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寒区作战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客观上具有时间紧、任务重、减员多、消耗大、机动慢、保障难等特点,具体作战过程中,卫勤保障工作特点明显:参与军兵种多,卫勤指挥复杂;疾病减员多,卫生防病任务重;影响因素多,战伤救护艰难;地形地貌复杂,后送任务异常艰巨。本文就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主要对策及方法作以探讨。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卫勤指挥能力高原寒区作战,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战斗力极易被削弱,加之战场情况复杂多变,对卫勤指挥要求更高,要做好三军卫生联勤保障工作,必须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指挥。1…  相似文献   

2.
基层连队自救互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来渡海登岛作战,战场环境恶劣,减员率高,医疗救护难度大,伤情伤类复杂,及时有效的火线抢救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减少致残率十分重要。从“一江山岛”登岛作战及英阿马岛战争中的伤员救治情况分析,官兵的自救互救是战伤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伤员的紧急救治和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因此,基层连队开展扎实有效的自救互救训练,是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未来渡海登陆作战中,装甲师主要突击集群,通常担任纵深机动作战任务,是敌主要的打击对象,纵深战斗敌情复杂,不可预测性增大,作战样式转换频繁,必将给伤员救护带来诸多难点,本文就抢滩上陆的伤员救治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抢滩是登岛作战最重要的阶段。敌我双方争夺激烈,伤员发生多,战斗减员率高。分析既往登岛作战的战例,预计我军未来登岛作战战斗减员率,第一梯队师可达25%~30%,团可达30%~35%,营可达40%左右。其中40%~50%的伤员多集中在抢滩上陆阶段。此时,卫勤分队还没有上陆或正在上陆过程中,对伤员的救治、后送艰难而复杂。因此,各级卫勤部门,尤其是师以下卫勤分队必须克服困难,打破常规,采取“靠前配置,逐级延伸,合理编组,伴随保障”的方法,积极主动地救护和后送伤员。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高技术武器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渡海登陆作战更趋激烈和复杂,与近岸登岛作战或陆地作战均有许多不同点。其卫勤保障的特点是卫勤组织指挥复杂,时间紧,伤员多,消耗大,救护任务重,医疗后送困难,卫生防病任务艰巨。笔者结合近几年参加保障部队渡海登岛演习及海上卫勤保障效应试验的体会,就提高船载炮兵部队渡海登陆作战卫勤保障能力的措施作些探讨。1 充分做好战前训练和准备 全体参战人员必须进行战前训练,通过训练使他  相似文献   

6.
渡海登岛作战,因受到海域地理的影响,卫勤保障环境具有特殊性:装载及航渡的暴露,救护与伤病员隐蔽伪装困难;依靠医院船、民船接送伤病员,组织协调复杂;背水攻坚,战救物资补给、伤员救治任务艰巨.针对这些特点及高技术条件下渡海登岛作战的特定要求,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渡海登陆作战,是陆、海、空诸兵种和人民群众联合参加的渡海进攻作战,战斗激烈,伤员发生多,伤情复杂,医疗救护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完成跨区渡海登陆作战卫勤保障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必须认真研究,本文结合岛礁作战经验、教训及海上训练、演习,就跨区渡海登陆作战卫勤保障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渡海登陆作战,是陆、海、空诸兵种和人民群众联合参加的渡海进攻作战,战斗激烈,伤员发生多,伤情复杂,医疗救护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完成跨区渡海登陆作战卫勤保障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必须认真研究,本文结合岛礁作战经验、教训及海上训练、演习,就跨区渡海登陆作战卫勤保障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批量交通伤多指由交通事故所引起的多人多样伤,其就诊来势急、病情复杂、常伴有复合伤;时间为突发性,需紧急救治.当突发批量交通伤员时,对参加急诊救治的医护人员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院前急救比内地更加困难.为了探讨高原地区批量交通伤患者在急救中的方法 、步骤及效果,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6至2008年共接诊的18起批量交通事故伤的救护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条件下渡海登陆作战抢滩登陆阶段是登陆战斗中最紧张、最激烈、最关键的时刻。水际滩头救护是登陆战斗中卫勤保障的重点,能否顺利完成滩头伤员救护和后送是完成登陆战斗卫勤保障的关键。笔者现就水际滩头战斗特点和要求,对如何组织伤员救护的有关问题作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群体伤的院内救治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永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091-1092
群体伤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致伤因素造成的3人次以上的伤害。是突然发生的交通事故、工伤、爆炸及群体斗殴等引起的大宗伤员伤亡[1],群体伤具有发生突然、时间急、伤员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我院近年来群体伤的救治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交通事故伤所占比例最高。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进行群体伤员救治时,对医护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相关职责,进行严密的救护组织管理,能有效缩短院内急救等待时间,是群体伤员抢救成功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部队摩托化机动是部队机动作战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机动中如何使用卫勤力量,实现快抢快救,是机动作战部队值得研究的课题。 1 建立快速救护队的必要性 1.1 从未来战争的特点看 一是未来战争突发性强,伤员发生集中,大批伤员需紧急救治,救护力量应迅速作出反应;二是高技术、新技术的应用,企图易被暴露,卫勤力量移动  相似文献   

13.
<正>针对目前部队救护所在对伤员进行分类时手工填写伤票、分类时间较长、伤员伤情信息传递慢的弊端,为提高伤员救护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伤员分类,为抢救伤员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笔者研制开发了"战场伤员快速分类识别系统"。1系统组成该系统主要由服务器端软件、客户端软件、局域网、识别  相似文献   

14.
空中急救转运伤员流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平、战时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根据未来战场的突发性和战伤伤员的复杂性,建立一个伤员安全、快速后送的医疗救治保障体系。通过对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特点、设计要求、主要步骤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一个符合突发事件和应急作战情况下的空中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为我军在未来战争中伤员医疗救护的卫勤保障和医院空中急救转运伤员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冬季适应性训练是锻炼官兵为适应在严寒条件下提升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冬季由于天气寒冷,官兵负重长途徒步行军,出动人员多,经历地域复杂,动用车辆多,人员、车辆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对此应当认真研究防范措施。1不安全因素1.1易发生冻伤我部地处东北寒区,冬季适应  相似文献   

16.
渡海登岛作战,因受到海域地理的影响,卫勤保障环境具有特殊性:装载及航渡的暴露,救护与伤病员隐蔽伪装困难;依靠医院船、民船接送伤病员,组织协调复杂;背水攻坚,战救物资补给、伤员救治任务艰巨。针对这些特点及高技术条件下渡海登岛作战的特定要求,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滚动定点与多法随队相结合 滚动定点卫勤保障就是将部队五分之三的卫勤力量编组成若干梯队,先于部队出发,在部队当日或近期通过的路段,梯次设置若干卫勤保障点,对过往部队实施路段保障,并随即撤收,在下一路段设置和展开,以  相似文献   

17.
水际岸滩伤员救护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击上陆是登陆战斗最紧张、最激烈、最关键的时节,也是伤情最复杂、战斗减员最多、卫勤保障最困难的时节,尤其水际岸滩伤员的救护难点较为突出,作者结合近几年渡海登岛训练研究成果,对一梯队摩步师突击上陆阶段水际岸滩发生的伤员救护难点及对策作如下探讨。1 突击上陆阶段水际岸滩伤员救护的难点1.1 短时间发生大量伤员,展开救护难 近几年,部队组织的训练资料显示,登陆兵在无法隐蔽的水际滩头距海岸约30~70m处开始冲击抢滩,背水攻坚,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某部军事训练中成批量中暑伤员医院内集中救治护理模式,评价该模式在部队基层医院成批伤员救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参加主要救治任务的医护人员共18名,采用查看病历、座谈会和半结构访谈等方法。获取医院及伤员基本资料、院内救护展开模式、伤员转归及医护人员评价。结果医院共接收43例中暑伤员,医院对其采用"院领导协调救护资源调配,医护一体化集中救护路径"模式救护后,伤员预后良好,救护工作整体评价好。结论本次批量军事训练所致中暑伤员集中救护所采取的医院全员协作救护模式值得借鉴。但还需要加强应急分队和制度建设,以及优化流程等措施,以提高医院对于成批伤员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铁路运输突发事故中,有时往往遇到伤员数量多,伤类、伤情复杂,加上现场救治力量有限,救治时间紧迫和交通中断,给事故现场伤员急救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必须采取严密的组织措施和及时准确的现场处理,才能有效地把事故伤亡减小到最低程度。笔者在某次火车撞车事故中,应用“伤情分类,先重后轻,严密组织,及时后送”的组织原则,展开救护工作,使现场抢救伤员和后送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了满意的急救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联合战术兵团渡海登岛作战卫勤保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战术兵团渡海登岛作战,卫勤保障呈现任务艰巨、海上打捞救护和医疗后送困难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如将卫勤力量编成岸海岛一体的卫勤保障体系,可使伤员及时得到救治,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