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肠气囊肿病或称小肠气肿,是少见的疾病。根据文献记载,本病多发生于成人,儿童则很少见,本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儿王××,男,2岁,住院号137773。因发烧咳嗽气急8天,腹泻2天于82年2月19日收住我院内科。足月顺产,生后母乳喂养。体检:体温39.6℃,脉搏148次/分,呼吸46次/分,神志清楚,精神差,发育良,营养不良Ⅰ°,鼻翼瘺动,口唇青紫,三凹征( ),皮肤弹性  相似文献   

2.
报导5例成人肠道气囊肿病。例1—4的气囊肿壁见异物肉芽肿。例1—3病变位于回肠具幽门狭窄的病史,例4为一老年妇女,其病变位于结肠,有长期慢性咳嗽史。例5患急性肠梗阻,肠壁具明显炎症,空肠粘膜下层的气囊肿似由含气的炎性结缔组织或扩张的淋巴管构成,气囊肿旁的小脓中可见蛔虫卵。根根4例气囊肿壁有异物肉芽肿,1例气囊肿旁有蛔虫卵,认为:这5例气囊肿是在胃肠内压增加时肠腔内气体伴随肠内某些异物经肠粘膜破损处进入肠壁所致。  相似文献   

3.
肠气囊肿病较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2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例1穆××,男,59岁。因腹胀痛伴不排便排气三天,于1977年12月29日入院,住院号77—1220。4天前进食后不久,自觉腹胀痛,次日呕吐出黄色水样物,腹痛阵发性加重,不排便排气,来院就诊,以肠梗阻收住外科。既往体健,近十年大便中时有白节片样物。体查:体温36~2℃,脉搏82次,血压40/0。神志清楚,面黄消瘦,皮肤弹性差。双肺(一),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膨隆,肠型明显,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一),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消失。腹部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7岁,回族,因“阑尾切除术后伴右下腹间歇性胀痛2年”收住入院。患者自诉2年前因“急性阑尾炎”在当地医院于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不适,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偶伴恶心,无呕吐,无腹泻、黑便。多次在院外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查体:T36.CC、P96次/分、R24次/分、BP110mmHg/6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  相似文献   

5.
肠气囊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气囊肿病 ( 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PCI)又称肠囊样积气症、Duvernoy综合征 ,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消化道疾病 ,其特点为肠壁粘膜下或浆膜下存在许多气囊 ,患者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以腹部胀痛难忍而急诊就医。1  发病情况  肠气囊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多见于 30~50岁的青壮年 ,新生儿也可患病。资料显示 :肠气囊肿病的发病率较低 ,在我国多发生于新疆等地。男女之比约 3~ 4∶ 1 ,病变多发生于空肠、回肠 ,亦可发生于直肠、结肠、肠系膜、大网膜、肝胃韧带和其他部位。2  病因与发病机制  肠气囊肿病多继…  相似文献   

6.
肠气囊肿病     
肠气囊肿是一种少见的病,主要由于溃疡及或炎症在小肠、结肠的浆膜下或粘膜下形成多发性含气性囊肿,破入腹膜腔,成为自发性气腹。将我们遇到的二例报道如下。例1 王××,女,16岁。1980年5月16日因不全肠梗阻入院。患者三年来渐觉腹胀,食欲减退,对有返酸及腹痛,无节律性,反复发作。服用硷性药物效果不显著。入院前两周起腹胀加重,腹部膨大,行动不便,常听到腹内有水声,交替腹泻与便秘。  相似文献   

7.
肠气囊肿临床上较少见,现报道一例: 患者男性,34岁,1975年9月6日入院。自1968年起经常上腹胀痛,时轻时重,有时如刀割痛,反酸,嗳气。偶尔解柏油样便。近七个月来疼痛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吐食物残渣。体检:贫血表现,脉搏92次,血压90/60毫米汞柱;心率92次,心肺正常;  相似文献   

8.
<正> 1979年以来,我们收治肠气囊肿9例,其中8例经手术及病检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7例,女1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59岁,平均为27岁,发病年龄较文献报道年轻。其中回民6例。临床表现:5例伴幽门不全梗阻(2例胃溃疡,1例胃癌,1例慢性胃炎,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除有溃疡病症状外,均有消瘦、腹胀、上腹部疼痛或隐疼、全腹压痛,但无腹膜刺激症。3例伴有肠梗阻(1例肠套叠、1例气囊肿阻塞肠腔,1例术后切口嵌顿疝)。X 线表现:气腹4例,成团、大小不等的泡状透亮影4例。  相似文献   

9.
肠气囊肿为罕见疾病,笔者随中国援外医疗队在国外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气囊肿病临床分析——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田地区肠气囊肿病的类型、病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2005年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外科在腹部手术中发现的肠气囊肿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5例患者均为维族农民,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0~54岁,体重40~50kg.15例均为肠壁浆膜下肠气囊肿.11例为回肠末端病变,4例属空肠远端病变.全部患者存在幽门梗阻,均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中9例并行肠气囊肿病变肠管切除.结论 本组患者均为继发性肠气囊肿病.和田地区肠气囊肿病的可能发病原因:①机械梗阻学说.经济条件差,有病不能及时诊治,以致形成幽门梗阻,胃肠腔压力增高,形成肠气囊种;②细菌学说.幽门梗阻后进食少,排便间隔时间长,细菌繁殖产气多,肠腔内压增高;③饮食习惯.维族农民喜食酸奶,少食蔬菜,细菌发酵产气多,形成肠气囊肿;④营养不良.饮食单一及幽门梗阻致营养不良可能是病因之一.预防上应加大宣传力度,患有胃肠道疾病者尽早正规治疗,饮食要全面多样化,多食蔬菜,避免发生便秘及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1.
肠气囊肿病及内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瑜 《医学综述》1998,4(6):296-298
<正>肠气囊肿病(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PCI)是一少见疾病.其特征是发生于胃肠道任何部位的粘膜下、浆膜下或肠系膜多发性气性囊肿.在成人,PCI通常被看作良性疾病,常与胃肠道和呼吸器官疾病有关、婴儿肠气囊肿病与肠坏死有关,病情严重,病死率很高.该病命名较多、如小肠气囊病(gas cysts of the in testine),腹膜气囊肿病(peritoneal pneumatosis.肠气肿(interstinal emphysema)·囊性淋巴气囊肿炳(cystic lylphopneumatosis),小肠球状囊肿病(bullous emphysema of the intestine ),腹腔肠气肿(imtestitial ab dominal emphysema),目前统一将该病命名为肠气囊肿病(PCI).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 63岁病案号131463 消瘦、乏力、便血1年,经对症治疗不见好转。20年前曾患胃溃疡,1986年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见异常。1987年11月14日双对比灌肠检查,平片见左上腹脾区以下有串珠状或葡萄状分散不均的局限性圆形、半圆形气体影,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图1)。钡灌肠见脾区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沿肠壁有多个大小不等息肉样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基底较宽,以脾区结肠及乙  相似文献   

13.
<正> 肠气囊肿名称不一,文献中称为肠气囊病、肠气囊症、肠道气囊肿病、肠壁囊样积气症等。英文名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orum hominis;Intestinal emphysema;Gas cysts of the intestine;或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临床上比较少见。特征是病变肠管、肠系膜或大小网膜表面形成多发的薄壁气囊。各种年龄均可罹病,成人予后较好,婴幼儿予后欠佳。本人既往遇到二例,一例术前诊断。例1,魏××,女,40岁,溃疡病史十余年,加重月余。四天前,晚饭后突然发作剧  相似文献   

14.
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又称肠囊样积气症,较少见。结肠发病更较小肠少,现将我们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7岁,主诉粘液性血便半年余。既往无溃疡病、肺气肿等病史。体检:消瘦,心肺正常,腹软,无包块。X线检查(片号32553):心肺正常,上消化道及小肠所见正常,胃膈间位结肠。钡灌肠:乙状结肠冗长,其肠腔边缘见多个透光的息肉样充盈缺损,压之可变形;排钡后,见大小不等轮廓光滑园形、半园形囊状透光区,  相似文献   

15.
腸气囊肿又称腸囊样积气症,为一此較少見的疾患,多見于潰瘍病合并幽門梗阻患者。当气囊破裂形成气腹后,临床上常因誤診为潰瘍病穿孔而手术,但在X綫檢查上却具有极其特异的征象,单純X线檢查即可診断并可与其他疾患鉴别。我們自1956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2岁,农民。诉10年前开始全腹出现轻微胀感,每年不定期发作2~4次,每次持续时间约1/2~1月,不经治疗可自趋缓解,能参加农业劳动;半年前起腹胀加重,并伴有游动性钝痛,1月前中上腹出现隐痛,时有加剧,疼痛与饮食无关,无恶心呕吐,曾在外院多次行药物治疗无效,于1978年4月22日转来我院。患者平时偶有便秘。体检:一般情况可,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部显著膨隆,脐部尤甚,触诊时仅觉腹部饱满,未  相似文献   

17.
肠道气囊肿病(Intestinal Pneumatosis)较少见,我院遇见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肠气囊肿症近来屡见文献报道,而乙状结肠气囊肿较少见,我院最近收治一例乙结肠气囊肿,介绍如下: 任某,男,68岁,院号92628,于1986年7月4日因粘冻样血便3月余而住院,病者3个月来腹  相似文献   

19.
<正> 1.临床资料 男性,28岁,因反酸,上腹部隐痛4年,消瘦、腹部隆起50余天,于94年3月21日入院。90年始出现饭后反酸,劳累后上腹部隐痛,未予重视,93年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伴乏力纳差,进食后腹胀,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在某医院按“慢性胃炎”住院治疗20余天,效果欠佳。g4年2月始腹痛加剧,腹部渐隆起,消瘦,每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2岁,主因反复皮疹、四肢无力7年,左下腹疼痛1个月,于2006年6月5日入住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患者7年前出现眶周、面部、颈部及上胸部红色丘疹,随后出现四肢近端对称性肌无力,病初按皮肌炎在当地医院应用地塞米松治疗6个月,肌酶具体结果不详。其后于北京协和医院检查:乳酸脱氢酶(LDH)530U/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446U/L,肌酸激酶正常肌电图为轻度肌源性损害。先后于北京协和医院及上海华山医院进行过肌肉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皮肌炎。服用足量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逐渐减量。现服用泼尼松15mg/d。1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下腹胀痛,间断发热,曾有便血,大便含较多泡沫,次数不多,于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