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临床工作者需要注意古代文献之"熟地黄"与现代"熟地黄"称谓的意义。"熟地黄"之名,首见于宋·苏颂《本草图经》:"地黄……二月八月采根,蒸三二日,令烂,暴干谓之熟地黄。阴干者为生地黄。"但熟地黄的炮制方法,则最早载于南北朝时期雷斅之《雷公炮炙论》:"干地黄,凡使,采生地黄,去白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  相似文献   

2.
从“细辛不过钱”谈药用部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有“细辛不过钱”之说,如《会约医镜》中云:“按细辛燥烈,不可过用,过用一钱,闷绝而死”。然而,为什么现在临床细辛用量可以超过一钱(3.125克),甚至可以加大到12~15克呢?让我们从细辛的本草考证中找找原因吧。关于细辛的药用部位,《名医别录》云:“细辛生华阴山谷,二、八月采根,阴干”。《本草图经》云:“其根细而其味极辛,故名之细辛。二、八月采根,阴干用”。这些说明古代本草的细辛药用  相似文献   

3.
正《本经》所载枸杞,是指枸杞全株入药,并未专指其果实,其效用包括现今地骨皮在内。宋·苏颂《本草图经》载云:"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石榴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其茎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根名地骨。春夏采叶,秋采茎实,冬采根。"很明显,其入药部位为枸杞全株。所用品种非今《药典》收载品种,应是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 Mill.  相似文献   

4.
正《本草衍义》卷七载:"赤箭,天麻苗也。然与天麻治疗不同,故后人分之为二。经中言八月采根晒干,故知此即苗也"《名医别录》:"赤箭。主消痈肿,下肢满疝,下血。生陈仓、雍州,及太山、少室。三月、四月、八月采根,暴干"《本经》载赤箭而无天麻。天麻初生在冬末春初,茎杆赤色,长达30~80 cm,茎上有节,形似古之箭,故名赤箭。正如沈括所云:古方用天麻者不用赤箭,用赤箭者不  相似文献   

5.
狼牙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一名牙子,主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本经》)。《名医别录》称“狼齿”,《吴普本草》名“天牙”。陶宏景谓:“其牙如兽之齿牙,故有诸名。八月采根。”吴普谓:“(狼牙)叶青,根黄赤,六七月华,八月实黑。正月、八月采根。”《蜀本草》谓  相似文献   

6.
林其权 《中药材》1991,14(10):43-44
白药子一药最早以“白药”之名见载于唐代显庆四年(公元703年)颂行的《新修本草》中。宋代《图经本草》注曰:“白药……九月采根……名白药子。”此药入录官修本草不久,朝廷即令剑南道合州进贡本品。据唐《元和郡县志》载:“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定土贡,合州贡牡丹皮一斤、药子一百颗。”又记有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复定土贡、合州仍贡牡丹皮、白药子。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白药子条中引《图经》文曰:“今夔、施、合州、江西、岭南亦有之。”考  相似文献   

7.
<正>魏·吴普《吴普本草》:"萹畜,一名蓄辨,一名变蔓"。祝按:"蓄辨"曹元宇认为应是"辨蓄"之误。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萹蓄,无毒。主治女子阴蚀。生东莱。五月采,阴干。"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萹畜处处有,布地生,花节间白,叶细绿,人亦呼为蓄竹。煮汁与小儿饮,治蛔虫有验。"宋·苏颂《图经本草》:"萹畜,亦名蓄竹,生东莱山谷。今在处有之。春中布地生道旁,苗似瞿麦,叶细绿如  相似文献   

8.
“凤丹皮”乃牡丹皮中之佳品。《中药大辞典》记载,牡丹皮以“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称为凤丹皮”。其实,不惟凤凰山,整个铜陵均产丹皮。铜陵丹皮作为优良的地道药材素来享有盛誉。据清·乾隆《铜陵县志·古迹》载,西晋葛洪在铜陵种过牡丹。《铜陵县志》卷九载,北宋、铜陵人,尚书员外郎盛度得皇帝赏赐陕西名贵牡丹一本,  相似文献   

9.
<正>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现发现有用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皮作为牡丹皮入药,故应将伪品芍药根皮与正品牡丹皮区分开来。本人通过外观、显微、理化、薄层等对伪品、正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14,(2):249-249
牡丹皮味苦性寒。牡丹乃天地之精,为群花之首。冬月含苞紫色,春初放叶,三月开花,五月结子。牡丹富贵占春多,入药根皮去积疴。理却劳伤经自利,除将吐衄血俱和。  相似文献   

11.
<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 a Andr.)的干燥根皮,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1-2]。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已对牡丹皮进行了包括本  相似文献   

12.
药用牡丹基原的考证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是著名观赏花卉,有"花王"之称,主要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各种栽培品种。牡丹皮是著名的常用中药,有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目前,药用丹皮以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为道地,习称"凤丹皮",其种质为凤丹P.ostii。但是历版药典均规定药材牡丹皮来源于牡丹P.suffruticosa的干燥根皮。该文通过对观赏牡丹与药用牡丹的来源进行考证,表明观赏牡丹在历史上相继形成了西安、洛阳、彭城、亳州、菏泽等几个著名的栽培中心。而药用牡丹唐代以前主要以野生资源为主,宋代医家已经充分意识到栽培观赏牡丹与野生牡丹的药效差异,明确认为药用牡丹应选用野生的单瓣花类群,而栽培的观赏牡丹不宜入药。历代本草记载药用牡丹的产区并没有这些观赏牡丹的栽培中心。实地调查表明,道地药材凤丹皮及重庆的垫江牡丹都是单瓣花,与历代本草记载一致。因此,该文认为自古以来药用牡丹与观赏牡丹是并行发展的2个不同种质。建议《中国药典》收载凤丹P.ostii和牡丹P.suffruticosa的单瓣类型为中药牡丹皮的原植物。  相似文献   

13.
牡丹皮,又名粉丹皮(《中药手册》)、牡丹根皮(《本草纲目》)、牡丹(《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其主要含牡丹皮酚、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温热病热人血分之吐血、衄血、发斑、发疹;温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及阴虚内热;血瘀经闭、痛经,以及热郁肠痈、痈肿疮毒等症。是临床常用有效中药之一。其汤剂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典》规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不得少于1.20%。我们参照文献方法,观察了不同牡丹皮炮制品中丹皮酚的含量。牡丹皮:经鉴定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1.炮制品制备 (1) 原药材粗粉:取适量牡丹原药材粉碎,过6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国药典》载24种根茎入药部位的名称等进行辨析。方法:考著七类,结合实践分析各著所载根茎概念、入药部位的名称。结果:《药用植物学》根茎=根状茎;《药材学》根茎类药材=根状茎、鳞茎、球茎和块茎;《中药鉴定学》根茎类=根茎/芦头+地下茎+少许根部。同一入药部位的名称各异,如香附有根茎/根状茎、块茎;山药有根、块茎/块状茎、根茎;北豆根有根茎/根状茎、根;金荞麦有根茎、根及根茎、块根;菝葜、黄山药有根茎、块根;胡黄连有根茎、根茎及根等多名。入药部位涉及有根茎、根状茎、块根、块茎、块状茎、根茎及根、根7个不同名称。在某些品种的内容中《中国药典》《中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是把同一种药的入药部位作"根茎(根状茎)"(如升麻、白术"根茎。根状茎……");而《中国植物志》与《药用植物学》是把不同药的同一入药部位有的称"根茎"、有的称"根状茎",等等。若根茎与根状茎概念等同,表述应一致。诸如此类就导致中药验收、检验、药监等操作者的诸多迷惑,无所遵从。结论:根茎的概念、入药部位的名称应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6.
1名称源流 地黄,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块根。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称《本经》),名干地黄,制法未述。陈藏器云:“干地黄,《本经》不言生干及阴干”可资佐证。《本经》又日“生者尤良”,相对于干地黄,此说应指鲜品,可见当时地黄应有2个炮制品入药,即现今所谓“鲜地黄”与“生地黄”。《名医别录》中干地黄的制法是“采根阴干”(以下称《别录》)。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方论》中有蒸制品的应用,如“蒸之如斗米饭久。”  相似文献   

17.
牡丹酚(Paeonol)对小白鼠抗早孕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药牡丹皮(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祖国医学总结其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淤,能除瘢坚淤血留舍肠胃,通关腠血脉,列为清热凉血药。主要用于血分病。现代对牡丹皮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都有所进展。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牡丹酚均有降压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痉挛等中枢抑制作用。牡丹酚还有抗炎症及止血作用等。根据《本经疏证》记载,牡丹有堕胎作用。这是历史上的用药经验。关于牡丹皮对生殖生理的影响,近代文献尚未见报道。牡丹皮的主要成分牡丹酚(Paeonol)是否为牡丹皮堕胎作用成分之一,亦即牡丹酚是否具有抗早孕作用,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桑白皮——历史上的手术线桑的根皮入药名桑白皮,是桑树身上最早被记录入药的。在《神农本草经》中始载时,大名"桑根白皮",列为中品。性味甘、寒,归肺经,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种。用于肺热咳嗽、水肿(如中医之风水、皮水),还可止血清肝,治衄血、咯血及肝火偏旺之高血压。它也有不同的炮制品:泻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  相似文献   

19.
牡丹皮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丹皮,又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牡丹又名:鹿韭,鼠姑,白术,百两金,吴牡丹,木芍药,花王,洛阳花,铁角牛,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本人对牡丹皮的药理作用以及其研究概况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枳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至刘宋,《雷公炮炙论》始见有枳壳之名.枳实与枳壳源于同一种植物的果实,枳实为其幼果,枳壳为其大果或未成熟果实.《本草纲目》日:"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本草图经》云:"七月、八月采者为实,九月、十月采者为壳.今医家多以皮厚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为枳的果实,顾名思义,乃称枳实.枳壳虽也是枳的果实,但果实囊内汁胞干缩,果皮菲薄而中虚,且入药须除瓤核,只用皮壳,故名枳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