中医四诊信息聚类5组证候,其中较有意义的2组为:纳差、头晕、咳嗽、腻苔;呼吸困难、口苦、大便溏、胸闷、气短。结论:该阶段收治的武汉地区188例COVID-19患者病位主要在肺,其次主要在脾、大肠,辨证主要为湿阻三焦,以湿邪为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代文献的肺结核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近20年来(1989—2009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k)所收录的涉及肺结核中医文献资料,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肺结核证候频率以肺阴虚(12.26%)、气阴两虚(12.26%)、阴阳两虚(11.32%),其次为肺肾阴虚、肺脾气虚、阴虚火旺、肺脾两虚等。共提取证素15个,证素作用靶点9个。15个证素中,阴虚、气虚、火(热)频率较高,为57.55%、33.02%、14.37%,累计构成比为71.86%;证候靶点主要在肺(53.77%),其次为脾(占21.70%)、肾(占11.32%),三者累计构成比为89.32%。单一证素中,阴虚比率高(占38.89%),其次为气虚(占31.38%),其他证素频率较低。阴虚靶点以肺肾为主,气虚靶点以肺脾为主,阳虚靶点以脾肾为主。两证素中,气虚+阴虚频率最高(占28.26%),其次为阴虚+阳虚(占23.91%)、阴虚+火(占17.39%)。两证素作用的靶点与靶点的组合较少,频次为9。肺结核症状共出现66个,其中舌脉为18个,其中咳嗽、气短、潮热、盗汗、乏力、咯血出现较多。结论:本病病位在肺,病机特点以虚(阴虚、气虚)为主,兼有虚实(火、血瘀、痰等)夹杂。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症状对证候的贡献度,构建症状与痰热壅肺证的关联模式。方法采用全国九家省级中医院为期2年所调查的1768例患者数据建立痰热壅肺证数据库。数据预处理后导入贝叶斯网络。以痰热壅肺证为目标变量,以决策树运行结果筛选出的变量为输入变量,运用IBM SPSS Modeler 14.2软件实现贝叶斯网络算法,选用评估及分析对TAN及马尔科夫毯两种模型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痰热壅肺证因果关系如下:1)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脉数、大便秘结、口渴喜冷饮;2)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苔黄腻;3)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苔黄、舌苔黄腻;4)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舌质红。上述4条中,共有的症状为痰色黄、痰白黏、脉滑数,其中,痰色黄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最大,为0.72;其次痰白黏,为0.61。马尔科夫毯模型显示,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均>0.7。结论痰热壅肺证与症状间有4条因果关系,痰色黄、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腻对痰热壅肺证的贡献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关联规则的肝硬变辨证数据挖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探索肝硬变和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00例肝硬变患者进行关联分析,找出符合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并形成规则的中医证候.结果:气滞/气郁证和血瘀证最小支持度分别为21%和25%,最小置信度分别为30%和35%,是最符合强规则的中医证候.结论:关联规则是广泛运用的数据挖掘工具之一,能为中医药的深度挖掘和现代化研究提供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研究冯毅主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依照纳入标准,收集冯毅主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病例共1 602 例,通过EpiData 3.1 软件录入,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以及SPSSAU 对病例数据的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舌苔脉象、证型分布、药物频次、药物关联度及证型与药物关联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症状依次是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乏力,百分比均超过60%;舌质多为淡红、暗红和红,舌苔以白薄苔和白厚苔最为多见,二者相加占比37.46%,舌苔中厚苔占比55.69%;脉象以沉细脉最多见,占比12.30%;主要证型依次是痰热壅肺、痰浊阻肺、肺肾气阴两虚、痰瘀阻肺、肺脾气虚,其次为外寒内饮、肺肾气虚、肺阳虚衰、肺气虚等证型;1 602 例病例共215 味中药中,排前20 位的药物依次是地龙、茯苓、炒白术、炙麻黄、炙甘草、黄芪、白芥子、射干、白僵蚕、瓜蒌皮、防风、苦杏仁、黄芩、紫苏叶、麦冬、太子参、厚朴、甘草、半夏、补骨脂。高频药物关联分析支持度设置在0.3 以上、置信度在0.7 以上的药物组合有20 对。排前5 位的有炒白术-茯苓,白僵蚕-地龙,白芥子-地龙,太子参-黄芪,苦杏仁-炙麻黄。证型与药物的关联分析,置信度0.5 以上时,共获得9 种证型,即外寒内饮、痰瘀阻肺、痰热壅肺、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肺阳虚衰、痰浊阻肺,及9 类核心组方。结论:冯毅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气虚、阳虚、外感风邪等,主要病理产物为痰和瘀,治法以益气温阳为主,疏风宣肺、降气化痰为辅,随证运用活血祛瘀之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对天津地区确诊的8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发病初期临床症状、入院后临床症状以及舌象等。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结果 88例患者中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87.5%)、咳嗽(42.0%)、乏力(26.1%)、咯痰(21.6%)等。入院时最常见中医症状排名前5位的为纳呆(46.7%)、腹泻(45.5%)、低热(39.8%)、少汗(36.4%)、咳嗽(34.1%),最常见舌象包括腻苔(79.5%)、白苔(47.7%)、薄苔(34.1%)等。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最常见条目组合为低热、腹泻、纳呆、白腻苔。熵聚类后的条目组合指向证候包括肺表证(咳嗽、咯痰、黄痰、恶寒),火热证(口苦、口干、口渴或渴不欲饮、小便黄),气阴两虚证(渴不欲饮、盗汗、少津苔、乏力)及气虚血瘀证(暗舌、淡舌、齿痕舌、心悸),气虚痰浊证(腻苔、无汗、齿痕舌、少气懒言)。结论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早期以上焦肺系病症为主,入院时多以中焦脾胃表现为主,重症多以痰热壅肺为主,后期又多见气阴两虚及气虚痰浊、气虚血瘀等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集全国18家研究中心16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史及中西医诊断信息,设计类风湿关节炎病证规律调查表,将所有信息录入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数据库。将患者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结果共收集符合标准的调查表1602份。因部分调查表证候诊断缺如,1418例证候填写完整的RA患者中,单一证候1232例占86.88%,其中湿热痹阻证比例最高共计622例,占43.86%,其他依次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气血不足证。RA患者不同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西南地区外,其他各地区RA患者均以湿热痹阻证为主要证候,湿热痹阻证在华北地区的证候分布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7.08%(137例/240例),西南地区最低为25.48%(66例/259例),西南地区以寒湿痹阻证为主要证候占32.82%(85例/259例)。各地区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病程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证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其地域分布广,病程较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患者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挖掘丹溪学派治疗中风病的学术思想及诊治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文献来源,纳入朱丹溪及其嫡传弟子、私淑弟子等著作中内服方剂治疗中风病的医案,建立中医症状及方药信息条文数据库,分别统计中医症状、药物及药物种类频数,并对药物与药物及症状与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医家7位,著作11部,有效记录101条。涉及中医症状共计57种,总频数363,出现频数前3位的症状分别为半身不遂(40)、口舌喎斜(35)、痰涎(29);中药171味,用药总频数1235,使用频数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甘草(66)、当归(49)、茯苓(46);使用药物共22种,使用频数前3位的药物种类分别为解表药(231)、补气药(188)、清热药(127)。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白芍-当归、白芍-甘草、陈皮-甘草为常用药对,情志不畅-白术、发热-茯苓、肥胖-陈皮为常见症-药关系。结论气血亏虚、痰热郁滞是丹溪学派对中风病的基本认识,其中气虚、痰热占有重要的地位,临证治疗以脾胃为基础,同时注重情志致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干姜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ODS、硅胶柱层析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干姜中分离并鉴定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姜酮(1)、[6]-姜酚(2)、(E)-6-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癸-4-烯-3-酮(3)、4-(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丁-3-烯-2-酮(4)、1-(4-羟基-3-甲氧基苯基)乙酮(5)、环-(色氨酸-缬氨酸)-二肽(6)、异落叶松脂素(7)、[4]-姜酚(8)、二氢阿魏酸乙酯(9)、阿魏酸乙酯(10)、松脂素(11)、8-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12)、8-羟基-1-(4-羟基)苯基-1-丙酮(13)、4-(1-甲氧基乙基)-苯酚(14)、环(L-亮氨酸-L-脯胺酸)(15)。结论:其中,化合物5~7、9~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张磊  王彦志  胡慧玲 《中药材》2018,(1):107-110
目的:研究怀牛膝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柱、ODS柱、减压硅胶柱层析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怀牛膝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怀牛膝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天师酸(1)、5,5'-二甲氧基-7-氧代落叶松脂醇(2)、zebirioside D(3)、大豆皂苷Ⅰ(4)、坡模酸-28-O-β-D-葡萄糖酯苷(5)、3-O-[α-L-rhamnopyranosyl(1→3)-β-D-glucuronopyranosyl]-3β-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6)、太白盯木皂苷V(7)、3β-O-(6'-O-methyl-β-D-glucuronopyranosyl)oleana-11,13(18)-dien-28-oic acid(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苋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型HPLC等方法,从维吾尔族药大戟脂的甲醇超声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三萜类化合物。利用各种波谱学手段及理化性质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3β-hydroxy-25,26,27-trinoreupha-8-ene-24-oate(1)、iso-maticadienediol(2)、25,26,27-trinortirucall-8-ene-3β-ol-24-acid(3)、dammarendiolⅡ(4)、eupha-8,24-diene-3-ol-26-al(5)、lnonotusane C(6)、eupha-8,24-diene-3β-ol-7,11-dione(7)、inoterpene A(8)、inoterpene B(9)和eupha-24-methylene-8-ene-3β-ol-7,11-dione(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4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6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10对MCF-7,U937以及C6细胞株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对食管癌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Fie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分为正常培养基组(正常培养)、肿瘤培养基组(30%食管癌EC-9706细胞株培养上清)、六君子汤组(30%六君汤干预食管癌EC-9706细胞株培养上清)。7天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80、CD86、CD1a;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计算刺激指数;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力,计算特异杀伤率;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含量,Wester blot法检测STAT3及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培养基组比较,肿瘤培养基组树突状细胞表型CD80、CD86、CD1a降低,刺激指数及CTL的特异杀伤率降低,IL-12含量减少,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六君子汤组较肿瘤培养基组树突状细胞CD80、CD86、CD1a增加,刺激指数及CTL特异杀伤率升高,IL-12分泌增加,STAT3和p-STAT3蛋白减少(P<0.05)。结论六君子汤可通过影响食管癌细胞的微环境而使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免疫活性发生改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秦月华  李玲孺  王鑫  齐磊  刘志超  王琦 《中医杂志》2018,(24):2103-2106
血瘀体质对于众多疾病的发生具有倾向性,依据"方-体相应"的理论对血瘀体质人群早干预早治疗,可将血瘀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关口前移,为血瘀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中医辨治血瘀体质常见有虚瘀体质、痰瘀体质和气滞血瘀体质三种类型,可分别用当归活血散、双合汤和川归汤调治。中医血瘀体质养生调护则包括饮食调养、运动调节和情志调节。  相似文献   

18.
应用UHPLC-LTQ-Orbitrap技术对丹参素在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SD大鼠灌胃给药丹参素CMC-Na混悬液后,收集其血浆和尿液,应用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生物样品的质谱数据。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多级质谱裂解信息,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结果比对,最终鉴定了丹参素以及21个丹参素Ⅰ相和Ⅱ相代谢产物,同时分析了丹参素主要的体内代谢反应,如脱水、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去羟基化以及相关的复合反应等。该文应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阐明了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今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推拿治疗小儿腹泻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现况。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Sino Med、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等数据库中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基于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CONSORT拓展声明评价RCTs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参考STRICTA清单和相关研究拟定的条目评价RCTs干预措施报告质量,对结局指标进行计数统计。结果最终纳入45项RCTs,报告质量较低。随机序列产生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基线完整性、样本量估算及研究方案注册报告率分别为48.9%、4.4%、4.4%、68.9%、0、0。干预措施报告中推拿理论依据、推拿施加其他干预措施的细节、推拿师背景报告率分别为53.3%、13.3%、20.0%。结局指标的腹泻持续时间、腹泻次数、大便量变化、腹泻伴随症状消退时间报告率依次为17.7%、11.1%、0、4.4%,报告安全性结局的有5篇(11.1%)。结论目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RCTs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均较低,今后的RCT研究应遵循CONSORT声明、STRICTA清单条目进行方案设计、方案注册和研究报告,同时应注重客观结局指标的设定与报告。  相似文献   

20.
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丹毒、痄腮、痢疾等热毒所致疾病。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近年来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药对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该研究通过检索近5年文献,对金银花、山银花、忍冬藤、连翘、黄连、栀子、穿心莲、蒲公英、玄参、白头翁、仙鹤草等11味中药的抗炎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清热解毒药主要是通过NF-κB,MAPK,JAK-STAT 3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且作用环节相似。并且,针对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清热解毒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