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冠脉造影确诊为CHD(冠心病)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入院后次日24 h给予白蛋白尿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白蛋白阳性组和白蛋白阴性组,同时在该日清晨测定患者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等指标。结果白蛋白阳性组36例患者测定的UA值、LDL-C值、TC值均明显高于白蛋白阴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组患者HDL-C值明显低于白蛋白阴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HDL-C、LDL-C、TG等因素进行调整回归分析后,发现导致CHD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UA。结论 CHD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血清尿酸是该类疾病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8例,以患者人院后次日24h尿液内白蛋白含量为依据将其分为阳性组(白蛋白含量≥30mg/24h)和阴性组(白蛋白含量〈30mg/24h)各49例。对比观察2组血清尿酸水平、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白蛋白阳性组患者血清尿酸、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阴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尿酸水平是冠心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蛋白尿阳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自蛋白尿阴性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了96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糖尿病组,将74名健康的老年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mALB、HDL-C、LDL-C、TG、Ch、GLU进行了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采用的是免疫比浊法;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采用的是免疫比浊分析方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C)采用的是直接酶法;胆固醇的检测采用的是胆固醇氧化酶法;空腹血糖(GLU)的检测采用的葡萄糖氧化酶法;三酰甘油(TG)的检测采用的甘油磷酸氧化酶法。结果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mALB、LDL-C、TG、Cho、GLU、HbAlc的浓度,糖尿病组患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C的血清浓度糖尿病组患者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当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所增高时,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空腹时血糖也会随之增高,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648,P<0.01;r=0.483,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相关,并且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可以通过检测mALB以及HbAlc来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4.
林斌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71+74-71,74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以探析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60例非冠心病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血清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生化学指标检测结果,两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TC、T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清中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冠心病患者,故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微量白蛋白尿(MAU)测定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78例高血压患者、76例冠心病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生化指标.比较高血压MAU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1b)与脂质代谢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异常间的关系。方法:7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U)组、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临床蛋白尿(CAU)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对象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与血脂指标。结果:T2DM组FBG、G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NC组(P〈0.05)。CAU组、MAU组与NAU组比较,结果显示FBG、GHbA1c、TG、TC、LDL-C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HDL-C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高脂血症与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测定与2型糖尿病肾脏早期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常规尿蛋白阳性组和常规尿蛋白阴性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进行研究,分别检测HbA1c、尿mAlb、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酸UA,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各组的HbA1c、mAl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的BUN、Cr、UA水平高于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P〈0.01);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BUN、Cr、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比尿素氮、肌酐和尿酸能更早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将10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糖尿病高血压病常规治疗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每天服用厄贝沙坦片80mg/d,治疗组每天服用厄贝沙坦片80 mg/d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疗程24周。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周分别检验测定观察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微量白蛋白尿(MAU)。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24周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A)、24h尿微量蛋白尿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应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有较好的改善及保护肾功能,减少尿微量白蛋白作用,同时有纠正血脂异常发挥抗炎作用疗效,降低尿酸,延缓糖尿病高血压病的进展及保护血管内皮作用,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检测,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将糖尿病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分为低值组(HbA1c〈7.0%)、中值组(HbA1c7.1%-10.0%)、高值组(HbA1c〉10.0%).结果 糖尿病组的HbA1c、FBG、mALB、TG、TC、LDL-C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HbA1c水平的增高,mALB、FBG水平随之增高,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HbA1c和mALB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检测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CRP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106例,根据尿微量蛋白将其分为3组:①正常微量白蛋白尿组(DM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30mg/24h,49例;②微量白蛋白尿组(DM2),UAE30-300mg/24h,39例;③临床白蛋白尿组(DM3)UAE〉300mg/24h,18例;④正常对照组(NC20例)。测定血肌酐、血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24h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24h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P〈0.01),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糖尿病肾病可能与炎性反应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关系。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30mg/24h)组(MA组,n=47)、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30mg/24h)组(NMA组,n=39)。抽血化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LAb)滴度,并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肱动脉内皮功能(Flow-MD),留取24h尿测量微量白蛋白。结果与NMA组比较,MA组的血清SOD、GSH-PX的活性下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LAb)滴度明显升高,并伴有肱动脉内皮功能损害增加(P〈0.01)。结论与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高血压病患者相比,高血压病伴有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有较严重内皮功能损害和较高水平氧化应激状态,提示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的患者50例和非冠心病患者6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冠心病患者中心功能Ⅰ级者8例、Ⅱ级者23例、Ⅲ级者11例、Ⅳ级者8例。测量两组患者血清尿酸和血脂相关指标的水平,研究各个数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总体的血清尿酸水平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C、HDL-C、LDL-C水平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G水平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之间相比较,从心功能Ⅰ~Ⅳ级,血清尿酸水平逐渐升高,血脂中TC、LDL-C亦呈升高趋势, HDL-C逐渐降低, TG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患者疾病的加重,血清水平逐渐升高,血脂中TC和LDL-C逐渐升高、HDL-C逐渐降低;TG与血清尿酸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86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中43例在24 h内尿液中白蛋白为阳性的患者作为A组,43例阴性患者作为B组。患者住院的第2天对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FPG)指标实施监测。结果检测后,A组患者的UA、BUN、Scr和FPG等方面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是造成冠心病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比是0.97,95%的可信区间是0.97,1.02(P<0.05)。结论患者患有冠心病后,白蛋白尿与血清尿酸存在关联,血清尿酸可被视为诱发冠心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隐患的独立因素,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孙其桓 《河北医药》2016,(2):206-208
目的:检测研究 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血脂检测值与人体心血管健康水平的关系,判断三者联合检测对于心血管疾病早期诊疗的价值。方法选择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72例冠心病患者、48例高血压患者和78例健康中老年人参加此次研究。对4组研究对象进行空腹静脉采血,进行血清分离检测,除此之外,还需要留取10 ml 研究对象的清洁的中段晨尿进行相关检测。分别采用乳胶增强比浊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和过氧化物酶检测法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清 CRP 含量、mALB 含量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多个血脂观察值。结果 AMI 组、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患者的 CRP 水平都明显大于对照组的 CRP 水平( P <0.05)。AMI 组、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患者的 mALB 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 CRP 浓度的增加,mALB 含量也随之有着明显的上升,且和 CRP 浓度<3.00 mg/ L 时的 mALB 含量差异越来越大( P <0.05)。mALB 含量和血脂含量会随着 CRP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三者之间存在关联性。结论CRP 浓度、mALB 含量和血脂检测值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反应被检测对象的心血管的健康水平,对于早期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因素,以及颈动脉内膜病变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54例(A组),内膜无明显变化的49例为(B组)。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观察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冠心病,脑梗塞的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A组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于B组,P〈0.05。A组发生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塞的比例较B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压、血脂、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颈动脉内膜病变与大血管病变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的一般情况及有关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16例2型糖尿病按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成糖尿病早期肾病组(B组)和对照组(A组)。结果B组男性所占的比例、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肌酐(Cr)及血尿酸(UA)水平均高于A组;在吸烟所占的比例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患者的年龄、血糖控制情况及血脂代谢异常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首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共582例,根据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MAU),将患者分为早期肾病组患者127例、非肾病组患者455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FB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早期肾病组患者其FBG、LDL-C、TG、TC、non-.HDL-C以及non-HDL-C/HDL-C均显著高于非肾病组患者(P<0.05);而早期肾病组HDL-C显著低于非肾病组患者(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MAU与TG、TC、LDL-C、non-HDL-C以及non-HDL-C/HDL-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on-HDL-C/HDL-C是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检测有助于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的诊断以及防治。  相似文献   

18.
王英慧  徐力 《河北医药》2016,(7):1029-1031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non-HDL-C/HDL-C)与2型糖尿病肾病病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4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5例,测定其血脂水平,根据公式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观察组间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比较,随着肾脏损害的加重,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TC、TG、LDL-C,non-HDL-C及non-HDL-C/HDL-C 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病程、HbA1c、TG、LDL-C、non-HDL-C及non-HDL-C/HDL-C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0.539、0.516、0.218,0.271、0.264、0.352, P <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non-HDL-C/HDL-C与2型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β=0.592, P =0.039)。结论 non-HDL-C/HDL-C比值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多智  康敏  毛达勇  张吉才 《河北医药》2011,33(12):1791-1792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4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冠心病组)和68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浆Hs-CRP和UA水平及相关血脂成份。结果CHD组血浆Hs—CRP、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CHD的发病与TC、TG、HDL-C、LDL—C有关(P〈0.05)。结论血浆Hs—CRP和高UA血症常和cHD的危险因子并存,并非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0.
张若青  杨春燕  李洁冰  胡静  张莉 《河北医药》2009,31(13):1556-1558
目的分析餐后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8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后者又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同时测定患者空腹及餐后4h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I)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空腹血清TC浓度显著增高(P〈0.05),冠心病组餐后4h血清TG、L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HDL-C浓度显著降低(P〈0.05)。餐后4h血清中TC、TG、LDL-C含量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增加,HDL-C、ApoAI含量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减少,TC、TG、L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H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8、0.061、0.025和-0.145,P〈0.05)。结论餐后血脂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有内在的联系,对于预测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其进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