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小庆 《新中医》2020,52(22):24-27
正文;心系病证属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范畴。《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曰:“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心病的学术思想,其《伤寒杂病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根据结合经方条目以及近年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古称“心痛”。《丹溪心法》曰:“心痛,即胃脘痛”。《医学心悟》曰:“胃脘痛,治法与心痛相仿”,又曰:“心痛有种九种:一曰气,二曰血,三曰热,四曰寒,五曰饮,六曰食,七曰虚,八曰虫,九曰疰。”凡此皆与“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之“真心痛”相异。胃脘痛成因,每由饥饱劳役,损伤脾胃,或七情不和,气血郁滞所致。临床须详察其病情久暂、禀赋盛衰及不同症候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兹分述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现代医学病名 ,在中医古籍书中并无此名 ,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 :“心痛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灵枢·厥论篇》曰 :“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上述症状 ,颇似今日之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除有胸痹不得卧 ,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等一系列脉证外 ,笔者遵循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原则 ,以临床经验为基础 ,将中医治疗冠心病归纳为十法 ,下面逐一论述 ,以供临床参考。1 宣阳通痹法明代张景岳《类经》曰 :…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的“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其发病原因复杂,症状轻重不一。《灵枢,厥病》篇有“……心痛甚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记载。因此,认真做好临证护理,积极配合治疗,是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措施,现将本人点滴体会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心绞痛心肌梗塞之症,祖国医学早在《内经》中即有所认识。《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肩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论》篇:“真心痛,手足青关节,心痛甚,且发夕死,夕发旦死”,即现代医学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的认识不外七情饮食损伤,因体虚劳倦,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源。而肾虚是气滞血阻,脉络不通之本。肾虚则五脏虚,心阳不足,气虚血行无力,聚湿生痰,从而心脉瘀阻,形成本虚标实之症。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近代多以“胸痛”相称。中医药学对该病的描述最早见于公元前168年的《五十二病方》,《灵枢·厥病篇》已明确记载:“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胸痹的概念。指出...  相似文献   

7.
一、中医对胸痹心痛证的认识祖国医学对胸痹(心痛)证的记载,首见于《内经》,有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名称.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描述了胸痹(心痛)证的基本症状.又《灵枢·厥病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指出本病预后的严重性.张仲景对于胸痹心痛的证治原则,就是继承《内经》的理  相似文献   

8.
赵冠英教授辨治急性心肌梗塞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京 《光明中医》1995,(2):11-13
赵冠英教授辨治急性心肌梗塞的经验张京(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北京100853)急性心肌梗塞属中医“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其发病急促,变化多端,常因失治与误治而导致猝死。如《灵枢·厥病》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赵冠英教...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为临床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真心痛”范畴,主要以胸骨后心前区剧烈、持续疼痛伴大汗淋漓或自汗、气短、懒言、胸部憋闷为特征。《灵枢·厥病篇》曰:“真心痛,手足表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明确指出真心痛病情危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因此,为控制其病情向恶性发展、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进行合理的辨证施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本病在中医临床大多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胸痹等病症范畴 ,临床施治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 明病位对于冠心病的病位 ,祖国医学早有较详细的论述。《素问·脏气法时论》曰 :“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胁下痛 ,胸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素问·缪刺论》曰 :“邪客手少阴之络 ,令人卒心痛。”《诸病源候论》 :“心为诸脏主而藏神 ,其正经而不可伤 ,伤之而为真心痛 ,朝发夕死 ,夕发朝死。”“若伤心之支别脉络而痛者 ,则乍间乍盛 ,休作有时。”“其久心痛者 ,是心之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也 ,固成疾不死 ,发…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对其症状却早有记载。如《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心病先心痛。”指出了心痛,是心脏疾患较常见症状。《灵枢·厥病将》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就相当于心肌梗塞时心源性休克症状。并指出了它的严重性。到汉朝对本病就有了进一步认识。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载:“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已认识到冠脉循环功能不全与呼吸困难的关系,就相当于左心衰竭的现象、至宋朝对本病认识记载更为详细,如《圣济总…  相似文献   

12.
试论寒邪与胸痹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之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对于胸痹的主证及处方用药都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但对于胸痹的临床表现,则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灵枢·厥病》还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医籍中,类似冠心病的描述记载很多,内容丰富。《灵枢经·厥病篇》说:“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里提到的是真心痛及其并发症,很类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属于中医“心痛”“真心痛”“胸痹”的范畴。临床症状变化迅速,病势凶险。如《灵枢》篇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急性心梗虽然病情变化多端,但就其病程进展,疾病转归具的一定的动态演变规律,特别是舌苔的改变,可用以判断病变的病位,邪正的消长及疾病的预后与转归。给我们在临床上进行辨证施治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属中医胸痛、胸痹、心痛、心痹、真心痛、厥心痛、猝心痛等证范围。 文献回顾 冠心病首载《灵枢·厥病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足见古人已认识到本病病情危重。西医称之为急  相似文献   

16.
胸痹是指以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最早见于《内经》并指出其发病机理是“脉不通”。在《灵枢·厥病》篇里就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记载,这里的“真心痛”,指的就是胸痹的危重证候,倘若治疗不当,或久病失治,则预后不良,《金匮要略》又有进一步论述,指出主证是“心痛彻背”,  相似文献   

17.
胸痹病最早出自《金匮要略》,是以“胸痹、心痛、短气”为其主要证状,常见于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脏疾病及肺部炎性病变。经云:“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故本病一旦发作,病势较凶险。笔者从82年开始,采取以益气活血为主治疗胸痹86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助阳扶正法与冠心病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在中医学虽无此病名,但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论》有“痛如以锥镐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及“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此类似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指出了心源性休克时的征象及预后的严重性。下面仅以《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第九》为例试述仲景医学思想对冠心病治疗的指导意义。1病名含义《灵枢·本神》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当时未提出证治。仲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完整的论述,提出了独…  相似文献   

19.
真心痛养慎撮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范求实张希荣,付云英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刘映辉真心痛,属现代医学的心肌梗塞范畴。本病的病势较急.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如《素问厥病篇》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故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本病...  相似文献   

20.
陆克勤 《河北中医》2001,23(2):118-119
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医学正传·胃脘痛》曰 :“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 ,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也。”由此可知古代文献所说的心痛 ,系指胃脘痛而言。《内经》曰 :“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更明确阐述了真心痛与胃脘痛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医学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急慢性胃炎、胃窦炎、胃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现将笔者临床 2 0年中治疗胃脘痛 6法介绍如下。1 消食和中法脾胃为仓廪之官 ,因饥饱不定 ,或过食生冷、油腻难化之物 ,致使脾胃受伤 ,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气机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