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庚型肝炎     
庚型肝炎为一种RNA病毒(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G Virus,HG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非甲-非戊型)。为散发性,并常见于高危人群(毒瘾者、多次输血者),常与其它病毒,特别是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丁型肝炎病毒(HDV)同时存在。其对疾病严重性、临床经过以及发展成慢性化等的致病意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传播的疾病,其感染具有隐蔽性,引起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易造成感染者表现为肝硬化等严重的疾病,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就HCV感染过程及其对男性精液和精子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患者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检测12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庚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GV),另外采用ELISA法检测本实验检出18例Anti-HGV+血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抗体(Anti-HCV)。结果:Anti-HGV阳性率分别为12.5%(16/128)和36%(2/55),两者差异显著(P<0.01)。18例Anti-HGV+血清中,HBsAg阳性率77.7%(14/18),Anti-HGV阳性率22.2%(4/18)。表明HGV、HBV、与HCV有重叠感染现象。结论:提示广西地区HCC病毒致癌因素中,HGV感染可能是仅次于HBV及HCV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的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MM患及186名体检人员的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HAV、HBV、HCV、HDV、HEV、HGV)的标记物。结果:56例MM患中有16例感染肝炎病毒(占28.57%),其中HBV感染8例(占14.29%),HCV感染4例(占7.14%),HEV感染1例(占1.79%),HGV感染2例(占3.57%),HEV与HGV均有感染1例(占1.79%),HAV及HDV无感染。这16例患肝功能改变的有4例。186例体检人员中1例感染HCV(占0.54%)。结论:MM患中肝炎病毒的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以HBV、HCV感染最高,且肝炎病毒感染的MM患一般处于隐性感染阶段。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以前对于具有感染性的黄疸,仅能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分为短潜伏期的传染性和长潜伏期的血清性肝炎。现今已确定出不同的病原体,是多种病毒性肝炎的原因: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和庚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正常健康者各20例作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研究.接种于添加0.098mg/L的TC199培养液的2组血标本进行(Chromosomeaberrationrates,CAR)和(fragilesiterate,FSR)观察,结果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的CAR分别为3.70±1.44和1.35±1.50;它们的FSR分别为3.1%和1.0%.2组间的CAR和FSR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接种于添加9mg/LBudR的1640培养液的2组血标本作SCE分析,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SCE值(0.152±0.026)也显著高于正常健康者(0.102±0.018).(P<0.001).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明显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并提示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肝炎病毒与肿瘤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相关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众多学者在关注肝炎相关疾病病因学的同时,对肝炎相关疾病的治疗也不断进行临床实践,获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就肝炎病毒与肿瘤和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正常健康者各20例作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研究.接种于添加0.098mg/L FUdR的TC199培养液的2组血标本,进行CAR和FSR观察,结果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正常健康人的CAR分别为3.70±1.44和1.35±1.50,他们的FSR分别为3.1%和1.0%.2组间的CAR和FSR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接种于添加9mg/L BUR的1640培  相似文献   

9.
有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癌(HCC)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非甲非乙型肝炎对 HCC 的发生可能也起一定作用。为了确定HCC 病人中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携带状况,对 HCV 与 HCC 之间的关系,作者进行了研究。380例未经选择的南非黑人 HCC 患者,男性322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48岁,以152例健康者为对照。在 HCC 中,74例(19.5%)无前及既往 HBV 感染的血清学指征,184例(48.4%)现有 HBV 感染(血清 HBsAg 及抗 HBC 阳  相似文献   

10.
Hougthten和Bradley的研究组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以后,过去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90%以上得到了解释。但是,仍然有一类输血后或散发性(传播途径不明)、急性或慢性肝炎不能列入迄今已知的、包括疱疹病毒在内的肝炎病毒。因此,人们怀疑仍存在另外的肝炎病毒,是所谓非甲-非戊型肝炎的病因。1980年已经推测肠道外途径传播的非甲-非乙因子并不是一个而是多种致病因子。 1995年初分别发现两种新肝炎相关病毒,初步  相似文献   

11.
病毒感染是导致机体发生淋巴瘤的主要病因之一.研究发现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等均是通过不同途径及机制感染机体,导致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对于病毒感染所致淋巴瘤的研究将有利于阐明淋巴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并对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一种变异严重的炎症坏死性肝脏疾病,肝炎病毒对受感染的肝细胞并非直接损伤.通过对人和动物模型的大量研究认为,肝炎的发生是由于抗原特异性的抗病毒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决定HBV感染后的转归,在HBV感染期间,CTL反应可通过杀死感染的肝细胞清除细胞内的病毒感染;同时,肝内强烈的免疫应答可抑制病毒的表达和复制,若这一过程能消除超螺旋病毒基因组,那么就有可能清除HBV病毒而不杀死被感染的肝细胞;另外,由活化的淋巴单核细胞释放的一些炎症细胞因子也可不溶解被感染细胞而使细胞内的病毒失活,可能在清除一些感染细胞的病毒中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HBV是一种引起人体肝炎的DNA病毒,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它与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又发现了几种能引起动物肝炎的DNA病毒,如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及鸭肝炎病毒(DHBV)。它们已被分类为嗜肝病毒(Hepadna Viruses)。本文对HBV的结构、HBV的复制过程以及它在人原发性肝癌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与B—细胞淋巴瘤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994年起意大利和美国相继报道 :在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B NHL)患者中 ,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感染率为2 2 %— 32 % ,较对照组及当地一般人群感染率明显增高[1,2 ] ,并由此推测HCV在B NHL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英国学者McColl和Hanley分别对 38例和 35例B NHL患者进行了HCV的检测 ,结果无论是抗 HCV还是HCV RNA均为阴性 ,提示两者之间无任何性相关[3 ,4 ] 。我国为丙型肝炎高发地区 ,一般人群丙肝感染流行率为 3 .2 % [5] ,虽然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各国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相似文献   

15.
自美国加州Chiron公司成功地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中克隆出了丙型肝炎病毒(HCV)cDNA,为丙型肝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亦为肝细胞癌(HCC)病因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本文就丙型肝炎病毒(HCV)与HCC间的关系作一综述。1HCV与HCC关系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NS4B对肝细胞c-myc和ras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4B(NS4B)对肝细胞内癌基因c-myc和ras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在肝癌发生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空白载体PXCN2及丙型肝炎病毒NS4B重组质粒PCXN2-NS4B引入Chang肝细胞内,并G418筛选作稳定传代,RT-PCR法鉴定质粒成功转染入肝细胞内,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细胞内c-myc和ras表达情况。结果获得具有G418抗性的Chang肝细胞;空白对照组及空白载体组无c-myc表达,转染NS4B组c-myc表达率为(21.3±1.2)%,与空白对照组及空白载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空白对照组及空白载体组ras弱阳性表达,转染NS4B组ras呈阳性表达,与空白对照组及空白载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丙型肝炎病毒NS4B可促进癌基因c-myc和ras表达,并可能在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癌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Wang C  Wang W  Lu H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2):85-88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肝硬变、肝细胞肝癌中的分布规律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丙型为病毒核心抗原及HBxAg在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中的定位有分布。结果HCV核心抗的既定位于肝细胞或癌细胞胞核中,又可一于这些细胞的胞浆中。在不同的病例,有时以胞浆阳性为主,有时以胞核了性为主,或二者同时直化组织中,HCV核心原胞浆阳性细胞多呈生分布,而核阳性病例性细胞则为弥漫分布;肝细胞肝癌中H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HC)是肠道外非甲非乙肝炎的主要病原,也是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1989年由Choo首次发现。HCV具高度异质性,Simmonds据此将其分为不同的型及亚型,目前已确定了6种基因型及100多种亚型。HCV基因组为( )ssRNA,全长约有9500个核苷酸,基因组结构与黄病毒及瘟病毒属病毒相似。HCV只有一个开放阅读框,包括3个结构蛋白:核心蛋白(C)及胞膜糖蛋白E1、E2。有报道认为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可通过影响肝细胞内信号传导及细胞凋亡等机制,调节某些基因的转录及表达,参与HCC的发生,两者可能存在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士葆  沈健伟 《肿瘤》1993,13(4):171-173
作者应用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酶联免疫分析(EIA)试剂盒,对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作了抗HCV检测;同时以40例健康成年献血员作为对照组。血清抗HCV罹患率在对照组为5%(2/40),而在HCC组为10%(5/50)。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HCC组5例抗HCV阳性者均伴有HBV感染。因此建议今后在对健康献血员作肝功能及HBV系列测定的同时,应作抗HCV测定;对抗HCV阳性者,应进一步作HCV的PCR检测,并应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