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岐伯故里话岐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东庆阳,在甘肃东部,据考证为中医学理论奠基人之一歧伯的故里.  相似文献   

2.
《素问·六元正气大论》“帝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歧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歧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这段经文是黄帝问歧伯,妇女怀孕后有了疾病能否服用毒性药物治疗?歧伯回答说:因为她有了这种病,用对症药物治疗,对孕妇本人和胎儿均无害。黄  相似文献   

3.
歧伯小考     
众所周知,《内经》是将黄帝与歧伯等设为问答形式而写成的。但歧伯是否真有其人?最近笔者翻阅了我省一些地方志,说明歧伯可能为庆阳人。一、地方志载甘肃庆阳为歧伯故里《庆阳县志·人物》:“歧伯,北地人,生而神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庆阳府志·方  相似文献   

4.
“同病异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病异治”新探周健,邱建霞(四川省内江市中医院内江641000)关键词同病异治,治则“同病异治”语出《内经》:“歧伯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1]”何谓“同病异治”?《中医学基础》说:“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  相似文献   

5.
“神”在诊断、防治、预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内经》的重要内容之一。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 ,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征象。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提到“神不使”这一术语 ,“帝曰 :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 ?歧伯曰 :神不使也”,何谓神不使 ?歧伯是通过用针石治疗疾病时不效的缘由来解释“神不使”的。“歧伯曰 :针石 ,道也 ,精神不进 ,志意不治 ,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 ,荣卫不可复收。何也 ?嗜欲无穷 ,而忧患不止 ,精气驰坏 ,荣泣卫除 ,故神去而病不除也…  相似文献   

6.
“有故无殒,亦无殒”,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原文是:“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歧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歧伯日:‘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相似文献   

7.
《素问·病能论》云:“有病怒狂,此病安生?歧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歧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阳厥……治之奈何?歧伯曰:夺其食即已。”关于“夺其食”,历代医家见仁见智,解释不一,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从“食”字立论,释为“节制、禁止饮食”。如王冰“节去其食”;马莳释为“减其食”;姚止庵谓“禁勿令食”;现今《索问今释》同  相似文献   

8.
重视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内经》及后世许多医家对中医地理问题均有论述。《内经》不仅对地理进行了分区,而且对各地域的气候、水土、物产、风俗习惯等特点及对人体的影响,各地多发疾病和相应的诊断治疗等都进行了描述,如《素问·异法方异论》云:“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  相似文献   

9.
反治“五疑”辨析刘汉春(河北省宣化县人民医院宣化075100)《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何谓逆从?歧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歧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辨治规律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近年来,传统医学与现代医疗手段的结合,使消渴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笔者揣度前辈之旨,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及导师的经验,就糖尿病临床辨治规律略陈己见,不足之处,望同道斧正。 1 病出多因,郁滞为本,首责肝脾 消渴病是多因素所致的慢性渐进性病证。《内经》论:“消渴责之热,而发病有三:一曰过食肥甘,二曰情志失调,三曰脏腑柔弱。”《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 ,简称《内经》。以黄帝、歧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 ,成书约在战国时期 ,其内容包括较长时期的多人作品。原书 18卷 ,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 ,阐述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规律、病证等多方面内容 ,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内经  相似文献   

12.
江琪  孔令彪 《北京中医》1999,18(1):16-17
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每一位有志于发展中医学的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战略性的问题;中医学将怎样发展?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现代医学相统一的新的人体科学?科学的发展是历史进程的必然延伸,有着它特殊的规律,科学将以“可以...  相似文献   

13.
中医是通过模型思维来构建其舌体分布图;先有五行模型,然后再按照“一源五歧”的划分标准将舌体五分法并与所谓的五脏、五腑相对应;模型中医学脏腑分布图和传统舌体脏腑分布图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更全面表达了模型中医学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对判断病因病位病性、明确治则、选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脉诊的计数方法称为平息,是指医者在诊脉时保持呼吸调匀,清心静神,以自己的呼吸为时间单位,来计算病人的脉搏至数。平息计数法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曰:"黄帝问曰:平人何如?歧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相似文献   

15.
《周易》与中医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与中医学探微顾凤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发展的结晶,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进步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世界科学进步发展也有深远影响。因此,在积极搞好中西医结合的同时,对中医学进行溯源追本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16.
素问是祖国最古的医学典籍素问的名称,初见於汉张机的伤寒论,继见於晋皇甫谧的甲乙经。汉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隋志始有黄帝素问九卷,唐王冰为之注解,他便以为汉志所说内经十八卷,是素问九卷和灵枢经九卷。素问名称的解释,据全元起说:‘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歧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林亿等以为他所说的还不大明显,他们又考证了‘素是太素;太素是质的开始。’马蒔便以为素问是黄帝和歧伯、鬼臾区,伯  相似文献   

17.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其”是代词,指的是太阴阳明,即脾胃脉。下面歧伯的答话,都是围绕着这个“其”字做文章,都是谈的“其异状”,即太阴阳明“病异名也”。抓住这个“其”字,就抓住了本段的纲,并符合全篇的主旨。否则,就会将下面答话中的大部分误认为是泛论阴阳,歧伯的答话就成了所答非所问了。“歧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表面上看,这是泛沦阴阳;实质上,是针对太阴阳明说的。因为阳明既属阳,太阴既属阴,就不能违反阴  相似文献   

18.
浅谈对妊娠“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在生理、病理上有经、带、胎、产等特点,治疗有其特异之处。如对妊娠期疾病的治疗,要同时考虑到母体与胎儿两个方面,凡峻下、滑利、行血破血、耗气散气、大辛大热、香窜利窍之类,皆须忌用或慎用。但对某些特殊妊娠病证的治疗,则又不可拘泥。本文仅就如何掌握法度的问题,讨论如下。1《内经》的有关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黄帝问日: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歧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帝曰:愿问其故何谓也?歧伯日: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对此原文王冰注解说:“故,谓有大坚,症瘤,痛甚不堪则治以…  相似文献   

19.
(九) 五阅《灵枢》有《五阅五使》的篇名,其他有关五阅的资料,略述如下: 《灵枢》五阅五使》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歧伯曰:五官者,五藏之阅也”。又《脈度》篇:“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又《师傅》篇:“歧伯曰:身形支节者,藏府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黄帝曰:五藏之气阅于面者,余己知之矣。以支节知而阅之奈何”。以上是有关阅字之见于《灵枢》的三段原文。  相似文献   

20.
朝医学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存在于传统医学之林,已被专家们认可,而其区别于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而独具的“四象学说”,也已为同行们所周知。朝医学之核心为辨象论治,如同中医学之辨证论治一样成为朝医学区别于其他传统医学而独成体系的原因所在。那么辨象与辨证不同究竟在何处?笔者在此作一粗浅的探讨。中医学的特点有两个基本点,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临床根据。证有时候也称“证候”,是疾病发展中阶段的病因、病位,疾病性质以及邪正斗争消长变化的病理概括,然而“证”却不同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