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王卫民 《光明中医》2013,28(6):1091-1093
"胃气是水谷精微经胃受纳、腐熟、吸收而后变生的布散全身各个部位、发挥特殊功能的一种正气。"《医宗必读》上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具有怎样的生理功能、病理及其特点,以及诊治疾病过程中始终勿忘保胃气。  相似文献   

2.
胃气理论与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支持是重要的医疗技术,并经历了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的转变。现代营养支持为中医胃气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契机。从调胃气与胃肠蠕动、运化与营养吸收转化、泌别清浊与保护肠黏膜屏障、通腑解毒与对抗内毒素和调节炎症反应几方面,论述了中医药参与和改善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胃气学说源于《黄帝内经》,历代中医十分重视。现代学者也进行了不少研究。我们从胃气学说的现代生理学研究、及胃气学说与肠外肠内营养的联系等方面检索近十年来论文文献,予以综述,并提出部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5.
“人以胃气为本”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胃气。金代李东垣提出“人以胃气为本”(《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就是强调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何谓“胃气”?为何云“人以胃气为本”?本文试作如下分析。1 关于胃气的基本概念“胃气”的含义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如《中医基础理论》(函授)教材说:胃“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这些功能和特性的统称,谓之胃气。”其二,指脾胃的消化功能。“人之胃气,即土气也”。(《景岳全书·论脾胃》)脾胃共…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医养生与抗衰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国医论坛》2008,23(2):46-48
抗衰老问题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我们在宇宙中有规律的生活,不衰老不死亡是违反规律的.  相似文献   

7.
张柏峰  康仓平 《陕西中医》2004,25(6):576-576,F003
1胃在人体的重要地位 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气血精微之大源,与脾互为表里,共为后天之本,主于受纳、腐熟、化生营卫气血,以充养全身。《素问.经脉别论》:“人受气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以清者为营,浊者为卫”。“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相似文献   

8.
9.
中医学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摄精神,注意饮食起居,重视锻炼身体,药物预防疾病,人工免疫以及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中医学健康教育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栾莉 《光明中医》2011,26(5):1057-1057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但饮食失宜又常成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备急千金方》中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实践证明,正确的饮食护理,对于已有发病倾向者,可防止疾病的发生;对已患病者可起到增强体质,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的作用,从而加速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使其健康,延年益寿。现对中医饮食调护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医防治疾病思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弥漫 《新中医》2007,39(5):1-3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构成了“治未病”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为中医防治疾病基本原则的“治未病”理论,包括了这三方面内容而贯穿于养生保健和预防、治疗、康复疾病的整个过程中,成为确立和采取各种养生保健措施和防治疾病方法的指导原则,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的学术理念。  相似文献   

12.
所谓胃气,不仅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因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同司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的过程,以养五脏气,为气血生化之源,共为后天之本,故胃气可认为是脾胃之气.<内经>最早提出了胃气学说,<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壮,五脏之腑皆壮,<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禀于胃,以养五脏气,<灵枢?五味>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论点,是从生理上说明了胃气是维持人的生理功能乃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等论点,则是从病理上强调了胃气在疾病发生与转归过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姬同超  孙继红  王荣 《光明中医》2008,23(6):842-842
“胃气”是对脾胃机能的高度概括及其在有关方面的反映。《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胃气之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脏腑的功能状况,气血的盈亏盛衰,神气的有无,色泽的荣枯,声音强弱,食欲好坏,脉象盛衰,疾病的转归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16.
冯悦 《光明中医》2012,27(12):2404-2405
胃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后世医家有不少谈论胃气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个观点犹如一根主线,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医学术思想中,这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时刻顾护好胃气。胃气有三种含义,一指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二为人体生气赖以充养的源泉,三乃四时脉象中的常气。胃为仓廪之官,主化主升;胃为水谷之海,主纳主降,脾胃升降适宜,则阴阳冲和,疾病可愈。胃气之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盛衰存亡,而且胃气强弱与人体正气盛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医临床诊治疾病,十分注意保护胃气,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18.
《素问·玉机真脏论》谓:“试以形气色脉之顺者言之,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春胃微弦日平,弦多胃少日肝病,但弦无胃日死;夏胃微钩日平,钩多胃少日心病,但钩无胃日死”。这里所说的“弱以滑”,不是后世所说的弱脉,也不是沉脉,而是指血管有弹性,作用力柔和,血流在指下通过时流利顺畅;其表示供血量与需血量的适应性平衡,是流量适中、供血良好之征象。这种平衡于一年四季中有微妙的变动,因而出现四时不同的“胃脉”,但万变不离其宗——柔软和缓。试述如下。 1 春胃微弦 “春胃微弦”,表现为血管软弱招招如揭长杆末梢,既有一定硬度又有一定弹性,且有一定外周阻力,说明血液流量适中,且外周阻力与血液流量相协调。“弦多胃少”的肝病脉,盈实而滑,是血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医美容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  董雅琴 《河北中医》2003,25(4):285-286
我国数千年的医学史包含了丰富的中医美容内容。中医美容 ,紧密结合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利用特有的方法来美化人的外貌 ,与现代化学药物化妆品及整容术等美容手段相比 ,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学习文献 ,结合本职工作 ,现就中医美容的一些特点 ,浅谈体会如下。1 强调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疾病、辨证施治的理论核心。中医美容作为中医学的组成部分 ,离不开这一基本理论的指导。所谓整体观念的含义之一 ,是指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其各脏器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 ,而且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按照中医脏象学说的理论 ,人的皮肤等外在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