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 ,术前麻醉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检查过程能否顺利进行 ,笔者对采用气管内滴入麻醉结合环甲膜穿刺麻醉的患者进行了仔细观察统计 ,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气管内滴入麻醉结合环甲膜穿刺麻醉有助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进行。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 1994.0 3~ 1994.0 6月间在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及 1994.0 8~ 1996 .11月在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职工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 ,其中环甲膜穿刺组 115例 ,对照组 43例。环甲膜穿刺组中大于 40岁者 82例 (占 71.3% ) ,小于 40岁者 33例 (占 2 8.7% ) ;对照组中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用于清醒镇静气管插管气道麻醉的效果,并测定其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26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非困难气道的全麻患者,麻醉诱导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1 μg/L),静注咪唑安定0.5 mg/次至患者的警觉/镇静评分为3-4分,同时经面罩吸入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气体。利多卡因的剂量由序贯法确定,起始剂量12.0 mg/kg,相邻剂量比率为1.15。观察气管插管条件,并根据插管条件满意与否确定下1个患者利多卡因剂量的增减。同时观察诱导期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插管时患者的呛咳、恶心呕吐情况等。结果:26例患者均在该方法下完成了气管插管,但不同利多卡因剂量组均有不满意插管条件的存在,且比例均在50%左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期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平稳,呛咳、恶心呕吐轻微。结论:清醒镇静气管插管时,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是一种可接受但非理想的气道表面麻醉方法,且未观察到明确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工通气及肾上腺素气管内滴入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 新生儿肺出血34例(通气组),采用间歇正压通气+呼气末正压方式,同时向气管插管内滴入1:10000的肾上腺素,每次0.5毫升,外用气加压送入气管及支气管,共2 ̄3次,并与非通气组疗效相比较。结果 通气组,治愈11例(32.35%),好转6例(17.64%),死亡12例(35.29%),非通气组29例,死亡27例(93.10%),治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测了40例成人尸体环甲膜前部的高度、上下宽度和血管分布:(1)环甲膜前部的高度和上、下宽度,男性分别为11.4±1.8mm、11.2±1.2mm和4.8±1.6mm;女性分别为9.6±1.7mm、9.9±1.9mm和3.7±1.1mm。男性各值均大于女性(P<0.05)。(2)环甲动脉起自甲状腺上动脉前支,行至环甲膜前部上1/3者占94%。建议:(1)环甲膜切开术选用气管套管外径男性不应大于10mm,女性不应大于9mm;(2)横行切开环甲膜应在此膜的下份靠近环状软骨进行,以免损伤环甲动脉。  相似文献   

5.
程洁  黄德樱 《医学信息》2010,23(2):380-382
目的 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利多卡因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择期尿道下裂惠儿75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例。A组:注入1%利多卡因,B组:注入0.29%甲磺酸罗哌卡因加1%利多卡因混合液,C组:注入0.35%甲磺酸罗哌卡因。均用0.9%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容量为0.8ml/kg骶管穿刺前均给予氯氨酮2mg/kg静脉注射。结果 三组患儿HR、RR、NIBP、SpO2差异无显著性,三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A组短于B、C组(P〈0·01),B组短于c组(P〈0·01);总感觉阻滞时间与运动神经阻滞时间A、B、C三组依次递增fP均〈O·01)。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起效快,效果好,持续时间长,镇痛效果好,适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6.
乳腺浸润性癌PS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PS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PS2蛋白在86例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结果PS2蛋白的表达率为66.27%(57/86)。在下列一些情况中,PS2蛋白的表达率有区别:(1)86例中,5年以上组80.55%(29/36),5年以下组56.00%(28/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2)未停经组62例,5年以上组86.20(25/29),5年以下组54.54%(18/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已停经组24例,5年以上组4/7例,5年以下组58.80%(10/1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腋窝淋巴结转移62例,5年以上组82.35%(14/17),5年以下组55.55%(25/4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阴性24例,5年以上组78.94%(15/19),5年以内组3/5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PS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5年生存期正相关,PS2阳性的表达可以作为乳腺癌的一项预后指标;PS2蛋白表达对未停经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PS2蛋白表达与较好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气管插管全麻,对抑制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咽喉痛的效果。方法60例ASA1-Ⅱ级拟施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和实验组(Ⅱ组)分别将石蜡油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于气管插管的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min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记录是否有术后咽喉痛及性质。结果Ⅰ组在插管即刻和插管后3min较插管前SBP、DBP、H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病人插管即刻和插管后3min上述指标较插管前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Ⅰ组插管后SBP、DBP、HR均较Ⅱ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咽喉痛、喉部异物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P〈0.01)。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全麻所引起的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咽喉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测定失血性休克条件下血浆和组织PLA_2活性的变化和红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前和休克后1、2、5小时血浆PLA_2分别为46.9±12.2mM/L、94.0±50.0、119.2±62.4、174.5±85.3mM/L,休克后血浆PLA_2比伤前显著升高(P<0.01),为伤前的2.0、2.5、3.7倍。失血性休克5h后肝、心、肺、肠粘膜中PLA_2含量为假手术组的2.475、3.475、3.339、4.657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失血性休克时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膜脂分子排列有序性升高,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升高,红细胞膜脂区微粘度升高。血浆PLA_2的升高和细胞膜流动性改变呈显著正相关(r>0.93)。结果说明:失血性休克时PLA_2水平升高可能是血液动力学衰竭和膜损伤的重要原因,PLA_2是失血性休克的一个关键酶和重要的体液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电子支气管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例拟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颈椎手术的ASAI-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电子支气管镜组(A组)和纤维支气管镜组(B组),记录两组基础值(哟)、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与T0期比较,两组患者T1期MBP和HR降低,随后在T2期明显升高,到T3期MBP再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气管插管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例一次插管失败。两组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纤支镜比较,电子镜能明显缩短颈椎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的时间和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单胎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和传统硬膜外麻醉(EA)组。CSEA组选用0.5%重比重布比卡因10.12.5mg,然后置管。传统EA组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1:1混合液13.17ml。结果:CSEA组和传统EA组比较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不全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低血压、术毕头痛发生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EA综合了腰麻(SA)和EA的优点,它是一种理想的剖宫产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逆行牵拉技术在大鼠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只SD大鼠,24号留置针穿刺气管环状软骨缝隙,金属丝通过留置针经气管逆行至口腔,引导气管插管进入气管。结果一次性穿刺气管成功75只大鼠,3只大鼠导丝逆行时有阻力,后证实进入鼻腔或上颚孔,退出一段后调整导丝角度后成功进入口腔后插管成功。2只大鼠插管时有阻力,牵拉鼠舌及左颊部暴露口腔后插管成功;该操作只需时间(1±0.5)min,一人操作即可完成。无1例失败,成功率为100%。结论此种大鼠气管插管术无需特殊辅助设备,是一简单、快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大鼠气管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环鸟苷抗角膜病毒新途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用离心法制得的角膜胶原膜载释无环鸟苷的意义。方法 胶原膜载释药物与结膜下注射法按时间把28只白兔分四组,每组7只,左、右眼对照,对分组采集的房水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做比较分析。结果 0.5h结膜下注射组房水中无环鸟苷显著高于胶原膜载药组(t=4.05,P〈0.01);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4,P〈0.05),3和5h胶原膜组房水中药物浓度均高于结膜下注射组(t值分别是4.761和4.190;P〈0.01),并可维持较长时间。结论 通过离心法制得的胶原膜给药是胶原膜复合物替代结膜下注射的较好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地氟醚麻醉深度下切皮刺激后数字脑电图(QEEG)及血液动力学变化,评价两者用于监测地氟醚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24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分成三组,以异丙酮、维库溴铵诱导气管内插管后控制呼吸并吸入地氟醚,呼气末地氟醚2分别维持城0.8MAC(A组)、1.0MAC(B组)或1.5MAC(C组),稳定15分钟后切皮。记录麻醉前、插管后6min、切皮前及切皮后2min时平均动脉压(MAP)、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用于喉罩全麻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A组),术前不应用任何抗胆能药;阿托品组(B组)和长托宁组(C组),麻醉诱导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或长托宁0.01mg/kg,麻醉诱导后置入标准型喉罩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分别记录气管插管后5min(T1)、气管插管后30min(T2)、气管拨管前(T3)气道内分泌物量以及心率变化。结果在T1、T2、T3三个时点,B组和C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明显少于A组(P〈0.05);B组在T1时间点的心率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结论长托宁用于喉罩全麻术前用药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氧(0%O2+95%N2+5%CO2)和低氧(2.5 ̄3%+9%N2+5%CO2)对新生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5-羟色胺转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核到分子杂交技术。结果:无氧组和低氧组(1.5h、3h、6h)PAEC5-羟色胺转载体mRNA表达显著同于常氧组(P〈0.05),而无氧和低氧12h至48h对PAEC5-羟色胺转载体mRN  相似文献   

16.
姜栋 《医学信息》2007,20(5):450-450
喉痉挛在咽喉及气管镜等手术和麻醉插管拔管时时有发生,轻者片刻缓解,重者需紧急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等,常危及病人生命[1],近年来我科采用丁卡因局部应用有效地防止了该意外的发生,介绍如下。方法: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过去乙醚麻醉快,对病人安全有效,为许多麻醉师使用,但目  相似文献   

17.
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定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具(100侧)成人标本上,对术中喉返神经易损伤部位进行定位观测。结果:①甲状腺下极区,喉返神经位于气管食管沟内,在气管与颈总动脉之间的浅面平面深度,左侧为10.4±2.0n1m,右侧为12.0±2.0mm;②环甲关节区,喉返神经入喉处距甲壮软骨下角尖为8.2±6mm,距喉结突出点水平相交点为33.3±4.3mm;③腺体侧叶后侧区,95%的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外侧韧带后方经过,5%穿甲状腺外侧韧带;④甲状腺下动脉弓形弯曲恒定存在,其最高点至神经与该动脉交叉点的距离为14.6±4.4mm。结论:上述喉返神经定位观测结果,是术中防止神经损伤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SE)败血症的认识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血培养阳性的确诊新生儿表皮葡萄球菌(SE)败血症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新生儿SE败血症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65.8%患儿有气管插管、吸痰、机械通气治疗经历,68.3%于生后一周内起病。药敏试验显示:耐5种及5种以上抗生素(多重耐药性)占79.2%,其中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90.2%),而对先锋霉素V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本症发生于有原发病的新生儿,治疗选用先锋霉素V和丁胺卡那霉素89.7%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nsight i53可视喉镜在临床全身麻醉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依据气管插管方式进行分组,将采用普通喉镜纳入对照组(n=79),采用Insight i53可视喉镜插管者纳入观察组(n=81),比较不同插管方式对患者插管前(T0)、插管后1 min(T1)、插管后5 min(T2)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按压喉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喉镜显露有效率为93.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1%(P<0.05);两组T0、T1、T2刻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T1、T2刻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T0刻升高,但T2刻两组MAP、HR均较T1刻降低,且T1、T2刻观察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nsight i53可视喉镜较普通喉镜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中喉镜显露有效率更佳,对减少患者插管次数、暴露声门、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气管内全麻合并颈丛阻滞和单纯气管内全麻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气管内全麻合并颈丛阻滞。B组采用单纯气管内全麻,常规麻醉诱导插管,麻醉维持A组用瑞芬太尼0.05—0.15μg/(kg·min).B组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两组均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记录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和气管拔管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术后睁眼和气管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是否需要镇痛。结果A组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时浅麻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术后需要镇痛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气管内全麻合并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气管内全麻.并可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