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胃与十二指肠穿孔,但以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常见,它是消化道溃疡的严重并发症。诊断典型上消化道穿孔较容易。突发腹痛,腹膜炎体征及膈下游离气体是诊断该病的经典三要素。但有20%-30%的病人X线检查未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其诊断与治疗也有一定难度。我科在积极术前准备的前提下与胃镜室合作对拟为上消化道穿孔病人进行胃镜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9例胃肠道穿孔患者的X线摄片和16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立位腹部X线平片诊断胃肠道穿孔14例(73.7%),表现为膈下游离气体。螺旋CT扫描诊断胃肠道穿孔18例(94.7%),其中胃穿孔11例、十二指肠穿孔5例、回肠穿孔1例,结肠穿孔1例,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较X线片检查能更早、更准确地诊断胃肠道穿孔,并能为其定位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膈下游离气体为阴性的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3~2006年收治的16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前均行腹部X线透视或摄片.[结果]膈下游离气体阴性者28例,占17.0%(28/165).术前明确诊断者21例,误诊为阑尾穿孔4例,诊断不明行剖腹探查3例.均行手术治疗,死亡1例.[结论]对于缺乏典型X线表现的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有时较为困难,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须结合腹腔诊断性穿刺等其他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穿孔的X线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2例手术的穿孔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经手术证实的82例穿孔患者,有74例腹部DR片可显示膈下游离气体,占90.24%;有1例首次腹部DR阴性,3小时后复查DR可见双侧膈下游离气体,占1.22%;有4例DR阴性而CT发现腹腔积气,占4.88%;有4例术前未做腹部DR片而直接行CT检查发现腹腔积气,占3.66%。82例患者中,胃穿孔30例,十二指肠穿孔44例,小肠穿孔4例,大肠穿孔2例,阑尾1例,膀胱1例。结论:常规腹部DR片可以对绝大部分胃肠道穿孔作出诊断,对于部分DR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穿孔者,可行CT检查或复查腹部DR确诊。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胃十二肠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前均行X-线检查,33例术前行超声检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行X-线检查,31例为阳性,符合率为72%(34/43),假阳性12例,占28%(12/43),行超声检查的33例患,27例为阳性,符合率82%(27/33),其中4例X-线为阴性的超声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结论超声相对X-线在诊断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优势在于实时动态观察,并能检出其他征象,为穿孔及其他急腹症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胃肠道穿孔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确认为胃肠道穿孔,且均采用腹部X线片和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正确率以及腹腔游离气体、腹腔及腹壁后积液等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经术后证实为胃肠道穿孔。X线与术后符合率为77.8%(29/36),螺旋CT与术后符合率为91.7%(33/36),二者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者X线片检查中,显示膈下游离气体影21例。螺旋CT检查示腹腔游离气体影29例,胃肠壁增厚9例,腹腔积液25例,胸腔积液3例,病灶周围脓肿7例。螺旋CT较X线检查对胃肠道穿孔准确,可为临床手术提供较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运用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以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诊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十二指肠球部穿孔32例、胃穿孔28例,分别对患者行X线检查与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组诊断率95.00%(30...  相似文献   

8.
CT游离气体征在早期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胃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成人胃肠穿孔的CT表现。结果14例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乙状结肠穿孔5例,肠缺血坏死致回肠、结肠穿孔3例,直肠肿瘤梗阻致乙状结肠穿孔1例。CT表现剑突下隐窝积气12例,肝下肝圆韧带间隙积气6例,腹膜后间隙积气4例及腹腔积液3例。结论CT较立位腹平片能更早更准确地判断腹腔游离气体的有无、多少,并能为胃肠穿孔部位的初步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总结我院1988~2000年3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治情况。腹痛、腹膜炎体征、腹部X线检查和腹部穿刺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单纯穿孔缝合术和胃部分切除术。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64-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对胃后壁穿孔患者游离气体检出率的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胃后壁穿孔患者58例,均行腹部X线平片、64-MSCT扫描检查。比较腹部X线平片、64-MSCT扫描游离气体检出率。结果 64-MSCT扫描检出率为94.83%,高于腹部X线平片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MSCT扫描应用于胃后壁穿孔患者游离气体诊断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有助于为临床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信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通过CT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影像表现.方法:此次研究时间自2017年7月1日开始,至2019年6月30日结束,研究对象选择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6例,均于术前接受CT早期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CT诊断准确率,同时对患者征象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此次36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CT诊断符合率为100.00%,其中30例患者穿孔位于十二指肠球处,2例患者穿孔位于十二指肠降段,1例患者穿孔位于胃部.所有患者腹腔内均存在游离气体影,18例气体影位于剑突下隐窝处,14例气体影位于肝门肝圆韧带间隙处,2例气体影位于腹膜后.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早期以CT诊断准确性高,可通过游离气体对病情进行判断,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并胃穿孔的X线表现及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并胃穿孔病例的X线表现。结果:7例卧位腹部平片可见腹胀,气体增多,呈“足球征”;5例立位腹部平片均有膈下游离气体、膈肌升高、横贯全腹的气液平面、胃泡消失等像征,其中4例有肝上缘轮廓显示;3例水平侧位见腹壁下大量游离气体及显示肠管前缘轮廓,且见长液气平面。结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并胃穿孔有特征性的X线表现,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对本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CT检查和腹部X线平片检查在诊断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肠梗阻患者80例,均进行CT检查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应用价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肠梗阻患者CT检查图像清晰占比为93.75%显著优于腹部X平片检查的77.50%,差异显著(P<0.05);CT检查在诊断是否是肠梗阻、肠梗阻位置以及肠梗阻原因等方面与手术检查相符度显著高于腹部X平片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肠梗阻诊断中,CT扫描成像清晰度高于腹部X平片,其诊断正确率也高,对肠梗阻诊断、肠梗阻位置和原因的分析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丁永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45-2946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胃十二指肠穿孔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43例患者行X线检查,31例为阳性,符合率为72.1%;行超声检查的33例患者,23例为阳性,符合率为69.7%。结论:在发现腹腔少量游离气体方面超声可以与X线检查相媲美,且超声还可发现腹盆腔积液、肿块等X线不能发现的并发症,弥补了X线的不足,是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一项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X线和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的超声表现。结果胃穿孔22例,十二指肠穿孔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6.7%。结论超声可明确诊断腹腔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对诊断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有重要参考价值,为诊断胃及十二指肠穿孔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4例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表现,并与腹部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64例消化道穿孔患者中,手术证实胃穿孔10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39例,阑尾穿孔14例,外伤致小肠破裂1例。术前超声提示消化道穿孔58例,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90.6%,其中发现腹腔游离气体41例,占64%;腹腔游离积液或局限性积液54例,占84%;局部网膜聚集23例,占35.9%,直接发现穿孔部位21例,占32.8%;腹部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44例,诊断符合率68.7%,与超声检查发现游离气体的符合率相差不大。结论 X线和超声检查均可发现腹腔内游离气体,但是超声还可以发现由消化道穿孔引起的腹腔积液、局部网膜聚集等征象,对腹腔脏器穿孔的检出率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超声与腹部X线平片、CT三种影像在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肠梗阻检查的患者600例,同时采用超声、腹部X线平片与CT检查,然后以患者手术的结果作为参考基准,对三种检查结果的准确率进行比对。结果:对患者的超声、腹部X线平片与CT检查结果与患者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CT检查的准确率最高,其次是超声检查,最低是腹部X线平片,P<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采用CT的检查方式有最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穿孔CT扫描未见膈下间隙积气的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游离气体是胃肠道穿孔的重要X线征象,CT扫描可比立位腹部平片更容易、准确的判定这一征象.膈下间隙是腹部游离气体易于积聚的部位,王荣华等进一步指出剑突下隐窝是游离气体的首先积聚之处.笔者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CT扫描在膈下间隙未见游离气体的14例胃肠道穿孔患者,拟对腹部游离气体的分布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价值和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的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腹腔游离气体和游离包裹性积液的敏感性分别为85.4%(41/48)和87.5%(42/48);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的敏感性为75.0%(36/48)。结论超声检查可诊断出胃肠穿孔时腹腔内游离气体、积液以及异常回声等征象,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为临床外科急腹症的快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胃肠穿孔或外伤破裂X线检查阴性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穿孔病人X线检查显示膈下游离气体 ,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有决定意义 ,但气腹症阴性而实际已有穿孔者临床时有发生。据统计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X线检查气腹阳性率为 75 %~ 80 % [1] 。本文将胃肠穿孔和外伤破裂 15例腹部X线检查阴性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