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问题 ,能导致全身各主要脏器的严重损害 ,引起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体重超重和肥胖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日益引起人类的关注。本文对高血压肥胖的发病进行了综述 ,给医务工作者提供近年来关于高血压肥胖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肥胖  相似文献   

2.
徐斯驰  唐其柱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4):154-157,161
肥胖性心肌病是肥胖引起的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代谢性疾病,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生也逐渐增高,但目前对肥胖引起的心功能病变的机制尚无明确的研究。本文从胰岛素抵抗、脂质毒性、微血管改变、线粒体功能异常、活性氧的产生、内毒素、纤维化等方面对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征的深入研究表明,肥胖与乳腺癌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关系且潜在机制复杂。肥胖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及病情进展。肥胖患者体内的脂肪细胞发生病理生理变化,产生非正常水平的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直接作用于肿瘤上皮细胞和间接影响肿瘤微环境。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瘦素、脂联素、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雌激素和肠道微生物群等,通过影响不同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和直接激活相关信号通路来促进乳腺癌进展。大量研究证实肥胖影响乳腺癌发病存在多种机制,但在相关机制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肥胖影响乳腺癌发病的机制及当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精准干预降低肥胖人群患乳腺癌和病情进展的风险提供可能性,旨在降低肥胖患者的乳腺癌发病率和提高肥胖乳腺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刘书情  周妍 《浙江医学》2021,43(16):1805-1809
肥胖和高血压均为慢性疾病,两者存在密切联系.上世纪80至9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概念.随着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本文将其神经内分泌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肥胖相关高血压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多种体液因子参与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发生,了解体液因子与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关系,对高血压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体液因子在肥胖相关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秀敏  刘淑玲 《医学综述》2004,10(11):685-686
糖尿病是危害人群的一种多发病,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心、脑、肾及眼等器官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它常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其重要价值。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据WHO报道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20%~40%,美国糖尿病患者约1000万人,其中并发高血压300万人,即30%的  相似文献   

7.
肥胖相关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增加了医疗负担。近年来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肥胖相关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发生机制复杂,故病因至今仍未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发生、发展与基因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交感神经激活、肾脏损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明确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对临床制订合理的高血压治疗计划与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未来应对不同患者可能存在的不同发病机制予以针对性治疗,以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郝丽 《安徽医学》2005,26(1):3-4
肾血管及肾实质性病变是继发性高血压最重要的原因 ,及时发现和治疗肾脏原发病是控制和根治高血压的关键 ,而控制高血压也是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是临床所关注的话题。一、肾性高血压定义及分类由肾血管和 (或 )肾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肾血管性和肾实质性 ,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容量依赖性和肾素依赖性。1.肾血管性高血压 :主要由肾动脉病变引起肾实质缺血 ,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而产生的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有大动脉炎 (64 %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15…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男,25岁,主因发热、胸闷1周,于2002年11月28日入院。患者自幼肥胖,现体重指数(BMI)28.0kg/m^2,余无其它病史。查体:T36.8℃,P93次/分,R23次/分,BP160/120mmHg,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音,心界稍向左下扩大,HR 93bpm,律齐,无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①眼底: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增强,管径狭窄,视网膜静脉略充盈,双视网膜A:V=1:2~2^ ,未见出血及渗出,未见微血管瘤。②实验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秀林 《北京医学》2007,29(9):559-561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200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长期高血压可导致高血压性肾损害,如不积极干预,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CRF).近年来,高血压肾损害所致CRF比例逐渐升高.现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防治高血压肾损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罹患人群最大的疾病之一 ,且与心脑血管疾病呈亘接相关 ,极大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针对高血压病因学研究和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达到分于细胞水平和基因水平。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还不十分明确 ,大多认为是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疾病。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大约起20 % -40 %的作用。1遗传学说原发性高血压有家族聚集的倾向 ,高血压患者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群体患病率 ,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多 ,提示有其遗传学基础或伴有遗传主化异常。据《健康报》报道 ,我国通过对上海地区946个原…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西医认为可能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或影响细胞膜钠钾泵和钙泵活性及肾脏水钠潴留增加,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或增加内皮素的合成与释放,增加缩血管物质对血管的敏感性及降低舒血管物质的敏感性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导致.中医认为其病机在于阴虚阳亢致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的产生及气血升降的失调.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病机制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萍  梁绪国 《医学综述》2004,10(11):695-697
美国肾脏资料系统在第一轮透析发病率与病死率调查中分析了5369例透析患者,其透析前平均血压是149/79mmHg,63%的患者患有高血压,其中27%、25%和11%的患者分别患有1、2、3期高血压。不同病因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高血压发生率见表1。慢性血液透析(血透)的患者高血压很普遍,而且不易控制。高血压与左室肥厚危险性增高、冠脉疾病、  相似文献   

15.
肥胖性高血压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第一危险因素。肥胖性高血压发病率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复习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着重从低血清脂联素、瘦素及瘦素抵抗、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4个方面阐述了肥胖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更年期是女性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的重要阶段,随着更年期的到来,机体激素水平发生改变,肠道菌群失调,易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脂肪分布改变形成异位沉积,发生更年期肥胖,最终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相关疾病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该文通过回顾近年文献,以探析更年期肥胖的发病机制及艾灸治疗更年期肥胖的效应机制,以期为更年期肥胖患者提供更加优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上灸法治疗更年期肥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经查阅文献发现,更年期肥胖发病机制较复杂,与其激素水平及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且艾灸治疗更年期肥胖有独特优势,目前其效应机制研究以艾灸的温热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涛 《医学综述》2006,12(8):471-473
主要阐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机制: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血清NO、NOS水平、血钙、甲状旁腺以及高血糖等方面阐述对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可导致全身各靶器官损害,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在绝经后女性这一特殊群体中,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上升,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大量研究表明该差异与生殖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女性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生殖内分泌的改变与女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系,但其发生机制错综复杂,多种机制共同参与,尚需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近年来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2].同时肥胖又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