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X线平片、二维超声心动图(2D-UCG)、MRI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共同动脉干诊断中综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3月经造影或/和手术证实的共同动脉干患儿11例的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儿均行X线平片、2D-UCG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X线平片显示7例(64%)患儿肺血增多,所有患儿心脏增大;2D-UCG检查能准确清楚地显示心腔内结构,如瓣膜、瓣环、房室间隔,与心血管造影或/和手术符合率达到64%(7/11);心血管造影能全面地显示心腔内外结构,患儿均明确诊断.结论 共同动脉干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各有优劣,其中以心血管造影检查最为准确.  相似文献   

2.
赵晋齐 《云南医药》1989,10(5):308-310
法乐氏四联症的心影及肺血改变,是X线平片诊断的重要依据。本文拟我院经手术治疗、资料较为完备的20例,着重分析心影与肺血的X线改变及其病理基础,以求对X线平片的影像诊断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底积液的胸部X线平片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临床确诊为肺底积液的胸部X线平片特征,并结合超声和CT(computer tomography,CT)加以总结。结果肺底积液的X线平片影像学改变以出现假膈、横膈顶最高点外移、心脏淹没征、肺纹截断征为主要影像学改变。结论本病的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其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超声和CT综合分析,对肺底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对照分析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表现。结果 CT诊断阳性26例,其中,Ⅰ级13例,Ⅲ级8例。CT和X线平片在显示小颗粒状影、毛玻璃征、支气管充气征、肺出血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X线平片诊断阳性23例,其中,Ⅰ级14例,Ⅲ级4例,CT较X线平片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较X线平片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显示病灶细节方面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肺血改变对冠心病的X线诊断(附92例胸片资料)空军福州医院内一科纪垣,徐国焱空军福州医院放射科管正业通过肺血改变来研究冠心病,已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学者对心肌梗塞病例的心脏大小、形态、及肺血变化,有较详尽的论述。其它类型的冠心病,多认为胸部平片常无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胸部损伤性肺出血的X线平片及CT诊断。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80例胸部损伤性肺出血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内收治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X线平片及CT诊断,分析比较二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80例患者中有12例表现为肺内血肿,占总数的15%,X线平片及CT诊断结果均示肺内有孤立圆形且边缘光滑的肿块影,肿块上方近边缘处可见半圆形含气透光影,呈含气新月征;14例患者表现为创伤性肺囊肿,占总数的17.5%,X线平片及CT诊断结果均示肺内有圆形薄壁空洞影,且内部出现液平现象;25例患者表现为肺实质实变影,占总数的31.25%,X线平片结果示边界有模糊的大片状实变影,CT诊断结果示肺野外围和边界有模糊的实变影,中央则呈积水潭征;29例患者表现为肺间质性改变,占总数的36.25%,X线平片结果示病灶内常夹杂有斑点状病灶,肺部损伤部位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肺纹理增多及增粗现象,CT诊断结果示血管纹理模糊且增粗,肺野透光度降低,可清晰看见细微的间质性肺出血灶;总体来看,CT诊断对各种相关病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诊断,其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及CT诊断均对胸部损伤性肺出血的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二者相结合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X线平片、CT平扫及CT肺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表现,探讨三者在P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综合诊断的480例PE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PE的X线平片、CT平扫及CT肺血管造影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480例PE中,65例X线有轻微异常,表现为肺浸润影、少量胸腔积液、肺不张、心脏增大、肺动脉高压;215例CT平扫可见异常,表现为栓塞区的肺血流的低灌注、肺血流的不均匀灌注(马赛克灌注)以及栓塞肺动脉血管内局部直径及密度异常,栓塞较严重者可见肺体积的减小、右心影增大、肺动脉高压、腔静脉增粗;480例CTPA均显示异常,表现为栓塞肺动脉的充盈缺损、栓塞远端肺动脉变细、肺血流的低灌注及不均匀灌注、侧枝循环形成以及近心端肺动脉高压、心影增大。结论肺栓塞的X线平片、CT平扫及CT肺血管造影均可出现异常表现,在三种影像诊断方法中以CTPA最为确切,X线平片及CT平扫出现异常几率较小且其征象无明确的特异性,但一旦出现这些征象可提示疑诊,为进一步进行CTPA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诊断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56例肺结核患者分别给予X线和CT影像学检查,对比其X线、CT影像表现。结果:56例患者中X线平片显示39个空洞,CT显示87个;X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8例,CT显示18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36例,CT显示56例;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X线显示3例,CT显示7例;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2例,X线无一例显示,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作用大,其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胸部X线平片、CT诊断在煤工肺尘埃沉着病、硅沉着病中的诊断效果,并对2种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所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150例煤工肺尘埃沉着病、硅沉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分别接受胸部X线平片检查和CT诊断,比较2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及病变情况。结果 CT诊断大阴影检出率、空洞钙化检出率、肺尘埃沉着病合并症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胸部X线平片检查,2种诊断方法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X线平片检查方法相比,CT诊断煤工肺尘埃沉着病、硅沉着病,诊断效果更具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4岁,反复心慌胸闷气急10余年,加重20多天。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口唇轻绀,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0次,律齐,三尖瓣区可闻及Ⅱ—Ⅲ级全收缩期杂音、Ⅱ级舒张期杂音,P_2↑。肝脾不肿大,腹部无异常,四肢无浮肿。心电图:预激综合征B型。X线检查:心脏远达片(图1):示两肺血减少,右下肺动脉宽0.7cm。心脏呈球形,重度增大,心胸比率0.7。右心房增大凸隆,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段平直,左下心缘扩大,凸隆。医师甲:患者病史较长,心脏听诊杂音在三尖瓣区,心电图:预激综合征。X线平片示心影成球形重度增大。球形普遍增大的心脏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闭合及开放性肺部创伤的多层螺旋CT表现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肺挫裂伤者进行临床、X线平片、多层螺旋CT扫描,对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显示肺挫伤21例,裂伤7例,X线平片漏、误诊分别为9例和3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明确肺挫、裂伤的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较X线平片更多的信息及可靠的依据,为肺挫裂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肺泡微石症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平  姚金龙  周娜 《安徽医药》2009,13(4):411-412
目的探讨肺泡微石症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方法系统分析1例肺泡微石症患者的临床、X线平片、HRCT、病理改变。结果胸片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细砂样高密度结节影,以中下肺野内中带最为密集,呈典型的"暴风沙"状改变。HRCT肺窗示两肺野呈广泛性、较对称性分布的阴影,尤以中、下肺野外周、纵隔旁和叶间胸膜旁显著,病灶部分沿支气管血管束、胸膜下分布,部分位于小叶内,表现为线状、网状、细小沙粒状微结节及融合的大片状,在背侧胸膜融合成"火焰征"。病理见肺泡腔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钙化小体,沿肺泡壁散在分布。结论胸部平片仍是发现本病最基本的手段,HRCT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决定性作用,病理可确诊。  相似文献   

13.
X线平片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余忠  刘丽 《江西医药》2007,42(12):1183-118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X线平片所见征象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同时经CT扫描和X线平片照摄并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 椎间盘突出的X线平片主要表现有:腰脊椎侧弯和生理曲度变直及侧凸改变、椎间隙改变、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相邻椎体后角局限性骨增生呈"磨角"样改变、相邻椎体后缘局限性骨吸收和相邻椎体面弧形压迹等;CT扫描的主要征象有:脱入椎管的髓核块影,硬膜囊受压、神经根水肿及移位,脱出髓核的部位部分钙化或骨化和髓核碎裂并在椎管内上下滑移等.CT的阳性发现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分别为100%和61.29%.结论 CT和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各有千秋,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但CT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湿肺X线分析,以提高对新生儿湿肺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湿肺22例的临床表现和X线改变.结果 新生儿湿肺病在新生儿出生后3~5h平片就可以出现特征性表现,以肺间质积液征和肺野透亮度减低为最常见表现.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床边胸片对诊断湿肺病有重要意义;新生儿湿肺X线征象出现早、吸收快,对于有患病的高危因素足月新生儿应加强监护,可疑病例早期行胸部床边摄片并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骶髂关节炎在X线平片与CT扫描的影像表现。方法:收集62例临床诊断为不同疾病的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X线片和CT片,对其图像的影像学征象进行比较,其中类风湿关节炎(RA)28例,强直性脊柱炎(A S)12例,致密性骨炎14例,退行性改变8例。结果:62例CT均显示不同的病理改变,其中X线显示正常14例;对于关节面的改变、关节间隙及近关节处骨质改变X线平片的显示明显较CT扫描差。结论:CT扫描能较普通X线片更好地显示骶髂关节的各种病理改变,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CT比X线片有优势,可作为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检查;而对于退行性改变和致密性骨炎的诊断X线片和CT的诊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扫描对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60例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对X线平片及CT扫描所反映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肋骨骨折、肺损伤、气胸和(或)血胸是胸部外伤常见的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可较好地反映胸部全貌、肋骨骨折数目及错位情况,CT对肺损伤的诊断具有较大优势。结论: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合理利用X线平片及CT扫描能有效地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30例颈椎病采用正侧位、左右斜位、过伸屈位X线平片,分析X线诊断临床特点,提高X线对颈椎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确诊病例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硬化112例占89.71%;椎间隙变窄55例占40.44%;椎间孔狭窄82例占60.29%;钩椎关节退行性变49例占36.03%;颈椎生理弯曲改变75例占55.15%;颈部韧带钙化30例占22.06%。结论:颈椎病的X线平片征象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42例心脏三联症均经手术证实,除摄有平片外,26例行右心导管检查,23例行右室造影.本文根据临床X线资料分析,将本症分为两型,紫绀型25例为右向左分流,右室收缩压平均21.9kPa,肺动脉瓣口直径平均0.46cm.非紫绀型17例为右向右分流,右室收缩压平均12.5kPa,肺动脉瓣口直径平均0.96cm,本症X线表现为肺血减少(69%),SI值小(均值0.229),肺动脉段凸出(86%),左肺动脉/右下肺动脉比值大(55%),左肺门影大于右肺门影(48%),心影增大(67),两型X线表现大都相似,其主要区别是紫绀型肺血减少及SI值小,均比非紫绀型显著(P<0.01),作者对平片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右室造影对本症诊断有重要价值,且测定瓣口直径较准确.  相似文献   

19.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中部,由一间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又分为位于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两部分。心房收集入心血液,心室射血出心。心室的进口和出口都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在副鼻窦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6例经CT横断扫描和(或)冠状扫描,同时做了X线平片检查的副鼻窦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以鼻阻、头痛、脓涕或回缩性涕血为主要症状。CT显示病变的鼻窦腔内窦壁黏膜增厚、窦腔积液、黏膜下囊肿、黏液囊肿、息肉等,其中单纯黏膜增厚45例,窦腔积液23例,黏膜下囊肿6例,黏液囊肿3例,复合型病变(包括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改变)87例,阴性22例;X线平片显示病变的窦腔黏膜增厚、窦腔积液、囊肿样改变、窦腔普遍密度增高等,其中黏膜增厚34例,窦腔积液21例,囊肿样改变10例,窦腔普遍密度增高81例,阴性40例。结论:CT检查较X线平片检查更能清晰显示鼻窦病变的影像表现特征,特别是避免了前后或左右解剖结构的重叠,能清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及变异,以及周围的毗邻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